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 玻璃心碎了一地
兄弟們我又雙叒叕開新書了:重啟人生:我能打給十年前的自己,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這讓德國人感覺很是崩潰,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兔國人到底怎么做到的?
要知道西門子的工控軟件之所以那么強,那是因為他們把此前德國數(shù)代工程師的經(jīng)驗總結(jié)之后。
凝聚在這套工控軟件上,然后在經(jīng)過后來無數(shù)人使用機床,反饋BUG,然后他們在不斷的進行改進。
最后千錘百煉,才提煉出來的精華。
可這方面卻一直是兔國的短板,可他們的機床現(xiàn)在卻可以做到和西門子系統(tǒng)一樣的順滑,那他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要說起機床加工一個工件,這里工控軟件的重要性就不用提了。
比如一個四方鐵錠,放到夾具上,然后你要用五軸數(shù)控機床,來把這鐵坨坨加工成一個圓形的汽車輪轂。
那么首先就是要在軟件上設(shè)計出輪轂的大小,尺寸,然后就是輪轂邊的花紋形狀。
然后就是各種參數(shù),比如輪圈壁要多厚,直徑多長,花紋中間的鏤空什么形狀,間距多少等等。
然后就開始加工車削了,這個過程中,要使用什么刀具。
溫度達到多少的時候,噴射切削液,從哪個角度噴射,不會影響精度。
然后比如你刀子從鐵坨坨上削下來一寸的鐵屑,那么這個時候你的夾具要適當?shù)南蚰膫角度托舉鐵坨坨。
以保證刀具的進給精度,這個配合的過程,不能出現(xiàn)一絲一毫的差距。
否則的話,可能就會毀壞刀具,或者中斷加工。
而一旦加工中斷,后面可是要重新測量對刀,都很麻煩的,嚴重影響生產(chǎn)效率的。
而這樣的加工過程,如果使用德國機床,西門子的軟件。
那可能一臺機床,一天就能生產(chǎn)一百個輪轂。
可是如果使用光洋的機床,可能一天也就能生產(chǎn)七十五個。
而且德國機床生產(chǎn)的一百個產(chǎn)品里,合格率能達到九十八個,最低也是九十五個。
可使用光洋的機床,生產(chǎn)七十五個輪轂,最后合格的卻只有六十五個。
這樣一來,你和人家的差距自然就顯示出來了。
如果是軍工企業(yè),因為不計成本,而且多搞幾臺機床,自然就可以把生產(chǎn)效率的差距給補上來了。
可是對于民用級別的企業(yè),那就不一樣了。
民營企業(yè)首先考慮的就是控制成本,你的機床生產(chǎn)效率比人家低,良品率同樣比人家低。
這樣一來,如果國外機床在壓一壓價格,只比你光洋的機床價格貴那么一丟丟。
那你光洋的機床自然就賣不出去,用的人少,反饋的信息就少,企業(yè)改良BUG的機會也少。
那么改進,更新的速度自然就跟不上來,這樣一來,長此以往,自然就和國外企業(yè)拉開了技術(shù)差距。
德國人自然知道,兔國的機床和德國的機床差距在哪里。
可是這次他們在某廠里看到的光陽機床的表現(xiàn)可是把他們給驚訝道了。
說道生產(chǎn)效率,人家光洋的機床不但不比他們的差,甚至還別他們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五。
沒錯,直接比他們的機床提升了四分之一的效率啊!
就說發(fā)動機缸體和軸承這一塊,這種對鏡面光潔度要求非常高的零部件。
以前可以說一直是德國格林珩磨機床的拿手好戲。
幾乎所有的德國車企都用格林的機床。
因為這種機床加工速度快,加工精度高。
可是這次人家就換成了光洋,結(jié)果效率直接提升了四分之一。
原來使用格林機床,生產(chǎn)一臺發(fā)動機缸體,那一天可能能加工一百臺。
可人家換了光洋的機床,一天能生產(chǎn)一百二十五臺。
而且良品率還超高,能夠達到百分之九十八,甚至更高。
這尼瑪,就讓德國人有點接受不了了。
不可能,光洋的機床,到底怎么做到,在短時間內(nèi)技術(shù)提升這么快的?
如果說他們抄襲了西門子的技術(shù)的話,那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在加工時,機床做的很多技術(shù)動作,這些德國人一看,就能看出和西門子的工控程序有明顯的不同。
就比如加工的時候,如果到了一個難度比較高的動作的時候。
西門子的工控軟件一般會要求,機床換一把更堅硬的銑刀,對工件繼續(xù)加工。
可是光洋的機床卻不會要求換刀,而是調(diào)整夾具的角度,換一個角度,讓夾具不斷的做設(shè)定的運動。
在運動過程中配合刀具的進給,而這個加工的工序,比如原本就是切削。
可是現(xiàn)在卻因為夾具的不斷動作,變成了切削加上削磨的過程。
這樣的操作,就節(jié)省了換刀,和之后對刀的時間。
另外一方面,還得大大節(jié)省了刀具方面的成本。
因為更堅硬的刀具,就意味著更高的價錢。
而人家不換刀,只是變換了一種加工模式,就把刀具的錢省出來了。
這就是以前他們用德國機床達不到的效果。
這下可是讓德國人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
而且作為內(nèi)行人士,他們可是深知,采用這種模式來控制機床到底有多難。
一邊是不斷旋轉(zhuǎn)變化的刀具,因為旋轉(zhuǎn)精度本來就不好掌控。
可另外一邊卻是不斷調(diào)整角度配合加工的夾具,這尼瑪,這不是左右互搏嘛?
