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重回九零開飯館[美食] > 第2章 黃燜雞

第2章 黃燜雞


七月半俗稱鬼節,節日當天會有人給逝去的親人燒紙錢,那天晚上不能外出,免得招惹是非。

        高芝華剛把最后一個糖雞蛋端給兒子,見宋婆子神色匆匆,又算了下時間,離七月半只剩五六天了。

        雖不知宋婆子要搞什么名堂,但肯定是為了自家姑娘好,高芝華立馬讓三個孩子回屋收拾東西,不由分說地趕回家。

        帶來的東西本就不多,用不著收拾多久,關好門窗,即刻出發。

        奈何高芝華的親戚實在太多,十姊妹,陳蕙蘭就有三個姨媽六個舅舅。

        他們一聽老二要走了,全都奔走相送,什么好吃的好喝的統統塞給高芝華,原本來時包里沒什么東西,這一走,大包小包,兩只手都拿不下。

        老家青棗園,特別偏僻的小山村,十姊妹基本上覆蓋全村居們,再加上幾家小戶,大舅當著村長,全村靠種地養家糊口。

        種地所得的米糧油要上交國家,各家能拿得出手的只有自家做的咸菜和當季采摘的時令水果。

        四人外加宋婆子,趕著去坐火車。

        那會兒沒錢買車,更沒有隨處可見的出租車,去火車站得下山,趟過一條石子河。

        火車站也簡陋得很,一個狹小的大廳,幾排座椅,還沒有售票口。

        從老家青棗園站上車,不用進站買票,所以大家隨意站在路邊,等待火車到來。

        陳蕙蘭已經很久沒這樣等過火車了,印象里高鐵又快又穩。

        她坐在路邊的石子上,思緒漂浮。

        上輩子宋阿婆說她魂掉了之后,只用雞蛋做法了那么一次,怎么這輩子就跟著上家門了呢?

        再聯想到宋阿婆鄭重地說:“這次會好起來的。”她當時的臉色似乎沒有上輩子那么凝重。

        而且上輩子宋阿婆看到全黑的雞蛋后,只道:“魂歸,余下皆看命數。”

        所以因為她重生回來,宋阿婆也有了不一樣的說法嗎?

        “嗚——”

        火車長鳴,轟隆轟隆,由遠及近。

        高芝華趕緊叫喚三個孩子,“拿東西,上火車。”

        陳蕙蘭背好包,跟在后面,其實綠皮火車要好一會兒才能停穩,沒有高鐵那么穩當。但老一輩嘛,都這樣,著急忙慌的,生怕錯過。

        上了火車,得去占座。青棗園不是始發站,所以很難找到一個全家都能并排坐的座位。

        宋阿婆獨自一個人坐。

        原本陳蕙蘭和媽媽坐到了一塊,偏偏弟弟不愿跟大姐坐一起,陳蕙蘭又被遣去和大姐同坐。

        距離目的地還有四個多小時。

        陳蕙蘭把背包放好,突覺腰酸背痛,可能太久沒睡過木板床,腰桿被硌得酸疼。

        綠皮火車就是老樣子,兩個三人座面對面,中間有個小桌板可以放東西。

        沒過一會兒,列車長開始查票,沒票的補票。從青棗園站到三岔鄉站,一人五元。

        漫長的四小時,打發時間最好的辦法只有睡覺。

        再一睜眼,滿山的黃土逐漸變黑,再無光禿禿的山脊,綠樹成蔭。

        一行人抵達三岔鄉,這并非終點站,還得坐車去彩霞鎮,又從彩霞鎮坐一人兩毛錢的班車進入小麥谷。

        到了小麥谷,看到長長的麥兒江,才確定到家了。

        老父親陳興國一個人吃著飯,看到大家回來,又去添碗加筷。他是工人,有工作沒辦法回老家。

        反觀宋阿婆,揚手進屋,“我暫時不能進油水。”

        高芝華同陳興國說了宋婆子挽救自家二姑娘的事,陳興國連連點頭,“事后得好好感謝人家。”

