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大唐三帝傳 > 新儲立位,步步違心六

新儲立位,步步違心六


  是夜。

  太宗因幸賢妃燕氏處,早離。

  太極殿尚書房中,便只剩下禁足頭日,便被太宗著旨抄錄要書的媚娘。

  太子李治聞訊,不多時,便借口入內(nèi)有奏,迤迤而入。

  ……

  媚娘早知道,他定然會來。

  可是卻還是在見到他的剎那,微微失了下神。

  良久,她才慢慢起身,慢慢走下玉階,慢慢向著癡癡望著自己的李治行禮:

  “見過……”

  “起身。”

  李治見她如此守禮,心中一痛,急忙上前,柔聲著她起身,同時伸手去扶了她起。

  媚娘感覺著那握了自己的手,輕輕地掙了一下,沒掙脫。

  再掙一下,方才掙脫,又叉手為禮,恭敬而立。

  李治看著她,目光如火,良久才道:

  “這般夜了,怎么還在這兒?父皇已然走了,不是么?”

  媚娘垂首:

  “有幾本書,陛下急著明日要傳與諸臣一覽,是故晚了些。”

  李治心痛,不由再進前一步,柔聲道:

  “你身子方才大好,不能這般折騰……回去罷,我……我替你鈔錄便是。橫豎咱們二人寫起飛白來,本是最似的。”

  媚娘垂首,卻不言語,良久才道:

  “殿下若果真關(guān)愛媚娘,倒也不必如此……只要答應(yīng)媚娘一件事,媚娘便心下安靜了。”

  “你說。”李治聞她有求,再無不可,便急忙柔聲問。

  “殿下,媚娘近日有聞,那太子妃因為氣恨殿下昭訓(xùn)劉氏懷了皇太孫,心中憤懣……竟著王伯誠上書,參倒了劉昭訓(xùn)的父親……殿下,您為何不救那劉大人呢?”

  李治一怔:“你……要我救他?為何?”

  “他若不好,劉昭訓(xùn)便不好。劉昭訓(xùn)不好,她腹中之子便也不好……

  媚娘不在乎別的,只是憐憫孩兒無辜。”

  李治心中柔軟溫暖,目中微有濕意:“你……你是為了……為我……”

  “殿下,這孩子,事關(guān)大唐江山,還請殿下必然保護好她們母子……殿下,媚娘實在不忍再看到有人如素琴一般,無辜失子……”

  媚娘終究抬頭,淚眼盈盈地看著李治。

  李治一顆心都要化在這眼淚之中。加之思及此刻二人如此之近,卻已然是咫尺天涯再不得相守,一時間情腸百結(jié)斷作寸寸,心中酸楚痛苦難抑。

  不由地,他失神含淚半晌,恍惚間伸出雙手,欲替媚娘拭淚:

  “好……我答應(yīng)你……什么都答應(yīng)你……

  你別哭……

  我求你……

  求你別哭……

  我……我不想再看見你哭……”

  一句話,已被哽咽破得不成句段。

  媚娘見狀,終究還是退了一步,含淚行禮道:

  “多謝殿下成全媚娘……多謝……媚娘……媚娘還有要書未曾錄完……

  夜又深了,究竟于禮不合……

  還請殿下回甘露殿罷……”

  言畢,便頭一轉(zhuǎn),無聲哭著上了玉階,背對李治鈔書。

  李治心痛欲死,向前蹣跚兩步欲上臺擁佳人入懷,然看到媚娘身邊那高高的龍位,便終究還是按捺下了心思,合目無聲流淚。

  ……

  次日早朝后。

  馬周忽密報太宗,道日前劉子沖一案另有蹊蹺,所謂人證物證,皆為王伯誠偽造,更示以真正之證人證據(jù)。

  加之孫伏迦亦曾表明,此前之事似極有內(nèi)情,太宗震怒,遂著王伯誠入內(nèi),將大理寺與馬周之奏疏擲其懷中,責其自省。

  王伯誠見表知事敗,乃伏求死罪。太宗念其家世有功于社稷,便只罷其官職,著貶為庶人。劉子沖即時復(fù)職,且親手詔,加以慰勉。

  王氏一族聞之驚甚,太子妃王善柔尤其震驚。后得憐奴密報,道此事之前,劉昭訓(xùn)曾入麗正殿求告太子。朝內(nèi)素知馬周因太宗之令故,侍太子極忠,乃恍然大悟,知為太子因劉昭訓(xùn)求情故而潛使馬周上奏。

  太子妃益發(fā)怨恨劉昭訓(xùn),更著憐奴,務(wù)必盯緊宜秋宮,一旦發(fā)現(xiàn)有不是之處,便立刻上奏。且還著憐奴將此事大肆傳揚,引得東宮諸嬪皆對劉氏嫉恨無比。

  太子妃又因曾聞良娣蕭氏容似劉氏之故,乃更著憐奴造生謠言,道蕭氏受寵,全因容似劉氏,一旦劉氏產(chǎn)子,蕭氏便再產(chǎn)子,亦難保良娣之位云云……

  蕭良娣聞此流言,雖知太子妃心思,卻也于劉氏多有不滿。

  東宮之勢,由此竟一觸即發(fā)。

  是夜,太極殿。

  看著總算是離去了的李治,入內(nèi)漏夜報事的房玄齡含笑對太宗道:“殿下果真是勤勉之至,近日總是問政聽政直至深夜。只是如此勤勉雖好,可卻也總是傷身,主上當多加提點才是。”

  太宗聞言微微一笑,乃道:“還是諸位愛卿的功勞。”

  房玄齡含笑道:“主上教子有方,卻不是臣等之力。”

  太宗聞言微微一笑,便瞟了一眼一旁正奉書而侍的媚娘。

  媚娘會意,點頭而退。

  看著一身緋紅的媚娘離開,殿中只剩君臣二人,房玄齡才嘆道:“武才人自前番事后,確實一發(fā)穩(wěn)重了。這般容姿這般才知,又是這般氣度……當真不負明珠之號。也難怪那李君羨會挑上她來做個解圍之法。”

  太宗冷笑:“那李君羨還沒消停?”