以前德國機床,講究的是加工的時候刀具不斷變化,夾具保持不動。
只有非常牛掰,價格非常昂貴的超高端機床,才能做到夾具隨著加工動作變化而變化。
不過那種機床卻正是他們嚴控對兔國出口的高精尖機床。
因為那涉及到柔性加工技術(shù),那可是他們引以為傲的絕活。
是他們敝帚自珍的絕技,出了瑞士一些機床廠,還有米國的一些真正高端機床掌握這門技術(shù)之外。
其他國家,基本都沒幾個會的,日本人在這方面也算是初窺門路。
但你要說距離德國機床,那差距可還遠著呢。
可現(xiàn)在,驕傲的德國人玻璃心卻碎了一地。
尼瑪,原來我們藏著掖著的引以為傲的技術(shù),竟然不知不覺在兔國成了大路貨。
以往這些機床,可是要出口給米國,給他們做航空發(fā)動機的機床。
可現(xiàn)在卻被兔國人拿來加工汽車發(fā)動機。
難怪他們最近的國防科技是取得了突飛猛進的一連串突破呢。
感情是起源于此啊!
這下德國人感覺是茅塞頓開,感覺自己終于知道了很多真相!
而接下來他們有要求參觀人家那大名鼎鼎的第二代柔性機床加工的現(xiàn)場。
原本他們這個要求也就是一個試探,并沒想著人家可以讓他們看。
可沒想到,人家卻同意了這讓他們很是吃驚。
同時心里也是悄悄做好了準備,甚至帶隊的頭頭,還給隊伍里的幾個‘專門’的人才發(fā)出了暗號,讓他們做好準備。、
因為這些專業(yè)人才的能力非常特殊,比如有的人就是過目不忘的。
還有的人身上藏著一些‘攝像’的小設(shè)備。
可惜等到人家把他們領(lǐng)進一個小黑屋之后,他們才發(fā)現(xiàn)自己想多了。
原來特娘的兔國人是沒安好心啊!
他們被領(lǐng)進了一個房間,跟著一閃透明的大玻璃窗,而外面則是一個黑幕遮擋的一個大黑盒子。
黑幕后面什么也看不見,然后兔國人就安排了一輛小車拉著一個鐵箱子送到了黑幕后面。
然后大家就看著黑幕后面一陣機械加工聲,沒錯就是讓你看著加工的聲音,但具體是什么設(shè)備,怎么加工,卻就是不讓你看。
最后加工完成了,黑幕和后面的設(shè)備撤掉了。
然后留在地上的是一個加工完成的工件,這時他們被放進到房間里面參觀了。
雖然對于根本沒看到什么傳說中的機床,德國人感到很生氣。
可是當他們有機會看到那加工完成的工件之后,他們的火氣就全都消了,取而代之的則是背后升起的一股股涼氣。
原來那是一個四四方方的鐵坨坨。
可實現(xiàn)這個鐵坨坨上面,卻被鉆出了很多蜿蜒曲折的腔體。
而如果使用內(nèi)窺鏡對這些腔體進行觀察之后,現(xiàn)場幾乎所有的德國人都不做聲了。
因為這腔體里面的曲折程度,可以說完全超乎了他們的想象。
他們很難想象到底是一臺什么樣的機床可以完成這樣的加工動作。
最關(guān)鍵是那些腔體內(nèi)部居然進行了打磨,那腔體表面的光潔度,絕對一點都不比他們的機床氣缸差。
尼瑪,要知道對于機加工行業(yè)來說,最高難度的加工工序可以說就是加工復雜曲面的腔體了。
而到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采取的辦法,也是把鐵坨坨切開兩半來加工。
然后在合攏成一體,涂上密封膠,就算完活了。
可時間長了難免還會出現(xiàn)漏油漏液,以及腔內(nèi)失壓的問題。
可現(xiàn)在人家兔國居然有了可以直接在鐵塊上雕刻出完成復雜腔體的機床,這尼瑪……
這下德國人的玻璃心,實在也Hold不住了……
雖然也有一部分人覺得這可能是假的,兔國人不可能有這樣的技術(shù)。
可是后來等他們回去之后,對這個復雜腔體加工件進行了復盤。
他們發(fā)現(xiàn),如果這玩意不是用機床加工出來了,使用其他辦法根本就生產(chǎn)不出來。
哪怕你說使用什么失蠟澆鑄的辦法,也根本不可能,把腔體內(nèi)部做到如此光滑。
那腔體復雜的曲面,能做到那般的光潔度,那肯定不是澆鑄的方法能做到的……
(https://www.dzxsw.cc/book/70694/67114348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