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漢天子 > 第九百七十七章 出宮尋訪

第九百七十七章 出宮尋訪


  吳漢向張昆點下頭,然后又看了一眼耿弇、馬武、王霸幾人,說道:“我現(xiàn)在得去見陛下了!”

  王霸忙道:“大司馬,別忘了來我府上赴宴!”

  吳漢不滿地哼哼了兩聲,大步流星地走開了。

  劉秀在清涼殿接見吳漢。

  見面之后,劉秀向旁擺擺手,示意吳漢落座。

  等他坐下,劉秀樂呵呵地問道:“子顏想?yún)⒓舆@次的西征?”

  吳漢向前探了探身子,說道:“陛下,為了征討隗囂,微臣沒少做準備。”

  劉秀向他擺擺手,說道:“我已經(jīng)說過了,征討隗囂固然重要,但確保洛陽無失,更加重要。”

  吳漢深吸口氣,說道:“陛下,虎牙(蓋延)可守洛陽,左將軍、右將軍,皆可守洛陽!”

  劉秀搖搖頭,說道:“讓別人守洛陽,我都不太放心,唯有子顏守洛陽,我最為安心!”

  “陛下……”“我不洛陽期間,子顏要看好張步。”

  劉秀站起身形,在大殿中來回踱步,說道:“張步在青州有許多的舊部,他在青州的威望也仍在,雖說張步已經(jīng)投降,但人心難測,他會不會趁著我不在洛陽期間,暗中生亂,誰都說不準,子顏,你要派人盯緊他,留意張步的一舉一動。”

  吳漢聞言,無奈地搓了搓額頭,最終還是點頭應道:“是,微臣都記下了。”

  劉秀說道:“還要小心河內(nèi)!河內(nèi)是匪患重地,最近這段時日,河內(nèi)的匪患有些嚴重,切不可大意。”

  “是!微臣記下了!”

  “軍務(wù)之事,子顏處理,我很放心,但政務(wù)之事,子顏要多多請教司徒和司空,切不可獨斷專行。”

  “是!微臣記下了。”

  見吳漢情緒不高,劉秀笑了笑,說道:“子顏能守好洛陽,便是大功一件!”

  說著話,他向一旁的洛幽點點頭。

  洛幽端著一個木匣子,走到吳漢近前,將木匣子放在他面前。

  吳漢不解地看著劉秀。

  后者微微一笑,揚頭說道:“打開看看。”

  吳漢將木匣子的蓋子抽開,低頭一瞧,里面裝的全是金飾。

  其中有金叉,金制的步搖,還有其它一些金制的頭飾。

  看罷,吳漢一臉不解地問道:“陛下,這是……”“這是賞賜給秦子婳的。”

  吳漢愣了片刻,急忙擺手說道:“陛下先前已經(jīng)賞過子婳了。”

  劉秀正色說道:“秦子婳救了陽兒的命,再多的賞賜,她也受得起。”

  吳漢起身離席,屈膝跪地,向劉秀叩首,說道:“微臣謝陛下隆恩!微臣代子婳謝陛下隆恩!”

  劉秀笑道:“子顏快快請起!你我之間,就不必如此客套了。”

  吳漢把木匣子的蓋子蓋好,退回到座位上,臉上也露出幾分笑容。

  劉秀還是很會安撫人的,他知道吳漢重視秦子婳,便又給了秦子婳一些賞賜,這果然讓吳漢欣喜萬分。

  劉秀話鋒一轉(zhuǎn),問道:“子顏,最近城內(nèi)的情況如何?”

  吳漢想了想,含笑說道:“縣府最近做得很不錯,近些日子,洛陽沒有發(fā)生亂子。

  微臣以為,這可能與前段時間的排查有關(guān),上次排查時,查獲了不少的暗樁眼線,估計,各方安插在洛陽的耳目都損失不小吧!”

  劉秀笑了,說道:“董宣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和吳漢又說了會話,后者起身告辭。

  等吳漢走后,劉秀把龍淵叫了進來,說道:“我打算出宮去看看。”

  “陛下,這……”劉秀說道:“此次征戰(zhàn)隗囂,還不知用時多久,我打算在城內(nèi)轉(zhuǎn)一轉(zhuǎn)。”

  劉秀還是很不放心洛陽,也不清楚自己離開洛陽之后,洛陽會不會生出亂子,他打算親自出宮去巡視一番。

  龍淵躬身說道:“屬下明白了,屬下這就去做安排。”

  劉秀的這次出宮,算是一次微服私訪,沒有帶張昆,倒是帶上了洛幽。

  洛幽年紀小,打扮成書童的模樣,活像個十三四歲的半大孩子,龍淵、龍準、龍孛,以及虛英、虛庭、虛飛,也都更換上便裝。

  劉秀換了一身白底藍面的袍子,頭上系著一塊方巾,腳下淡藍色的短靴,赤霄劍的劍鞘換成普通劍鞘。

  這一身裝扮,打眼一瞧,文質(zhì)彬彬的,和洛幽這個小書童倒是很能搭配得上。

  他們從皇宮西側(cè)的側(cè)門悄悄出宮,外面有準備三輛馬車,出來之后,一行人立刻坐進馬車里。

  劉秀和洛幽同乘一車,龍淵三人和虛英三人各乘一車。

  這次劉秀沒有在城區(qū)逛,而是讓羽林郎裝扮的車夫去往郭區(qū)。

  三輛馬車,一路南行,穿過開陽門,來到開陽門北大街。

  劉秀挑起車窗的簾帳,舉目向外觀瞧。

  斜前方是一大片的高宇樓閣,劉秀對那片樓閣并不陌生,那里正是太學院,官府的許多官員就是從太學院里選拔出來的。

  看罷,劉秀對車夫說道:“去太學院看看!”

