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布局
謝躬率部,奮力阻擋突圍的青犢軍,不過最終還是被青犢軍殺出一條血路,成功突圍了出去。
以孫冒為首的青犢軍,有十萬之眾,經(jīng)過這一戰(zhàn),兵力來了個腰斬,跟隨孫冒成功逃走的青犢軍,只有五萬人左右。
此戰(zhàn)可把孫冒嚇得不輕,他率領著殘部,從朝歌一直逃回到犬射。原本正向朝歌進發(fā)的尤來軍,聽聞孫冒戰(zhàn)敗的消息后,立刻調(diào)頭,返回山陽。
就連孫登部也停止了進軍,于原地駐扎觀望。
這次,漢軍又再次大獲全勝,于河內(nèi)重創(chuàng)孫冒部,現(xiàn)在,無論是劉秀軍還是謝躬軍,士氣都已經(jīng)打起來了。
劉秀和謝躬一商議,決定趁熱打鐵,乘勝追擊,直取青犢軍的老巢犬射,將青犢軍徹底殲滅。
犬射是山陽縣旁邊的一座小鎮(zhèn)子,山陽縣是尤來軍的老巢,犬射是青犢軍的老巢,兩者近在咫尺,比鄰而居,所以青犢軍和尤來軍的關(guān)系向來不錯,常有來往,也經(jīng)常一起配合。
這次青犢軍要為孫禮報仇,向尤來軍求助,尤來軍沒有找借口推辭,直接派出十萬兵馬,援助青犢軍,只不過他們增援的這十萬兵馬也沒派上用場,只走到半路,便被漢軍嚇了回來。
劉秀推測,己方大軍若去攻打犬射,一定會驚跑山陽的尤來軍,尤來軍絕不會死心塌地的與青犢軍聯(lián)手,與己方死戰(zhàn)到底。
跑路的尤來軍,向南逃竄的可能性不太大,如果他們渡過黃河,便跑到洛陽一帶去了,那不是自己找死嗎?所以尤來軍最大的可能性是向北逃竄。劉
秀建議謝躬,率軍北上,半路阻擊向北逃竄的尤來軍,不需要將尤來軍擊敗,只需擋住他們北逃的路線就好。而
他自己則率領部下,先攻克犬射、山陽兩地,然后再調(diào)頭北上,與謝躬軍聯(lián)手,夾擊尤來軍,徹底剿滅青犢軍和尤來軍這兩股賊軍。
只要消滅了河內(nèi)的賊軍,就等于安定了魏郡,魏郡安定了,就等于為冀州創(chuàng)造出一個穩(wěn)定的南部糧倉,這對于冀州的整體穩(wěn)定,至關(guān)重要。對
于劉秀的戰(zhàn)略分析,謝躬深以為然,并沒有多想,便同意了劉秀的策略。
隨后,漢軍開始兵分兩路,確切的說,應該是兵分三路,只不過第三路軍特別隱秘,連謝躬都不知道。
表面上看,以劉秀為首的漢軍,向西南推進,直撲犬射和山陽,以謝躬為首的漢軍,則是向西進發(fā),欲半路阻擊將會向北逃竄的尤來軍。而
在私下里,劉秀交給吳漢一個秘密任務,讓他率領五千突騎,悄悄返回魏郡,直奔鄴城。且
說劉秀軍,從朝歌南下,長驅(qū)直入,向犬射和山陽快速行進。當劉秀軍的先鋒部隊路過修武縣的時候,遭遇到一股尤來軍的兵馬。這
支劉秀軍的先鋒部隊,以耿弇為首,景丹為輔,兵力三千,是清一色的幽州突騎,遭遇的尤來軍,有萬余眾,皆為步兵。雙方于修武縣境內(nèi),展開了一場交鋒。這
一戰(zhàn),耿弇和景丹率領著三千突騎,帶頭沖鋒,向敵軍的方陣展開了騎兵沖鋒。此戰(zhàn)打的,如同教科書一般。由
耿弇和景丹統(tǒng)帥的三千騎兵,在戰(zhàn)場上仿佛化成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尖刀,而一萬之眾的尤來軍,就如同一塊任人宰割的肥肉。
