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朱元璋的傷悲
南京。
大明皇宮。
朱元璋看了看外頭有些陰沉沉的天空,沒由來的有一陣心煩郁悶的壓抑感覺。
距離太子朱標落水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聽說被朱雄英用急救方法成功救活以后。
朱元璋馬不停蹄的便派遣宮中的太醫前去診治。
但傳回來的回復,都是說太子朱標體弱,此病短時間無法根治,需要長時間的調養。
只是隔著遠!也不知太子朱標如今究竟是個什么情況?
不知他是否有胃口吃得飽。
也不知他是否行軍路上太過顛簸,而導致休息不好……
想著想著便很容易讓人思緒發散。
但這個人由不得他不去想。
這是一個自己寄于厚望的太子。
苦心培養一二十年的太子。
甚至可以說, 古往今來,歷任的太子都沒有這樣的好待遇。
自己這個做皇帝的老子能夠完全放心的放權給他。
并且不會有任何的提防和猜忌。
并且早早的就挑選全國范圍。數一數二的大儒,比如宋濂之輩,對這個太子悉心教導。
不可謂不重視。
更是在他一邊讀書之時,一邊讓他學習治國理政。
早兩年更是直接讓他負責監國,甚至還因此專門下旨。
讓一些不太重要的奏折先交給太子,朱標處理后才能送給朱元璋御批。
而反觀歷史上,上下五千年歷史長河之中。
歷朝歷代的太子, 無不是過得戰戰兢兢, 小心翼翼。
生怕遭到自己的父親皇帝猜忌。
畢竟……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太子作為國之儲君,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更擁有與君王的抗衡之力。所以歷代的君王與儲君太子都有著權利的分割,也存在著權力的猜忌。歷代君王都不希望誰削弱自己的皇權,就算是自己的兒子,太子儲君也不例外。
如《瑯琊榜》中,梁帝因為猜忌皇太子勢力過大,威脅自己的皇權,最后將皇太子賜死;清朝的康熙皇帝因為皇太子胤仁密謀造反,最后也將皇太子囚禁。然而咱們今天的這位主角是大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嫡長子,后被封為“懿文太子”的朱標卻和其他的太子儲君待遇完全不一樣。
朱標的實力遠超歷朝歷代的皇太子,完全可以和朱元璋抗衡。要造朱元璋的反,簡直是輕而易舉,朱元璋在位期間,大明朝的文武大臣、軍隊對這位太子是“心服口服”、“馬首是瞻”, 對這位太子遠比對朱元璋更加的忠心。
可以說當時的朝廷已經不再是朱元璋的朝廷, 而是太子朱標的朝廷,而咱們的大明皇帝朱元璋卻從來沒有猜忌過自己這個兒子,而是“心甘情愿”、“盡心盡力”的輔佐,將文武大臣全部交于太子輔政。要說咱們這位大明的開國之君朱元璋,他的猜忌之心是歷代帝王所不及的,遠超歷代帝王,堪稱歷代帝王之最。
然而猜忌心如此之重的朱元璋卻對自己這位嫡長子皇太子一百個放心,心甘情愿地讓他監國,將國家的權力交由他的手里,從而可以看出老朱同志對自己這個兒子,這個皇太子是多么的看重和器重,也下定了決心要將大明朝的江山交由他的手里。以至于朱標去世之后,朱元璋并沒有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隔背傳予了朱標的兒子,自己的孫子朱允文,從而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朱標的愛可謂之深啊!
相對于歷朝歷代的太子們,朱標可謂是一出生就是王者待遇。
朱標出生于龍鳳元年,(這個龍鳳元年是因為元朝末年以小明王定的龍鳳年號為準!)自己的母親乃孝慈高皇后,是太祖朱元璋的結發妻子,這位孝慈高皇后的身份可不一般,他是大帥郭子興的養女, 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嫁給當時還是小頭目的朱元璋。
馬皇后更是在戰場中多次救了朱元璋,夫妻可謂是“伉儷情深”,她是和朱元璋一起走過了風風雨雨歲月的人,一起走過了千難萬苦的人,他更是歷代皇后之最,是唯一一個敢坐朱元璋金鑾寶座的人!
