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烏漸逝,玉兔初升二十一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xiàn)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并加關(guān)注,給《大唐三帝傳》更多支持!
房玄齡聞言,心中一動,念起太宗,終究壓下了話頭,然后才道:
“輔機兄,若是有關(guān)此女之流言,卻是有人為了除她,而刻意流傳呢?”
長孫無忌看了看房玄齡,半晌才悠悠道:
“無論如何,老夫一心,只為大唐——便是流言,若會危及大唐,那也是寧可信其有的。”
房玄齡搖頭無語。
長孫無忌又道:
“不過,眼下這事端,倒卻也非得以毒攻毒不可……說不定……
這能破了那丫頭之計的,還當(dāng)真只有這武媚娘了。”
一壁說,一壁便落下一子,將房玄齡大龍,徹底包圍。
房玄齡心中一動,便與長孫無忌含笑而視。
次日午后。
太極宮。
暉政門前。
房玄齡見到匆匆而來的徐惠與近侍文娘,便是長行一禮。徐惠忙忙謝答之,然后含笑道:
“房相急召,不知有何要事?”
房玄齡卻點點頭,不言不語從袖中抽出一本折書,交與徐惠道:
“前些日子,老夫曾聞得武才人欲討歐陽公(歐陽詢)真跡。老夫幸甚,生前曾得歐陽公法帖一冊,特進與武才人,以謝其當(dāng)年之誼。”
徐惠聞言,心中詫異,然一看到房玄齡神色,便登時恍然,乃笑道:
“房相有心。妾代媚娘謝過房相。”
房玄齡含笑持圭以答,又笑道:
“不過老夫僅得此一孤本,還需請稟武才人,若其觀后,自可著宮人賜還。”
徐惠明白,再謝。
房玄齡乃離。
……
不多時。
延嘉殿內(nèi)。
媚娘從徐惠手中接過法帖,聽得徐惠這般言語,心中便生詫異,想了想,乃展開其書,仔細一閱后,才嘆道:
“房相果然高明——竟將秘信,私以匿于這法帖之中。”
徐惠看時,方才發(fā)覺,那法帖之上,慣有墨筆圈點。可若不仔細看,再難看出那些大小相等,連粗細轉(zhuǎn)頓也都不曾錯過些許的墨圈起筆之處,卻有兩種。一種朝外,一種朝內(nèi)。
朝外的居多,朝內(nèi)的卻少。
而朝內(nèi)的那些,若拼了起來,便成了一句話:
若明得封,則五載內(nèi)吳王羽翼必豐,為太子故,當(dāng)斷之。
徐惠何等人物?聰慧過人的,立時便驚道:
“房相的意思,是要咱們設(shè)法,停了陛下欲封十四皇子的心思?”
媚娘搖頭:
“只怕不止是房相的意思——只怕這朝中諸位大臣們,都有這等心思。”
“可……為什么要找上你?你……你還在禁足之中呀?!”
徐惠不解:“雖然近日,我頗得主上憐愛,可這等大事——論理論事,也當(dāng)請德妃娘娘相助,才是更妥當(dāng)啊!”
“德妃娘娘仁善,然而終究她性子平和內(nèi)斂,咱們雖知她為人正直,可她究竟素不與大臣們往來。加之她有子嗣在身,又是皇子養(yǎng)母。諸臣們不能輕托之心,也是可以想像的。”
媚娘便道,想了一想,又道:
“而且……只怕房相此番,卻還有一重意思:畢竟殿下是國舅爺心愛甥兒,我又因流言所迫,被國舅爺為首的關(guān)隴世閥諸臣厭棄……
若是此事我可辦好,那說不定國舅爺?shù)纫槐娛篱y,便會對我有所改觀,性命總是能保得的。”
徐惠聞言,便感激道:
“原來房相,還是在為你著想。”
媚娘感激,乃道:
“房相這般心思,確是不能辜負——再者事關(guān)殿下……
惠兒,你可愿意幫我一個忙?”
徐惠當(dāng)下便沉了臉:
“你這話說的不中聽,我可不愛!什么幫忙不幫忙?你的事,何嘗不是我的?”
媚娘聞言歡喜不勝,便謝過她,又附于她耳邊,輕輕說了幾句。
徐惠聞言,便點頭。
媚娘又切切交待:
“切記,一定是得在只有你與陛下二人相處的時候才可說……連王公公也不能在一側(cè)。否則,只怕壞事。”
徐惠點頭,笑道:
“放心。這個我省得!”
……
是夜。
太宗詔封十四皇子明為曹王。
當(dāng)夜,幸徐惠。
徐惠乃于左右無人之時,私以一物交與太宗:
卻是黃昏時分,自宮外長孫府秘密傳入的一張紙條。
太宗閱之,震怒,然終不語。徐惠只待太宗閱畢,便拿了那紙條,引燃。
太宗良久方嘆:
“若非惠兒,朕險因私念犯大錯!”
