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十八章
紅燒排骨,清蒸魚,炒雞蛋,炒青菜,色香味俱全。
余酒端著整鍋骨頭湯出來,看到她臉都快湊到菜里了,揚唇輕笑。
坐下后就率先拿起勺子給林小北先舀了一碗湯,招呼大家不要客氣,搞得好像這是他自家似的。
其他人也見怪不怪了。
吳曉私底下還和喬菁菁說,看著他倆真的覺得怪羨慕的。
吃完飯,林小北跟著余酒在附近走走逛逛,想起隔壁家五奶奶問的事情,她也就直接跟他提了,問他到時候能不能抽出時間來。
余酒點點頭,說改天和五奶奶問清楚是哪一天。年底雖然事情多,但是也都是各家各戶準備過年的東西,他到了年底反而清閑下來,但是以免到時候還有別的事情,提前確定好日子,到時候把時間錯開來。
他的工作算是在公社里的,平常大多數時候都是往外跑,只有夏收和秋收被派到大隊里幫忙拉運,可以說和大隊和村里的人交集不多。但是村里的人多少都是有些關系,能幫忙的肯定是要幫忙的。
“我大伯大伯母說了,你過年要是不回家,就去家里一起吃年夜飯。”余酒踢了下腳下的小石頭到路邊的草叢里,“你過年回家嗎?你要是回去我送你回去,不回去的話就去家里吃飯。”
林小北認真地考慮過是否回家這件事,想想還是算了。她和杭市那邊的家人都沒有感情,而且原主的親爹不顧她死活把工作崗位給了沒有血緣關系的繼子,原主的親媽這么久都沒有和她聯系過想來也是不想聯系了,她占用了原主的身體,要是還和那家人相親相愛,那還挺膈應的。
不過她又不是原主,還白拿別人這么多錢和東西,好好說話不鬧翻還是要的。
話說她談對象這件事還是得寫信回去說一聲,省得那邊的人不知道情況還給她談什么對象。
既然不回去,那就跟著對象回家蹭飯吃吧。“回杭市一趟不容易,我還是不回去了,那到時候我就上門打擾了。”
“好。你和家里說了我們的事了嗎?”余酒停下等她的回答。
林小北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腦袋,聲音低了下去,“我之前沒想到,下次周日去公社我把信寄過去。”
余酒嘴角的邊笑也是忍不住抑了又揚。
南方的十二月的白天還是很暖的,但是早晚已經開始變冷了,需要蓋上薄些的棉被。
王芳空閑的時候把織好的毛衣給林小北送到了學校去,林小北下課在辦公室看到她織的毛衣,驚喜得眼里都帶著笑。
“芳芳,你的手真巧,我特別喜歡。”紅色的毛衣特別鮮艷,款式簡單大方,過年的時候穿一定特別喜慶。
看她喜歡,王芳也開心。當時買毛衣線,她幫小北織毛衣線,所以小北就沒有要她的那捆毛線的錢。
課間就十分鐘時間,王芳也不久留,說要先回去了,站起來的時候小心翼翼的,還拿手扶住肚子。
林小北驚訝地看著她平平扁扁的肚子,抬頭看向她征求答案。
“才兩個月,還沒顯懷呢。不過我沒經驗,小心些總沒錯。”王芳說到自己懷了的時候,還伸手撫了撫小肚子,笑得溫和。以前覺得王芳性格就很溫和,但是現在要做母親了,更覺得她整個人散發著母性的光輝。
林小北也被她幸福的笑容感染,由衷地嘆道:“真好啊。”
她以前喜歡刷軟軟萌萌的小朋友的視頻,像個肉團子一樣白白嫩嫩的,軟軟地朝你笑一下,真的覺得心都要被融化了,再大的煩惱都被治愈掉。
當時她就想著,如果她也有一只白白胖胖的人類幼崽,她也會是個曬娃狂魔。
王芳取笑她,“你也不用羨慕我,你和余酒長得都好看,以后生的娃娃肯定也好看,到時候你多生兩個。”都說到生娃了,王芳又順口問:“你們打算什么時候結婚?到時候還得回去見見你爸媽吧?”