正是有了這樣一位母親才孕育出了同樣優秀的朱標,朱標出生的時候,朱元璋正在攻打南京,正在鏖戰之際,得到這個消息,朱元璋異常的興奮,高興的直掉眼淚。更是興奮地在當地的一座山上刻下石刻,“到此山者,不患無嗣”。
所以可以看出朱元璋對這個嫡長子抱有多么大的希望,正是自己這位嫡長子的到來,使得朱元璋軍心大振,成功攻下了南京,未來的的國都,所以朱元璋覺得朱標就像是自己的保護神一樣,對他別有一番的看待!
龍鳳十年,朱元璋在應天府自立為吳王,成為吳王之后立年僅10歲的朱標為吳王世子。并請宋濂等名儒為師授其經學,接受正規儒家教育,使得朱標能學習歷代先賢的仁者風范,更重要的是學習為君之道,為自己的儲君之位鋪路,這也是朱元璋的計劃。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自己的結發妻子封為皇后,朱標被立為儲君皇太子。在立太子這件事情上,對于朱標,朱元璋完全就沒有考慮過,鐵了心要讓朱標接手自己打來的大明江山。
朱元璋對朱標極其愛護,對這個皇太子兼嫡長子的朱標可謂是心疼到了極點,朱標被封為皇太子后,明史中有以下記載:“命詹同考歷代東宮官制,并選拔功勛道德老成者兼領東宮,輔導太子。其中左丞相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兼太子少傅,中書平章錄軍國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馮勝兼右詹事,中書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書左、右丞趙庸、王溥兼副詹事,中書參政楊憲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張興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顧時、孫興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大都督府事吳禎、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鄧愈、湯和兼諭德,御史中丞劉基、章溢兼贊善大夫,治書侍御史文原吉、范顯祖兼太子賓客,不再與東宮外另設府僚,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戰期間,由太子監國、方便各將軍丞相輔佐......。”
被封為皇太子就監國,在看看朱元璋給朱標搭的領導班子,文武齊全,明朝的開國六王,沒有一個落下的,連劉伯溫、宋濂都是太子朱標的幕僚,朱元璋恨不得將大明朝所有優秀的人員都交由太子朱標統轄,我估計恨不得今天就駕崩,讓自己的這位皇太子接手大明朝的江山,這儼然的就是妥妥的“太子黨”,完全威脅到了朱元璋的皇權,完全是和朱元璋“分庭抗禮”,然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確是朱元璋,朱標的這位老父親。
作為猜忌之心嚴重到“無可救藥”地步的朱元璋,能做出這種安排,簡直讓人無法相信,甚至讓人覺得精神錯亂,但這確是不爭的事實,從而可以看出朱元璋對自己這位嫡長子是多么的放心,更是用25年的時間來輔佐這位皇太子,滿朝文武更是以太子朱標“馬首是瞻”,認定了朱標是未來皇帝的身份。
然而朱標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在監國期間他“謹小慎微”、“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為朱元璋分擔國事,從來沒有一點私心,面對自己強大的勢力也從來沒有造反的念頭。一心一意為國家和人民辦事,甚至比朱元璋還要做得更好!
朱標從小就受教于大儒宋濂,學習了歷代帝王、歷代先賢的仁者風范和仁者治國的標準,使得他也成為了一代寬仁的皇太子,對待大明朝的官員,對待大明朝的子民,朱標擁有著他父親所沒有的一面,就是他“仁”的一面,這讓朱元璋非常的高興。
在監國處理國政上面,朱標會考慮諸多的后果,然后逐一條陳,上報朱元璋,這比朱元彰處理得更好,然而還有他仁厚的一面,這是朱元彰所沒有的,對于以后的朝廷,對于以后的人民這都是福音,所以大明朝的文武官員都對這位未來的儲君期望極高。
當然這也離不開太子朱標背后驚人的勢力:
洪武四年(1371年)四月,皇太子朱標與常氏成婚。這位太子妃并非別人,而是開國元勛常遇春的長女,要知道這常遇春可是朱元璋南征北戰的得力助手,和徐達堪稱朱元彰的左膀右臂,為建立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從而配享太廟成為大明朝的開國元勛。朱元彰能取得元朝的天下,少不了常遇春的功勞,常遇春更是在多次危難中救下太祖朱元璋的命。這便是過命的交情。
最后在馬皇后的建議下,朱標娶常遇春的長女成為皇太子妃。而常遇春在軍隊里面,那可謂是“定海神針”一般,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些士兵均是他的老部下,均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軍隊里面一提常遇春的大名便“如雷貫耳”,比圣旨還管用,所以常玉春在軍隊里面的威信和實力“不容小覷”!