        吃完飯,宋阿婆讓準備一只大公雞、一根扁擔、少許米和幾柱香,帶著他們前往殯儀館。

        唯獨陳蕙蘭不能去,究其原因,陳蕙蘭自己也不知道,只能在家默默等待。

        趁著閑暇時光,她需要好好回想一番,縷清記憶。

        全家是1985年從元縣青棗園,遷家至龍縣彩霞鎮小麥谷。

        彩霞鎮是一座礦山,小麥谷在其谷底,附近開采了好幾個煤礦。

        爸爸陳興國先在老煤礦當井下工,負責挖煤。

        井下其實是地底下,要坐礦車進洞。挖煤是個技術活,甚至能搭上半條命,井下工人屬于很危險的工種。

        后來陳興國年紀大了,被調往新一礦工作,專門負責給井下工人送飯,月薪沒有井下挖煤工人高,但涉及到下井人身安危,每個月也能拿將近五百的工資。

        媽媽高芝華在附近的橡膠廠上班,不算工人,工資日結,一天8塊左右,相當于去干工就有錢拿,多干多得,隨時可以請假走人。

        大姐陳蕙萍輕度弱智,只有十一二歲的心智,并非玩笑。當初爸媽也讓她讀書,剛上一年級,班主任還是跟高芝華沾親帶故的親戚,就說她:

        “這孩子讀不成書,還是領回去吧。”

        高芝華還納悶,老大天天嚷嚷作業本不夠用,天天都要給她買,怎么還讀不成書呢?

        后來才知道,陳蕙萍每天在本子上畫大圓圈,難怪作業本用得那么快。既然連老師都無能為力,高芝華只能讓陳蕙萍回家帶弟弟妹妹。

        那會兒醫療又不發達,只說陳蕙萍這孩子笨,不聰明,不是讀書的料。

        所以大姐才會輕易被騙,遠走他鄉,陳蕙蘭一想到這就揪心。

        弟弟陳建軍現在還是個十四歲的初中生,明年應該就要中考了,這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當年高芝華拿錢讓他去中考,這小子竟然全買小說看了,還瞞著家里人,等到成績出來全家嘩然。

        陳興國為此還用電線抽了他一頓,高芝華拼老命護著,夫妻倆大吵特吵。

        90年家里的情況大抵如此,陳蕙蘭細細梳理一下。她現在很清楚,一定要有錢才有話語權,不管是婆家還是娘家,都如此。

        有錢,會掙錢,才是別人眼中有本事的人。

        “姐!”

        陳建軍的聲音。

        陳蕙蘭回過神,院內的樹蔭漸漸消逝,她看到陳建軍手里提著一只大公雞,就是宋阿婆點名要的那只,“怎么又拿回來了?”

        “那個婆婆說,今晚只能吃公雞肉。公雞被他們割了喉,取了血,就讓我拿回來準備晚飯。”

        “那你把毛處理了。”

        陳建軍一把將公雞甩進大鍋,完全沒把二姐的話當回事,“我要去東哥家玩。”說完一溜煙跑了。

        陳蕙蘭血壓一下子飆升,深呼吸幾口,她上輩子沒養過兒子,也很慶幸沒生兒子。就這個年代農村慣養的教育法,生個太子都扶不上墻。

        陳蕙蘭先把雞放到大鐵盆里,再燒一鍋水。用滾燙的熱水浸泡公雞,不大一會兒,雞毛就能很輕松的被拔下。

        最難處理的是雞皮上附著的小絨毛,一般都要再找一把小鑷子,一根根拔。

        處理干凈后給雞剖腹,內臟拿出來。

        陳蕙蘭是這么想的,只能吃公雞肉的話,總不能只做一個肉菜,宋阿婆盡心盡力的,定要好好款待才行。

        雞腿和雞翅單獨裝盤,做成黃燜雞,再把余下部分分成兩半,一半辣子雞一半清燉。所有口味面面俱到。

        大公雞是家里自養的,又肥又大,肉上還附著一層黃色油脂。

        先宰好一半,用大鍋煸炒出油,加水燜燉。

        趁著時間,陳蕙蘭提來火爐,用火鉗夾幾塊蜂窩煤進去,等火勢漸旺,再把大鍋里的清燉土雞換到這個爐子上煮。

        沒有好鍋沒有高壓鍋的情況下,只能控制火候來保持食材的鮮美。

        大鍋空出來,就能繼續做菜了。

        先做黃燜雞再做辣子雞,弄兩個小菜就能開飯了。

        等陳建軍瘋玩回來時,一股香味從自家門口飄出,他晃了下神,實在驚奇,二姐的廚藝啥子時候那么牛了?

