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西游大俠傳 > 第24章 《》二十三、大圣降小龍小龍易白馬

第24章 《》二十三、大圣降小龍小龍易白馬


卻說行者伏侍唐僧一路西進,正是那數九寒天,朔風凜凜,滑凍凌凌,去的是些懸崖峭壁崎嶇路,迭嶺層巒險峻山。這日,師徒正行到一處。三藏在馬上遙聞唿喇喇水聲聒耳,便叫道:“是哪里水響?”行者道:“那前邊不是一個深澗,想必是澗里水響。”說不了,馬到澗邊,三藏勒韁觀看,但見:

        涓涓寒脈穿云過,湛湛清波映日紅。

        聲搖夜雨聞幽谷,彩發朝霞眩太空。

        千仞浪飛噴碎玉,一泓水響吼清風。

        流歸萬頃煙波去,鷗鷺相忘沒釣逢。

        師徒兩個看了一會,三藏道:“悟空,這寒冷天,澗水怎不上凍?”大圣道:“這澗底許是有熱泉眼。”說不了,只見那澗當中,鉆出一條小龍來,推波掀浪,攛出崖山,就搶長老,慌得個行者忙把師父抱下馬來,回頭就走,那條龍就趕不上,把那馬連鞍轡一口吞下肚去,依然伏水潛蹤。行者把師父送在那高阜上坐了,卻來牽馬,只有馱行李的馬倚在峭壁邊打顫,馱師父的馬不見了蹤影。行者便拍了拍那馬道:“別怕。”便牽到師父跟前,道:“師父,那孽龍也不見了蹤影,只是驚走那騎的馬了。”三藏道:“悟空呀,卻怎生尋得馬著么?”行者道:“放心,放心,等我去看看。”

        他打個呼哨,跳在空中,火眼金晴,用手搭涼篷,四下里觀看,更不見馬的蹤跡。按落云頭,報道:“師父,我們的馬斷乎是那龍吃了,四下里再看不見。”三藏道:“徒弟呀,那龍能有多大口,卻將那匹大馬連鞍轡都吃了?想是驚張溜韁,走在那山凹之中,你在仔細看看。”行者道:“你也不知我的本事,我這雙眼,白日里常看一千里路的吉兇。像那千里之內,蜻蜓兒展翅,我也看見,何期那匹大馬,我就不見?”三藏道:“既是他吃了,你就牽著這匹,咱就離開這里罷。”大圣道:“師父不坐馬?”三藏道:“沒馬怎坐?”大圣道:“我把行李拿下用棒挑了,你坐這馬。”三藏道:“一是你挑著行李難行,再者那馬沒有了鞍韉,我怎能坐穩,不如走著好。”大圣已把行李從馬上拿下,那棒一頭挑了一包,道:“師父你來坐,這馬聽活,定穩著馱你。”大圣便把三藏抱上馬,順澗前行,自已擔了行李后跟。大圣道:“師父離澗遠一點。”三藏就要勒馬外行,說不得那龍又躍出水面,嚇得三藏滾下馬來,落在崖下。那龍伸頭張嘴,就咬長老,慌得大圣丟了鐵棒行李,抱著三藏滾到一邊。那龍吃不到長老,順勢把那打顫的馬一口拉下水去,藏入澗中。這回師徒兩個都看的真切,三藏道:“這龍許是餓得太狠,連吃兩匹大馬,不知可飽?把行李拿著,我們離遠點罷,弄不好,再出來,連我都害了,豈不是人馬兩空。”悟空笑道:“你遠走點,那龍就抓不到你了。”三藏真的往外多走了幾十步,行者把行李也送了過去,道:“師父,請坐在這里休息,我把那龍揪來還你馬匹。”三藏道:“生死關頭,還說笑話,那馬已入了龍肚,哪里還來?”大圣道:“他還不來馬匹,我叫他馱你西行。”三藏哪里相信,只坐在那嘆氣。