尖刀刺在肥肉上,騎兵踐踏著步兵,透陣而過。只一輪騎兵沖鋒,便把尤來軍的萬人方陣給沖散了,接下來,完全是騎兵對步兵的單方面屠殺。尤
來軍大敗,萬余將士,活著逃走的還不足千人,殘部倉皇跑回到山陽,與尤來軍主力匯合。嚇破了膽的尤來軍殘部,把漢軍描述得猶如天神下凡一般。漢
軍的主力部隊還沒有打過來,尤來軍就已經(jīng)在士氣上折損了一大截。當耿弇和景丹率領著先鋒軍接近山陽和犬射的時候,果然如劉秀所料,尤來軍完全沒有和青犢軍攜手作戰(zhàn)的意思,而他們選擇撤退的路線,也和劉秀預料的一模一樣,向北逃竄。
只不過劉秀沒有預料的是,尤來軍逃竄的速度太快,甚至都快過了去半路劫殺他們的謝躬軍。
謝躬軍還沒抵達事先預定好的阻擊地點,便聽說尤來軍已經(jīng)跑過去了,現(xiàn)在還在往北倉皇而逃,看起來,似乎要逃到林慮一帶。
林慮縣,那是河內(nèi)郡最北面的一個縣,可見尤來軍已經(jīng)被劉秀軍嚇到了什么程度。
聽聞這個消息的謝躬都傻了,這尤來軍跑路的速度也太快了吧,己方緊趕慢趕,都未能趕上他們跑路的速度。
向報信的探子仔細一打聽,才知道尤來軍是被劉秀部的三千先鋒軍嚇跑的。
謝躬聽后都差點氣樂了,尤來軍足足有十多萬人,竟然被三千人給嚇得落荒而逃,賊軍就是賊軍,看起來人多勢眾,但皆為烏合之眾,完全不堪一擊。劉
秀的目標是青犢軍和尤來軍的老巢,可是功勞也不能讓劉秀一個人全都占了,謝躬決定,全軍北上,直撲林慮,打算在林慮將尤來軍一舉殲滅。犬
射和山陽,本是青犢軍和尤來軍的大本營,鼎盛時期,這塊彈丸之地聚集著數(shù)十萬眾的起義軍。
而現(xiàn)在,尤來軍跑路,孫禮部在魏郡被全殲,孫登部停留在懷城一帶張望,犬射和山陽,只剩下孫冒這一部只五萬人的殘兵敗將。
當劉秀率軍抵達犬射的時候,孫冒部內(nèi)部正發(fā)生著嚴重的分歧,有些人主張戰(zhàn),有些人主張?zhí)樱有人主張降。青
犢軍的內(nèi)部,連是戰(zhàn)是撤還是降都沒統(tǒng)一意見,劉秀軍的進攻已經(jīng)開始了。
犬射不是城邑,只是個小鎮(zhèn)子,外圍沒有城墻,只有兩米高的土墻,至于滾木、礌石、拋石機、弩機等等的城防武器,那是統(tǒng)統(tǒng)都沒有。這
種程度的城防,又哪里能抵擋得住劉秀親自統(tǒng)帥的大軍?現(xiàn)
場指揮漢軍攻城的人,并不是劉秀,而是鄧禹。鄧禹將漢軍分成三路,分從犬射的北面、東面和南面發(fā)起進攻。圍
城不圍死,攻城攻三面。留下一面不打,這叫網(wǎng)開一面,其目的,就是為消磨守軍的斗志,故意給守軍留出一條退路,讓守軍能看到求生的希望,守軍抵抗的斗志便不會再那么強烈。在
漢軍的三面強攻之下,孫冒軍完全沒有抵擋之力,最后迫不得已,孫冒只能率部從犬射的西面撤退。
鄧禹是給犬射網(wǎng)開了一面,只是這一面,也不是那么好跑的。在孫冒帶著部下,從犬射逃出來時,遭遇到早已等候多時、蓄勢待發(fā)的漢軍騎兵。耿
弇和景丹這兩支騎兵,由孫冒部的兩翼沖殺進去,將孫冒部攪了個大亂。孫冒部不敢戀戰(zhàn),人們只剩下一個念頭,就是跑。
可是步兵的兩條腿,又哪能跑得過騎兵的四條腿?
