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解決大明糧食危機的方法!
對于創辦大明科學院,朱允熥早就有想法了。
甚至從一開始,他最想成立的,就不是大明制造局,而是大明科學院。
可問題是,設立大明制造局很容易。
畢竟,自己就可以提供創意和點子,提供發展方向,做出東西來之后,讓工匠大批量生產制造就行了。
但創辦科學院,難啊……
首先,從哪里去招募人才,招來之后,怎么做科研,怎么評定他們的成果。
所以這些,朱允熥都不知道。
他有種無從下手,也無處下手的感覺。
大明肯定有不少科學人才。
但在封建王朝的體制下,朱允熥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將這些科學人才尋找出來。
沒想到,創辦《科學》期刊,卻無意中走出了這條路。
給《科學》期刊投稿的人里面,不就有大量他正在尋找的科學人才嗎?
連評選的標準都是現成的。
將其中的佼佼者招募過來,讓他們來《科學》期刊做編輯,做前沿科學研究……
大明科學研究院,不就自然建起來了嗎?
這才真的是路在腳下。
走著走著,科學之路就走通了。
朱允熥越想越興奮。
“好!”他猛地一拍大腿,將一旁的賴文安和楊士奇都嚇了一跳。
“做實驗好啊,就應該做實驗。”朱允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編輯部的人,除了純粹搞數學和物理理論的,都應該去做實驗驗證。”
“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還有,從今日起,《科學》期刊正式改為‘大明科學院’。”
“由你擔任大明科學院第一任院長。”
“科學院的任務,不再是僅僅局限于收稿審稿。”
“你們需要從投稿的文章里面,選出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去做實驗驗證,并彌補和修正其的不足之處。”
“再或者,你們自己有什么好的點子,好的想法,也可以做實驗驗證。”
“要造什么實驗設備,可以讓大明制造局去造。”
“對于文章寫得好,水平高的投稿者,你可以將他聘請進大明科學院。”
“需要多少銀子,朝廷給你們撥款。”
“一年一百萬兩算什么,兩百萬兩都沒有問題,只要能推動科學發展,要多少銀子,朝廷都可以撥款。”
朱允熥搓了搓雙手,心中仍是壓抑不住的歡喜和興奮。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大明科學院一旦設立,全國的人才涌入科學院,何愁大明的科學不能騰飛呢?
那時候,就不僅僅是制造出蒸汽機了。
還有數不清的發明創造,都會如火山般爆發。
大明將迅速迎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時代。
賴文安也不由得眸子發亮。
隨著《科學》期刊的發展,他對此早就有想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編輯部的編輯,每日只看稿審稿,遠遠不夠啊,必須要自己去動手驗證才行。
只是此前太孫殿下給他的任務是辦期刊,而不是他們自己動手做什么東西,這限制住了賴文安。
也只能借著審稿驗證的名義,做一點點。
如今,太孫殿下決定《科學》期刊變為大明科學院,以后便可以大展手腳了。
科學,乃是太孫殿下親自所創的學科。
大明科學院,聽這名字便知其未來必定會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下官遵命!”賴文安連忙跪拜:“謝太孫殿下提拔,下官必殫精竭慮,誓死以報。”
旁邊,楊士奇忽然插言道:“大明科學院成立后,精力不能都放在制造蒸汽機之類的東西上面,要多投入在農業上,比如研制農藥。”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天下之根本,還在于糧食。”
“若大明科學院能為天下百姓研制出可以去除病蟲災害的藥物,功莫大焉。”
對于別的東西,楊士奇不太懂也不是很關心。
唯得《科學》期刊的《農業》和《醫學》這兩項,他是一字不落全部仔細翻閱了。
自古便有“耕讀”傳家的說法。
讀書人看不起百工百業,唯獨不會看不起耕地種糧。
畢竟,誰都知道,糧食是所有一切的根本。
至于學醫從醫,也是許多讀書人的夢想和抱負。
所謂“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在這個時代,凡是讀書人,或多或少都會看一下醫書。
“是!”賴文安道:“下官知道了,下官往后一定多多注意此事,早日督促研制出好用的農藥,造福天下百姓。”
隨后,他告辭離去。
朱允熥的目光,重新望向手中的老朱寄來的信件,對楊士奇道:“你剛才說到大明有糧食短缺的危機,而今皇爺爺也來信提及此事,看來,你們倒是想到一塊兒去了。”
楊士奇連忙站起身來,向上方拱手道:“陛下圣明蓋世,謀慮深遠,細致周詳,微臣遠不及也。”
朱允熥淡淡一笑:“行了,你也不用太過謙遜。你且說說,這大明糧食問題該如何解決。”
說話間,他的神色,明顯變得嚴肅起來。
自穿越過來,朱允熥的注意力一直在各種創造發明和朝堂爭權奪勢上面。
造油印機,造槍,造炮,造蒸汽機……奪皇儲之位……等等。
一直到后來因稅務司之事,引發與地方豪紳的金融戰爭,糧食問題才走進他的視線。
也不怪朱允熥如此。
實是在他看來,眼下還是明初,曾經的戰亂地區仍然人煙稀少,人均耕地面積還很大。
正常而言,也不會缺糧。
再加上后世社會,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都在工業品的制造和生產上,誰也不會太過于注意糧食問題。
如今想來,才猛然發現,即使是在后世,每年國家下發的一號文件,都是“三農”問題,糧食問題。
糧食是社會正常運轉的根本所在!
