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母后
傅南時從清莞宮出來后,抬頭望了眼天色,不知何時,夜空中聚了團烏云,那皎潔的圓月,一半露在外面,一半隱在云里。
但好在,烏云即將散去,明亮的月光正在一點點的灑滿青石板路。
“殿下,夜深了,先回去休息吧。”
自小跟在她身邊的文晴手里拿了件披風,伸手遞給她。
傅南時接過披風,一邊系衣帶,一邊與她說:“不必了,你親自帶人出宮去請丞相,讓他帶著朝臣們去御書房議事,要盡快!”
“是!”
文晴應了一聲,帶著一隊侍衛,轉身向宮門口的方向離去。
傅南時看著她遠去的背影,伸出右手揉了揉眉心,臉上難得露出些許疲倦的神色。
她現在還不能休息,國不可一日無君,要快些將事情都處理好,不然,可能就不止是影響到帝都的百姓了。
而且,暗處還有些不聽話的爪牙和老鼠,必須要全部清除掉,不然后果不堪設想。再者說,月黎國的根基本就薄弱,之前還遭受過毀滅性的打擊,雖休養生息多年,但如今……怕是要從頭再來了。
想到這些,傅南時的眼中閃過一道晦澀不明的光芒,隨即向御書房的方向走去。
清莞宮的門口留下了兩隊禁軍看守,將整座宮殿圍的密不透風,甲胄的冰冷與門上的銅栓相呼應,夜里冷風吹過,徒留一地悲涼。
等到傅南時處理好宮里的事情,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天一夜。
將朝臣們送走之后,她靠在椅子上微微休憩了一下,不出所料的,又夢到了母后。
夢里充斥著無助的眼淚和驚恐的尖叫,以及滿眼的鮮紅……
她仿佛一個旁觀的看客,沒有絲毫的情緒起伏,只是感到一絲厭煩,這么多年了,一模一樣的夢境,她不知道經歷了多少遍。
可每一次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她什么都改變不了。
“殿下!殿下!”
傅南時在睡夢中聽到有人在叫她,眼皮似有千金重,于是奮力掙扎,一下子驚醒了過來。
映入眼簾的是文晴那張略微有些焦急的臉,小姑娘杏眼睜的溜圓,額頭都沁出了一層薄汗。
“怎么了?”
傅南時緩緩直起身,按了按隱隱作痛的太陽穴。
“嚇死我了!我叫了您好多聲,都沒有反應,還以為出什么事了呢,嚇得我都要去叫太醫了!”
文晴將桌案上的書卷紙張收拾到一邊,從食盒中取出精致的小菜和糕點,一邊布置,一邊碎碎念。
“殿下,您從小身體就不好,后來好不容易調理的差不多了,可也經不起您這么折騰啊!”
她說完頓了一下,放下手中的碟子,露出一個可憐兮兮的表情,雙手合并做作揖狀:“屬下求求您了,去休息一會兒吧,這兒有我們呢,出不了差錯的,您都快兩天沒合眼了,身體會吃不消的,病倒了可就得不償失了!”
傅南時看著她,無奈的笑了一下,搖了搖頭,這丫頭,在人前裝的倒是十分正經,一到她這里就沒個正形。
“你將丞相親自送回去的?”她眼睛盯著燃的正旺的燭臺,瞳孔里有火在燒。
文晴將筷子遞到她手上,開口回道:“是,屬下親自將丞相大人送回府的,也派了人手去丞相府保護。”
“好,多加小心。”
“是。”
用過膳后,傅南時還是沒有休息,而是帶著人去了鳳儀宮——歷代皇后的宮殿。
她記得自己已經很久沒有來過這里了,自從母后去世,這座宮殿便被傅鈺封了起來,不過這座宮殿經常有人來打掃,倒是很干凈。
傅南時吩咐侍從在殿門口等候,自己一個人提著燈籠進了鳳儀宮。
進到里面,她拿出火折子將殿內的燭臺全部點燃,燈光漸漸鋪滿了整個大殿,看著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象,心中微微動容,鼻尖莫名有些酸澀,這種感覺于她而言很陌生,她伸出手指慢慢的在宮殿里的器物、家具上摩挲。
在殿內轉了一圈后,傅南時坐到椅子上開始盯著桌上的燭火發呆,腦海中不自覺的回想起了以前的事情。
她對小時候的事情記得不是很清楚,朦朦朧朧的,像是隔了層水霧,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記憶被人動了手腳,可她暗地里查了很久,卻始終沒有查出什么名堂。
她記得兒時,父皇不常來鳳儀宮,母后一開始還期盼他來,后來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父皇一來,母后的情緒就會變得很激動,兩人大多數的時候會大吵一架,偶爾母后還會動手,不過父皇的武功也很厲害,堂堂帝后便會在鳳儀宮里打上一架。
父皇還是會讓著母后的,有時候看她的心情實在不好,還會故意讓自己身上掛點彩。
這些事情都是后來秋姑姑告訴她的。
可這一切,在十年前的那一天全都變了,變的支離破碎,殘破不堪。
整整十年,她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一閉上眼睛,就是鋪天蓋地的鮮紅一片,以及……那個決絕的身影。
這次若不是傅鈺下旨,逼她去夏繇國和親,她斷不會動這逼宮的念頭。
傅鈺既然想讓她去死,她也不必對他客氣,畢竟十年前,他們的父女關系就已徑名存實亡了。
她生性涼薄,與母后的關系尚且不是多么親厚,又怎會與逼死她母親的人手下留情。
傅鈺登基多年,最初也曾大刀闊斧的進行過改革,百姓們也的確過了幾天好日子,但推行的政策弊端很大,且后來他也無心于朝政,下面的官員又大多尸位素餐,這么多年來,月黎國的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早就怨聲載道了。
光是她之前得到的情報,就有不下三股勢力在密謀想要反他,其中以鎮北侯為首的勢力最為龐大。
傅南時這么些年,靠著木皇后留下的情報網,背地里也發展了一些勢力,并且現如今已經形成了不小的規模。
當初她及時聯系到了鎮北侯和其他那些想要謀反的勢力,向他們許諾了一些誘人條件,且使用了一些非常的手段,那些人最終答應與她聯手,至此,才成就了這次逼宮。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次,是她贏了!