耿弇、景丹率領著騎兵,兜著孫冒軍的屁股追殺,青犢軍的將士是跑一路,死一路,就連孫冒的背后,都中了兩支弩箭。
孫冒趴在戰(zhàn)馬上,帶著殘兵,一口氣跑出十多里,確定漢軍沒有再繼續(xù)追殺,他這才忍痛勒停戰(zhàn)馬,再清點麾下將士的人數(shù),他一口老血噴了出來。
原本的五萬將士,現(xiàn)在已連五千人都不到,即便是剩下的這不到五千人,也大多是丟盔棄甲,披頭散發(fā),渾身的血跡,其狀慘不忍睹。坐
在馬上的孫冒感覺一陣天旋地轉(zhuǎn),側(cè)身從馬背上栽了下來。好在周圍的眾將以及隨從們手疾眼快,及時把孫冒接住,沒讓他一頭摔在地上。
孫冒兩眼猩紅,顫聲說道:“殺弟之仇,二十多萬兄弟,我孫冒與劉秀,勢不兩立……”他話還沒說完,又吐出一口老血。身
受兩處箭傷,再加上著急又窩火,讓孫冒再支撐不住,就此一病不起。他這場病,再未痊愈過,沒過多久,便一命嗚呼。孫
冒死后,其弟孫登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青犢軍的首領。孫
登麾下,可是有十多萬的大軍,他完全可以趕在漢軍抵達之前,先一步進入犬射。可
他偏偏選擇了駐足不前,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孫登對孫冒是故意見死不救,其目的,就是想成為青犢軍的首領。
一個人的鈍感力,也是他能否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謂的鈍感力,字面理解是遲鈍力,往更深層的理解是一個人的抗擊打能力。沒
有人一下子就能獲得成功,人生中,難免會有起起落落。孫
冒在鈍感力方面,明顯是不如劉秀。只經(jīng)歷這一次的慘敗,便讓他一蹶不振,一病不起,最終一命嗚呼。
而劉秀的鈍感力無疑是極強的。起
兵造反時,二哥、二姐的被殺,他扛住了;形勢好轉(zhuǎn),大哥卻突然遇害,他自己也被劉玄軟禁,失去了一切,他也抗住了。
好不容易離開了劉玄,去到河北,結(jié)果河北又冒出個王郎稱帝,以十萬食邑懸賞他的腦袋,逼得他如同過街老鼠,險些被活活餓死,他還是抗住了。
劉秀的成功,絕非偶然,他的身上,有太多太多優(yōu)秀的特質(zhì),而這些,恰恰是他能獲得成功的基礎。
在劉秀率軍大破犬射的同時,魏郡鄴城,吳漢率領著五千幽州突騎,神不知鬼不覺地抵達鄴城城外。看
到這么多的騎兵突然來到鄴城,守城的軍兵們不知道怎么回事,急忙關(guān)閉城門,拉起吊橋,如臨大敵。
吳漢從己方陣營里走出來,單槍匹馬地來到城門前,揚頭沖著城頭的守軍大聲喝道:“我乃吳漢吳子顏,讓陳太守出城與我說話!”
守城的軍兵們同是一怔,吳漢?吳漢不是跟隨蕭王去河內(nèi)平叛了嗎?怎么突然返回鄴城了?以
為前線有緊急軍情,軍兵們不敢怠慢,讓吳漢在城外稍等,人們跑進城內(nèi),去向太守陳康稟報。得
知吳漢突然返回鄴城的消息,陳康也是嚇了一跳,急忙出了太守府,急匆匆地趕了過去。到
了城門這里,見城門已然關(guān)閉,他喝令左右,打開城門。
隨著城門打開,陳康騎著馬,跑了出來,到了城外的吳漢近前,他勒停馬兒,向吳漢拱手說道:“吳將軍怎么突然返回鄴城了,可是前方發(fā)生了什么變故不成?”
(https://www.dzxsw.cc/book/78851/446973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