徐惠含笑不語。
……
次日早朝。
太宗乃詔天下,著以曹王李明,繼巢剌王元吉嗣。
朝臣聞之,皆驚。
尤驚之甚,高陽、吳王耳。
是夜。
太極宮。
金水河畔。
昭慶殿。
一身月白廣袖,金冠玉簪的李治,獨自一人,在殿內(nèi)焦急地等著人。
時不時,他抬頭向外望上一眼,然后不耐地走來走去;再停下,再望一眼,再走。
步伐也是越來越快。
片刻之后,他終究不耐,于是便喚著一旁侍立的德安道:
“什么時辰了?”
德安看了看一側(cè)的時計,恭聲道:
“回殿下,亥時一刻。”
李治聞言,頗似不信,看了看時計果然如此,便想了想,指著時計問:
“這昭慶殿的宮侍們也是越發(fā)懶散了——一朝沒人住,便連時計也不調(diào)了?”
德安聞言,哭笑不得——現(xiàn)下已然晉為從四品上內(nèi)侍省少監(jiān)的德安,所負責(zé)的內(nèi)務(wù),可不正是這昭慶殿一帶?
李治這般說,豈非是要說他為任不當(dāng)。
于是便無奈道:
“殿下,這昭慶殿是德安所轄,殿中的事務(wù),也都是日日查驗,再不出錯的……
只是您這般走來走去,自然覺得心如焦火,時光難捱——
不若坐下來,一盞茶喝著,自然時間也易打發(fā)一些。”
李治想想,也有些道理,便坐下,著德安奉茶。
立時,德安便吩咐了明和清和二人,上來取茶餅,碾碎,過篩,煮茶,置香……
一套手續(xù)下來,當(dāng)真是看得李治心頭火起,乃道:
“怎么煮個茶,也這等半日?”
明和清和二人見他如此,心中生惶,便看向德安,德安含笑道:
“殿下,這茶湯煎著,自然是有些慢……稍等……”
李治咬牙,正欲再找些不是呢,便忽然聞得殿外腳步聲響,接著,便是瑞安輕喚德安的聲音。
李治大喜,茶也不要喝了,便一躍而起快步行至殿前。
挑著宮燈的瑞安身后,跟著的卻不是媚娘還是誰?
月光地下,但見媚娘一身素銀大氅,映得一身銀水般的光華燦爛,又見那眉目如畫,烏發(fā)如漆,好一個畫中人!
李治大喜,便急忙下得玉階,上前迎道:
“怎么這般晚?”
媚娘卻先行了個禮,淡淡道:
“媚娘此來,卻是抗旨之罪,不宜久留。還請殿下聽明媚娘所言才是。”
李治聞得她方來便要走,心中頓時一陣冷水澆淋,好不無趣,便道:
“父皇此刻……”
“陛下此刻,正在與諸位大臣們商議著的事情,想必殿下也知道。”
李治無奈,只得負了手,無趣道:
“還不是六王叔前些日子,教了十四弟來討乖巧的事情,被父皇知道了么?”
媚娘聞得他如此一言,便知徐惠之事果然未泄,便松了口氣道:
“既然殿下知道,就當(dāng)知現(xiàn)下殿下最緊要的,不是在這昭慶殿里悠悠哉哉喝茶,卻是得想個法子,多替自己爭取些后路。”
李治聞言,知她此番卻是為自己而來,心中溫暖,便含笑不語,雪夜星空般的眸子,更是脈脈含情如波。
媚娘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便轉(zhuǎn)頭道:
“媚娘已然言盡,這便告退了。”
李治見她要走,便急忙道:
“且慢!”
媚娘看他。
李治便急手忙腳地從一旁德安手中,取了一只大錦盒來交與媚娘道:
“這個,你且留著。”
媚娘聞言,便看了看他,又取了盒子來,揭蓋一看,瞬間也是驚得一雙美目大睜:
你道是什么?
卻是一顆置于白玉底座上,比媚娘拳頭還大些兒的夜明珠!
媚娘訝然看向李治。
李治便憨然一笑,柔聲道:
“你這些日子,被父皇禁足,想必?zé)o事可做,成日里便只是看書……偏生你又是個一看起書來,便全然忘記時間,忘記點燈。
這樣長久下來,目力可就受了損了。
昨日渤海國小王子來訪,送了一雙夜明珠與我。我送了一顆與父皇。另外一顆便是這個——你放心,這東西,我已然先請示過父皇了,就說是送與徐姐姐的——父皇也是允了。
你回去后,叫瑞安把它放在幾上。便是一時忘記點燈,此物也是頗為柔和明亮,不傷目力的……
而且之前便曾聽孫道長說過,此物可安人睡眠,再好不過……”
媚娘心中感動——自與李治相識以來,他每每總是送些奇珍異寶與她——最難得是這些奇珍異寶,皆是于她有大用的東西。
這番心意,叫她如何不心中柔軟?
可現(xiàn)下,她還是太宗的才人,是大唐內(nèi)廷的女官——便是她心中有感,也只能按著。
于是便點了點頭,以示謝意,轉(zhuǎn)身急匆匆原路而回。
李治悵然看著佳人背影,良久才長嘆一聲,無奈走向東宮方向——
今夜,可是他應(yīng)當(dāng)回幸東宮的日子。(小說《大唐三帝傳》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nèi)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xiàn)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并關(guān)注,速度抓緊啦!)
;
(https://www.dzxsw.cc/book/4491/321670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