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大唐三帝傳 > 王欲伐楚,焉可止之十二

王欲伐楚,焉可止之十二


  良久,李恪才慢慢道:

  “自古以來,長幼有序,你當知此理。”

  “那為何之前晉陽在世時,要嫁入房府,父皇便忙不迭地要賜遺則為公為爵?這事你也知道的,若非晉陽死了,那這房府之中,豈非便是有兩位國公?

  憑什么?哥哥?憑什么晉陽駙馬便可以封公封爵,憑什么我高陽的駙馬便只能是個小小的太府卿?憑什么啊?”

  高陽一邊說,一邊便落下淚來,委屈難堪:

  “就因為高陽并非正宮所出,是故便要這般對待?”

  李恪聞言,知道這個妹妹素性心高氣傲,之前在宮中之時,便多與幾位正宮所出之妹妹不和。

  本來她初嫁房府之時,太宗對房遺愛頗有優厚,寵異諸婿。

  可其實,高陽公主家姑盧氏,當年因一壇醋之事,頗感長孫皇后之德,更羨皇后所出幾女之姿容性德,初聞次子可得降晉陽公主之時,頗為歡喜。后來太宗易為高陽公主,盧氏頭一個便不滿,甚至有傳言道,旨意傳至房府當夜,房玄齡便又被盧氏罰著頭頂醋壇,跪在臥房之中,足足半個時辰才得三子遺直、遺愛、遺則勸起。

  后來,高陽公主因訂婚大儀初入房府時,盧氏雖因大體,不得不對公主禮敬,可終究心生不滿。高陽才知,自己這未來婆母,竟是不喜歡她的。

  又從遺愛口中得知她一心想著要娶的,竟是妹妹,正宮所出的晉陽,心下大怒,之前一心要逃了這樁婚事的心思也沒了,當下便倉促出降房府,欲與其斗個痛快。

  誰知盧氏聰慧,向來不惹其事,反倒是屢屢引得高陽失禮在前,傳進太宗耳朵里,太宗便日漸不喜,又為安慰房府上下,便賜了從三品太府卿一職——這可是正兒八經的財權肥缺。

  房府感恩,高陽卻更加恚怒。

  后來,淑妃因事死,合朝之中諸人雖不語,然皆知其為謀反而死,盧氏便更不喜由淑妃一手帶大的高陽,私下總說她必會為房府帶來禍端。

  是故便于太宗又有意旨,著賜晉陽為房府三媳之時,竟一時喜極,當著高陽身邊侍女面兒,脫口道房府有救之語。

  高陽聞言大怒,可又無甚倚靠,當真無可奈何。又聞得太宗竟因晉陽出降之故,竟欲賜房遺則為公。

  當下真是怒不可遏,奈何當時淑妃事發不久,她也不敢造次。

  后來,晉陽離世,婚事成空,高陽心中得意,又因見著盧氏每每見了自己,更加沒有好臉色,便賭氣定要為夫婿爭了國公位再說。

  是故三番兩次,只為了一口氣,她便這般屢屢上奏。結果近些日子,惹得太宗益發不喜,更因前日,跟了長孫皇后一輩子的尚宮花言,竟因小主人晉陽去世之故,傷心至一病不起,臨終前再三以晉陽公主之德勸慰太宗……

  兩相比較,太宗更不喜高陽所為。每每高陽來奏時,也言詞漸苛,容色嚴厲。更每每私下將高陽晉陽二女相比,心中大不滿。

  高陽聞之,益發不滿。

  是日,又聞太宗幾番思量之后,將長孫皇后所出最幼女衡陽公主出降于其母長孫皇后之叔父長孫操之子長孫銓,又因其子長孫銓將尚公主之故,太宗更提長孫操為岐州刺史。

  高陽聞之更是不滿,這才再次入九成宮,堅持要太宗準房遺愛嗣國公之爵。

  ……

  李恪當然知道這些。只是久久嘆息。

  良久,他才道:

  “我知你心中不滿,可是你卻想過沒有,依禮依制,皇后正宮所出公主,是為嫡公主。嫡公主所出降之夫,本就當為公為爵,以示與庶公主有所不同……

  高陽,你這般,卻是強求了。”

  高陽其實何嘗不知這些道理?只是她心中暗傷太宗每日里雖待自己親厚,卻總是比起正宮幾位姐妹來,差那么一星半點,心中終究懷疑罷了。

  于是便含淚道:

  “高陽所求,不過是父皇能夠證明,父皇待高陽,果然一如他自己所說的,寵愛有加罷了。

  既然寵愛,那高陽求與嫡公主一般,卻有什么不對?”

  李恪更是搖頭,半天才道:

  “高陽,你想過沒有,與其一般,和當真就是一般……是兩種意思呢?”

  高陽聞言錯愕。半晌才失聲痛哭: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說到底,高陽在父皇心中,還是不能與她們幾個相提并論的!我就知道!”

