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穿越之極權(quán)農(nóng)女 > 第一二二章 心情頓時不好

第一二二章 心情頓時不好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天空下著毛毛細(xì)雨,磕頭上香跪拜燒紙錢,村子上的人陸陸續(xù)續(xù)都在墳頭上祭拜。

  因為一場突來的官司,差點被貫上一個投毒罪犯的罪名,在伍立文帶著全家跟著吳和邦一家去村上的墳地里祭拜時,吳和邦叫伍立文給周圍的幾個吳氏一族的長輩都磕了頭,請祖先們保佑,以后逢兇化吉,萬事順?biāo)臁?br />
  吳和邦這一輩落戶在大吳村,所以祖先的墳其實不在這大吳村里,而每年清明,吳和邦帶著一家來祭拜的,不過也就是吳氏一族里幾個年長去逝的長輩而已,畢竟,落葉歸根,現(xiàn)在,根在這兒,拜著這些去世的長者,也算是作為晚輩寄一份對親人的哀思。

  回到家里,柳氏就為伍立文準(zhǔn)備著明天去穎州府府城的行李。

  本來如花是打算叫柳氏陪著伍立文一起去的,但因為初八縣城里的點心鋪子和鎮(zhèn)子上的伍家仙粉店、伍家點心鋪子要同時開張,而志勤三兄弟在學(xué)堂里請不了假,鎮(zhèn)子上的店鋪開張自然是如梅、如花來當(dāng)主人,縣上的點心鋪子就只能由柳氏出面了。

  所以,伍立文初六去穎州府,只帶著二河一個人,到初八忙完鋪子開張后,中午柳氏會帶著李大喜和柳旺、柳杰叔侄兩個一起趕到穎州府去。在伍立文備考這幾天,柳氏在一旁照顧伍立文。

  雨一直淅淅哩哩的下著,晌午時,村子里來了一隊人馬,因為是清明節(jié),今天志勤三兄弟沐休,并未去學(xué)堂,李良自然也在家,看到來人,忙去稟報給二小姐。

  “二小姐,袁大哥回來了。”

  如花放下伍立文寫的策論,“嗯,回來了,走,去瞧瞧。哎,李良,你把這策論給老爺送去,就說上面有些地方我改了改,叫他再參詳參詳。”

  “是。”李良接過紙稿,轉(zhuǎn)去正屋的書屋給伍立文送了去。

  如花出了屋去看,袁宏和莫遠(yuǎn)帆已進(jìn)到院子里給她行禮。

  “二小姐,我們回來了。”

  “嗯,好,一路上辛苦了。”

  袁宏躬身說道:“不辛苦,一路都挺順利的,二小姐,我和遠(yuǎn)帆先去把帶來的貨卸了,是放在作坊,還是放在這院子的倉庫里?”

  “帶回來的貨多嗎?”

  “貝殼、海螺什么的有十二車,海產(chǎn)帶了三車。”

  “把貝殼和海螺卸了放到作坊里去,你直接找大小姐,她知道放哪里。海產(chǎn)拿來這院子里,我瞧瞧。”

  “是,遠(yuǎn)帆,你去把裝海產(chǎn)的車帶來這里卸貨,我去作坊卸貨去。”袁宏和一旁的莫遠(yuǎn)帆吩咐了一聲,兩個人就一齊出了院子。

  莫遠(yuǎn)帆帶了那三輛拉海產(chǎn)的馬車過來,二河和李強(qiáng)跟著莫遠(yuǎn)帆一起,把車上的海產(chǎn)都卸了下來。

  魚干、干貝、魚膠、魷魚干、墨魚干、海參、鮑魚、蝦米、章魚干、牡蠣、海瓜子、蟶子。

  如花看了下,多以魚干這樣的干貨較多,這樣遠(yuǎn)路上帶回來,也不易壞了。

  如花把干貨叫趙嬸收到廚柜里,把其它的都叫李大喜姐妹拿到了地窖里,那里有一間是放了冰的,這幾樣可以先放在冰上冰凍保鮮起來。

  說起這些冰,自然是如花找了硝石回來自己制的冰塊,除了家里的人,像趙嬸他們都以為是冬天的時候,伍立文、志勤他們從山里挖來的大冰塊放在地窖里的。

  按理說去益州找白凌飛的鄭海也該回來了,但是,卻一直不見他回轉(zhuǎn),如花心里多少是有些擔(dān)憂的,這個時代訊息太慢,有個什么事等知道時,黃花菜早就涼了多少茬了。