        好大圣,捻著訣,念著咒語,跳進澗中,幌著金箍棒,分開水路,直落澗下。睜火眼金睛,四下看去,只尋不著那龍。原來這澗底盤大,水路寬廣。大圣順著澗底往前走去,便有一個深洞現在那里,雖無洞門,上面卻有三個字,叫“白龍殿”。大圣暗笑道:“這廝必在里邊。黑不溜湫的一個水洞竟也稱殿,今我就給你添點磚瓦,翻蓋翻蓋。”說著舉棒就攪那澗水,一股棒力直入洞中,那龍受不住攛將出來,照大圣頭上就是一爪,大圣忙躲開,舉棒打那龍尾,那龍也躲開,伸爪便抓大圣后心。大圣卻不躲,抬棒便往后打,那龍收爪不住,被棒碰了一下,忍著痛,把那龍尾打向大圣的腰眼,大圣也躲閃不及,被龍尾掃了一下,負著痛,急轉身,一棒打向龍頭,那龍急忙躲開。大圣心想:“這水里行動不便,不如把他賺到澗上拚殺。”便道:“我與你無冤無仇,為何要吃我的馬匹?”那小龍道:“此澗是我居,澗路是我開,要想從此過,必拿買路錢。”大圣道:“一匹馬還不夠你的買路錢,為何要吃我兩匹大馬?”小龍道:“誰吃你兩匹,這一匹我一口未動。”大圣道:“那為何拖將下去?”小龍道:“我在這寂寞難耐,看你是個會家子,我虛意抓那老和尚,有意挑斗你,想和你過兩招,你卻不入套,就又弄了你的馬匹。”大圣道:“想過招容易,把這匹馬還我再說。”小龍道:“早被嚇死在了洞里。”大圣道:“水里過招太費事,咱不如去那澗外顯顯本事。”小龍不知是計,也是他初生牛犢不畏虎,便隨了大圣攛了上去,一龍一猴便在那半空中戰將開來。三藏看得真切,他兩個這場賭斗,果是驍勇。但見那:

        龍舒利爪,猴舉金箍。那個須垂白玉線,這個眼幌赤金頂。那個須

        下明珠噴彩霧,這個手中鐵棒舞狂風。那個是迷爺娘的孽龍,這個是欺

        天將的狂猴。他兩個都因有難遭磨折,今要賭斗各顯能。

        來來往往,戰罷多時,盤旋良久,那條龍力軟筋麻,不能抵敵,便躍在一邊道:“且慢!”大圣道:“為何不戰?”小龍道:“小爺現在不想和你玩了。”說罷,攛入水中,深潛澗底,再不出來。

        大圣便來在三藏面前,三藏道:“悟空,不要再和他打斗了。看這天,陰暗陰暗的,怕是要飄雪花,咱們趕路要緊。”大圣道:“沒坐騎你怎么走路?”三藏道:“咱包里有的是銀錢,到前邊集鎮上買兩匹,不就得了。”大圣道:“血債就要血來嘗,我非叫這小龍還咱馬匹不可。”三藏道:“他已吃了那馬匹,還說什么強量話!我看你兩個打斗多時,也不分上下。”大圣道:“他已力怯逃到水里。”三藏道:“他既力怯,何不抓個正著,向他討要馬匹?”那猴子吃不得人激他,也沒問師父是渴是餓,拽開步,跳到澗邊,使出那翻江攪海的神通,把一條陡澗徹底澄清的水,攪得似那九曲黃河泛漲的波。那小龍在澗底也氣不過別人攪他,怒沖沖又攛了上來,對著大圣道:“為何攪我水府?”大圣道:“快還我馬匹。”小龍道:“那馬已被我嚇死,馱不得人了。”大圣道:“反正你要還我馬匹馱師父上路!”小龍道:“你這猴蠻不講理。不還你,便待怎的!”大圣道:“不還我,就再戰一百個回合。”說著,舉棒就打。

