第四十一章 皇帝,你可安分點吧
艷陽高照,天藍如洗。
一路走來,聽著臣子們不怎么合自己心意的答復,王迪便將大部分的心思,放到了宣府城內的美景上面。
越是觀賞得多,在他的心中,是越發起了在此修建避暑山莊的念頭。
昨日抵達宣府,由于時間已經不早,再加上諸多涉及到祭祀性質的禮節事宜,他還真未過多留意宣府內城具體是個啥模樣的。
今天這么一逛,當真是讓他大開眼界。
如詩如畫的煙雨江南,不管是旅游還是公干,王迪后世曾經去過不止一次。
讓他沒想的就是,現如今的宣府,這座位于京師以北四百里地的北方重鎮,其內城河流水系之豐富,簡直一點都不亞于江河湖泊星羅棋布的江南水鄉。
河岸邊,栽種著密密的楊柳。風兒一吹,柔條搖曳,十足地道的江南水鄉味。
王迪敢打賭,如果把江南人士蒙著眼帶到此處,僅看內城的小橋流水之景,恐怕會有不少人以為…繞了個大圈后,這還是在自己的家鄉。
況且,區別于煙雨江南的輕柔,近乎四面環山的宣府,又多了一份雄偉恢宏的氣勢。
城內,楊柳依依,河水潺潺,桂棟連連,鱗次櫛比。城外,森林蔥郁,水系發達,百鳥歡歌,山環水抱。
此等絕美之地,王迪都不清楚,為何后世就沒了音訊蹤影?
“這河有多深?”
踱步立于橋邊,在不少臣子慌慌張張發出來的“陛下小心”的提醒下,王迪指著眼前這條深不見底的河流問道。
“陛下,此河道三丈寬,約有五丈余深!
回復之人,是宣府巡撫羅亨信。此人,現年已是七十有三,僅比英國公張輔小了兩歲而已。
不過從他的精氣神上來看,說一句老當益壯,一點都不為過。
“宣府,真是個好地方。∥挠辛_愛卿,武有楊門虎將…朕看得出,你與楊洪二人,把這宣府治理得很好!”
點了點宣府巡撫羅亨信和鎮朔將軍楊洪這二位,王迪是由衷地夸贊他們。
只不過,略微令他惋惜的則是,這兩位造福一方水土的能臣,都已是雙鬢斑白的老人了。
一位七十三,廣州府東莞縣人;一位六十九,廬州府合肥人。
他倆精氣神再棒呢,恐怕也是干不了幾年,就要提出致仕準備告老還鄉頤養天年了。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老臣所行之舉,皆賴陛下之功。”
“末將一門承蒙陛下信任,豈敢不盡心報效朝廷!
雖說皇帝沒有提及關于任何封賞的話語,但僅憑皇帝的這句話,羅亨信與楊洪還是感恩戴德。
況且,聽到皇帝夸贊自己楊氏一族,相當有自知之明的楊洪,還真怕皇帝再賞賜點什么給自己。
哪怕是虛職空銜他都不敢再要了。
畢竟,現如今他佩鎮朔將軍印,充總兵官,鎮守宣府。外面的寇虜,因畏懼其領兵作戰之威,都稱呼他為“楊王”!
更為重要的是,他楊氏一族的子侄皆在軍中身居要職手握重兵,此等烈火烹油態勢,怎能不讓他心生惶恐。
這要再來點賞賜,在楊洪這位老將看來,那可不是家門榮耀了,反倒會成為楊氏一族的催命符。
“兩位不用行禮了,往后面圣也無需再行禮了,你二人的功勞,朕都記在心里了!
趁著兩位老人還未跪倒在地,王迪上前扶了一把,就此拖住他二人,許下一個比較榮耀的口頭賞賜。
而后,在眾人的簇擁下,他繼續奔著傷兵營走去,順便就剛才交換俘虜一事淡淡言語道:
“醫圣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提及到,‘進則救世,退則救民’…可惜的是,目前我大明朝兩京十三布政司管轄之地,可以救死扶傷的醫士,不過是寥寥萬余人而已!
“人活這一輩子,生老病死,哪一樣離得開的郎中醫士?諸位愛卿,你們說,為何現如今我大明朝的郎中醫士,竟會如此之少呢?”
話語落罷,一行人已經走出了十幾步,卻無人回復皇帝的問話。
之所以沒有回答,是因為在場的所有人,別管是文臣還是武勛,就算是錦衣衛們……
這些人的心里都清楚,皇帝剛剛提出來的問題,其答案究竟是什么。
無非是繼承了蠻元的‘諸色戶計’的戶籍制度,各色戶籍世襲職業,不容更改。
醫戶,一輩子只能是低賤的醫戶。
除非醫術高超被選進了太醫署,否則在無法參加科舉的情況下,不比軍戶強到哪去的郎中醫士們,其社會地位,是得不到任何提升的。
所以說,除了現有的醫戶子女繼承家業以外,哪還有外人愿意去學醫啊。
沒人學,救死扶傷的郎中醫士的數量,不少才怪呢。
但是呢,如果為了增加醫士的數量而廢除醫戶制度,那像其它諸如民戶、茶戶、馬戶、礦戶、匠戶、織戶…尤其是軍戶,這些人該怎么想?
厚此薄彼,可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如若完全廢除所有戶籍制度的話,那這天下…豈不就徹底大亂了?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所有人都讀書考學奔著仕途發展,誰還當兵,誰還采礦織布種茶?
正因這樣,短時間內,才無人回答皇帝的問話。
“你們不說,朕也知道,無非是現有的醫戶制度,大大限制了人們學醫的念頭!
“范文正曾說過,‘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受到這句話的鼓勵,宋朝莘莘學子當中,可是出了不少的杏林中人吧…可惜了,因為蠻元…書生既可以當官又可以從醫的路,是徹底行不通了!
“戶籍制度……”
言語至此,踱步欣賞美景的王迪,口中的話語還未講完呢,突然就被于謙給打斷了。
“陛下,戶籍制度,牽一發而動全身,萬萬不可草率行事!還請陛下莫要再談此事!”
經過昨晚的促膝長談,別人不清楚,于謙哪能不知道,眼前這位年輕皇帝的膽子究竟是有多大!
核查戶數、清丈土地還有整頓邊軍衛所軍備就夠鬧騰一陣子的了,這要再動戶籍制度……
雖說皇帝的出發點是好的,若是這些良政一同實施的話,那大明朝離傾覆滅亡,恐怕也是不遠了。
此時此刻,于謙他心里想的是……
皇帝啊,求求你了,稍微安分一點別再整出幺蛾子來了。
(https://www.dzxsw.cc/book/79734169/65605594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