  四月初六。

  志勤三兄弟去學(xué)堂前,給伍立文鼓了鼓勁,這才依依不舍地和伍立文揮著手,跑去學(xué)堂了。

  如花去吳四那兒把做好的木制家具、桌椅家什都交待給李強(qiáng),叫他安排幾個長工,分別給鎮(zhèn)子上的點心鋪子和仙粉店里送過去。

  中午和伍立文一起吃了飯,兩個閨女如梅和如花又給父親鼓了鼓勁,伍立文就坐著驢車,帶著二河,由袁宏趕著車,告別了妻子女兒,告別了父母和大哥、二哥、小弟,踏上了去穎州府的路程。

  正好因為袁宏昨天回來了,如花想著還是叫伍立文把袁宏帶上,到底是會功夫的人,有袁宏這個護(hù)衛(wèi)跟著伍立文,柳氏、如梅、如花她們也能放心些。

  族長和村長也到村口相送,等驢車跑著沒影了,族長和村長才又跟著吳和邦到他的小吃鋪子里去坐了一會兒,喝了碗灰豆子,族長老了,喜歡這個綿軟的豆子。

  下午,如花把給伍立文帶在路上吃的做的多余剩下來的奶黃包,包了幾份出來,又拿了一些海產(chǎn)干貨,和李強(qiáng)一起,跟著去縣上點心鋪子送家具的牛車,一起到了縣上。

  到了縣衙,把奶黃包、海產(chǎn)干貨給孫縣令、方師爺、吳主簿三個送了去,然后才又找了張捕頭和吳捕快,給他們兩人也一人送了一份。

  “哎喲,聞著可真香,感覺甜絲絲的一股味道。”

  吳捕快還沒有孩子,所以接了如花送的奶黃包,就打開來,拿了一個直接吃了。

  張捕頭則只是聞了聞味道,想的是帶回家去給孩子們吃。

  “吳叔,一看你和張叔的反應(yīng),就知道你是沒當(dāng)?shù)模以诩依锸莻當(dāng)家作主的大男人。”

  吳江三下兩下的咽下一個奶黃包,問如花:“如花,你說這話是啥意思?”

  如花笑著,指了指張捕頭,“看看張叔,接了這奶黃包只是聞了下味道,雖是想吃卻忍著沒吃,還不是想著回家?guī)Ыo孩子去吃的,是不,張叔?”

  張捕頭笑了,說:“是啊,三個娃兒都愛吃甜的。”

  如花就又說:“再看你吳叔,你雖沒有孩子要給他們留著,可你就沒想著給自個兒的媳婦留著,回家和她一起吃,這說明你在家里地位高,肯定啥事都是你說了算,吃啥也是先端一碗給你的那種,那你在家不是個大男人是啥?”

  吳江被如花這么一說,倒有些真的不好意思,還真是的,他從來沒想著要給媳婦留著,回家和她一起吃,在家時,也是媳婦做好了飯,頭一碗都得端了給他,有啥都是先叫他吃好的。

  “嘻嘻,吳叔,對嬸子好點,等她給你生了娃了,她除了照顧你外,還得帶著孩子,一天也辛苦勞累的很呢。”

  張捕頭看吳捕快面上有些尷尬,就笑著說:“好了,別打趣你吳叔了,如花,是來縣上準(zhǔn)備鋪子開張的事?”

