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命案風波(二)
定遠侯帶了一隊護衛(wèi)前來認尸,在親眼確認了死者是自家兒子后,悲痛欲絕,當場昏厥過去。陳嗔一個頭兩個大,慌忙派人請大夫來診脈,大夫診斷為悲傷過度,無甚大礙,陳嗔懸到嗓子眼的心才落回胸腔。把昏迷的人留在府衙也不是回事,跟著定遠侯一同來的管家安排護衛(wèi)送老爺子回府,自己留在府衙看陳知府審案。
屠鸞坐在烏金屏風后的梨木椅上聽著這出鬧劇,臉上看不出悲喜,端著茶盞,小口小口地啜著。聽著外面又起了動靜,光線驟然一黯,她知道,是這起案件涉及的最后一尊大佛到了。
北勝王府五代襲爵,初代北勝王隨高-祖皇帝征戰(zhàn)天下,戰(zhàn)功彪炳,是開國以來,第一個受封的外姓王。后代子孫承祖宗遺志,代代都為熠國護衛(wèi)北方。當今圣上憐惜北勝王府子息單薄,如今只剩容琰這根獨苗,不忍再將護國柱石唯一的血脈丟入軍中。又考慮到王妃早逝,北勝王長期鎮(zhèn)守北方,擔憂幼子無人照顧,在容琰六歲之時,就將他接入宮中養(yǎng)在了太后膝下。陛下打定主意讓容琰從文不從武,只讓他隨皇子們一同讀書,不命人教習武功。
也許是只讀書不習武,容琰身上文雅之氣濃厚,只是偶爾,旁人在不經(jīng)意間,會咂摸出幾分與眾不同的氣質(zhì)來,那時候的他總會讓人想起那個十七歲就隨父北征,并在甘寧戰(zhàn)役中領(lǐng)輕騎三百就敢深入敵軍腹地的少年將軍。只可惜,將門虎子,北勝之名,只能止于此代北勝王了。
容琰一襲白衣勝雪,緩步踏入大堂之內(nèi),陳知府急忙上前相迎,請容琰上座,容琰抬手婉拒,“知府大人不必多禮,法理之下不分百姓王公,尋常百姓該遵什么規(guī)矩,我就跟著遵什么規(guī)矩。”
因著官眷身份得以舒舒服服坐在屏風背后喝茶吃點心的屠鸞,聽完容琰一席話,覺得手里的香糖果子都失了甜味兒,把手里剩下的一半兒扔回盤子里,掏出繡帕擦去嘴角沾上的糕屑,又把杯中剩余的茶水一口飲盡。聽知府提到自己的名字,起身整理發(fā)髻,捋平衣擺上的折痕,款款走出屏風,對著容琰行了一個標準的仕女禮,“小女子屠鸞,見過世子。”
容琰先前不知屏風后有人,屠鸞乍一走出來,先是有些訝異,隨后想起了李富的話,眼神變得意味深長起來。“屠鸞?戶部郎中家的?”
屠鸞不想落人口實,站得遠,頭微微低著,容琰問話,她也不抬起頭來,輕輕道,“是!”
陳知府把案件的前因后果簡單說了下,表明命人傳信到王府的目的。早上才發(fā)生的事,容琰很快回憶起來,“是有這回事,我替太后辦差,今日才抵達京州,路過城東那條小道時,屠小姐從草叢里沖出來,驚得馬兒失了控,差點踩傷了屠小姐。”
陳知府頓了頓,斟酌用詞,小心翼翼道,“這么說,尸體不是世子和屠小姐一同發(fā)現(xiàn)的?”
容琰點點頭,“馬兒差點傷了人,我自然要先關(guān)心屠小姐是否被傷著。確認屠小姐無事后,詢問之下,才知道屠小姐是被草叢里的尸體給嚇著了。”
陳知府想問屠鸞什么,又顯得很為難,遲遲未開口。容琰已猜到點兒什么,看了眼屠鸞,補了一句,“早上屠小姐穿得不是這一身衣裳,若我沒記錯應該是一件天青色胡服,顏色淺,所以看得很清楚,衣上手上蹭了泥,但沒有沾血。”
沒想到自己的心思這么快就被猜出來了,陳知府感到慚愧,笑容變得不自然起來,剛想說什么,衙役從外沖進來,急于邀功一般,不待行禮就迫不及待得將話倒了出來,“大人,屬下們找著一村婦,聽附近的山民說,這村婦日日早晨都要上山割奶漿草喂家養(yǎng)的兔子,今日也去過城東的山頭。”
得知只是個村婦,陳知府面上喜色難掩,礙于容琰在場,一瞬間將喜色收斂殆盡,又開始賠笑,“今日對世子多有叨擾,來日下官必當?shù)情T答謝。”
容琰垂下眼皮,狀似不經(jīng)意地撫弄著袖口上的刺繡。“公堂之上,法理之下,容琰即是公民,配合審案,是份內(nèi)之事,知府大人這一聲謝,倒是存心要把我北勝王府架在火上烤了。”北勝王府地位敏感,人言可畏,容琰一番重話說得滴水不漏,任誰也別想拿北勝王府的把柄。
陳知府額上滲出冷汗,急忙告罪。
雖是客套話,陳知府的確也存了些私心在里面。當時只想到北勝王府位高權(quán)重,他從地方調(diào)到京州,若能借此機會討到一個上門的由頭,興許將來還能攀上北勝王府這根高枝。萬沒想到自己急功近利,反倒惹出了岔子,京州官場的水流只會比平城更為湍急,日后他得更加謹慎小心才行。
屠鸞不欲引人注目,一言不發(fā)得站在一旁,陳知府那番諂媚的客套話,和北勝王世子那一番立威的重話,她權(quán)當沒聽見。容琰緩了神色,算是給了陳知府一個臺階下,陳知府為了緩解尷尬,叫衙役將村婦帶上堂來。
村婦是被衙役反剪著雙手押上堂的,跪在地上,身子抖成了篩子。陳知府看了村婦一眼,暗暗驚訝:這村婦一身荊釵布裙,竟然也能有這等姿色。
陳知府不先審問村婦,反而將目光轉(zhuǎn)向屠鸞,問道,“屠小姐撿馬球之時,可有見過這名村婦?”
屠鸞定定看了看村婦,村婦弓著身子,仿佛覺察到她的目光,將頭抬高了一些,回望屠鸞,驚懼的眼里含著一線淚光。
屠鸞抿了抿嘴唇,挪回目光,重新看向陳知府,“小女子前去撿球時,并沒有看見其他人。至于這名女子,家仆載小女子前往城東時走得是大路,一來來來往往的人多,二來小女子在馬車內(nèi),有轎簾遮擋,見沒見過也不好說,但我的確沒什么映像。在馬場打球時,沒有刻意注意過周圍的人,不知其他小姐是否見過。”
陳知府點了點頭,“今日多謝屠小姐配合審案,時間也耽誤得夠久了,再晚恐怕趕不及午飯,本官這就派人送屠小姐回府。”
“知府大人公事繁忙,小女子哪好意思讓您分心,府上的馬車一直在外等候,小女子這就去了。”屠鸞說完,對著容琰和陳知府二人,先后斂襟行禮后,才向外走去。沒有人注意到,她離去的步伐不似來時那般輕緩。
容琰不欲牽扯更深,想跟著告辭離去,一瞥眼,他看到屠鸞經(jīng)過村婦身旁之時,村婦高高弓起的背脊又往下壓了壓,屠鸞沒有多余的反應,目不斜視繼續(xù)朝外走。
(https://www.dzxsw.cc/book/48644487/3046103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