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紡織廠開業(yè)
次日清晨。
陽光早早的就照進(jìn)了臥室,陶景依然保持著往日的作息習(xí)慣。
跑步,吃早餐。
以前沒有機(jī)會慢慢吃早餐,現(xiàn)在陶景每天特別享受早上的時間。
自己做點早餐,慢慢的吃著,感受著食物的味道。
今天是紡織廠開業(yè)的時間。
昨天陶景回家后,村長五爺專門來了一趟,村里的風(fēng)水先生確定了今天就是良辰吉日。
看看時間,差不多了,鎖上門慢慢的朝紡織廠走去。
今天路上的人非常少,平時走在路上不斷有人和他打招呼。
今天是開業(yè)的時間,村里人都看熱鬧去了。
今天對于清河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天,從家庭的自給自足到工廠式的作坊在清河村落地。
陶景不緊不慢的來到紡織廠,此時已經(jīng)擠滿了人。
人們都很激動,昨天晚上聽自家媳婦說了新式紡車,都想來看看。
看著陶景過來,村民們自動分開一條道。
熱情和陶景打著招呼:“景哥兒,過來了啊?”
“景哥兒,聽說你發(fā)明了一臺新式紡車,比原來的快五六倍?”
“景哥兒,你真厲害,有了這樣的紡車大家都能有新衣服穿了。”
“......”
人們你一句我一句。
云袖已經(jīng)將開業(yè)的儀式一切準(zhǔn)備妥當(dāng),這對于她是很擅長的。
見陶景過來,云袖上前迎著:“先生,都已經(jīng)安排妥當(dāng),只等吉時了。”
對于云袖陶景是相當(dāng)滿意的,剛剛他大致看了一下現(xiàn)場,布置的非常周到。
“云袖你做的非常好!”
做得好陶景從不吝嗇于夸贊,他相信這樣能夠激勵員工。
當(dāng)然這不是畫餅,這是一種對工作的認(rèn)可和肯定。
畫餅是可以滿足但不滿足。
陶景都是實打?qū)嵉慕o了好處,每個月都會給云袖三百文。
在這個時代已經(jīng)算很高了,當(dāng)然云袖也值得這么多。
云袖簡單的和他說了今天開業(yè)的流程。
大致就是需要他講話,剪彩什么的。
村長五爺見陶景來了,也上前搭話,“景哥兒,你給你秀華嫂子安排個位置唄”
這個秀華是五爺?shù)膬合眿D,平時啥都能干就是織布的手藝不行。
昨天在技能大賽中成績比較靠后,自然是沒有被招進(jìn)去。
秀華想著自家公公和陶景走的比較近,就叫五爺來找自己說說看看。
紡織廠的工作在他們眼里簡直就是鐵飯碗,每天就坐著織織布,就管一頓飯給一個銅錢。
比下地干活可輕松多了,還比種田掙得多。
可現(xiàn)在是在實在是沒有多余的紡織機(jī),就算增加也還需要一些時間,陶景也沒轍直接說道:
“五爺,不是我不答應(yīng)你,主要是現(xiàn)在確實沒有多余的位置給秀華嫂子。”
“后面我還會增加新的紡織機(jī),到時候肯定給秀華嫂子安排一個位置。”
“或者后面我還會開一些其他的項目,對了秀華嫂子有什么特長嗎?”
五爺一臉蒙問道:“景哥兒啥是特長?”
“我兒媳婦比較高,她的腿比較長。”
陶景被五爺給逗笑了,沒想到五爺還是個段子手。
“五爺,這個特長就是說她擅長什么,或者說她以前做過什么?”
見五爺一臉蒙的看著他,陶景只好給他解釋道。
聽陶景這么一解釋,五爺這才明白過來,想了想說道:
“你秀華嫂子以前家里是釀酒的,后來因為連年的戰(zhàn)爭再加上自然災(zāi)害人們飯都吃不飽,哪里還會喝酒,酒作坊就倒了。”
“后來嫁到了我們村,我們村你也知道之前飯都吃不起,也沒有人想著喝酒。”
陶景聽五爺說釀酒時就來了興趣,他原本就打算改進(jìn)一下現(xiàn)在的酒,但自己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
五爺還想繼續(xù)說,陶景直接問道:“五爺,你是說秀華嫂子會釀酒?”
“是啊,你秀華嫂子以前家里世世代代都是釀酒的,他從小就會。”
“景哥兒,你要是想喝酒,我回去叫他釀些,給你送來。”五爺以為陶景這樣問是想要喝酒
陶景見五爺理解錯了自己的意思忙說道:“不是的五爺,不是我想喝酒。”
“我是想開一個釀酒作坊。”
“我一直在愁找不到合適的人,秀華嫂子既然會釀酒那就叫她來幫我管理作坊!”
“啊!什么,你是說叫秀華幫你管理酒作坊?”五爺像是聽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新聞,重復(fù)著陶景的話。
“景哥兒,謝謝你,給秀華這樣的機(jī)會,她知道了肯定很高興,釀酒是她一直想做的事。”
說著五爺就要給陶景行禮,陶景急忙阻止到:“五爺起來,這樣不合適,你是長輩!”
“秀華嫂子會釀酒才有這樣的機(jī)會,如果她不會釀酒,我的作坊也開不起來。”
好一陣相勸才阻止了五爺。
......
這時云袖過來說:“先生,吉時到了!”
現(xiàn)場氣氛在風(fēng)水先生的碎碎念之中達(dá)到了頂峰。
大家都知道吉時到了,自己將見證紡織廠開業(yè)的重大時刻。
隨著一聲鑼響,陶景宣布:“清河紡織廠開業(yè)了!”
一時間掌聲雷動,大家歡呼著,尖叫著。
村民們自發(fā)的組織了舞蹈,在一聲聲鑼鼓聲中載歌載舞,慶祝著紡織廠的誕生。
陶景還講了一些話,無非就是感謝誰誰!
都是一些比較官方的話,后來在云袖的安排下進(jìn)行了剪彩儀式。
一條紅布被剪成兩段,陶景一直不明白為什么剪彩要把一個東西剪成兩截。
難道這樣不是象征著一刀兩斷嗎?
看著熱鬧的場景,陶景感覺很疲憊,他向來不喜歡這樣的儀式。
如果不是自己辦得,他都不會來。
他把后面的事情全都交給了云袖處理。
他沒有看走眼,云袖把所有的事情的處理的井井有條。
廠里的生產(chǎn)制度和條例她早已經(jīng)羅列清楚,陶景看了一下自己又加了幾條。
廠里實行三班倒,一般八個小時,一周一輪換。
每人每天一個銅板,管一頓飯。
組長要高一些兩個銅板。
......
當(dāng)天村民們就迫不及待的想要開始工作。
云袖把他們都分好了組,通過抓鬮的方式確定誰先上早中晚班。
清河紡織廠就這樣開始了運轉(zhuǎn)起來。
......
(https://www.dzxsw.cc/book/62153740/4084855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