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皇家的憂慮
朱高熾伏在床邊,仿佛沉浸在夢境中,眉心微皺,嘴角掛著一絲淺笑。
朱元璋緩緩伸出另一只手,輕柔地在孫子的頭頂摩挲。
“但愿時光能永遠停在這溫馨的一瞬!”
第五十四章 朱元璋的內心波瀾
傾聽朱高熾平穩的呼吸,朱元璋思緒紛飛。患難見真情,此刻偌大的宮殿里,唯有孫子的陪伴最令他感到踏實。
后宮雖滿是親人,卻無人前來,這讓他心中難免失落。
朱高熾并非他的第一個孫子,卻是最得寵愛的一個。朱元璋深感懊悔,為何沒能早點發現他的出眾之處?
若就此錯失,即使在黃泉之下,他也將耿耿于懷。
所幸,在種種壓力下,朱高熾終于展示了他的天賦,不至于讓自己老來昏庸。
然而,孫兒的成長之路實屬不易。
朱元璋不禁如此想,早在朱高熾降生之前,他就已將朱棣送往北平,缺少完整的家庭支持,獨自一人,必定艱難重重,難怪小小年紀便懂得許多道理。
“真是個苦命的孩子!”
朱元璋口中逸出一聲嘆息,收回憐愛的目光,轉而眼中燃燒起憤怒。
那天,他病重昏迷,但仍能感知周圍發生的事。當他痛苦地躺著時,死亡的寒意席卷全身,那一刻,恐懼如潮水般涌來,所有聲音都變得刺耳。
年輕時,在戰場上殺敵,從不考慮身后事,面對生死,毫無畏懼。但年老后,顧慮多了,面對死亡,那份不甘與不舍才顯得尤為真切。
若非朱高熾驅逐了那對母子,并注入一股溫潤的力量,他或許真的會離世。
他對孫兒的能力深信不疑,古往今來,有些修行者掌握著奇異的法門,朱高熾必然受過指點。
若自己貿然試探,只會適得其反。只要對大明有利,他不會阻攔。
然而,真正讓朱元璋憤怒的是,
在生死攸關之際,竟有人阻撓御醫為他診治。朱允炆和呂氏,曾是他最看好的母子,如今卻變得如此冷酷,為了皇位,竟不惜置他于死地。
“炆兒,你真的走上了不歸路。
朱元璋的目光飄向東宮,滿臉是對他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身為皇帝,有些東西,屬于你的才會給你,不給,便證明你還不夠格。再怎么爭奪,也是徒勞無功。
感受到朱高照手心的熱度,朱元璋心底的怒火漸趨平息,回憶起朱棣當時的神色,他不禁輕輕搖頭,心中隱約浮現出一絲疑慮。
“我素來注重鍛煉,身體強健,怎會毫無預警地突發病癥?只記得前一夜在東宮用過晚膳,難道是呂氏母子在背后搗鬼不成!”
“照兒那天臉色也不佳,似乎染上了風寒,難道……”
朱元璋不敢深思,向門口的侍衛示意,召來御醫為沉睡中的朱高照診脈,果然證實是風寒所致。霎時,朱元璋的目光中閃爍著殺機,呂氏母子竟敢在宮中玩弄權謀,視他如無物。
“都是爺爺的錯,讓你承受這樣的苦難。”
他伸出左手,輕柔地拂過朱高照的臉龐,孫子的一舉一動再次在腦海中浮現。那份關切,那份焦慮,讓他感到無比的溫暖。
也許朱高照對那個寶座并無野心,他只是為了應對困境,才展現出塵封已久的才華。
病痛來勢洶洶,他的注意力似乎全落在了這位老者身上。因此,朱元璋在那一刻決定皇位繼承人,只是不知何時能康復,他便將監國大權交給朱高照,既是為了保護他,也是為了確保大明的穩定。
待到自己康復,必定會舉行盛大的慶典,昭告天下皇儲的歸屬。
思緒紛飛,心情復雜,朱元璋無力地倚在龍榻上,這一病讓他看清了一些人的真面目,有喜有憂。如果呂氏母子真在家宴中使詐,他又該如何處置這對母子?
面對朝廷江山,他可以鐵石心腸,可以漠不關心,但面對親人,他的心卻軟了下來。畢竟朱棣是他的親孫子,痛下殺手絕無可能,呂氏此刻也不能動,太子離世未滿三年,她仍在守孝期,若她有何不測,兒子在地下也會悲痛吧。
朱元璋望向窗外,確實殺了不少人,但從沒想過對親人下手,但呂氏母子的行為確實過分。
“唉,若真是她們所為,就學朱橚,將她們囚禁起來,孤獨終老,以此作為她們的懲罰,如此,我對兒子也算有個交代了!
種種復雜的情感充斥著朱元璋的心頭,一聲聲嘆息在寢宮內回蕩;蛟S是動靜太大,朱高照從睡夢中慢慢醒來。
“皇爺爺,您感覺好些了嗎?”
見朱元璋面色紅潤,朱高照的聲音中滿是驚喜。
“好多了!
朱元璋暫時拋開憂慮,隨即欣慰地點點頭。
"不可,必須請御醫為陛下詳查!"
休憩之時,朱高熾已覓得解除毒素之策。他多次試探,查明dusu乃西域蜥蜴,毒性微弱,只需以霸氣回絕即可驅除。然而,朱高熾非醫術之人,故仍需御醫診斷。
幾位御醫匆忙檢查后,將一顆藥丸喂給朱元璋。
"陛下的身體相較于前幾日已有顯著好轉,后續只需靜心調養……"
朱高熾聞言,心頭一塊大石落地,開始探究病因。
"可有查明病因所在?"
"稟殿下,微臣愚昧,未能查明!"
(https://www.dzxsw.cc/book/53471645/3636600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