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章 問道天河 落身天臺
群山萬壑赴天門,造化天山欲成人。
飛流直下三萬丈,疑是銀河下九塵。
這詩,說的正是那沙洲東北,與云州接壤之地況。有東、西天山夾峙,左似騰龍,右如奔虎,一路北上,前赴后繼,綿延不絕。
從大草原奔流而出的天河,猶若一條玉帶,攔住了天山群峰。
水阻峰步,峰逼水繞。
天河自此拐折峰右,飛流直下,呼嘯奔涌,又隨平緩地勢,水勢漸緩,直至注入浩淼天湖。
天山,雖居神洲北地,卻也是一處上佳福地。
群峰之間,常年云遮霧繞,偶然可見層層疊疊之亭臺樓閣,殿堂臺觀,或金碧輝煌,或古樸莊重,儼然一派仙家府邸。
“天河掌教何在?”
虛空中,傳來一聲威嚴喚聲。
一年約五旬,頭頂芙蓉冠,頜生三須的道人,臨虛飄然而出。
只見他,著玄底繡金色水紋道袍,懷抱拂塵,身材高大,鳳目疏眉,儀態端莊。
腦后有一虛幻宮殿,其內隱約可見赤嬰端坐,周身金光縈繞,祥云遮掩,虛虛實實,難辨其真。
“天河宗掌教明光,見過定光真君!”道人彎腰微躬,恭敬稽首,“愿真君,圣壽無疆!”
身旁一老一少,卻早已恭敬跪拜,齊齊施禮道:
“天河宗明秀!”
“天河宗沖守!”
“見過定光真君,愿真君圣壽無疆!”
虛空中,騎著龍頭馬身異獸的長耳老者,捋著長須,頷首道:“嗯,不錯,你已觸及陽神門檻,假以時日,長生可期......屆時,神洲必將新添一真君也。”
“真君期贊,明光惶恐。”老道再次微微躬身,施禮道,“不知真君法駕臨此,有何教諭?”
“無甚事,老道自天魔淵,往北極海去,受你門下弟子沖薇所托。順路送歸此子!”
定光真君看了眼連河,點頭自語道:“日前聞得昆侖甲子收徒,得了九竅單火靈根弟子,且又是火靈之體......這不,你天河宗今也來了名單木靈根,亦開九竅弟子,與那玉家女子相較,不遑相讓,看來東勝神洲,果真鐘靈毓秀,氣運昌隆,相較之下,我東海一脈就遠有不及....”
虛空老者,一路默言,而今難得說這么一番話。
下面明光三人,卻已是心頭翻滾,驚駭連連。
“方才接沖薇師侄傳訊,言及在不周山收了名登頂九九天梯的弟子,尚在想派門下何人前去接引。
不料就被東海的長耳定光真君,親護至山門,兩人有何關聯,這其中又有何變故?”
明光掌一宗之事,早習慣對任何一事,都思慮周全。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事。
此乃掌大事者,奉行之圭臬。
想到此,臉上露出和煦笑容,懷中拂塵一揮。
一條接引金道,直通連河腳下。
連河尚未動步,定光真君就捋須笑道:“此來神洲,這小輩已與我有兩面之緣。此乃緣分使然,不好令其空手而去,免得他日龍華會首,遭你神洲同道恥笑了去......”
“也罷!”定光真君拍拍身下龍馬耳朵,打著商量道,“龍七,將那枚果子給他,可好?”
龍馬搖搖耳朵,一臉不情愿。
定光真君笑罵:“你這廝端的小氣,那果子根植小魔淵萬年,已然靈氣大失,沒了開天辟地時功效,要來何用,何不送人,結個善緣,豈不美哉?”
龍馬似是聽進定光真君之言。
就驢下坡,張口吐出一手掌大小,嬰孩狀,晶瑩如白玉的果子。
連河也是下意識接住,剛要跪拜行禮,卻被定光真君阻住,和顏悅色道:“去吧,好生修行!”
隨即,流光閃過,龍馬與老者就此而去。
連河踏著接引金道,來到明光掌教三人面前,恭敬跪拜。
“弟子連河,出身蠻州,仰慕天河宗無上妙法,特來投拜,萬乞收憐!”
明光接過連河手中令牌,將其扶起,細細打量。
心下甚是滿意,道:“不錯,單木靈根,此前可學了什么功法?”
他也不過隨口一問罷了。
想那蠻州荒僻、暗弱之地,能有什么了不起的功法?
連河遂把沖和掌教所賜《大羅無上原始玄妙玉液還丹真法》,直說出來。
“唔...”明光聞聽,略一皺眉道,“此法在蠻州竟也有傳承,卻也不錯,宗門有更為完善版本,屆時如何選擇,你自定奪。”
隨又似察覺什么,言道:“得沖薇真傳言,你曾登臨九九天梯,可有所得?”