林小北也不害羞,笑嘻嘻地說:“那肯定啊,我和孩子爸爸都好看,沒道理孩子還長得丑。”直接跳過了說帶余酒回家見父母的事情。
“我到點該去上課了,你回去注意點啊。”林小北看了看時間,距離上課就只有一分鐘了,沒有時間和王芳繼續聊下去,囑咐她回去注意安全,就抱著書本和教案急匆匆地往教室走。
王芳慢慢往回走,經過她上課的班級時還遠遠站著看了一會兒,剛剛還跟她嘻嘻哈哈笑著的姑娘,轉頭站在三尺站臺就變成得嚴肅起來,是挺像那么一回事的。
王芳還覺得有些神奇,剛來到青竹大隊余家村的林小北又嬌氣又堅強,偶爾又覺得她很成熟穩重,兩年多的時間,改變了很多。想到自己,下鄉到這里,也好多年了。
堅持了一個多月的學習互助小組形式,終于看到了些成效,明顯感覺得到班上學生的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學生進步了,她后面的教學難度和進度就要跟著一起調整,一點點地給學生們加快講課的進度,又提高了作業練習的難度。語文課就給他們做課外拓展,給他們講歷史、講古代詩詞,學生聽得津津有味。
周雙雙把前面落下的進度趕回來后,作為班上的第一名,她主動去幫助李大順補課。
有一天下午放學遲,她留李大順下來補習沒注意時間留得有些晚了,等講完課走出教室的時候看到在外面候著的李大順的媽媽,嚇得她一激靈,連忙打了聲招呼就跑回了辦公室。
特意拖拖拉拉地收拾好久才拎著挎包出去,但是沒有想到李大順和他娘還沒有走,像是在特意等著她一樣。
“大順媽媽,是還有什么事嗎?”林小北覺得自己現在的聲音弱爆了。
要是碰上李桂花和錢嬸子那種還要些臉皮的,撕開臉皮就是,沒有什么好怕的。但是碰上李大順媽媽這樣完全不怕撕破臉皮的,而且看著一巴掌能把她拍倒的,她惹不起只能躲。
李大順媽媽一改之前兇神惡煞的模樣,笑呵呵地說:“沒有別的事,就是想和林老師你道聲謝。我們家大順之前死活都不肯回來上學,還多虧了林老師幫忙勸住了。我家大順天生腦子就比別人笨,辛苦林老師你每天幫他補習,真的多謝了。”
這一番反轉實屬是沒有想到。
既然人家家長也是挺看重孩子學習的,林小北看了看李大順,想起之前他被他爸媽混合雙打的模樣,忍不住又多說了兩句。
“大順其實挺聰明的,之前學不好是學習方法不對,現在就好很多了。是不是啊大順,現在學習是不是沒有那么吃力了?”
“嗯!”聽到老師夸自己聰明,李大順也驕傲地挺直了腰板,說話聲都大了些。
“那還是林老師教得好。”做家長的就沒有不喜歡自己孩子被夸的。李大順媽媽笑容都加深了幾分。
兩個人在這互相吹捧完,林小北一看手表,都五點半了。現在她手上的傷都結疤開始脫落了,還是承擔起煮飯洗菜的工作,現在也要趕著回去了。
和李大順母子告別,林小北加快步伐往回走,懷里還抱著件鮮艷的紅色毛衣,被村口的高嬸子看到了,八卦地問她是不是準備用來結婚時候穿的紅衣裳。
林小北覺得這可真是誤會大發了,連忙說這是找人幫織的紅毛衣,留著過年穿的,這樣瞧著喜慶。她還展開給高嬸子看了看。
村子里的一個小姑娘看到了,問她紅毛衣線是在哪里買的,多少錢一斤,問完了就轉身回去找她阿娘說也讓給她買紅毛衣線,她也想要件紅毛衣。
林小北沒想到自己的一個無意舉動引領了一番紅毛衣的潮流。
過了幾天余酒從縣城回來給她帶回來一捆紅毛衣線,說村子里有好幾家的嬸子拜托他去縣城的時候幫忙帶紅毛衣線回來織毛衣,他想著別人家的姑娘都織有,于是就也給她買了一大捆回來。
那天林小北接過裝著紅毛衣線的袋子時,眼睛看著站在門外眼神專注地看著自己的那個人,外邊殘陽西落,冷風乍起,她覺得她從未來來到這個年代,或許冥冥之中是命運最好的安排了。
她自己已經有了一件紅色的毛衣,而且他帶回來的毛衣線夠多,她想著那就給他織一件吧,過年的時候穿著情侶款的紅毛衣,嗯,他穿起來一定很好看。
打聽了一番,她最后是去找了住在村口的高嬸子幫忙織毛衣,她給付一塊錢的手工費。也不拘什么花樣,簡簡單單的就成。
高嬸子曖昧地看著她笑,說:“穿著紅毛衣定親也喜慶呢。”
林小北扶額,囧。還是事太少了,大家逮到一點苗頭就想看八卦。
進到了十二月中旬,天地里山里都沒什么糧食需要收的,除草播種也得等來年二三月春天,村里有空閑的人手,喬菁菁和江然的新房也開始動工了。
大隊里也有知青和知青結婚后在村子里建房子的,但是在余家村還是第一次。江然平時上工做事都肯出力,和村子里的人也相處得不錯,所以他去給平日有些往來的幾家打了個招呼,他們人帶人地過來幫忙。
村子里都有這樣的傳統,誰家要建房子過去幫忙就管兩頓飯,不用給工錢。
江然和張衛國、李強跟著一起打地基建房子,喬菁菁和吳曉就負責給大家伙做飯吃。喬菁菁的廚藝好,尋常小菜也做得噴香,來幫忙做工的人都夸贊連連。林小北還要給學生上課,什么都幫不上,就打算到時候給他們封個大紅包慶喬遷之喜。
石子和水泥都是余酒開著拖拉機給他們運回來,縣里水泥廠有他的同學,他去買可以便宜些。
上次她給杭市那邊寫了信,言明了在這邊找了對象,打算以后在這邊成家立業了。
但是沒有想到信才寄出去一周,余酒就給她拿了回信回來。
拆開信看,是林海給她寫的,寫了足足兩張信紙。信息量也很大,總結來說就是三點:一、她那個便宜大哥結婚了,娶的是林海廠里廠長的女兒;二、因為這門親事結得好,林海也跟著占好處,現在已經是廠里的副廠長了;三、家里花錢給她找了個工作,是在百貨商店當售貨員,年后要去報道,讓她年前就收拾行李回去。
她看完了信順手也遞給了旁邊的余酒看。
(https://www.dzxsw.cc/book/59373128/3155937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