國家必須時刻高度注意。
只不過,對于普羅大眾來說,讓他們都感覺不到糧食問題的存在,就是最好的。
若等大眾都察覺到糧食生產和供應有問題,那就出大事了。
以此時大明的生產力水平,糧食畝產量是很低的。
即使百姓付出了大量的勞動,收獲的糧食也并不多,只是勉強夠吃罷了。
這個勉強夠吃,還是建立在有相當一部分人,處于半飽不飽的狀態下。
普通百姓都能敞開肚皮隨便吃,想吃多飽便吃多飽,那是后世現代社會才能做到的事。
封建社會幾千年,不管多么繁華盛世的時代,都無法做到這一點。
如今的大明,再怎么欣欣向榮,終究還是封建時代。
眼下他用刻意壓低糧價的辦法,來變相提高勞動者的收入水平,這也意味著曾經賣苦力為生,僅能吃得半飽不飽的底層人,現在都能吃飽了。
消耗的糧食,自然會大幅度增加。
糧食短缺的危機,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自大明銀行成立以后,社會上流通的錢越來越多,想要壓低工價,是不可能的。”
楊士奇執掌大明銀行這么久,對于金融學知識,也不用再是從前的小白,已經漸漸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
他開始只為大明銀行的聚財,放貸等措施叫好,佩服太孫殿下的手段高超。
后來便慢慢發現,銀行的作用及其帶來的影響,十分復雜,還遠在自己的預料之上。
越是深入,越感到其中種種關系和影響相互交織,浩瀚如海。
許多問題,都是自己此前從未想過的。
唯獨太孫殿下,仿佛對一切皆早有預知般,令楊士奇對其欽佩,也日益增加。
甚至都有點懷疑,太孫殿下是不是傳說中的“生而知之者”。
要不然,何以能在如此年少的年齡,對這一切都這般洞悉呢?
看書?
楊士奇自幼飽讀過無數經典書籍,閑時也看過數不清的雜書,可從來沒有在書上看過相關的記載。
到朱允熥身邊辦事后,他也能出入皇家藏書庫,翻閱里面的書籍。
同樣沒有看到過記載這類知識的書籍。
若非“生而知之”,那太孫殿下究竟從何處學來呢?
此際聽到朱允熥詢問自己,才令楊士奇松了口氣。
總算太孫殿下也有不知道的地方。
“放任糧食漲價,必將會引發極大的問題。”
“新鈔和大明銀行才剛剛建立起信任,此時糧價一漲……”
朱允熥搖了搖頭,斷然道:“糧價必須保持穩定,不能上漲。”
楊士奇笑道:“這卻是難了。若是放在從前,誰也沒有辦法。”
朱允熥聽他這般說,便知道他心中有了法子,沒有出言,聽他繼續往下說。
“讓大明科學院研制農藥,滅除病蟲災害,且不說能否研制出來,就算是研制出來,要起效果,也要等到明年,大面積推廣,更是需要數年乃至數十年之功。”
“遠水救不了近火。”
朱允熥微微點頭。
農藥雖然能讓糧食大幅增產,但其本身的毒性問題,也決定它必須要反復試驗,確保安全之后,才能推廣。
這可不是兒戲。
何況,大明科學院什么時候能研制出效果顯著的農藥,這是誰也說不準的事。
秋收已經過了,糧食都入庫了。
該多少糧食,就是多少糧食。
可在糧食數量固定不變的前提下,怎么可能讓大量百姓從半飽不飽,變成完全吃飽呢?
除非會變魔術,能憑空變出糧食來。
否則,這就是無解的問題。
鄭和去新大陸,或許能帶回紅薯和土豆的種子,但那些東西要起作用,也不是一天兩天,甚至不是一年兩年的事。
那需要一個相當漫長的時間來推廣種植。
否則,那一點點種子,能夠種幾畝地呢?
讓大明的糧食增產,開什么玩笑?
朱允熥越想越感到此事棘手無比。
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找到讓百姓都吃飽的辦法。
歷史上工業革命開始后,大多數貧苦百姓,不還是照樣吃不飽嗎?
何況眼下的大明,還沒有開啟工業革命。
問題是,他之前的各項政策已經推行下去,騎虎難下!
此時再讓做工的百姓吃不飽,麻煩就大了。
“天幸太孫殿下發明了水泥。”
楊士奇話鋒一轉,道:“有了此物,解決大明的糧食危機,便有了辦法。”
朱允熥不由得愣住了,怎么水泥和解決糧食危機,還扯上關系了呢?
楊士奇見他的神色有異,笑問道:“殿下可曾聽說過‘雀鼠耗’嗎?”
……
(https://www.dzxsw.cc/book/50244857/2103375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