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中書街(120)
回眸中書街(120)
一二〇、圣誕彌撒
1902年的圣誕前夜,從那個蘇格蘭長老會的傳道士丁慰寧的私宅告辭離開,蓋洛應該是在宜昌基督教位于二馬路的美國圣公會度過他在宜昌的那一夜的。
美國圣公會的原址在現在的二馬路大眾理發廳的對面,當年之所以名聲很大,主要還是因為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圣公會的一個傳道士在那個教會隔著圍墻首先開槍殺傷了一個正在因糾紛而聚集的宜昌平民,從而激起民憤,導致釀成數千人焚燒教堂,擊傷教士,轟動全國的“宜昌教案”。不過蓋洛來到宜昌的時候,騷亂早已平息,用清廷索賠的銀兩重建的教會建筑也早已高高的聳立在那條當時還未最后形成街道的宜昌郊外。
好就好在蓋洛詳細的記載了他在宜昌三天兩夜的全部經歷,雖然這一章節的照片上注明是“宜昌羅馬天主教傳教使團的住所”,但他卻是一個堅定的基督教傳道士,而不是天主教的教徒,兩者的區別甚大。
對許多國人而言,基督教與天主教似乎就是一回事,因為在國際上基督教與天主教就統稱為“基督教”,的確,從教會歷史上看,基督教與天主教原本就是一家,兩家的信仰大致相同,都是使用同一本《圣經》,同信三位一體的上帝,都認為人類有“原罪”(人所共有的罪性)和“本罪”(個人行為上的過犯),只有經過耶穌基督十架救贖才能使靈魂得救。后來經過始于1517年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后,因為對教義的解釋發生了差異,才分化為兩個教派。
天主教以自己的“普世性”自稱公教,信徒稱其所信之神為“天主”。天主教以梵蒂岡教廷為自己的組織中心,以教皇為最高領導,實行“圣統制”和“教階制”。除了《圣經》與基督教不同,天主教堂中供奉的一般有圣母、耶穌、圣徒等塑像;天主教教職人員均為男性;而主教、神甫、修士、修女都必須獨身。天主教主要節日有復活節、圣誕節、圣神降臨節、圣母升天節等四大瞻禮。教徒在天主教節日和星期日都必須到教堂望彌撒。
在中國,基督教則專指“新教”,歷史上又稱為“福音教”或“耶穌教”。基督教不接受羅馬教皇的領導權,也沒有梵蒂岡那樣的權力中心,他們廢除了天主教的教階制,認為教徒無需神職人員即可與神直接交通;基督教認為基督徒若干人聚集在一起禱告就是教會,教會也是一個社會團體,它的任務是傳福音,使天國早日降臨;基督教傳統上按照《圣經》認為人死后因信主得永生、升天堂,有些接近道教、佛教的說法,而天主教則認為人死后有“煉獄”過程。
天主教的主要活動是每周日舉行的彌撒,那是一套極為復雜的祭念天主(上帝)的形式,程序隆重,必須由身穿整潔的教職服裝的神父主持;而基督教則沒這么麻煩,基督教的教職人員是主教、牧師、長老、傳道士。其中有男性,也有女性,也可以結婚,基督教的主要節日有復活節和圣誕節,雖然基督教在節日和星期日的時候歡迎信徒到教堂做禮拜,可是在形式上比較現代,表現也很靈活,有些教派甚至人人都可以上臺發表演說,因此基督教徒他們把禮拜也叫做聚會。
其實單從教堂的外形和內部的裝飾就可以看出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區別:天主教堂中供奉的除了圣母、耶穌,還有眾多的圣徒等塑像,而基督教堂中一般沒有塑像,只掛一個十字架;天主教的十字架上有耶穌苦像,而基督教的十字架上卻沒有;外形上,天主教的教堂一般比較華麗,有羅馬式和哥特式等歐式建筑形式,而基督教教堂就比較簡樸,有點像一般的禮堂。不過宜昌鎮川門江邊圣雅各堂和西壩三江廟嘴的基督教堂在重建的時候都選擇了華麗和歐化,這也許就是與時俱進吧。
1902年的平安夜(圣誕前夜),吃飽喝足還參加了聚會的基督教傳道士蓋洛在宜昌這塊陌生的土地上應該睡得很好的。
(https://www.dzxsw.cc/book/79721358/3130623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