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章 見袁逢
當盧植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的錯誤時,在一旁看著盧植的劉鑫也算是松了一口氣,劉鑫可不希望盧植放棄自己的一直以來的教育方針,畢竟劉鑫正在籌備的益州書院,或許日后還需要盧植來幫忙呢。
畢竟劉鑫正在籌備的益州書院,其最明顯的教育方針可是和盧植一樣的,那就是“有教無類”,而且與其說是書院,不如直接說是更像后世的學校,劉鑫準備每年至少招收千人以上的學生,然后進行分級管理與教育,然后進行六年左右的教育之后,便可以按照畢業成績分配到益州各地擔任官吏了。
而劉鑫手上正好缺的就是像盧植這樣有師德的老師了,畢竟想要說服那些眼高手低的文士加入益州書院,劉鑫覺得恐怕得花上很大一番功夫,所以如今有這么一個教育方針與自己相同的盧植,劉鑫自然是不可能放過的。
而且現在的盧植在大漢還算是聲名不顯,或者說本來不錯的文名因為其一意孤行,堅持要“有教無類”的進行教學活動,導致盧植在大漢的名聲一天不如一天,并且幾乎在洛陽城內的那些世家大族眼中,盧植已經算是“脫離他們的高級趣味”,所以盧植一直以來的晉升渠道在無形之中已經算是被堵死了。。。
因此,盧植現在擔任的大漢尚書一職,主要負責掌管文書及群臣章奏,專門對漢靈帝負責,這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很不錯的職位,名義上也算是大漢高官了,但是有一個問題出現了,雖然尚書一職看起來非常高大上,但是現實可不一樣,因為現在的漢靈帝無心朝政,而群臣的奏章已經被十常侍所控制,這也就是說對于盧植而言,他的工作與權力都已經被架空了,所以當盧植本想在尚書一職上大展拳腳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其實是被人給算計了,才會被調到這么一個有名無實的職位上。。。
因此,根本無法在官場上施展抱負的盧植,也只能無奈的將精力放在了教育學生上,畢竟盧植也算是一直以來都喜歡教書育人這樣的工作,而且最重要的是,盧植也知道自己十有八九會一直擔任尚書這樣的“吉祥物”職位了,這輩子也沒有機會再調任到其他職位上了,畢竟盧植知道自己當初被袁逢“欽定”為大漢尚書的時候,恐怕已經被袁逢給算計了,因為在此時的盧植才想起來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盧植曾經在洛陽城內怒斥過一個為非作歹的世家子弟,讓這個世家子弟顏面盡失,最終倉換而退,而現在盧植才意識到,這個世家子弟十有八九就是袁家的嫡系子弟,最后果不其然,盧植在一次宴會上又見到了那個世家子弟,正跟在袁逢的身后參加宴會,然后經過多方打聽盧植才得知,這個世家子弟正是袁逢的兒子袁術,這下子盧植也總算是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簡單的來說就是盧植“打了小的,惹了老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得罪了袁逢,從而讓袁逢所設計,被調到了大漢尚書這個名存實亡的官職上,畢竟這年頭的所有人都知道,所謂的大漢尚書一職的權利幾乎被十常侍所奪取了,所有上奏給漢靈帝的奏章,雖然名義上都是要經過盧植這個大漢尚書之手的,但是在實際上盧植也知道,就算是自己篩選過的奏章,也不能直接遞交給漢靈帝,而是先會交給十常侍進行所謂的“第二輪檢閱”,然后只會將十常侍想要給漢靈帝看的奏章繼續上傳給漢靈帝,那些十常侍認為“不合時宜,滿口胡言”,也急速那些揭發十常侍罪行的奏章,都會被十常侍們一起銷毀,因此盧植知道自己所做的尚書工作,基本上只能說是聊勝于無,有他沒他都一樣。。。
而且按照盧植對袁逢的認知,袁逢絕對是那種會一直打壓自己的人,所以現在的盧植已經是永無翻身之日了,因此盧植才會有時間來教導自己這么多的學生,畢竟如果按照尚書的工作強度來說,盧植可沒有那么多的時間來實現自己教書育人的夢想。
因此,教書育人,培養人才成為大漢的棟梁,這作為盧植一直以來的夢想,算是支持著盧植一直在洛陽城內開辦私塾的動力,而現在對于盧植來說,本來幾乎快要破滅的夢想,現在被劉鑫給重新點亮了,因此盧植可是非常慶幸自己能夠遇上劉鑫的,而且盧植現在也對劉鑫充滿了好感,有一種心心相惜的感覺,畢竟盧植覺得劉鑫的教育理念和自己非常相像。
于是乎,盧植終于露出了一個還算不錯的笑臉,認真的對劉鑫說道:“王爺,你說的簡直太對了,在下一直以來都進入了一個死胡同之中,將自己的理想與現實混為一談,或者說是有些白日做夢了,竟然忘記了大漢的現狀,所以導致在下差點對自己的學生失去了信心,也讓自己失去了夢想,所以在這里我必須得感謝王爺你,王爺你的一席話可謂是讓在下醍醐灌頂,瞬間明白了很多事情,以后在下一定會根據王爺你的建議進行改正的。”
盧植如此說著,一旁的蔡邕就有些不樂意了,開口對盧植說道:“喂喂喂,子干你這人好像又忘記了什么吧,我可是也給子干你提出了很多建議的,子干你怎么不來感謝我呢?”
