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七零之林老師只會教書 >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她有什么好條件?是有個有權有勢的爸媽?是自己長得國色天香?還是她有通天的本事?”這家人就是習慣性不要臉,還自戀,覺得全天下的好事都應該是他們的,既然找上門來了,林小北也不客氣,字字句句都往人肺管子戳。

        她也沒說錯,余思思的優點她是半分沒看到,要啥啥沒有,鄉下丫頭的命卻有一顆城里大小姐的心。大小姐的心,有就有吧,愛怎么折騰就自己折騰去,但是她林小北和余酒又不是她的仆人,可不捧著她。

        劉春香臉漲得通紅,被林小北直接這么一點開,自己那點說辭根本站不住腳。說白了就是想給自己找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實際就是想讓余思思吃城里那碗飯,順便在城里給她釣個金龜婿。

        但是,誰不想呢?

        別的人去不了是因為不想去嗎?

        “鄉下女孩子能讀完高中的不多,如果不是為了能找個城里的工作,我們這么多年供著個女娃娃讀書做什么呢?”劉春香又覺得這個想法理所應當。放眼整個公社,能有幾家人愿意把姑娘供完高中?高中一學期學費都要十五塊錢,還有在外邊吃的用的,這些也是要錢的。她和余建國頂著兒子兒媳婦們的不滿,依舊堅持送小女兒讀完高中,就是因為隔壁二叔家的余紅軍和余紅兵還有余酒都是讀完高中出來有出息的,前面兩個兒子是沒辦法培養了,只能培養個小的。

        “鄉下是少,所以在這里稀罕,我才說叫你們去看看公社廠子里的招工。咱們這兒少,人家縣城里的可不少,多的是讀完高中的姑娘。再說了,縣城里的招工哪有那么好找的,一個蘿卜一個坑,一年都沒幾個崗位招工的。公社的廠子有什么不好,廠子效益好,工資待遇比縣里的單位也不差什么。”有多大本事端多大的碗,沒那個本事就把那點兒心氣給放下來。

        高中畢業又怎樣?鄉下單位又怎樣?她和余酒不都是高中畢業嗎?也沒像余思思那樣把尾巴翹上天啊。

        可能是經過了幾次碰壁,劉春香也有些意動了。別待會縣城的工作沒有落實,這邊公社的廠子也進不去,那到時候就真的是太虧了,啥也撈不著。想著不如就先去應聘公社廠子的崗位,以后縣城那里有崗位了再去也不遲。

        還好沒有說出口,不然肯定又被林小北懟:看把你能的!

        講完了事情,劉春香才有心思看起這座院子,看著倒沒有什么貴重的,說明小兩口是好好過日子的。只不過劉春香看了看桌上的零嘴,看向林小北的眼神不太贊同。這一看就是余酒自己做的。

        她心里不贊同林小北在家吃好喝而余酒辛苦地在外邊跑來跑去還要給她做吃的,但是走的時候沒少往自己口袋里塞,抓了一把豬肉脯,還抓了幾把炒瓜子。

        林小北就當沒看到,也給兩個孩子的口袋裝滿,把人送出去后關上門返回去堂屋里,林小北拿掃把進來打掃滿地的瓜子殼。以后孩子不管怎么樣都要好好教才行,林小北現在已經對這兩個侄子沒有萌娃濾鏡了。

        到了八月十日,八中的老師都按時到學校準備下學期的備課工作和新生開學工作,大家都集中在會議室里開會。

        這次學校通知了底下的小學統計上初中的名單,雖然不是完全準確,肯定會有些現實原因導致多一些或者少一些,但總歸不會差太多。

        按目前的統計情況來看,會比上一屆大概多出來三四個班。

        不過因為目前學校師資就只有這么多,所以會對上一屆的學生進行重新調整班級,把原來的十五個班合并成十個班,相當于五位不同科任老師帶的三個班內部壓縮成兩個班,這樣還能保證是原來的老師繼續教學,就不需要讓學生再重新去適應老師。而最新一屆的學生則會分到十個班里。這樣學校就會有二十個班級。

        現在人數不算太多可以這么湊一湊,到明年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可能上學的人會更多,到時候只能學校擴招老師,或者是隔壁縣臨近的公社、隔壁公社都自己開初中,不然的話也有點難。

        不過她猜測很大可能是擴招老師,畢竟學校的空教室還不少,而且像八中這樣有捐贈才建設得這么好,其他地方可能沒有辦法建這么好的學校。

        除了不住學校的五個老師,也繼續將由剩下的二十位老師擔任班主任,也剛剛好分配每個老師一個班。

        畢竟不像去年那樣只管一個年級就可以,多了十個班就有些協調不過來。為了合理安排老師們的上課時間,兩個年級的勞動課時間輪流錯開,分別安排在下午第一節和第三節課。

        每位老師增加了上課時間,變成了一天四節課,帶的學生人數也翻了一倍。壓力不小啊。

        學校也提高了老師的工資待遇,每個月由十五塊錢的工資增長到了二十五塊錢,另外不住學校的補貼五塊錢,班主任補貼八塊錢。至于每個月給的票,就還是按照去年那樣。

        城里的工人差不多也就這個待遇水平了。

        更好的就是學校把男女宿舍樓的一樓都改成了教師宿舍,依舊保留四人間,另外在男宿舍一樓里增加了單間。但是只有成家了的老師才能申請單間,并且每個月需要交三塊錢的住宿費。

        學校倒是想額外給老師建宿舍,但現在沒有什么經費,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先將就著吧。

