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宗教面面觀(25)
宜昌宗教面面觀(25)
二十五、宜昌的天主教(下)
天主教宜昌教區(qū)的小修院(也叫中修院,類似于中小學)1884年從荊州遷入宜昌二馬路天主堂,后一度搬到江南十里紅,最后定居在1903年建成的位于下鐵路壩的新校舍(原宜昌醫(yī)專、現勝利三路三峽大學分部),定名為文都修院。1938年,“顧學德主教為了提高修院的教學質量,減輕教會的經濟負擔,遂決定將修院的一部分教室及住房改為普通中學——文都中學。1939年日記對宜昌狂轟亂炸時,文都中學操場中彈,校門被炸毀,在樹林躲避的死傷30余人,學校停辦。1946年復校,1949年解放前夕停辦。
教會在宜昌興辦的學校還有1927年創(chuàng)辦的益世小學。男子部設在樂善堂街的天主堂,女子部設在濱江路圣心堂。日寇占領宜昌時停辦,宜昌光復后的1946年男女部合并,復校于圣心堂,1949年宜昌解放后,益世小學由政府接管,一年后改名為市中心小學、再改名為懷遠路小學,現在的校名是紅星路小學。于此同時,1948年,顧學德在圣心堂幼稚園(幼兒園)樓上辦過兩年的益世女子中學(初中班)。
宜昌天主堂醫(yī)院(又稱天主堂醫(yī)院,或者法國醫(yī)院)是1901年利用“宜昌教案”的賠款修建在下鐵路壩圣母堂旁邊(中心醫(yī)院處),醫(yī)院分門診部和住院部,門診平均每天接待病人100余人,其中一部分屬于免費;住院部的病室分為四個等級,前三等收費共有病床60余張,四等免費有40余張。1849年,宜昌解放以后,天主教醫(yī)院被軍隊接管,人員及藥品和器械轉到濱江路的圣心堂,改名為“圣心醫(yī)院”;1951年與市人民醫(yī)院成立“聯合醫(yī)院”,1952年,辦了51年的教會醫(yī)院轉交給工人醫(yī)院了。
和張鳴謙所說的一樣:“教會興辦醫(yī)院、診所主要目的有二,一為濟世活人,施行善事;二是借助給病人施藥之機,向病人宣講耶穌福音,引導他們入教。”
宜昌愛德堂(圣母堂)孤兒院(又稱育嬰堂)1889年創(chuàng)辦,1901年從濱江路圣心堂遷到下鐵路壩圣母堂內。因為辦院的宗旨就是“本著博愛慈善的精神,收容那些無依無靠的兒童,或被遺棄的嬰兒(一般都是女兒),以及一些有殘疾的小孩,使他們不致死于非命,給他們受洗入教,使他們成為教友。”
據廖德英在《記宜昌圣母堂孤兒院》一文中回憶:“嬰兒進院后,一般雇請外面的奶媽喂養(yǎng),每月付給奶媽一定的喂養(yǎng)費。沒有雇到奶媽的嬰兒,就在院內由修女或大孤兒用牛羊奶、稀粥喂養(yǎng)。”四五歲的時候開始識字、算術;六七歲開始學習教會的經言要理;十歲左右開始掃地洗衣,或者到山上去砍柴;十五六歲要學會縫紉、刺繡、做鞋、織布等手工勞動。從她的介紹中可以看出,孤兒院的伙食有保障,每周有肉吃,逢年過節(jié)還會“打牙祭”,長大了可以嫁人,但對方必須是教友,如果不是也得先受洗入教才能答應婚事。
孤兒院先后收養(yǎng)的嬰兒有1000余人,創(chuàng)辦初期嬰兒數量很少,1920年增加到40人,除了940年宜昌淪陷前嬰兒數猛增到150人,以后常年保持在80人左右;到抗戰(zhàn)勝利還有120人,此后所收嬰兒逐年減少,到解放前夕院里還有70余人;1952年政府接管分流停辦時,院內還有44人。年齡小的到學校讀書,老弱病殘的進了社會福利院,年輕的都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崗位,有的還找到了自己的本家,組建了自己的家庭。
可是和她所介紹的一樣:“孤兒院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就從入院的嬰兒來說,有時一天在門口撿好幾個嬰兒,有的撿進來就是死嬰,還有的只不過幾小時,或者只幾天就死了。”“特別是宜昌淪陷后,飲食得不到保證,營養(yǎng)不良,加上傳染病流行,嬰幼兒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七八十,還有的成了畸形或殘廢。”那就是非常時期。當然,孤兒院的規(guī)矩很嚴,體罰很尋常,拳打腳踢也是有的。誰叫他們是棄嬰呢?但是說將嬰兒用來做實驗、做藥方都是無稽之談。
(https://www.dzxsw.cc/book/79721358/3130614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