盧植一臉無語的看著蔡邕,自己一直以來的好朋友,無奈的說道:“好好好,伯喈你也說的對,在下對伯喈你是感激不盡,這樣可以了吧。”
劉鑫看著蔡邕與盧植這兩個中年男人在這里互相調侃,不由得感嘆一句年輕真好。。。啊呸,應該是好朋友果然是一輩子的事情。
在解決了盧植的教育問題之后,劉鑫又和盧植與蔡邕聊起了天,上到天文地理,下到雞毛蒜皮,劉鑫與盧植二人無所不聊,要不是劉鑫比盧植與蔡邕多了一千多年的閱歷與見識,劉鑫覺得自己還真有可能說不過蔡邕與盧植了,因為蔡邕這兩人對于事物的認知十分深刻,或者說是每句話都能說道點子上,可謂是鞭辟入里,令人信服。
因此,劉鑫只能靠著各種轉移話題,或者講述一些盧植與蔡邕所不知道的西域風土人情,從而才算是鎮住了場子,沒有給自己丟人。。。
而至于楊彪,因為某些緣故選擇暫且離開了這間客廳,去宴會場地主持各項工作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相談甚歡的劉鑫三人正聊著三百勇士大戰溫泉光的故事,就見楊彪笑呵呵的走了過來,開口說道:“各位,在下楊彪,在此代表本人的父親誠摯的感謝各位能夠前來參加這次為了慶祝我父親的六十大壽而舉行的宴會,現在宴會即將開始,請各位移步到大廳里去吧。”
楊彪說完之后,便來到了劉鑫的身邊,開口說道:“王爺,會議已經結束了,我父親讓我給王爺你帶句話,事情進展的非常順利,袁逢已經選擇妥協了,不過我父親見袁逢一副心有不甘的樣子,所以讓王爺你小心一點,畢竟這袁逢也不是什么大氣的人,很有可能會在背后算計王爺你,因此王爺你最近在洛陽還是要小心一點。”
劉鑫呵呵一笑,默默地點了點頭,如今的情況也在劉鑫的意料之中,畢竟劉鑫可以說是破壞袁逢計劃的始作俑者,作為袁術的父親,劉鑫可不覺得袁逢會就這么輕易咽下這口氣,十有八九會來找自己的麻煩,不過劉鑫也早已做好了準備,畢竟現在自己的身份與地位可不低他袁逢低,所以袁逢想要算計自己,也只能選擇一些上不了臺面的辦法,比如找個機會來敲自己悶棍什么的,但是劉鑫最不擔心的就是這樣的報復了,因為有蘇佳的存在,根本就不存在別人能夠陰到自己的可能,而只有自己算計別人的可能。
所以劉鑫表示壓力不大,袁逢根本就不可能對自己造成什么影響。
而一旁的盧植與蔡邕雖然不知道劉鑫和楊彪是在說些什么,但是盧植與蔡邕也沒有對這件事情表現出什么興趣來,畢竟盧植與蔡邕也算是官場中的“老油條”了,知道有些事情不該問的就不要問,悶聲發大財才是最好的,而且盧植與蔡邕也從楊彪的三言兩語中得知,劉鑫是有可能和袁逢產生了沖突,而且還是劉鑫主動出擊阻止了袁逢的某個計劃,而作為大漢尚書的盧植,雖然現在是有名無實,在大漢尚書一職上可以說是碌碌無為,但是盧植在大漢官場的消息還算是非常靈通,畢竟洛陽城內的官位調動,作為大漢尚書的盧植也是接到了各種書面報告,因此盧植也從這些書面報告中分析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也知道這些洛陽城內的人事表動意味著什么,所以盧植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劉鑫在阻止袁逢做些什么了。