        班主任是必須住在學校里的,方便每天晚上去查寢等。

        所以即便公社這租房也就五塊錢左右,還是有成家了的老師想出去租房子住。

        現在好了,學校有這個政策了,可以把愛人和孩子接過來一起住。一間宿舍也有三十多平,而且都是長方形平平整整的,好好規劃一下,也能隔出兩個小隔間睡覺,靠門這里還能放張桌子。

        特別是上次去她家吃飯說到希望對象也能住到學校的那個男老師孫涵軍,心里暗喜,這下可以回去把結婚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接下來孔主任又做了開學期間各位老師的分工安排,由于新初一的學生會提前一周過來報道并參加軍訓,所以也不會導致學生太多而場面雜亂。按照去年那樣,新初一的十位班主任負責自己班級學生的報道工作,剩下的十五位老師負責新生指引。

        等到了初二年級的學生來報道了,也是班主任負責報道工作,其他老師做指引,畢竟有好幾個班是拆分了劃入到其他班級里的,不過宿舍沒有調整,不至于學生需要換來換去的。

        這一個會就開了一個早上,下午開始大家就按科目集中一個教室去試講。初一的課程放到后面再去復習一遍就行,主要的是初二年級的課程內容需要試講,而且因為難度加大,進度也比較緩慢。

        看得出來大家暑假的時候都有所準備,教案基本都做好了。

        林小北基本都是一次過,最開始幾天天天五點就走了,不過后來發現有兩個老師有點跟不上,她就留下來幫他們捋思路,到后面他們整個數學組的進度才跟了上來。

        每次林小北都嘴快,習慣說數學課,其他老師們都說算術課,說著說著,把其他四個數學老師也帶成了“數學課”。

        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的新生開學報道很順利。

        每個班的學生都達到了五十八、九人,班級人數太多了,寬敞的教室變得擁擠,就變成四人坐一起,分成了兩大排,中間和兩邊靠墻都是留能容一人走過的道。

        沒想到的是,李大順、余小明、周雙雙正好是下午的時候一起過來報道的。他們家里大人都忙,他們是約好了一起來的。余紅軍找了余三叔用牛車把他們送來,隨行的還有余小光。

        在這里看到周雙雙還挺驚喜,周雙雙看見她也很興奮,一張被曬得黑不溜秋的小臉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林老師,我又可以當你的學生了!”

        周雙雙說到本來家里是沒有那么多錢的,但是近一年吳曉帶著大隊里的婦女成立了個毛衣合作社,賺了錢后又擴大隊伍,她手腳麻利,一有空就湊過去幫忙,學了個七七八八。吳曉看她想賺錢留做學費,又趁學生寒暑假的時候招了幾個女學生過來幫忙,她忙了一年多,也攢了十塊錢。打算寒暑假的時候還去幫忙,攢明年的。

        家里人都知道她攢有錢,不過都沒說讓上交用來家用,她嬸嬸也不是刻薄人,現在她叔腿養好了也能賺錢,就由著她去讀初中。現在公社廠子里招人都得初中文憑,多花二十來塊錢讀兩年,以后找到好工作那才是長久之計呢。

        沒和她多聊,林小北交代了幾句讓她在學校好好學習,就又去帶其他學生去報道了。

        今年吸取了去年的教訓,讓學生報到后先把行李集中放到一樓的空教室里,而且之前也通知了要在下午四點前來報道,這樣就能在學生吃下午飯之前先把各個班級名單確定下來,不必來來回回地換宿舍。

        忙完了新生報道工作也才四點半,林小北把余小光、余小明、李大順和周雙雙都帶走去飯店吃飯。

        周師傅看她帶了四個孩子過來,只認得跟她來過兩三次的余小光。

        “周大哥,來一份番茄炒蛋,還要一個小炒肉,一個炒紅薯葉,七個饅頭,四碗白粥。”天氣還很熱,她沒什么胃口,喝一碗粥一個包子配上菜差不多了。

        “好嘞,你先坐著,我去做菜去。”周師傅笑呵呵地把手里擦汗的白毛巾掛在脖子上,進了后廚。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話說得一點都沒錯。林小北怕他們吃不飽,除了待會要回家的余小光,剩下的三人又各買了兩個肉包子給他們留著晚上餓了吃。

        余小光跟著他們往學校那邊走,路過她家的時候去拿家里自行車騎回去。

        晚上的新生班會一如既往的簡單粗暴,點名,然后老師自我介紹,再把各個宿舍的安排貼出來,班主任就帶著學生去拿行李去宿舍了。

        這次余酒沒來接她,因為他出去跑運輸,估計得后天才能回來。

        林小北和也住在公社的其他四位老師一起走回去。

        在家閑著沒事,林小北就每天也來學校湊熱鬧,看新生軍訓。

        食堂的叔叔阿姨們煮了幾大鍋的綠豆湯,下午三點多的時候,學生一解散休息就嘩啦啦地往飯堂跑。

        少年人一直最青春有活力。

        林小北坐在旁邊樹蔭下的大石塊上,一時有些感慨。二十一歲的年紀在現代還是未出校園的學生,來了這里,總感覺人生像是走了很長的路。

        唉……

        人就是不能閑下來,閑下來就容易悲春傷秋。

        又過了個星期,升初二的學生也回學校報道了,平均下來每個班都有兩三個學生不來了,都是班里成績很差,完全跟不上老師學習也不想學了的學生。

        雖然有些可惜,但是這也很正常。哪怕是到了現代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她讀書的時候班里的學生也是一年比一年少。


  (https://www.dzxsw.cc/book/59373128/3133122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