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齊天大圣是圣人教出來的 > 第189章 相生之道

第189章 相生之道


“不錯,以詩怡情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是喜好吟詩經,研究易經的人畢竟是少數,又如何拯救世人呢?”老子大圣贊同又擔憂的道。

        “正是如此,學生也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帶來了《禮記》,無論是《易經》,《詩經》和《論語》都是意識形態上的,而為了克服人們的欲望,所以必須從行為上克制人們,也就是禮。”

        “《曲禮》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拱裁裨!”

        “《曲禮》上說:一個有地位的人,心中時刻都要有個“敬”字,外表要端莊,像是儼然若有所思樣子,說話要態度安祥,句句在理。做到這三點,才會使人們安寧!這就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行為表現。”

        “然后心中要做到: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對于道德、才能勝于己者,要親近和尊敬他,畏服并愛戴他。對于自己所喜愛的人,不可只知其優點,而不知其缺點;對于自己所憎惡的人,不可只知其缺點,而不知其優點。自己有了積蓄,要分給貧窮的人。

        居安思危,能夠及時改變處境。面對財物,不可茍且據有;面對危急,不可茍且逃避。在小事上爭訟,不可求勝;分配財物,不可求多。對自己不懂的事情不可裝懂,對自己已經搞懂的東西,回答別人時,要歸功于師友,不可據為自己的發明!

        “若夫,坐如尸,立如齋。禮從宜,使從俗!

        “至于坐的樣子,要像祭祀時的尸那樣端重;立的樣子,要像齋戒時的人那般恭敬。”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逾節,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禮聞取于人,不聞取人。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禮節要順應事之所宜,出使要順應當地的風俗。所謂禮,是用來確定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遠近,判斷事情的疑似難明,分別事情的何時當同何時當異,明辨事情的得禮或失禮。依禮而言,不可隨便地取悅于人,不可說做不到的話。

        依禮,做事不得超過自己的身份,不得侵犯侮慢他人,也不得隨便地與人套近乎。涵養自己的德性,實踐自己的諾言,這就叫做完美的品行。行合忠信,言合仁義,這才是禮的實質。

        依禮,聽說過招致賢人是要用他的德行來影響教化,沒聽說過招致賢人只是要他當塊招牌而已。依禮,聽說過有學生主動來到師門拜師學藝的規矩,沒有聽說過老師反而到學生住處去施教的!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聦W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于禽獸!

        “道德仁義沒有合乎禮的標準的行為就不可能得以成就;教育人民端正,沒有禮就不可能完備;論辯爭執沒有禮的介入,就不可能解決;君臣、上下級、父子、兄弟之間的名分禮遇,沒有禮便不能;外出游學拜師,沒有禮便不會親密融洽;排列朝廷上的等級和整治軍隊,官員到位執法,沒有禮就不能樹立威嚴;因事祭祀和曰常例行的祭祀、供養神鬼、若沒有禮的程式,就不能體現虔誠和莊重。

        這樣說來,君子總是以恭敬、克制和退讓來闡釋禮。鸚鵡能言,始終是飛鳥;猩猩會說話,也始終屬于禽獸。現在作為人而不受禮的規范,即使能說話,不也合了禽獸的心態么?只是禽獸無禮,才會有父子共妻。

        所以,圣人興起時,才制定禮教化人們,使人們有禮,從而懂得把自己與禽獸區別開來!

        “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

        “上古時,人們崇尚“德”,后來卻講求施報。禮崇尚往來。施人恩惠卻收不到回報,是不合禮的;別人施恩惠于已,卻沒有報答,也不合禮。

        人們有了禮的規范,社會便得以安定,少了禮社會便會傾危,所以說:“禮,不能不學啊!”禮的實質在于對自己卑謙,對別人尊重,即使是挑著擔子做買賣的小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更何況富貴的人呢身處富貴而懂得愛好禮,就不會驕橫過分,身處貧賤而知道愛好禮,那么志向就不會被屈服!

        “這其中有包括身為各種禮儀,而我最重要的,是男女之禮。”

        “男女不雜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櫛,不親授。嫂叔不通問,諸母不漱裳。外言不入于捆,內言不出于捆!

