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
三人如此一商量,姜采青回去后便跟張氏說,那薛婉華不知怎的患了癔癥,半夜三更跑到后園一處假山藏著,如今人已經找到,經過時宗玉診治,說是要長期靜養。
“三爺已經送她去城外莊子上養病了。”
張氏聽了很是擔心難過,專門吩咐了多撥幾個伺候的丫鬟婆子過去,叫人好生診治。
“她當真是性子太強,怎的弄出這樣的病。”張氏反復念叨薛婉華從小沒了爹娘,當初從死人堆里扒出來的,如何如何可憐,又叫人去華寧寺多多捐些香油錢,求一個平安符給薛婉華送去。
姜采青聽著心中感慨良多,養在跟前這些年,張氏畢竟還是心疼薛婉華的,想那薛婉華若是知足,必定是一輩子的舒心日子。可如今叫她自己折騰成這樣。
不過倒也難說,起碼在現代,薛婉華這種人反而常常活得比旁人好,大概就因為那種費盡心機往上爬的精神頭吧。說不定將來定王世子真成了皇帝,憑著薛婉華那樣不擇手段的性子,沒準還真成個宮斗贏家什么的。
對府中也是統一口徑只說薛婉華癔癥送去了莊子,順便將薛婉華院里的下人一并打發出去,算是將這事壓了下去。幾日后姜采青搬回別院,重新過上了舒坦自在的小日子,每日里吃吃喝喝逗逗壯小子,不亦樂乎。
誰知又隔了幾日,裴府突然來人報喪,說是張氏過世了。
這消息太過突然,叫姜采青驚得差點跌了懷里的壯小子。張氏雖說偏枯之癥一時半時好不了,可分明一日日見好,時宗玉也說了不該有性命之憂,怎的竟突然就……
事情還要繞回到薛婉華私奔的事情上頭。當日一早,張氏才吃過藥,用了半碗參湯,陳氏和宋氏并裴珍、裴敏兩個庶女便來請安,正坐著說話,前頭管事送了一封京城來的信,竟是薛婉華專門叫人送來的退婚書。張氏看了那退婚書,才知道薛婉華人已經私奔去了京城定王府。張氏當時便氣得一陣猛咳,生生咳出幾口鮮血,整個人倒在臥榻上昏迷過去。
等到時宗玉匆匆趕到,人便已經不行了。
張氏出殯那日,姜采青抱著壯小子去的——按這古代倫理,她只是張家妾室,壯小子才是張家正經主人,代表著張氏娘家。當時只看著滿城鎬素,就連那城門都用白孝布封了,路旁到處是路祭的香案,前方披麻戴孝的隊伍看不見首尾,也看不到裴家兄弟的身影。
自從張氏過世,姜采青只吊孝時見了裴三、裴六一回,那兩個執孝子禮,低頭默默跪在靈前,也看不到神色表情。
不知為何,姜采青隱隱有些擔心裴六,大約是覺著裴六性情中人,家中幼子,怕是更難以接受吧,似乎覺著裴三那樣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更能隱忍一些。
張氏喪禮過后,裴家兄弟居喪守孝,姜采青便收拾行裝回到了張家。人,終究還是要回去的,倒有些想念張家那個安閑的后院了。
“娘子……不給三爺、六爺道個別么?”花羅遲疑問道。
“七七之前,他兩個居喪守靈,披發跣足,也不方便見我這外客。”姜采青搖頭道。抱著壯小子步出屋外,臨到上馬車時,終究又有些不忍,便對隨侍一旁的王兆吩咐道:“你進城去裴府一趟,代我跟三爺、六爺辭個行,請他們……節哀順變。”
******************
當日離開張家時,還是陽春三月,如今卻已經盛夏時節了。景色依稀,姜采青一路行來心境卻別樣不同。這短短數月,發生了太多事情,倒叫她有些物是人非的感慨了。
因為帶著壯小子,車馬慢慢悠悠,走走停停,四日后才終于回到白石鎮。她此番重又回來,丫鬟仆婦并兩個奶娘,前后坐了三輛馬車,連帶一輛專用來拉運行禮的,加上幾十名護衛,一路沿著青石板路進了鎮子,便引的一路的行人駐足矚目。
車隊穩穩停在張家大宅門口,姜采青自己抱著壯小子,被花羅扶著下了馬車,早有家仆一路歡喜喊叫著進去報信了。姜采青步入大門,影壁前周姨娘帶著綾姨娘、菊姨娘并一眾丫鬟仆婦已經等在影壁前。周姨娘一見她進到大門,便驚喜地迎了上來,連聲說道:“可算是回來了,我幾日前得了信兒,正擔心呢,也不知小嬌兒頭一回走這遠路,能不能行。”
“一路還好。”姜采青只淡聲說道,望見躬身行禮的菊姨娘、綾姨娘并一眾下人,便頷首微微一笑,算是回禮。眾人也知道張氏的殯事才過,見她神情有些疲憊,便也不多說,紛紛圍過來看襁褓中的壯小子,各自夸了一串好話,一邊迎了她回后院去。
