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圖書館
覆滿野薔薇的碎石墻從兩側逐漸向中間靠攏,道路往高處延伸,越走越窄,尼爾抬頭就能看見高聳的繁復尖塔。
盡管長得像教堂,也是按照教堂設計建造的,但這棟建筑物其實是奧恩圖書館。
密斯托克大學的主圖書館。
尼爾走上石階,突然就有一陣陰涼的風吹來,帶著桉樹的藥物氣味,仿佛將人勾回到中世紀,看見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時期,那座被付之一炬的古羅馬圖書館。
但說實話……
這風吹得挺舒服的。
燥熱難耐的盛夏正午就需要這種涼意。
尼爾停在門前,仰頭觀察著門楣上石刻浮雕。八幅浮雕分別對應人類歷史上八個文明,位于中心的長袍學者則垂目向下,似乎也站在浮雕里觀察著外面的他。
不愧為雕塑家勞文的杰作。
尼爾推開厚重的木門,走進圖書館。彩色玻璃窗映照著億萬個碎裂的太陽,斑斕閃爍,輝煌至極。
他來到咨詢臺前,將學生卡遞給里面的胖女士,等候注冊學生信息。
胖女士頭發卷曲,雙頰紅潤,渾身都是圓滾滾的,比常人多上一種可親的氣質。她伸手接過尼爾的學生卡,低頭瞧上一眼就笑了起來:“果然是今年的新生,怪不得我沒印象,現在我可要把你永遠記在心里了。”
語氣親昵卻不令人討厭。
尼爾微笑,手指抓緊書包的邊緣,還是不太適應這個世界的熱情奔放。
胖女士見他這般拘謹,反而笑得更加開懷,把學生卡還給他,小聲說道:“告訴你一個小秘密,今天地下書庫對外開放。”
圖書館外借的校史都是印刷簡化本。
原版在地下書庫里。
這是在導師交代閱讀校史后,他輾轉向多位學長打聽到的。
如果可以,他自然還是想看原版。
尼爾欠身說道:“多謝夫人。”
胖女士毫不在意的抬手為他打開門禁,似乎很習慣向容貌俊美的年輕人施舍這樣輕巧的恩惠。
通過門禁,是空曠的圓頂中殿,圣壇在正前方,兩側放置書桌木椅,午后只坐著幾個讀書的人。
穿過回廊,再往后走,則是一座書塔,十五層高,藏書四百萬。
尼爾站在書塔前,閱讀著安全守則和樓層平面圖,確認安全通道位置。等他將這些看完,目光也順勢落到了另一張須知上。
這是一張入館須知。
它被裱在相框里,保存得非常精心,但紙張邊緣卷曲,破損嚴重,應當是早已廢棄不用,只作為學校歷史的見證掛在原位。
如今現行的入館須知正貼在咨詢臺上。
尼爾頗有興趣的看了起來。
“親愛的紳士們:
日安。
本座建筑由迪埃普的德雷特伯爵捐贈,在此我們感謝他的慷慨。
塔內書籍則由本地教區的教士們捐贈,在此我們感謝主的慷慨。
請耐心閱讀以下的條約。
一、書塔于晚上九點準時落鎖,請確保身上至少有兩塊懷表。
二、安靜是值得稱贊的品質,書塔內禁止任何喧嘩,包括贊美安靜。聽到有人贊美安靜時,請不要附和。
三、塔內樓梯狹窄,請盡量右側通行。
四、塔內書籍皆為教會捐贈,不得污損,如若發現塔內書籍正在遭受污損,請立即停止閱讀,并告知阿蒂奇先生。
五、德雷特伯爵沒有著作,請不要在書塔內提及德雷特伯爵的任何一本著作。
六、閱讀是自我的行為。
祝各位紳士在書塔內獲得愉快時光。
你們真摯的校長
沃德·菲利普斯”
整張須知更偏向于一封信件,從其書寫的文法習慣來看,應該屬于殖民地時期,距今快三百年,怪不得保存得鄭重。
尼爾還未讀過校史,不知道菲利普斯是第幾任校長,但以這封信的年代論斷,是絕不會超過第五任的。
他不禁湊近墻壁,試圖找出更多歷史痕跡,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窺秘欲。
比如這張紙本身的材質為何?