  李恪眼見妹妹哭成這樣,心下也不忍,然而想了一想,終究不由嘆息:

  其實,莫說是太宗,便是身為高陽同母養兄(高陽對外,稱為淑妃養女)的他自己,也是喜愛晉陽與衡陽,甚至是那已然再次出降薛曜的城陽公主,也是都一般的溫婉玉質,柔和可親。

  而高陽呢……

  李恪輕輕地搖了搖頭:

  說實話,幾位姐妹之中,與他最親的便是這小妹高陽,他最憐愛的也是她,可是……

  若與城陽晉陽衡陽三妹比起來……

  高陽無論是見識氣度,還是處世為人,都差了許多。

  可是……

  那又如何?

  究竟是自己的妹妹,他不照應著她,還有誰來照應她呢?

  李恪只得按下心思,細細地安慰妹妹。

  ……

  是夜。

  九成宮內。

  丹霄殿中。

  太宗正批著奏疏,眼角一掃,見明安匆匆而入,報與正在階下察驗小侍們打掃是否干凈的王德幾句話兒之后,王德便一臉難色。

  便道:“怎么,高陽又去恪兒府上訴苦了?”

  同時,啪地一下,合了手中奏疏,顯是余怒未消。

  王德陪著笑臉,叉手行禮道:

  “主上英明。”

  太宗冷哼一聲,才道:“這宮中內外,除了恪兒與稚奴,還有哪個人那般好性子,去聽她這般絮煩?

  可是一來稚奴現在身為太子,沒時間理會她,二來恪兒說起來,終究是更近她一些,她便日常去恪兒那里抱怨……

  真當朕不知道?

  這個高陽,當真是越來越不知分寸了!也不想想,朕若當真不欲她好,當初便直接送她去和親了!何必讓她這般富貴優閑?

  日日還有空在這里跟她兄長們抱怨這些!”

  王德心知太宗本是頗為喜愛高陽那般性子,總以為極肖自己,如今也只是因為舊淑妃之事不喜公主。是故便不再多言。

  良久,太宗才道:

  “房相此刻,可曾離去?”

  “回主上,不曾。”

  “宣。”

  “是。”

  不多時,房玄齡便蹁躚入內,叉手行禮后,太宗著下階親扶其起,又嘆道:

  “是朕對不住你……卻叫你受了這般委屈。”

  房玄齡心知太宗所指,乃笑道:

  “無妨,再者公主如此,不過是因為主上嚴守嫡庶之故罷了。”

  太宗便心中不樂,良久才道:“不成,總不能老叫你受這般氣……便是如此罷!朕總要再尋一公主出降于你處的……也免得日后朕百年之后,輔機又一時性起,與你斗時,你無甚依傍的。

  衡陽說到底,終究是不適合的,高陽那般性子,若衡陽出降你府上,只怕兩姐妹又是兩妯娌的,一吵上便讓人不能忍耐。

  再者衡陽雖性情溫柔,卻不似晉陽一般包容諸事……

  那便常山罷!

  這孩子,極似她母親德妃,又溫柔知禮,遺則也是個好孩子,兩好處一好,你與夫人,也多少安生些……”

  “主上!”房玄齡突然打斷太宗之言道:

  “若主上果欲賜婚,不知臣有一請,主上可否容之?”

  太宗一怔,便笑道:

  “原來房相早有看入眼的了……好,你且說一說,是哪一個?”

  太宗口中這般說著,心中卻打定了主意:哪怕是房玄齡開口,要求得已然許婚長孫氏的衡陽公主出降,他也定會同意——

  說到底,他欠這位良相的情,太多太多,而且長孫氏已然三尚公主,少這一位,也無甚大礙。

  可是,房玄齡的請求,卻讓這位明君當下怔忡難言。

  房玄齡伏乞至地道:“臣請主上恩準,著賜荊王女,為臣小兒遺則之婦。”

  太宗愕然。

  良久,太宗才輕輕道:

  “房相,你……”

  “主上,臣知主上對臣憐愛之意,然臣既為大唐之臣,自當以一切為大唐盡忠。不敢以些許微勞得幸如此……

  主上,荊王之意,天下皆知。雖然主上從未擔心不能克制,卻究竟需得盡全。

  既然眼下,咱們不能將其除之,那便請主上,如昔日肅治淑妃一般,也將其女交入房府,由老臣親自替主上看著這不忠之賊!

  請主上恩準!”

  房玄齡再拜。

  太宗聞言,胸中激蕩難言,王德更是感佩至熱淚盈盈。

  良久,太宗才至房玄齡身邊,輕輕扶起他,看著這個為了大唐,幾乎奉獻了一切的良臣,輕輕道:

  “玄齡,你知道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

  若是有朝一日,那元景起了事……你知道不知道,你這幾個孩子,只怕一個都不得保?”

  言語之時,眼淚已然隱隱欲奪眶而出。

  房玄齡憨然一笑:

  “臣知道。”

  “那你……”

  “但臣更知道,若有那一日,主上也好,或者是繼主上之統,一統大唐江山的太子殿下也好,都必然心存仁慈,留下臣這幾個孩子,一條性命。不過是丟了些富貴而已,無妨。

  只要大唐江山安穩,老臣甘之如飴。”

  太宗熱淚再也不能止,乃泣道:

  “可是你想過孩子們的感受沒有?他們……”

  “主上,可否容老臣說句真心話?”

  房玄齡打斷了太宗的話。

  ;


  (https://www.dzxsw.cc/book/4491/321666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