  “一句箴言,可發(fā)天下英雄心。”房玄齡輕道。

  太宗冷冷道:“此番又發(fā)的誰?元景?還是恪兒?”

  片刻之后。

  媚娘立在左延明門旁的玉階下,等待著瑞安。

  不多時,便見他抱了白玉拂塵奔來。

  “如何?”

  媚娘急忙迎上去,輕輕問道。

  瑞安奔得滿頭大汗,左右看了看,才拉了媚娘至一邊無人角落處,輕輕道:

  “武姐姐,主上召房大人入內(nèi),卻似是議論那荊王爺……還有吳王爺可有反意之事呢!”

  媚娘容色一凜,便道:“荊王之心,海內(nèi)皆知。吳王……房丞相怎么說?”

  “唉!武姐姐你也是知道的。自從高陽公主出降房家之后,房丞相就沒少替吳王說好話兒。這一次也一樣,他還是幫著吳王。只不過……”

  “什么?”

  瑞安想了一想,有些奇怪道:

  “只不過房丞相卻說到吳王之事時,說了句頂奇怪的話。

  他說……吳王不會反,也沒有必要去反主上。”

  媚娘眸光一亮,似有些驚喜道:“你可聽真了?房丞相果然做此一說?”

  “再不會錯的了!”

  媚娘喜道:“好好……好,果然不出我所料……”

  向前走了兩步,她看了看太極殿方向,回首問道:“瑞安,若是我想在房丞相離宮前,與他說說話兒,卻該在何處為好?”

  瑞安一怔:“武姐姐要與房丞相說話?那……咱們經(jīng)鐘樓,至歸仁門處等比較好。那兒偏靜,無人打擾。”

  “那咱們便去歸仁門。”

  半個時辰之后。

  媚娘終究還是在歸仁門,見到了大唐名相房玄齡。

  “不知武才人漏夜請老夫前來,卻有何事?”

  房玄齡聞得有宮妃相召密談,本是斷然不肯來的——身在宦場如此之久,他自然知道,這些**女子,沒有一個人不是些麻煩角色。

  可是當聽到老仆道,來報者是延嘉殿中才人武媚娘近侍瑞安時,便立刻停下了馬車,下車相問。確認是媚娘求見之后,便打定了主意,要見上一面——

  他實在是對這個女子太好奇了——事實上不只是他,只怕當今這朝堂之上,大凡三品以上大員對此女好奇的絕對不止半數(shù)。

  因為這么一個小小的五品才人,卻連長孫無忌也對其頗有幾分忌憚……這般女子,這般容姿,自是引得眾臣側(cè)目留心。

  此刻,房玄齡才算是第一次真正地接觸到了這個奇女子,乃上下打量一番,心中暗暗贊嘆:果然天香國色,堪稱傾世風華——甚至,比他昔年曾在大興宮中見過的容宣二夫人,更強上幾分氣度高華之態(tài)(容宣,容華宣華)。

  媚娘含笑,點頭道:“媚娘有一事,心下有疑。想著除了陛下,便只得房丞相乃是當世第一智計,是故想請教一二。”

  “武才人請講。”

  媚娘含笑道:

  “房丞相,媚娘兄長二人,前些日子為了爭奪家嗣之名而起了些齷齪。媚娘雖然知道長兄不當為家嗣,卻也沒辦法尋了什么理由去支持次兄。媚娘還想請房丞相,幫媚娘想一想理由。”

  房玄齡微一思索,便道:“卻不知武才人因何想要支持次兄?自古立嗣為長,這才是理由罷?”

  “可是兄長之前所適之妻,實在是奸滑憊懶,將媚娘一個好好兒的兄長也帶壞了不說,還屢次三番挑唆著兄長將家母驅(qū)離本家……這等昏昩不明,偏聽偏信,您說媚娘如何能安心讓他為武氏嗣?

  武氏雖非世家,可好歹也是國公之府,怎么能讓一個自身昏昩之人為主?”

  房玄齡想了一想,笑道:“武才人既然已說,之前所適之妻……想必武大公子,此刻所適之妻,已非舊室了罷?

  而且聽武才人之言,似乎這繼室并無甚大錯處,如此一來……何不給那武大公子一個機會呢?也許他當時也是兩難。”

  媚娘點頭,笑道:“房丞相果然知機,不錯,媚娘兄長正室,前年便因驅(qū)離母親、欲霸家產(chǎn)之事,被官府查究,結(jié)果一氣之下,自己了斷了……可是說起來,若非大哥昏昩偏聽,她又如何坐大?

  說到底,還是媚娘大哥不適合這為主之位。是故,媚娘才想著要幫次兄。”

  房玄齡撫須點頭:“不錯,為主位者,最怕便是偏聽偏信……”突然,他一怔,含笑看著媚娘。

  良久,他的目光從驚愕,再到戒備,從戒備,再到了解,從了解,再到驚嘆。

  久久,房玄齡才長出口氣:“武才人果然是當世奇女子也……竟想到以家喻國,點醒老夫。”

  ;


  (https://www.dzxsw.cc/book/4491/321665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