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本無罪,懷璧其罪十五
永徽二年五月初五。
正是端陽佳節。
晨起寅時,宮中上下,便是一派忙碌之象。
一來因著今日端陽佳節,闔宮歡慶。
二來也是因著李治愛侍武媚娘腹中有子,已是當二次胎占之時。
一大早,宮內宮外,便盡皆傳言,道大國師袁天罡的車駕,已然由著連侍兩朝四代君主(就是隋煬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隋唐兩朝四個皇帝),如今已然在宮中成了傳說般人物的大內侍監(內侍監是官職,加個大字示意尊敬——因為此時的唐宮中,內侍監還有德安一個)王德王公公親自執韁引繩地一路引進了承天門內。
諸殿娘娘聞訊,各懷心思。
有怨恨已極的,自然也有慶幸萬分的。
有惱恨欲狂的,自然也有嘆息不止的……
不過,這樣的事情,總是不歡喜的人,比歡喜的多一些。
……
片刻之后。
太極宮。
立政殿內。
偏殿之中。
外面傳得沸沸揚揚,人人都是口口聲聲要來替媚娘腹中胎兒占卜的袁天罡,此刻卻與李治分了君臣主次,對面隔案而桌,一邊兒香臺上一壺好茶幾盤佳點水果,卻是弈棋取樂。
袁天罡一子落下,看著李治皺眉思索,不由輕捋銀須,呵呵一笑道:
“老道兒有一事不明,還請主上示下。”
對于這位名聲在外的大相士,自春秋戰國時的鬼谷子,秦時徐福之后,便再無一人能與他一般名動天下,也再無人敢與他一般,被人稱為一句大方師的袁天罡,便是從來不曾信過命運二字的李治,也是面帶悅色:
“大方師請問。”
“主上這般辛苦定計,無非皆是為了保住武娘子,與她腹中胎兒……
可主上既然想得到將老道兒召入宮中,以為虛幌一招,可使武娘子安全出宮……
又為何不愿意借老道兒之口,使天下臣民皆信服其確為天命之女,武娘子腹中,為天命之子呢?
是不是……主上覺得,與其借著天命之威,強使天下臣民接受了武娘子留下后患……
卻不若由她自己走出一條路,證明她配得上這天命之女四字,然后再以天命為輔?
所以……
今日召老道兒前來,不止為了引開諸人視線,使武娘子安全出宮,也是想著老道兒準備著此事,是么?”
李治意外地看了他一眼,目光中有些贊賞,更有些佩服:
“果然……
父皇在時,便常與朕道,大方師通達人間百情,已至化境。
今日一語,當真是名不虛傳。”
他一番感嘆后,正色道:
“不錯,朕的確是這樣打算。
但大方師乃化外之人,朕也不打算強求。只是……”
他目光之中,似有所意。
“只是當年,究竟是老道兒留下這些箴言。
若是今日老道兒不能答應主上,豈非自證是個招搖撞騙的江湖術士?
一朝方師之名,皆盡毀也。
主上想說的,是這些罷?”
袁天罡說這些話兒的時候,卻完全沒有半點兒怨恨責怪之意——
這倒叫意有所挾的李治,覺得有些不自在起來。
可到底眼下的李治,已非當年面皮兒薄秀的稚奴,微一正色,他便道:
“朕也非愿如此逼迫大方師。
實在事關大唐安危……”
袁天罡淡淡一笑,點頭道:
“其實今日來之前,老道兒便自起一課,于今日之事,也多少有了些領悟。
——主上便是不說,這等要事,自然老道兒也是知曉利害,更知道該如何行事。
只是……
主上啊,若您當真為武娘子著想,這天命之女的預言,還是越晚做,越好。”
他眼見李治皺眉,也不待李治開口責問,便搶了一句話道:
“主上安心,卻非老道兒不愿做這預言……
其實老道兒一生,預言無數,也深知這等預言的重要性。
何況老道兒平生只是恨說謊騙人,可這武娘子是為天命真女,絕非謊言。
這一點,想必自先帝在時,便與武娘子相識的主上最是清楚。”
李治聽他意思,似別有所憂,便正色道:
“若大方師果有他意,還當直言。”
袁天罡點頭,看了看李治左右,只有德安一人后,這才正色道:
“主上有所不知,今日老道兒入宮,一來是應著主上之召,二來,卻也是為了向主上稟明一事而來。”
李治皺眉道:
“莫非天象有變?”