另外常遇春的妻弟蘭玉,也是軍中響當當的人物,在軍隊中“赫赫有名”。在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的時候,立下赫赫戰功。拜將封侯不在話下,想一想,在軍隊里面朱標的岳父常玉春和舅父蘭玉都是軍隊里面極富榮譽的人,都是一呼百應的人,掌握了軍隊,就掌握了國家的政權,如果朱標要造反,朱元璋只能束手就擒,只能和唐高祖李淵一樣被迫成為太上皇。
而文官集團中,以李善長劉伯溫宋濂為首的政治團體,因為朱標的仁厚,都對他寄以厚望,乃后世仁君,均對他馬首是瞻!文官集團,武官集團均掌握在朱標手里,勢力堪稱無敵,這完全可以架空朱元璋,讓他成為太上皇,這些實力仍然是歷朝歷代太子黨所不及的,然而朱標卻做到了,他背后驚人的勢力,讓人背脊發涼。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標受命巡視陜西,朱元璋還特意交代他尋找新國都的事情,因為朱元璋覺得在南京成立的王朝都是短命王朝,希望朱標能認真的考察西安,準備將國都遷往西安。朱標也不辱使命,成功將西安的地圖繪制好,帶回交給朱元璋,也給與了很多建議,朱元璋也下定決心遷都西安,正當朱元璋開始籌劃遷都事宜的時候,朱標卻病了,而且病的很嚴重。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朱標于太子府病死。朱標死后朱元璋痛哭不已,將他祔葬在孝陵東側,謚“懿文太子“,死都要自己的最愛的兒子陪伴在自己的身邊。而此時最可憐的便是朱元璋本人了,剛剛經歷結發妻子馬皇后的病逝,緊接著又經歷自己悉心培養輔佐了25年的皇太子病逝,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是常人無法忍受的。
隨著皇太子朱標的離世,大明王朝的歷史才開始改變,中國的歷史也因此改變,也許是朱元彰愛屋及烏,他違背了自己立下的諾言,也違背了自己立下的皇位繼承的制度:“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最后將皇位傳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文,才導致了燕王朱棣謀反,形成了“靖難之役”的歷史!
如若朱元彰提前十年去世,朱標便能夠順利地繼承皇位,成為一代仁君,便是大明朝的太宗皇帝,而朱允文就是法定的皇位繼承人,倘若朱標能夠登基一天,以他的威望和他的實力,也不允許朱棣造反,朱棣連想一想的可能都不敢有,就更沒有朱棣這一脈傳承大明江山的歷史了,那中國的歷史也將因其改變!
……
朱元璋長嘆了一口氣,抬了抬頭。
自己辛辛苦苦培養了這么多年的太子。
可千萬不要有什么事才好啊。
忽然聽得門外,細細碎碎的,傳來一陣腳步聲。
朱元璋回了回頭,些許宮女和太監,萬萬是不敢有這種膽子的,深宮大院之中,若沒有緊急的軍國大事,這些宮女太監一般都會把腳步放得很慢很輕。
生怕吵著了朱元璋。
來人的身影很是熟悉,朱元璋一眼便認出了朝夕相處的毛鑲,見他腳步如此匆忙,有些不悅的冷哼一聲:“什么事能讓你慌成這樣!?腳步如此散亂……每個朝廷大臣的體統!”
(https://www.dzxsw.cc/book/76617525/70477065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