思緒一轉,想到了鎮北侯,就不得不提起沈老丞相。
當年,傅南時找到沈老丞相,為今日的逼宮做準備時,老丞相就明確的告訴她,鎮北侯上官謹是個很好的拉攏對象,如果能和他成為盟友,那逼宮便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鎮北侯是傅鈺的母族——上官家族的嫡長子,也就是上官皇后的親侄子,傅鈺的親表哥。
上官家族是書香門第,起源于江南四大氏族之一。自祖上起就家風嚴謹,培養出的優秀子弟不僅遍及月黎國,甚至在整個大陸都享有很好的風評。
在月黎國,你甚至可以不知道皇族姓什么,但上官家族的大名,必定是如雷貫耳。
百年前,上官家族的一支嫡系,從江南遷來了帝都,自此在帝都闖出名堂,在這百年間來,月黎國的帝師全都出自上官家族,無一例外。
鎮北侯雖出自上官家族,可自小卻酷愛習武,因為這件事情,差點鬧得與家族斷絕關系。
后來,他拜入了沈老丞相的門下,由恩師牽線,他又拜了鎮國大將軍為師。
他十八歲那一年,參加了科舉考試,一舉拿下了文武雙狀元。從此名聲大噪,一時間風頭兩無,帝都內誰人不識上官家族的嫡長子。
再加上他又是上官皇后的親侄子,那一年,去帝師府上提親的媒人,真真是將門檻踏都破了。
當年傅鈺起兵之際,鎮北侯可是幫了他很大的忙,連他自己后來都承認,如果當時沒有鎮北侯的幫忙,他能不能成事都很難說。
傅鈺稱帝后,本打算封他這位表兄當帝師的,可鎮北侯卻推辭了,他聲稱自愿領兵去那苦寒的北境之地,為月黎國鎮守邊疆。
那傅鈺豈有不應之理,他正愁沒人愿意去那兒呢,所以后來鎮北侯便帶著軍隊去了北境之地,他當時尚未成親,并沒有家眷隨同。
過了很久之后,他突然修書給恩師,字里行間都是對傅鈺處理政事的不妥的批判,看完之后,老丞相就知道他想干什么了。
老丞相跟傅南時說,鎮北侯當年答應幫傅鈺,不僅是因為傅鈺是他的表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先帝昏庸無道,百姓民不聊生,他以為傅鈺能當好這個皇帝的。
鎮北侯骨子里繼承了上官家族的血統與家風,他是真的憂國憂民,這么些年來,他在北境的所作所為,那都是有目共睹的,那里的百姓對他的評價,那也是不知道甩了傅鈺幾條街。
北境的百姓有人甚至不知道皇帝是誰,但絕對是人人都知道鎮北侯的大名,他對于百姓來說,是救世主和守護神的存在。
其實鎮北侯和木皇后是師兄妹,因為他們二人的武功都是跟著鎮國大將軍——木將軍學的,而木將軍就是木皇后的父親,傅南時的外公。
老丞相說,他與木將軍是至交好友,生死之交的那種!
兩人當年對鎮北侯那是寄予厚望,而且木將軍還有意將木皇后許配給鎮北侯,兩人也算是青梅竹馬,又感情深厚,簡直就是天作之合。可不知怎的,木皇后卻一直念著傅鈺,都到了非君不嫁的地步。
現如今,老丞相回想起這些事情,還是會跟傅南時唏噓一番,如果當年木皇后嫁給鎮北侯,現在會不會又是另一番光景呢?
想起逝去多年的母后,傅南時向來幽深的不見絲毫情緒的眸中,出現了一些正常人該有的情緒變化,但也只是細微的變化而已。
(https://www.dzxsw.cc/book/48795221/3353332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