不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于盧植來說這不關自己的事,所以盧植也不打算瞎參合了,反正盧植也已經猜到了結局,或者這件事情已經以劉鑫的勝利而宣告結束了,而盧植也是非常贊同劉鑫的所作所為的。
畢竟盧植在得知袁逢有可能準備去帶領世家勢力向宦官勢力宣戰的時候,盧植本來還打算去出言勸住袁逢,因為盧植知道這樣的決定無疑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根本就是吃力不討好的選擇,但是盧植一想到在現在的情況下,自己根本就沒有能力去勸阻一意孤行的袁逢,所以也只能無奈的選擇了放棄,不過盧植也開始做好了準備,防止自己會被袁逢當做炮灰給出賣了。
而另外一方面,盧植也從自己的一個朋友哪里得知了一個消息,那就是袁逢之所以這么有底氣,想要帶領世家勢力與宦官勢力宣戰,實際上是因為袁逢在背地里得到了劉鑫的支持,因此袁逢才敢如此囂張。
所以,在一開始盧植見到劉鑫的時候,對于劉鑫也是保持著一種敵視態度的,畢竟在盧植看來,那時的劉鑫就是一個來搞事情的,不過在接下來的交流中,盧植也算是隱約感覺到了自己好像是誤會了劉鑫,畢竟盧植再怎么看也不覺得劉鑫會是想搞事情的人,而現在的盧植也算是猜到了事情的真相,知道袁逢十有八九是假借劉鑫的名義來召集世家勢力對宦官勢力宣戰的,結果現在就被劉鑫給直接懟了,盧植想想都覺得好笑,這袁逢也有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時候。
于是乎,劉鑫在楊彪的帶領下與盧植和蔡邕先行告別了,畢竟以劉鑫的身份與地位,以及和弘農楊家現在的關系,肯定是會毫不猶豫的坐在主席上的,而盧植與蔡邕倒是沒有機會坐在主席上,所以盧植與蔡邕只能和客廳中其他的文士一起,在弘農楊家的另一位家族成員的帶領下,來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當然了,楊賜的六十大壽的宴會,依舊是采取了大漢通用的分餐制度,所以楊彪口中的主席,實際上就是楊賜周圍的那一圈案幾,楊彪自然是中心捧月的坐在了最中間的位置上,而劉鑫則是坐在了最靠近楊賜的左手位置上,由此可見劉鑫在楊賜眼中的重要性。
而在劉鑫的正對面,一個看起來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正死死的盯著劉鑫,不消多說,劉鑫也知道這人便是袁術與袁紹的父親——袁逢了。
因為在大漢時期是以右為尊,簡單的來說就是在坐席的時候,同樣的位置上,右邊是要比左邊高上一個級別的,因此從座位上來看,坐在右邊的這位中年男子要比劉鑫“高大上”一些,所以在有資格坐在劉鑫之上的人,也就漢靈帝和袁逢了,因此劉鑫才會知道這人就是袁逢。
當然了,如果按照牌面而言,劉鑫的身份與地位應該和袁逢是相差無幾的,甚至如果要帶上“仙師”這個身份的話,劉鑫無疑是還要比袁逢強上一些的,不過因為這是楊賜六十大壽的宴會上,袁逢作為一個長輩,又是世家勢力的領頭人之一,因此劉鑫這個作為后輩,無門無派的就只能委屈一下了。
不過劉鑫現在也算是有些納悶了,按理來說你這袁逢是想要坑我的,結果現在被我識破了陰謀,你袁逢不給我道歉就算了,現在還敢這樣盯著我,一副想要找我麻煩的樣子,這究竟是怎么一個理?你袁逢是哪里來的勇氣敢這么囂張?