        他跳進門檻,大嗅一番,果真是自己家,再一看桌上,一二三四五……五個菜!

        想也沒想,陳建軍飛奔而去,看準辣子雞,伸手就要抓,反被拍了下頭。

        “嘶!”打得真疼。

        他一回頭,是二姐。

        陳蕙蘭十分嚴肅,管教道:“去洗手才能吃。”

        陳建軍為了吃,努努嘴,很不情愿的去洗手,回來之后又被二姐唬了一下。

        “用筷子,”陳蕙蘭沒好氣,“只能吃一塊,得等他們回來才能開飯。”

        辣子雞的辣味很足,顏色紅紅的,刺激鼻腔,直擊視覺。

        陳建軍迫不及待地接過筷子,想挑一塊最大的,可沒想到切得如此均勻,一時泛起了選擇困難癥。

        猶豫半晌,爸媽、大姐和宋阿婆回來了!

        陳建軍還沒下手,筷子就被二姐搶走了,可惡,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陳蕙蘭不能讓宋阿婆覺得陳建軍沒禮貌,只能下此狠手,不過大家一進門就兩眼發光,倒讓陳蕙蘭有些欣喜若狂。

        她85年遷家過來已經十三歲了,才上四年級,十五歲中考,愣是差了一分,沒考上初中,十五歲已是無業游民,去打工又堅持不下去,沒幾天就跑回了家。

        后來就在家燒火做飯,她當時做的飯吧,確實只能果腹。

        但自打生了孩子,女兒嘴那個叼啊,做的不好吃寧愿吃白米飯都不愿吃菜。

        她只好從頭學,好在朋友多,每家學一點,也能讓自己手藝漸增。尤其是幸得一位方大廚指點迷津,她這家常菜才能越做越好,女兒上大學還時常想念媽媽的味道。

        大家露出這樣的驚訝,實屬正常,陳蕙蘭細心地給大家盛飯。

        陳興國率先嘗了一塊黃燜雞,眸子瞬間一亮。別看黃燜雞粘粘乎乎,可入口即化,味道咸香,連土豆都浸滿了湯汁,賊下飯。

        一說開動,陳建軍連忙對辣子雞下手,咬下一口,神色稍頓。雞塊酥脆爽口,又麻又辣,關鍵還不油膩,實在太好吃了!

        宋婆子看中的是那盆清燉土雞湯,急迫地舀上一碗下肚。湯面少許浮油,黃燦燦的,一個字,鮮!

        頭一回大家吃飯光顧著吃,連嘮家常都忘了。

        “姐,你這廚藝怎么一下子變好了?”陳建軍十分好奇。

        陳蕙蘭微微一愣。

        宋婆子喝完最后一口雞湯,出言解釋道:“今日看完你們二叔,你二姐就開竅了。”

        陳蕙蘭連忙點頭,不然真不知道如何回答。

        宋婆子吃得很開心,拍拍肚皮,提點一番:“蕙蘭,你這廚藝,不開個飯館都可惜了。”


  (https://www.dzxsw.cc/book/45575855/3048587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江县| 张家港市| 裕民县| 屏东市| 醴陵市| 彰化市| 南漳县| 清水县| 烟台市| 庆安县| 广元市| 阜新| 行唐县| 吉安市| 长寿区| 张北县| 浮梁县| 开平市| 临武县| 中山市| 崇信县| 昭觉县| 饶平县| 博爱县| 大兴区| 宽甸| 海原县| 织金县| 卫辉市| 宁津县| 汉寿县| 鄂托克前旗| 浦县| 安丘市| 唐海县| 石棉县| 鱼台县| 会同县| 静海县| 武义县|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