        “也就是說,男女不可同坐在一起,不可共用同一個衣架,不可共用同一面巾和梳子,不可親手互相遞交東西。小叔和嫂嫂不互相問候。不可讓庶母洗自己的下身衣裳。男人談的事情不得讓女人知道并干預,女人談論的事情也不可讓男人知道并干預。街談巷議不得帶入閨房;婦女在閨房所講的話也不得拿到外邊宣揚。”

        “女子許嫁,纓;非有大故,不入其門。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與同席而坐,弗與同器而食。父子不同席。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幣,不交不親。故日月以告君,齊戒以告鬼神,為酒食以召鄉黨僚友,以厚其別也!

        “女子訂婚之后,就要頭上佩戴彩帶,表示已經有主了。沒有大事,不得進入其居室之門。姑母、姐妹、自己的女兒,出嫁以后回到娘家,兄弟不可與之同席而坐,不可與之共用同一器皿進食。父子不可同席而坐。

        男女之間,如果沒有媒人往來提親,就不知道對方的名字;如果女方還沒有接受財禮,雙方就不會有交往,更不會關系親密。因此,結婚的年月日要向官方登記,還要齋戒稟告祖先,還要置辦酒席邀請鄉鄰、同事、朋友,如此鄭重其事,就是為了強調男女之別。

        ”

        “男女之間要如此控制距離是為何呢?世人一定會覺得太過嚴苛了吧,難道你要滅人欲,讓人人都要孤獨終老不成?”老子大圣問道。

        “自然不是,男女相合其實是完全屬于天地之道的!兑捉洝废缔o中道: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一陰一陽的相反相生,運轉不息,為宇宙萬事萬物盛衰存亡的根本,這就是道。繼續陰陽之道而產生宇宙萬事萬物的就是善,成就萬事萬物的是天命之性,亦即道德之義。也就是說,男女即是陰陽之道,男人就要知道之元始;女人能作成萬物。缺一不可,人類利用男女結合而繼承便是好事,相互成就更是天經地義的大善事。”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男女以陰陽剛柔相結合,八卦所代表的八種天地間的八個基本物象,不停地相與鼓動變化,由是產生了宇宙萬有。比如說,以雷霆之氣,鼓動萬物的生機,以風雨疏散潤澤萬物的氣機,日月的運行就構成了人間的晝夜寒暑!

        “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所以說男女之間,就如同天地間的雷霆風雨。如果施展得好,那就能讓萬物化生,但如果施展的不好,那就是引發洪水猛獸,泛濫起來足以毀天滅地!

        “所以男女之間的相處,必須要學習天地之道一般,方才能夠互相成就和傳承萬代,所以,我作禮記以遏制男女婚前婚后行為,學習天地之道,方能使家庭和睦,夫妻好合啊。否則,那就是家不和,家不和則國不和,國不和則世界不和,世界不和則天地不和。是故,人無禮則不成。”

        “原來如此。”就連老子大圣都是佩服起孔丘,他立這般多的規矩,又有幾人能懂得其中良苦用心呢?

        “也就是說,沒有成婚的男女是授受不親,最好不能有肌膚之親,就連談論的話題也不要互相干預。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禮教實在嚴苛,但是男女一旦長此接觸,而人們又大多控制不住欲望,那后果可謂是不堪設想的!


  (https://www.dzxsw.cc/book/53438680/3051410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蕉岭县| 夏津县| 长泰县| 囊谦县| 陆丰市| 耿马| 鹤庆县| 福海县| 汝州市| 梁山县| 东方市| 浦北县| 溧水县| 靖江市| 麦盖提县| 宜黄县| 天津市| 蓝田县| 鄱阳县| 宣恩县| 勃利县| 天峨县| 平潭县| 遂昌县| 色达县| 建始县| 南昌市| 上蔡县| 南岸区| 开远市| 乌审旗| 嘉善县| 黄山市| 沁源县| 新沂市| 中超| 新营市| 大城县| 定日县| 新津县| 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