如果是水紋紙,說明菲利普斯可能出身于舊大陸,甚至是第一代移民。
如果是無酸紙,說明普利普斯可能熱愛工業新品,甚至追逐過發明熱。
反正絕對不會是明礬紙。
明礬紙易分解,無法保存這么長時間。
尼爾仔細觀察著這封信的紙張。
表面似乎凹凸不平。
那像是……
曾經有另一張紙疊在它上面寫字。
他眉頭微皺,耐下心思,努力辨認凹痕所代表的字,把那些缺少部件的字組成詞語,盡可能的連成句子。
7一切時間以手表為準,館內的座鐘被鴿子弄壞了,只會發出難聽的噪音,不要相信它的任何報時。
8本館工作人員皆佩帶工作證,且只有佩帶工作證的工作人員。
9閱讀是自我的行為,閱讀時不要理會任何人的求助,它已經學會求助了。
10當你決定離開圖書館時,無論發生什么事,都不要回頭。
再后面的凹痕情況就很糟糕。
只有雜亂無章的長短線,應當是當年有人在紙上來回劃動,把字跡給掩蓋下去了。
尼爾只能依稀辨認出兩個單詞。
燈,儲物柜。
無論是字跡還是文法,都與菲利普斯校長的信件截然不同,根據書寫習慣看,屬于本世紀早期,受公權運動影響。
使用簡化文法,方便公眾閱讀。
尼爾不禁往后退了一步。
也就是六七十年前,有人與他站在同一個位置,向面前的位置貼了一張須知,作為校長信件的補充。
這么近的年份。
難怪沒有被保存下來。
不過,菲利普斯校長使用的是無酸紙,與他猜測一致,下面只須從校史驗證這位校長是否支持工業發明。
尼爾揉著眼睛,向狹長樓梯走去,算是為漫長的閱讀找到了興趣和目標。
腳步卻驟然在樓梯口停住。
他好像忽略了什么?
文字的內容是不是有些古怪……
尼爾靠在樓梯角落,眉頭緊鎖,翻找著記憶中有關奧恩圖書館的東西。
沒找到任何蛛絲馬跡。
自十年前來到這個世界,尼爾一直關注著幾所著名大學的新聞,他敢肯定密斯托克大學在這段時間沒有出過任何惡//性//事件。
這也是他選擇來這上學的原因。
尼爾低著頭。
他能感到腦中有一股力量,正在瘋狂呼喊,想要他馬上離開這里,可是這股力量全無理智可言,仿佛只是出自原始的恐懼。
他是智人,不是尼安德特人。
恐懼永遠無法決定他的思想和行為。
如果考慮時代背景,在那個歷史時期雖然已經有工業革命和思想啟蒙,但是人們總體還是蒙昧的。先不論這個世界本來歷史,就算在原來的世界里,處于同樣生產的時間段,照樣有塞勒姆女巫案發生。
只是麥角毒素致幻,就讓十九人被處以絞刑,直到三百年后才恢復名譽。
也許信上的文字是有些古怪。
但放在歷史進程里來看,就很正常。
尼爾離開墻角,沿著狹長的樓梯向下走去,不久面前出現一扇敞開的鐵門。
黑暗被白熾燈瓦解,積灰的木箱就放在地上,好像工人從哪里搬運來什么東西,卻沒來得及整理就離開了。
尼爾走進書庫。
密集的鋼制書架一排一排陳列,墻壁四周擺著大大小小的展覽品,只有中間空出了一小部分,安置了十余張桌椅,已經被占據大半。
他數了一下,加上自己共有八個人。
每個人桌上都擺著課題文件夾,應當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只在尼爾進門抬頭看了一眼,就又低下頭做各自的課題研究。
顯然大家都很珍惜這次機會。
尼爾把書包放在靠左的空位上,便去書架間尋找原版校史。