  但凡能上太學的,家境就算不富裕,起碼也是殷實,太學院的四周也十分熱鬧,大街小巷,商鋪林立,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在其附近,還有一座規(guī)模不小的集市。

  一座太學院,可謂是養(yǎng)活了周邊一大群人。

  馬車來到太學院這里,一下子勾起了劉秀當年在長安上太學時的回憶。

  洛幽也在望著窗外,看著院內(nèi)一座連著一座的樓閣,禁不住驚嘆道:“原來這里就是太學,好大啊!”

  劉秀一笑,說道:“長安的太學院,比洛陽的太學院要更大,更壯觀!”

  長安太學院里,可謂是臥虎藏龍,當然了,太學生的才學也是良莠不濟,既有他這種水平一般般的,也有像鄧禹那樣的天才。

  聽了劉秀的話,洛幽禁不住感嘆道:“婢子在長安生活了那么多年,還從沒去過太學院呢!”

  劉秀一笑,說道:“這次西征,便有機會去了!”

  洛幽先是一怔,緊接著兩眼放光地問道:“陛下,此次西征,婢子……婢子也可以跟隨嗎?”

  劉秀笑問道:“你不想去?”

  洛幽連忙說道:“想想想,婢子想去!”

  看到洛幽緊張又興奮的模樣,劉秀禁不住哈哈大笑。

  洛幽小臉一紅,小聲嘀咕道:“原來陛……公子是在戲謔婢子!”

  劉秀說道:“放心吧,我說會帶你去,就一定會帶你去!”

  說著話,他揚頭對外面的車夫說道:“去附近的集市轉(zhuǎn)轉(zhuǎn)。”

  太學院周圍街道的行人多,但到了集市,這里的人更多,望眼望去,人頭涌涌,一眼望不到邊際。

  由于行人太多,馬車難以進入,劉秀等人紛紛下了馬車,把馬車留在集市外面,他們步行走進集市里。

  龍淵、虛英等人在劉秀的四周分散開來,與他的距離不遠也不近,既不會讓人看出他們在保護劉秀,但若出了狀況,他們又能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劉秀的身旁。

  劉秀和洛幽并肩而行,洛幽畢竟年紀小,還帶著孩子心性,看什么都覺得新鮮又好奇,走到劉秀身邊,仿佛一只小蝴蝶似的,時而在東,時而在西,時而在前,時而在后。

  劉秀對集市中的商品倒是沒什么好奇心,只不過會時不時的問問物價,以此來對洛陽的民生做出評估。

  隨著戰(zhàn)事的減少,社會越來越穩(wěn)定,百業(yè)復蘇,田地復耕,物價開始回落,各類商品都越來越便宜,以前數(shù)百錢都買不了多少糧食,現(xiàn)在兩、三百錢可買一石粟。

  按照糧價,可以很容易的推斷出民生。

  以當時最底層的官員待招公車做標準。

  待招公車,就是儲備干部,是沒有官銜,準備做官的人,再沒有比這更低的級別了。

  待招公車每月的俸祿是三石糧食外加三百錢。

  以一石糧食三十斤計算,三石糧就是九十斤,三百錢可買一石多糧,合到一起差不多就是一百二十斤,每天平均下來,是四斤糧。

  以一家五口人計算,每天四斤糧食,是很難讓人每頓都吃飽的。

  當然了,待招公車的俸祿屬社會底層,而且這是以一人養(yǎng)一家計算的,一個五口之家,通常兩到三口人都是有收入的。

  當時,打工的月薪是四五百錢,可買兩石糧食,養(yǎng)活自己一個人是綽綽有余,不過工人的工錢也不是固定的,有人會高一些,達到一兩千錢甚至數(shù)千錢,有人會低一些,可能只有三四百錢。

  根據(jù)個人的能力不同,薪資也不同,在這一點上,古代和現(xiàn)代沒什么區(qū)別。

  總體而言,洛陽的物價還是偏高,尤其是太學院這邊的集市,物價還要比別處更高一些。

  詢問物價,可以讓劉秀掌握到很多的民生信息,順勢可推斷出百姓們對當前之朝廷是滿意還是不滿意。

  這可比大臣們的奏疏直觀得多,也真實得多。

  洛陽的物價是有下落,但在劉秀看來,還有更大下落的空間。

  劉秀正往前走著,前方突然傳來一陣嘈雜聲。

  洛幽立刻回到劉秀身邊,點著小腳,好奇地往前張望。

  劉秀隨手按了按她的小腦袋瓜,說道:“那么好奇,我們走近看看!”

  說著話,他邁步往前走去,洛幽則是亦步亦趨地跟著他。

  擠開前方的人群,劉秀和洛幽來到人群的中央,這里有一群流里流氣的青年正在圍毆一個也看不出來年紀多大的人。

  這人被打的躺在地上,抱著腦袋,滿臉滿身的塵土,嗷嗷哀嚎。

  “別打了,再打就把人給打死了!”

  有圍觀的百姓不滿地大聲勸阻道。

  “不打了?

  他欠下的錢,要是你能幫他還,我們就不打了!”

  “我憑什么幫他還錢,我又不認識他!”

  “不能幫他還錢就閉嘴,少在這里羅里吧嗦!”


  (https://www.dzxsw.cc/book/78851/448798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