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趕堆子(11)
清明節趕堆子(11)
民國3年(1914年)新成立的宜昌商埠局(相當現在城建局)在宜昌城垣東門與南門之間拆開了一個口子,稱小東門(注:又稱通惠門),開始遷移南門外的大片墓地,修筑通惠路(注:現在的解放路)。不過,在民國初年,過去的新三條街、現在的時代廣場附近,也就是已經消失的一菜場、富裕街、日新巷那一帶還是一片陰森森的墳地;直到民國十年(1921年)左右,此處才建成較整齊的房屋二十八間,在解放前卻變成了宜昌黑道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很少人記得,這里曾經有家善堂。
因為關心,筆者知道舊時的宜昌士紳還是很熱衷于救濟事業的。比如在鎖堂街(注:后稱爾雅街)口有個培元堂;在大教堂(注:后稱教軍場,今得勝街與北門外正街口)有個保嬰局;在北正街有公善堂;在樂善堂街有樂善堂;在南正下街有同善堂;在培心路有培心善堂;在現在的四中處有至善堂,可就是沒聽說過在中山路與富裕街的街口,還存在過一個善堂。
可我的一位初中女同學周念寧卻記得很清楚:“我家二爹二媽當時住在中山路善堂里邊,有一個很大的天井做的廚房!倍谏鲜兰o七十年代末的某一年某一個春天的早上,這位好看的、當時正是雙十佳麗的她起了個大早,清清爽爽地走進了那個善堂,因為她要去參加給她二媽娘家父母上墳。
這位才女對那次的經歷記憶猶新:“他們準備了好多好多好吃的東西,用大蒸籠蒸的饅頭、花卷,炸的刁子魚、花生米,鹵了好多雞蛋、豆干,還有臘肉、臘腸,葷的、素的各種各樣,還有自己撣的涼面,盛在一個大臉盆里,買了好多燒餅油條等,大壺裝的白酒,那時候還不興用塑料袋,菜肴吃食統統都裝在三層蒸籠里,裝了滿滿一輛腳踏三輪車,當時我想,這么多東西怎么吃得了?”
她接著寫道:“我們一起去了二三十人。記得走了好遠的路,一路上鳥語花香,大家迎著春風,沐浴陽光,盡享春色,拉著家常,說說笑笑,打打鬧鬧,開心極了。遇上坡路,大家都幫忙推車上坡,過了運河,上了東山,一直走到路的盡頭,然后又把車上的東西全部搬下來,用蘿&17584;挑到坡下的一個空地里,待我們去墳前祭奠,炸鞭炮、燒錢紙、磕頭敬香回來,野外大餐就開始了!
周念寧對“趕堆子”的情景寫得很有趣:“我們把地上鋪上一張大油布,把帶去的各種美食一一擺上,大家席地而坐,把酒言歡。由于人多,拿筷子拈菜嫌麻煩,有的干脆就直接五爪金龍干開了。我們當然吃的歡。就在這時,周圍在田間勞作的幾個村民見狀也紛紛湊攏來,他們一來,二媽立馬招呼他們一起喝酒,吃菜,嘿,他們也不講客氣,笑著寒暄了幾句就端碗使筷的干開了。這么多人在一起野餐,這樣的熱鬧場面我可是第一次經歷,至今記憶猶新!”
她感慨地說:“這時我才明白,難怪二媽要準備這么多吃的,原來不僅是我們這些親友,還有當地的村民哪。當時物資相對貧乏,這么多美食積攢下來著實不易,二媽是實在人,舍得!現在想起來,要說當時上墳只是個形式,二媽其實是想借清明之際,請親友們一起聚聚,踏青出游才是本意!”
各位看官,您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https://www.dzxsw.cc/book/79721358/3130632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