周姨娘一邊走,一邊伸手過來,笑道:“我來抱著壯哥兒吧,你這一路辛苦,別把你累著。”
“睡了。這小子知道生人,換了人抱該哭鬧了。”姜采青便不肯給她抱,想起周姨娘那些隱秘狠毒的心思,加快腳步往前走,心中便暗暗決定,往后少讓周姨娘靠近壯小子才好。
“正要跟你商議,如今小官人出生,西耳房怕你住不下,不如收拾了正屋你搬進去吧。”周姨娘緊隨她身后說道。
“不必麻煩了。將西耳房隔壁兩間收拾出來,給值夜的丫鬟暫住。東廂房絳絹和魏媽媽原先的屋子,打掃歸整給兩個奶娘住吧。”
“也好,我這就叫人去弄。”周姨娘忙說,“當日只以為此去頂多十天半月,誰知青娘這一去竟好幾個月,小官人都快兩個月了。聽說是早產的,可把我嚇壞了,吃不安睡不穩的,好在菩薩保佑,叫你們母子均安。”
“倒叫你幾番操心,我那時真以為自己要死了呢。”姜采青微微一哂,別有用意地瞥了周姨娘一眼,抱著壯小子進了自己原先住的西耳房。
屋子里一切如舊,看得出才仔細打掃過的。她將壯小子放在床上睡了,自己去外間招呼三位姨娘坐下說話,又叫兩位奶娘和新帶來的丫鬟茵陳、芳草、芳蕊過來見過三位姨娘,相互認一認。
“小官人這相貌可真好,娘子這名兒給起的也好。”綾姨娘俯在床前,守著壯小子舍不得離,菊姨娘美麗依舊,面上帶著柔婉的笑意,先拿了一對小巧的白玉麒麟出來算作見面禮,玉質溫潤清透,一看便是好東西。周姨娘和綾姨娘忙也把自己準備的見面禮拿出來,綾姨娘送的是一對系著紅絲繩的金鈴鐺,寓意辟邪安康;周姨娘則是一柄沉甸甸的金如意,姜采青接在手里,總覺得周姨娘今兒有幾分土豪氣。
菊姨娘問起裴府的殯事。張家只收到報喪,得知張氏急病而死,卻并不知道內情的,姜采青也不想多說這事,便只說張氏久病不好,竟沒熬過去。
聊了一會子話,三人見姜采青面有倦色,知道她路途勞頓,便紛紛告退,姜采青卻留了菊姨娘下來,問她秋棠的事。
“奴婢上回從沂州回來,只去看她一回,如今怕是要生了吧。算算日子也該到了。”
姜采青點點頭,叫菊姨娘:“你抽空再去看看吧。我在沂州倒是見著時家大爺了,他似乎一直都在沂州的。也不知道秋棠心里有沒有數。”
“久無音訊,她也不是個傻的,心中該有些數了吧。奴婢也不知她作的什么打算。”菊姨娘輕嘆道,“要說她就是傻,這世間,有幾個男子是能信的?”
“對了,我怎的沒見著柳媽媽?”姜采青問道。
“柳媽媽……叫周姨娘攆出去了。”菊姨娘道。說起這事,周姨娘本就不喜歡柳媽媽,大約因為柳媽媽在姜采青跟前得臉吧,周姨娘越發不喜她。姜采青走后沒多久,柳媽媽有一回跟另一個婆子晚間才廚房偷偷吃酒,誰知酒好菜好,竟不小心吃醉了,大半夜躺在廚房里哼哼唧唧唱曲兒,叫周姨娘捉住,便說她在張官人孝期吃酒行樂,更沒個下人的規矩。柳媽媽簽的是活契,周姨娘氣得撕了活契,立刻便將柳媽媽攆了出去。
姜采青聽得直搖頭,要說這事,也是柳媽媽自己作,周姨娘拿住機會罷了。可是柳媽媽那樣的年紀,攆出張家去,也不知怎的生活。
“娘子也莫掛記她,那柳媽媽是個精刁的,聽說她投奔親戚去了。”菊姨娘說道。
******************
重又回到后院安閑平靜的日子,姜采青忙于養娃,抽空盤算宅子里開支賬目,見了莊子上兩位莊頭,她走以后,兩位莊頭倒也乖覺,按著她的安排,莊子上農事順利,一切還算好,這一季麥子收成也很不錯,如今夏茬已經種上了。
兩家鋪子,在沂州時姜采青一直就近打理,米鋪總算也掙了點錢,布帛鋪的收益尤其好,這么一合算,這一年銀子進賬應該不少的,姜采青不禁心中高興。銀子好啊,她如今當了娘的人了,要養娃呢,不光要養娃,要給娃兒攢家產,還要一大家子吃好穿好了,銀子斷斷不能缺的。
只除了周姨娘叫她心中提防,頭一樁“殺母奪子”的策略沒成功,誰能保證她不會再來后招?
壯小子滿百日的時候,雖是在孝期,張家上上下下卻也歡慶一番,不光自家人設宴慶祝,也大手筆的在外頭大街上設了流水席,宴請鎮上百姓,齋僧布施,給壯小子積福。
也就在百日宴這天,周姨娘終究還是做了些小動作。
(https://www.dzxsw.cc/book/50425/273308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