        小龍躲了大圣的鐵棒,虛幌著前爪去抓大圣,大圣忙架鐵棒相攔,小龍的后爪卻抓向了大圣的后背,大圣急抽棒往上猛攛,說不得,卻被龍尾掃了大腿。大圣怒火中燒,口中念念有詞,霎間變做三頭六臂,三條鐵棒攪著小龍不得脫身變化。大圣道:“你的死期到了,可有遺言?”小龍道:“偷著變化,算不得本事,就是死了,也不服你猴子。”大圣道:“好!此話有理。”說著收了法身。小龍見機可逃,就要下竄澗中,卻被大圣順勢騎在了身上,一條棒橫在了兩只龍角的杈上,只幾個搖擺,就把龍頭晃得目眩頭暈。四爪抓不著大圣,后尾擺不看大圣,翻身抖不掉大圣。那大圣兩腿夾著龍的脖子,屁股坐在龍的肩上,一手扶棒攪晃龍頭,另一只手時不時便往龍身上砸上兩拳。小龍沒了辦法,道:“你便怎樣才肯下來?”大圣道:“還我馬匹,不然明年今日就是你的周年。”小龍道:“現在沒有,有過往大馬我給你抓兩匹。”大圣知他不服,伸手便掀他的龍鱗。小龍大怒,負痛捻了訣,說聲“轉”,一條龍順方向飛速旋轉起來,大圣只得跟著旋轉,只轉了百十圈,大圣就要支撐不住,口中念了咒語,道:“倒轉風,起!”說不得,一股旋風氣流夾裹著小龍,逆方向也旋轉起來。一時把小龍累得滿身大汗淋漓,再沒力氣自轉身子。大圣就收了旋風,抽出大棒,就要砸向小龍,三藏大喊道:“悟空,不要行兇!”大圣無奈,便按著龍頭,落在了三藏身旁。

        小龍抬頭道:“謝長老搭救之恩。”說著,點了幾下龍頭。三藏道:“悟空,還不下來?”悟空見叫,便掂著棒蹦了下來。那龍得了自由,后爪支地,前爪相拱,重新給三藏施了禮。大圣道:“你不謝我?”小龍道:“也謝大哥不殺之恩。”三藏道:“你是海中之龍,為何在此澗中剪徑?”小龍道:“我本是西海龍王七太子,因玩耍誤燃了殿上明珠,被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就要解往天庭遭刑,被我逃脫,躲在這里,饑餓時,便出澗尋些活食。”三藏道:“誤燒個明珠也夠不上忤逆大罪。悟空,你不是認識四海龍王嗎?不如去通融通融。”大圣道:“這敖閏沒有舔犢之情,還去通融?一頓棍棒!”小龍道:“千萬別去,我父王的日子也不好過。”大圣道:“他是一海之王,誰還敢給他氣受?”小龍道:“六百年前,天庭派了一個金狐菩薩來西海龍宮做了顧問,大事上我父王一點也做不得主,處處都得求問于顧問。一百年前,我因放煙花熏燃了殿角的明珠,被顧問逼著父王寫了忤逆大狀。”這小龍說著,便大放悲聲起來,三藏也落淚道:“我佛以慈悲為懷,這金狐菩薩為何這般心冷。”大圣道:“師父,要不要我去教訓金狐貍一下。”三藏道:“菩薩也是你教訓的?”大圣道:“你還在這澗中潛藏,我常來看你好了。對了,這叫什么地方?”小龍止悲道:“這山叫做盤蛇山,這澗稱名鷹愁澗。”大圣道:“為何喚作鷹愁澗?”小龍道:“因這澗深陡寬闊,水光徹底澄清,鴉鵲不敢飛過,因水清照見自己的形影,便認做同群之鳥,往往身擲于水內,故名鷹愁澗。還不知長老為何路過其澗?”三藏道:“是大唐皇帝差我去西天取經的。”小龍道:“西天有何經可取?”三藏道:“是你不知,觀音菩薩曾顯圣于長安城上,說只要去一個不怕艱難險阻的人,就能取得真經。”小龍看了看悟空,道:“你這兇巴巴的相,也能當和尚?”三藏笑道:“他曾是鬧天庭的孫大圣,被鎮在了五行山,因災滿出來,非要幫著我去西天取經。”小龍道:“與其在這悶氣,還不如跟著你們走動走動。不知長老愿不愿收我?”三藏道:“你也愿和悟空一樣,受這路上饑苦!”小龍道:“愿意。只怕天庭查出我,你老有擔待。”三藏道:“我佛慈悲為懷,我怕什么擔待!那悟空不比你的事大,不照隨我前來。”小龍道:“長老是大胸懷,能盛下五湖四海。這孫大圣我早有耳聞,能走天入地,甚是英雄,就只斗不過如來佛。師父在上,受徒兒一拜。”說著,便行起禮來。三藏道:“路上受苦時,可不要怪師父。起來罷,徒兒。”大圣笑道:“你叫他乍起?”轉臉又對著小龍道:“你就這樣去,還不把人嚇趴那?也該變化個小沙彌。”小龍道:“我吃了馱師父的馬,我便馱師父如何?”三藏道:“你哪能馱我,云里來霧里去的,有幾個玄奘夠你摔的。況且觀音菩薩要我們行著去哩,你只變個人形就可。”小龍道:“我就變馬馱你老如何?”三藏道:“不行。你一個金貴太子哪能變馬馱我!再說,師父怎能忍心騎徒弟!集市上買一匹得了。”小龍道:“凡馬能走得高山大嶺?能見得大仗勢?見了妖魔能馱得你?師父是海一樣胸懷的人,龍馬龍馬,我變馬馱你,天經地義。”大圣道:“師父,這是小龍的心意,你也不要推托。西行路上,千山萬水,妖魔鬼怪,凡馬確實不行,剛才你不就從打顫的馬上摔下來了。”三藏道:“我只不忍徒弟馱我。”小龍道:“徒兒有的是力氣。”大圣笑道:“你變來我看。”小龍道:“給師哥行了禮再變。”說著用前爪給大圣行了見面禮。三藏道:“我給你起個法號,也好稱呼。你哥叫悟空,你就叫悟誠罷。”小龍道:“謝謝師父賜名。我若變了馬,就不能說話,請師父見諒!”說罷,小龍便用爪捻了訣,口中念著龍語,只騰空打了個滾,一匹白馬便現在三藏面前。猴王大笑道:“太高了,師父怎騎?”說著忙捻了訣,口中念念有詞,往馬身上拍了兩拍,這馬就小了些。大圣笑道:“師父,這白馬比你騎的那匹若何?”三藏噙淚道:“好便好,只是我徒兒變的,怎忍騎得?”大圣道:“這叫緣分,圣僧騎龍馬,名正言順。”三藏道:“悟空,天色不早,這大澗不知可有路繞?”大圣道:“繞路也太遠,不如師父騎在馬上,叫小龍馱你過澗。”三藏道:“沒有鞍韉可依,這寒天臘月,落在水里可不是玩的。”大圣道:“他是你徒弟,怎忍把你丟下水去。”三藏來在馬前,拍了拍馬身道:“悟誠呀,師父得罪了。”說罷,便有悟空幫著上了白龍馬。