想到這里的劉鑫,有些無語的看著袁逢,心中直道一句好男不跟女斗。。。啊呸,應該說是尊老愛幼,劉鑫也懶得和袁逢多說什么廢話了,畢竟現在劉鑫也算是和袁逢撕破了臉皮,已經沒有什么對話的必要了。
而在這時,楊賜開始給劉鑫介紹坐在主席上的賓客了,畢竟能夠坐在這主席上的賓客,可都是大漢數一數二的人物,而劉鑫也是樂意結交的,畢竟就算是口頭上的朋友,在有必要的時候也能成為自己的助力。
而對于這些坐在主席上的賓客來說,劉鑫也是一個值得深交的合作者,一來劉鑫現在的身份與地位可不低,而且發展潛力方面也是前景廣闊,再加上劉鑫手中的奇珍異寶,因此這些坐在主席上的賓客都是十分愿意與劉鑫成為“朋友”的,而且這些坐在主席上的賓客,可都是給劉鑫送過禮的人,因此雙方很容易的便搭上了話,成為了劉鑫眼中的“表面朋友”——簡單的來說,就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而聚集起來的朋友。。。
到了最后,楊賜自然是給劉鑫介紹袁逢,而袁逢則依舊是一臉不情愿的樣子,這讓劉鑫不由得搖了搖頭,這歷史上的記載果然都是經過美化的,因為劉鑫還記得在歷史記載中,袁逢以寬厚篤誠著稱于時,而現在袁逢的所作所為,哪里能夠符合。。。
不過說來也是,畢竟袁逢在歷史上也屬于是正面人物,做到了大漢三公之位上,而且還為了對抗董卓從而惹來了殺身之禍,最終導致了袁家滅門慘案,因此為了“政治正確”,在歷史中的記載里,袁逢毫無疑問的成為了一個好人,基本上都是正面描寫。。。
不過劉鑫現在倒是有些不樂意,你袁逢一直給我臉色看是什么意思,我劉鑫現在好歹也算是一個人物,袁逢你再怎么說也得給我一點基本的尊重吧,現在這可倒好,袁逢這家伙從頭到尾都是一副劉鑫欠了他五百大洋的感覺,這讓脾氣不錯的劉鑫也有些不爽了,畢竟誰都不喜歡被人這樣輕視。
而且劉鑫也是信奉著一句話,那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尊重是建立在相互的原則上的,劉鑫可不會單方面的尊重別人,除非這人真的是值得劉鑫去尊敬的,而單方面的尊重往往會在對方的眼里演變為懦弱,就像當年劉鑫也遇到了這么一個朋友,待人都是彬彬有禮的樣子,尊重他所遇到的每一個人,所以劉鑫的這個朋友也算是結交了有許多好兄弟,但是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值得他尊重的,劉鑫就知道自己的這個朋友有一個同學,將劉鑫的朋友對他的尊重當成了懦弱,所以有些時候都在指示劉鑫的這個朋友做這做那,還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結果最后就被劉鑫知道了之后,覺得這人做的太過了,于是乎就被劉鑫帶出去聊了一會兒“人生”,讓他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這就算是應征了一句話,那就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劉鑫覺得過分的尊重會讓對方覺得你好欺負,所以會選擇來找你的麻煩,因此劉鑫一開始是尊重袁逢,因此對袁逢的壞臉色也保持著無視的態度,但是到現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袁逢還在給我使臉色,劉鑫覺得自己已經沒必要再忍受袁逢這惡劣的態度了,免得袁逢這家伙還真的蹬鼻子上臉,認為自己好欺負了。
于是乎,劉鑫在楊賜相互介紹完了之后,便笑里藏刀的說道:“周陽兄(袁逢的表字),你這臉色有些不好啊,要不要本王來給治療治療,要知道本王的醫術也是非常不錯的,尤其是擅長治療你這樣的面癱。”
ps:應該還有一章。
(https://www.dzxsw.cc/book/44860/302943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