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中書街(126)
回眸中書街(126)
一二六、美國國旗與守夜人
按照蓋洛的說法,直到圣誕節的晚上夜幕降臨以后,他才想到接下來自己在長江三峽的那些人煙稀少、匪賊出沒的蠻荒之地航行,即便是乘坐的是官方的兵船,不僅有保甲船擔任護航,還有宜昌官員負責沿途協調,可是想做到萬無一失,就必須還帶有一面美國國旗插在船頭以表明自己的身份,用他的話說,就是不能在沒有星條旗保護之下通過那段充滿危險和騙子的地段。于是,他就命令官方派給他的那個士兵設法找來一個中式的、紙糊篾扎的燈籠,在微弱的燈光下幾個人又重新回到了宜昌城中。
不少的研究學者都注意到那天晚上,蓋洛是從長江邊所住的那艘兵船上重新登岸、又一次進入宜昌城的。在夜色中,他先是找到一家老板名叫老月的布店,花了620文銅錢買了三尺紅布、三尺白布、一塊藍布和一卷棉線;然后通過老月,找到宜昌城里的一名裁縫,請他為他制作一面美國國旗,在翻譯的幫助下,那個裁縫終于明白了外國人的緊急需求。蓋洛記錄的很詳細,他為制作那面美國國旗付出的工錢是25美分。
很多人都注意到:“那位叫全信的裁縫和三個幫工,四個人花了兩個多小時,才縫制完成。”卻沒有注意、或者有意忽視了其中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那個裁縫和所有的宜昌工匠一樣,為了所謂的趕工費和人力費和蓋洛進行了討價還價,可是一旦談好價錢,開始縫制的時候就變得十分專業了,甚至有些過于殷勤:蓋洛告訴裁縫,旗子上的星星只要十三顆就夠了(因為當時加盟的州只有十三個),可是裁縫想當然的在星條旗上卻縫上了十四顆:“因為這將摧毀最初的意圖,并可能被解釋為顯示偏好,我命令他刪除了一個。”
蓋洛將他當時所在的宜昌城中的那條道路形容為“黑暗的,狹窄的”。也許蓋洛當年找到的那家裁縫鋪就在宜昌城中的中書街上,那條街道因為歷史久遠、加上街上有著不少幾進的深宅大院,雖然沒有城外外國人居住區的道路那樣寬敞整潔,可也沒有宜昌老城區的某些小街小巷里的道路因為缺乏下水道而臭氣熏天,中書街那條街道因為依然是城內的主要交通要道,依然還保持著明清時期的大氣和熱鬧,還保持在一片傳統古城所保留的那種濃厚的歷史感之中。
那些很傳統的中國裁縫和他的助手們對蓋洛這個要求“立等可取”的外國人表現很好奇,在縫制美國國旗的過程中,他們猜測蓋洛是新來的美國駐宜昌的總領事,還有人猜測他的年齡,在十幾歲到二十幾歲之間糾纏不休。對于他們的猜測,蓋洛不予承認也不曾否認,他知道對中國人保持一份神秘感更為妥當。和他在那篇游記中所寫的那樣:“當我在寒冷的房間里等待的時候,路過的守夜人正在打他的鼓。”
按照蓋洛的解釋,宜昌城里的守夜人打更“這樣做是為了警告所有的小偷和殺人犯逃跑,并讓所有的官員和民眾知道他是清醒和在值班。”可是不少研究宜昌的歷史學者似乎都忘記了蓋洛在宜昌的那天正是西方的圣誕節,對于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傳道士而言,這一天的重要意義等同于中國人對待春節的態度。
所以,守夜人在打他的鼓(筆者注:其實應該是敲梆)的時候,蓋洛居然聽起來就像雪橇的鈴聲,居然想起了在這樣一個圣誕之夜,他所在的城市距離他的家鄉賓夕法尼亞很遠很遠。他這樣寫道:“突然,一個熟悉的圣誕頌歌的音符落在我的耳朵。我發現,住在附近的房東和我一樣有著同樣的家庭崇拜,我感謝上帝,即使在這些可憐的中國城市,世界之光正開始閃耀。”事實究竟如何,值得懷疑。
只能認為,行走在圣誕之夜的中書街上、尤其是像蓋洛那樣在月光下走過那條家家門縫和窗戶里透出來的燈光的人,心靈會變得寧靜,整個人仿佛在歷史的長河里穿行,體會這里往日的興盛與輝煌,也體會白日里那些人來人往的繁忙情景。“我們動身辭別了工匠,返回兵船。途中遇到了一個巡夜人,正在敲打一更,已經是晚上十一點了。城門已經關上,但是,一聽到隨行士兵說他正在護送美國客人,門砰然打開,我們這才出得城來。”于是就證明,直到上世紀初,宜昌大南門的城門還在繼續使用;同樣也證明,老外在宜昌就是有特權的。
(https://www.dzxsw.cc/book/79721358/3130622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