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十四回:拜師學藝(6)
第七是帽翅功。表演身段特技,又叫耍紗帽翅兒。
一般也是男性角色的主打,但有些戲曲情節,也要求旦角兒所用,所以旦角也要全面掌握這些功底。
帽翅功以頸部為軸心,帶動頭上的紗帽翅或上、下擺動,或左、右旋轉,或前、后繞圓圈。有時耍單翼,有時雙翼同時旋轉攪動。
耍時帽翅欲停則停,欲動則動;或;騽,靈活自如。常用于表現劇中人物冥思苦想、內心矛盾斗爭、猶豫不決或興奮喜悅等情緒。
第八是甩發功。多為男性角色使用,甩動頭頂扎束的一綹長發,表現驚慌失措、悲憤交加、疼痛欲絕以及倉皇逃命、
垂死掙扎等激烈異常的情緒和情境的一種表演特技。
還有水袖功。角兒利用服裝袖口上縫的一段白綢(水袖),做出豐富的、舞蹈化的動作。
它時而像行云流水,時而像團團花絮,時而像波浪漣漪;有的形狀像車輪,有的形狀像托塔;
有單擺轉盤袖,有正側重疊轉盤袖,有直沖展翅飛卷袖等等。
為的是夸張地表達人物激動、悲憤、痛苦等復雜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動。
水袖舞蹈身段、動作姿態多達數百種,基本動作有勾、挑、撐、沖、撥、揚、撣、甩、打、抖等。
再有翎子功。即舞動兩根插在盔頭(帽子)上的、長長的雉雞翎,俗稱“耍翎子”。
耍翎子的技巧有:掏翎、銜翎、繞翎、涮翎、抖翎、甩翎、豎翎、旋翎等。各個行當都用,小生用得最多。
有時用單手、有時用雙手操作,靠頭部的擺動,配合各種身段,表現人物的驚喜、憤恨、得意、輕佻等心理活動和性格特征。
這個男女都可用。練好了上面一些基本功外,還有更多的學習,等著角兒們去練習,如:
唱
抒情性較強,在戲劇沖突強烈、人物情緒激動時,常用大段或成套的唱腔盡情發揮;
此外在敘事、寫景、爭論、斥責等場合,借助唱功,也可增強藝術感染力。
學習唱功的第一步是喊嗓、吊嗓,擴大音域、音量,鍛煉歌喉的耐力和音色,
還要分別字音的四聲陰陽、尖團清濁、五音四呼,練習咬字、歸韻、噴口、潤腔等技巧。
當角兒掌握了這一切時,更重要的則是善于運用聲樂技巧,來表現人物的性格、感情與精神狀態。
幾百年來,民間戲曲中一直有傳聲與傳情的分歧,有的角兒側重音色和唱腔旋律的美,講究唱出韻味兒來;
有的角兒則著重中氣充沛、字正腔圓,主張首先要唱出感情。那演技高超的角兒們,
大都把傳聲與傳情結合起來,通過聲樂的藝術感染力,表現劇中人的心曲。
念
民間戲曲的念白也稱為道白、說白等,具有一定的音樂性和節奏感,是加工形態的藝術語言,便于與唱相協調。
念白與唱相互配合、補充,是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藝術手段。俗話說千斤說白四兩唱,可見念白在舞臺上的重要意義,
民間戲曲角兒從小練基本功,念白也是必修課目之一。掌握了口齒、力度、亮度等要領之后,還須結合具體劇目,
根據人物的特點和情節的開展,妥善處理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節奏變化,達到既能悅耳動聽,又能語氣傳神的藝術境界。
做
做是舞蹈化的形體動作的泛稱,是加工形態的生活動作,
通過手﹙手勢﹚、眼﹙眼神﹚、身﹙身段﹚、步﹙步法﹚等的靈活運用,使人物的形象、氣質更增光彩。
在一些戲曲里,大抵當戲劇沖突激化、人物感情波動時,做功的幅度就加大,
做功的揮灑就更夸張起來。做功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是戲曲有別于其他表演藝術的主要標志之一。
(https://www.dzxsw.cc/book/65633450/3342953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