“白虎微動,欲移紫微——”
袁天罡神色嚴肅:
“只怕三年之內,大唐必起內亂。
且白虎星君當是為主上視為左膀右臂之人。”
李治神色一凜——
他倒不是因為這等聽得起來,極為悚人的預言而驚,他驚的是……
袁天罡竟然果有這等奇能,將這本來也只有數人知曉的機密,一一說中!
半晌,他面色陰晴不定,好一會兒才低道:
“那以大方師之見……
當如何避去此難?”
袁天罡聞言,也是無奈搖頭:
“主上,此事上應天災,下因人禍,要避,只怕是避不開的。”
李治皺眉,多少有些明白:
“既然大方師說這樣的話兒……
那想必也有了些因應之策?”
袁天罡搖頭,半晌不語,良久才嘆息道:
“主上乃天上紫微星君正身,又得氐宿星君附體。
若論起來,自是仁慈愛惠。
可是……
這仁慈愛惠,也分大與小。”
李治瞇了瞇眼:
“此話怎說?”
袁天罡不語,良久才輕輕道:
“主上,老道兒今日前來宮中的路上,遇到了這么一件事,久思不知其解。
老道兒素得先帝口諭,道主上自幼便是極慧過人……
是故此番,卻斗膽敢請主上替老道兒思慮一番,此事到底到底應當如何處置。”
李治點頭,叫他直言無妨。
袁天罡便道:
“是這樣,來時老道兒覺得無聊,便掀了窗簾向外一望,卻發現在橋端跪著一名頭插茅草的女子,那女子哭得甚是悲傷,直道其夫因久病纏身,不得良醫,眼見便要死去……
是故這女子甘愿自販其身,以救其夫。
可奇怪的是,這等大義之女,卻全無半個人肯停留下來,多看她一眼。
甚至有幾個老人家,還上前指著她,叫她速離此地,莫再生事……”
袁天罡看著皺眉的李治道:
“老道兒素知我大唐民風淳樸,可眼前這等景象,卻是叫老道兒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便呼喚牛僮兒停下車來上前一問。”
“結果如何?”
李治有些在意——
畢竟他還是天性仁慈,不愿意也不能看到聽到這等事狀。
袁天罡淡淡一笑道:
“不多時,僮兒便將幾個老人帶到車前來。
據那幾位老人家說,他們本也無意為難此女,且也因皆為鄉親故,知她素性善良。
只是聞得她要救她那夫君,便不由動了怒氣。”
李治一怔,口中卻道:
“這是為何?”
袁天罡正色道:
“老道兒起先也是不解其意,于是便一再追問。
結果這才知曉,那女子之夫,卻是個極惡之徒。
平日里橫行鄉里之事未曾少做,也常使得四鄰不寧,五居皆怨。
不過幸得他這妻子為人柔和仁愛,總是與諸鄰交好,努力彌補,這樣一來,大家倒也多少能息下怨憎之心。
可這惡徒見狀,卻更加恨他妻子,且還每日里最愛飲酒,又喜歡借酒生事,欺侮這妻子。
這倒也還罷了。
那無能之惡徒,前些日子還因著賭彩失利,輸得急了,竟欲將自家娘子賣入青樓之中,以得幾兩銀子,幾段帛利,還上賭債。
鄉親父老們有看不過去眼的,上前紛紛拉勸,誰知竟被這惡徒一一打罵而走。
正以為老天也不幫這良女之時,卻想不到一道天雷劈下,正正打在這惡徒之身上。
是以他才一病不起,不能為惡。
可那妻子卻一味柔善,憂心這惡狼夫君……
是以,鄉親們才狠得下心來,不與她相救之援。
主上,老道兒也有些不忍看那一條性命就此離去。
可也不愿再得聞這女子受此大難……
以您之見,老道兒卻該如何?”