        這馬馱著打顫的三藏,來在一處平緩的坡前,慢慢入了水,往對岸洑去,大圣用棒挑了行李,起在半空慢慢跟著,不消半刻鐘,白馬便上了岸。三藏道:“悟空呀,我這兩腳被水冰得麻木,不如下來走走。”大圣道:“這天就飄雪,不知離村舍還有多遠,叫馬馱著走罷,你把兩腳挨緊馬身,保你一會就能焐熱,到了莊上,再與你熱湯洗腳。”三藏只得罷了,師徒三人前行,不覺的天光漸晚。但見:

        淡云撩亂,山月昏蒙。滿天霜色生寒,四面風聲透體。孤鳥去時蒼

        渚闊,陰云暗處遠山低。疏林千樹吼,空嶺獨猿啼。長途不見行人跡,

        萬里歸舟入夜時。

        三藏馬上遙觀,忽見路旁一座莊院,三藏道:“悟空,前邊人家可以借宿。”行者抬頭看見道:“師父,不是人家莊院。”三藏道:“如何不是?”行者道:“人家莊院,卻沒有飛魚穩獸之脊,這斷是個廟宇庵院。”師徒們說著話,早已到了門首。三藏下馬,只見那門上有三個大字,乃“里社祠”,遂入門里。那里邊有一個老者,頂掛著數珠兒,合掌來迎,叫聲:“師父請坐。”三藏慌忙答禮,那老者即呼童子獻茶。茶罷,三藏問老者道:“此廟何為里社?”老者道:“敝處乃西番哈咇國界。這廟后有一莊人家,共發虔心,立此廟宇。里者,乃一鄉之地;社者,乃一社土神。每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日,各辦三牲花果,來此祭社,以保四時清吉、五谷豐登、六畜茂盛故也。”三藏聞言,點頭夸贊:“正是‘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風’,我那里人家,卻無此俗。”老者卻問:“師父仙鄉是何處?”三藏道:“貧僧是東土大唐國奉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的,路過寶坊,天色將晚,特投圣祠,告宿一宵,天光即行。”那老者十分歡喜,道了幾聲“失迎”,就叫童子辦飯。師徒們吃畢謝了。行者眼乖,見他房檐下,有一條搭衣服的繩子,走將去,一把扯斷,將馬脖系住。那老者笑道:“這馬是哪里偷來的?”行者道:“你這老兒,說話不知高低,我們是大唐的僧人,又會偷馬?”老者笑道:“不是偷的,如何沒有鞍轡韁繩,卻來扯斷我曬衣的索子?”三藏陪禮道:“這個頑皮,只是性躁,你要拴馬,好生問老人家討條繩子,如何就扯斷他的衣索?老先休怪,休怪。我這馬是向放牧人買的,原沒有鞍轡韁繩,還不曾置辦呢。”那老者道:“師父休怪,我老漢作笑耍子,誰知你高徒認真。我小時也有幾個村錢,也好騎匹駿馬,只因累歲迍邅,遭喪失火,到此沒了下梢,故充為廟祝,侍奉香火,幸虧這后莊施主家募化度日。我那日倒還有一副鞍轡,是我平日心愛之物,就是這等貧窮,也不曾舍得賣。老師父既去西天取經,我老漢卻不能少有周濟,明日將那鞍轡取來,愿送老師父,扣背前去,乞為笑納。”三藏聞言,稱謝不盡。安了鋪,用熱湯洗了腳面,各各寢歇不提。