明光掌教這問話雖漫不經心,卻引起旁邊女冠明秀、沖守真傳側目,都似在等連河回答。
連河一時,甚感壓力不小。
明光卻微笑道:“說與不說,皆在乎你心,宗門自不會覬覦弟子機緣所得,況且,這也是奪不走的。”
“弟子慚愧,只是得了門遁法神通。”連河聽此安心,遂把得到《千蓮遁法》,直言相告。
三人稍一愣,又兀自點頭。
“嗯,此乃道君本命遁法,著實不錯。”明光掌教說著,扭頭看向沖守,吩咐道,“沖守師侄,就由你引著新弟子,前往天臺峰,交由沖枯師侄,一切...依門規來......”
沖守一愣,而后應諾:“遵掌教法旨!”
引著連河,踏空而去。
獨留下若有所思的掌教明光,及白發蒼蒼的坤道明秀。
“掌教,緣何將此等璞玉,隨意安置?”明秀皺眉,甚是不解。
“方才師叔祖已傳音,此子不應刻意不同,本著‘外松內緊’之法行事。”明光掌教看向明秀,微微嘆息,“以后就有勞師妹你辛苦盯著些,此子于我天河,干系重大,萬不容有差。”
“謹遵掌教師兄法旨。”明秀微作躬身,“干系宗門禍福,老婆子義不容辭,苦修之余,不過是費些心神罷。”
“只是,宗門里風聞言事,必是難免,可要有所安排?”
明秀想到昆侖收下的天才女子,玉涵芝,不過才幾日功夫,就傳得天下盡知。
各方或明或暗勢力,都耐不住蠢蠢欲動,不由憂心忡忡。
作為掌教,明光這個紫府大真人,顯然也思慮到了。
遂微不可察地皺了皺眉,又道:“門內弟子無多,我自吩咐沖枯、沖守著手安排下去。至于宗門外,就有勞師妹傳我口諭,令沙洲城隍,并治下山神、土地、河神密切監視,尤其是天池、幽冥兩方,旦有異動,速速上報。”
“遵法旨,掌教師兄所慮甚全,師妹我就放心了。”明秀見明光短時間,就能作出這般決斷安排,心下更是對這位臨危受命的掌教,佩服有加。
“走吧,師叔祖似有話交代。”
明光掌教率先收了法駕,明秀緊隨其后,一并消失虛空。
...........
連河一路隨沖守,倒也大致瀏覽了天河宗概貌。
這位已玉液還丹的真傳,雖協助明光掌教處理天河宗俗事,卻并不威嚴。
反而是,十分和氣,言語舉止得體有度,令人不由親近。
不愧為修仙圣地大宗門,著重培養的掌教弟子。
眼界、氣度、天資,都是一流中的一流,連河不由感慨。
心下遂對天河宗,生出幾份向往與期待。
在明河殘缺記憶里,再過差不多60年,這位沖守真傳,就將繼任天河宗掌教。
因他處世圓潤,善于交際,所以天河宗在諸宗大派中,也算游刃有余。
大約210年前,適逢九蓮道宮開啟。
幽冥、天池二宗,借口“天魔幽影”,聯手發難,圍攻天河宗,致其元氣大傷。
后經明光、沖守兩代掌門,韜光養晦、長袖善舞策略,才元氣漸復,初露崢嶸。
不過,現在的天河宗,依然危機四伏,韜光養晦還是宗策。
雖有明河前世零碎記憶,連河對天河宗認識還是不夠深入、全面、細致。
得虧有沖守這個未來掌門,一路看似走馬看花,卻也有的放矢,倒對其現狀,了解個七七八八。
天樞、天柱、天極、天水、天沐、天秀、天臺七峰,外加冰火島,天河水府。
就是開宗近萬年的天河宗,主要法地。
這“七峰一島一水府”,也構成了威名赫赫的九曲天河陣之九大陣基。
“正是靠著這個傳自上古的大陣,我天河宗才躲過數次滅門之禍。”沖守意有所指,“宗門弟子有外門、內門及真傳之別,卻和別派不同的是,我宗并非固定師徒傳道授藝。”
“看,前面那個看起來山頂平坦廣闊的山峰,就是外門弟子所在天臺峰,依連師侄天資,不輟修行,要不了多少時日就會踏足玉液,玄關筑基,得進內門......”
“真傳謬贊。”連河謙恭回應。
看著眼前腳下,這座險峻不失秀美,頂闊如臺的山峰,頓生無限向往。
;
(https://www.dzxsw.cc/book/50551/277720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