李治聞言,卻是沉默半晌。
良久,他才點頭,輕輕嘆道:
“大方師果然非凡人也!
朕實在不能妄及。”
袁天罡見狀,卻也明了他心思,不由有些微慨道:
“其實,老道兒這個故事,講的不明白,卻是教主上這樣天下第一明白的人,聽得明白了。”
李治苦苦一笑,不曾否認:
“是啊……
朕早就明白了。
只是,明白了,與做到了……
卻是完全兩回事。”
袁天罡也不忍再進一步逼迫于他,只是搖頭道:
“主上乃為天下之君,便是天下之父。
相較起來,雖則兄弟手足之情,甚為血濃……
可這一失百萬子民之痛……
只怕卻非這血濃親情,可以輕易化解的啊……”
……
已入夜。
太極宮。
立政殿中。
李治端坐正殿之上,文德皇后靈旁之位,怔怔地看著殿門。
不多時,德安匆匆奔入,打了一揖后,輕聲回道:
“主上,已然送大方師離宮了。”
李治緩緩點頭,半晌不語。
德安忍不住道:
“主上可是為了今日大方師之語心生憂煩?
主上……不是向來不信這個的么?”
李治苦苦一笑:
“朕本來也不信的……
如今天下,但凡知道些朝政的,沒有一個不會看得出高陽與韓荊二位王叔動的什么心思……
可是……”
李治長出口氣,看著德安:
“可是知道三哥與他們之間,曖昧不明的,包括一向懷疑三哥的舅舅與李績在內,也不過寥寥數十人。
在這數十人中,知道高陽與韓荊二王曾經當著三哥的面兒提及,三年之內必要動手,奉他為主的……”
李治轉頭,看著震驚無比的德安:
“天下間,只有五人……
不,眼下是六人了。”
德安震驚,只是一味看著李治。
李治點頭,默默道:
“李績之能,絕非只沙場征敵那般簡單……
便是咱們也輕易打不得入的吳王府中,他卻安排了兩三枚棋子在內。
且還在朕知曉此事之后,因著慮及自己手下所派之暗衛,并非長于此道。
為求保全,更為朕著想,他也是全力協助朕安排了三名精干影衛入吳王府刺探消息。
果然……
這三名精干影衛一入吳王府,便有一名影衛在某場秘宴之時,親耳聽到了這樣的話。
而天下知道此事的,除去這名影衛,便只有安排他入吳王府中的李績與朕,王德……
眼下,又多了一個你。”
德安半晌不能言語,良久才突道:
“可還有一人……”
“自然是媚娘。”
德安半晌不言,終究還是李治長嘆一聲道:
“此事機要,便是朕與媚娘,也非敢妄議,是以連你們兄弟二人,朕也是特特囑了媚娘,不教你們知曉。
所以,想必這袁天罡,若非能有那般本事,瞞得過朕、李績、三哥、高陽、韓荊二王、舅舅……甚至還有一直監視著三哥的四哥……
這么多的人,安排進人入吳王府或者是朕、李績的身邊……
那么,便只有一個解釋,他說的,都是真的。
這世上,當真有天命存在。
而三哥……”
李治痛苦道:
“……也果真是朕不得不除之人!”
言及此,李治終究還是難忍心痛,緊緊地捂住了臉,輕輕喚了一聲:
“……媚娘……
果然……
果然還是叫你說中了……”
德安啞然,一時之間,也不知當如何是好。
;
(https://www.dzxsw.cc/book/4491/321702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