        卻說一班護法神祗,隨了唐僧師徒的行進,也跟著搬了幾處家。這日就住在了盤蛇山山神廟里,山神和土地便為這些護法整頓酒菜接風。喝好吃足了,大伽藍道:“這唐僧今日添了一匹白龍馬,是否要去靈山告之一聲?”四伽藍道:“小來小去不必去驚動佛祖,除非咱缺了禮物,有事才應回靈山。還有,這大圣是惹不得的暴猴,咱的行蹤千萬別叫他知曉。若叫他知道咱是佛祖派來監視他的,他必一路棍棒,就似那牛首菩薩一樣下場。”老五道:“大圣保護唐僧最安穩,落得咱在暗處,快快活活的吃上幾年。”這些伽藍、丁甲閑聊了一陣,也便安寢不題。

        至次早,行者起來道:“師父可上路了。”說未了,只見那老兒,果擎著一副鞍轡、襯屜韁籠之類,凡馬上一切用的,無不全備。放在廊下道:“師父,鞍轡奉上。”三藏見了,喜歡領受。教行者拿了背上馬看,可相稱否。行者走上前,一件件的取起看了,果然好物。有詩為證:

        雕鞍彩晃束銀星,寶登光飛金線明。

        襯屜幾層絨苫迭,牽繩三股緊絲繩。

        轡頭皮札團花粲,云扇描金舞獸形。

        環嚼叩成摩煉鐵,兩垂蘸水結毛纓。

        行者大喜,將鞍韉背在馬上,就似量著做的一般;又將轡頭、韁繩綁好,只把環嚼扔在一邊。老者道:“何不把環嚼給馬扣上?”大圣道:“這幾萬里行程,給馬戴上這個吃喝不便。不戴不戴!”老兒只好把那環嚼收起,好留個念想。三藏謝了老者,出廟門,攀鞍上馬,行者擔著行李,便投西而去。

        此去行有一段太平之路,相遇的都是些虜虜,回回,狼蟲虎豹。光陰迅速,又值早春時候,但見山林錦翠色,草木發青芽;梅英落盡,柳眼初開。師陡們行玩春色,又見太陽西墜,三藏勒馬遙觀,山凹里,有樓臺影影,殿閣沉沉。三藏道:“悟空,你看那里是什么去處?”行者抬眼看了,道:“不是殿宇,定是寺院,我們趕緊些,那里借宿去。”三藏欣然從之,放開龍馬,徑奔前來。畢竟不知此去,是什么去處,且聽下回分解。


  (https://www.dzxsw.cc/book/62196906/3330953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仁县| 平舆县| 静海县| 阳高县| 嫩江县| 锡林浩特市| 巴彦县| 景泰县| 濉溪县| 鄂托克前旗| 将乐县| 神农架林区| 乌审旗| 仁化县| 金坛市| 金堂县| 霞浦县| 孟州市| 花莲县| 新泰市| 全椒县| 嘉祥县| 周至县| 绥德县| 吴江市| 台东县| 柘城县| 镇雄县| 伊吾县| 宝清县| 浦城县| 南雄市| 巴马| 辛集市| 镇江市| 银川市| 凤庆县| 宁晋县| 台南市| 海宁市| 永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