第一排從《帕廷頓國家地理》開始,到《漫步編年史》結束,幾乎所有書他都未曾看過,更有一些書是聞所未聞的。
盡管如此,他還是壓制住了自己的閱讀欲,走向下一排書架。
《新殖民地紀實》
《圓與三角的構架解析》
《純白真理》
……
尼爾的手指劃過一個個書脊,享受著這些書籍的古舊觸感,突然他停住腳步,看向重重書架之后。
那里還有一扇鐵門。
打不開。
他收回了手,向旁邊的玻璃展柜走去,第一眼就看見那本厚重的書。
貼皮燙金,很精致的古典裝幀。
尼爾打開玻璃柜,小心的拿起原版校史,回到座位上,翻開堅硬的皮質封面。
“愿大膽的和這本讀物一樣兇猛的讀者不迷失方向,找到偏僻的險路,穿過荒涼的沼澤,深地進入這片未勘探的原野……”
厚重的石壁隔絕了外界響動,地下書庫內安靜極了,只有紙張翻動的沙沙聲。
密斯托克大學,成立于二百八十年前的殖民地時期,最初叫做密斯托克學院,不久就因名字發音拗口,更名為了圣壇山學院,與特斯岡地區其他著名大學一樣,最初只是作為神學院存在,后來順應著歷史潮流,逐漸發展為科學導向的研究型大學,也將名字改成了密斯托克大學。
菲利普斯是第五任校長。
是他在其他大學進行改革的時候,堅持保留古老的導師制度,即由導師安排學生在校期間的課程。
這種堅持作為傳統留存到現在。
導師不同,就算同專業的課程也不同。
歷史系今共有12個新生,只有他需要到圖書館閱讀校史。
尼爾一頁又一頁的翻看著校史,在泛黃的紙頁上窺探過去,又手里的筆在本子上書寫不停,記錄著想法和疑問。
燈光灑在他的身上,影子細長得可怕。
他沒注意時間過去了多久,直到整本校史只余下附錄的大事紀年才活動了下手腕。
“進入新世紀,大學為贏取國際學術界的聲譽,曾多次向外展開學術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果,也遭受了一些損失。
1918年,地質探險隊在南極期間,遭遇暴風雪和不明生物襲擊,探險隊人員全部喪生,他們的尸體連同日記在六個月后才被發現,死時還帶著十多公斤的標本。
這些史前植物化石和礦物標本,為南極地質學作出了重大貢獻。”
尼爾翻到下一頁,發現之后很長一部分都是類似內容:
雨林生物研究小隊遭不明生物襲擊;
埃及考古成果展遭不明生物襲擊;
南太平洋海底探測隊遭不明生物襲擊;
奧恩圖書館遭不明生物襲擊。
……
他的眼皮突然跳動一下,像是觸發到什么契機,之前在樓梯口感受到的恐懼再度降臨,右耳廓也有些發癢。
“多安靜啊。”
“圖書館就該這么安靜,不是嗎?”
感嘆聲從右邊傳來,尼爾微怔,握筆的手不進停在紙上,一動不動。他目光緊緊盯在校史那頁,去聽其他人的聲音。
安靜極了,連翻書的沙沙聲也沒有。
似乎所有人都消失了。
他轉過頭。
一個人正在站在書桌旁邊,看不見面目,上半身的衣服,正是圖書館工作服,本該佩戴工作證的前胸卻空無一物。
“本館工作人員皆佩帶工作證,且只有佩帶工作證的工作人員。”
(https://www.dzxsw.cc/book/45875651/3161652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