  “嗯,把家具什么的拉來了,順便來瞧瞧張叔和吳叔,打聽一下那個林喜峰關(guān)在牢里后有啥動靜沒?”

  張捕頭說:“沒有,志勤和我們說了要牢里的兄弟盯著他,可這都幾天了,他家的人也沒個人來瞧他的,外面也沒人來牢里探監(jiān)。”

  如花想了下,說:“張叔,還是得麻煩你們跟牢里的獄卒說說,盯緊了,我就不相信那個指使他的人不會有所動作,而且這個林喜峰他會這么就等死,他們一定會聯(lián)系的,最大的可能就是叫他的家人給他帶話,他家里來人看他時,張叔,你叫獄卒聽著些他們都說了些啥。”

  張捕頭點頭,“成,我一會兒再跟牢里的兄弟說一聲,叫他們盯緊了。”

  吳捕快問:“如花,你咋就這么肯定姓林的毒殺他媳婦是受人指使了?”

  如花搖頭,說:“不是,他殺媳婦不一定是受人指使了,而是我懷疑他借著他媳婦的死,來誣告我家是受人指使的。”

  張捕頭和吳捕快點點頭,想想也是,花了心思來誣蔑伍家,這姓林的小子和伍家又沒仇沒怨的,只可能是被別人買通指使著這么干的。

  和張捕頭、吳捕快說完林喜峰的事后,如花去點心鋪子看著李強(qiáng)他們把家什全都擺放好。

  點心鋪子廚房里的烤箱什么的也提前幾天都安放好了,奶娘孟氏帶著鄭雪兩人在廚房試著烤制了一些黃金糕出來,試用了一下新烤箱,掌握了一下火候。

  “嬸子,煤餅、蜂窩煤那些拉了幾車呀?”如花問孟氏。

  “小姐,拉了四車呢,全擺在煤倉里了。”

  “是不是用煤這火就持久些,溫度也高的多?”

  “可不是嘛,比柴火持久,溫度也高,這煤餅、煤塊真是個好東西。”

  如花笑笑,又認(rèn)真地囑咐孟氏和鄭雪,“這煤雖是個好東西,但一定要注意,屋子里要常通氣,要不這煤煙吸多了,會讓人中煙毒。晚上一定要把這未燃盡的煤塊都夾放在那個煤爐里,上面放一些煤塊,再蓋好蓋子。第二天煤塊還著著,就能直接用了,還是要通風(fēng),別在廚房里存了煤煙。”

  孟氏一直微笑著聽如花吩咐,末了,才說:“小姐忘了,咱們在北地跟著將軍時,府里是用過這煤炭的,這些我都還記著,你就放心。”

  “哦。”如花心不在焉的應(yīng)了一聲。

  縣里的這個點心鋪子,如花沒有再請掌柜,而是叫奶娘孟氏做掌柜的,鄭雪和如花買的另外兩個人在廚房里做點心,操作人自然是鄭雪,其余兩個則是打下手的。九歲的鄭洋則負(fù)責(zé)在店里當(dāng)伙計,招待來店的客人,有要在休閑區(qū)坐著吃點心蛋糕的,鄭洋負(fù)責(zé)端茶倒水上點心。

  如花覺得,吃蛋糕這些甜食,要是配上可樂、雪碧、咖啡、奶茶、水果鮮榨汁什么飲料的來喝,會更愜意,可惜,可樂和雪碧她做不出來也不會做,咖啡沒有咖啡豆,至于奶茶、水果鮮榨汁飲料嘛,也得再等等。

  不過,她買的那四座山上,寶貝東西不會少,上個月余佑文還跟她說,山上的半山腰桃花開的正紅,還有一座山和那個板粟山差不多,幾乎長的全是核桃樹。

  如花盤算了一下后,叫余佑文繼續(xù)帶著張喜和孫勝去山里探路,如花還叫了兩個堂伯伯吳立木和吳立林加兩個長工,到余佑文說的那個半山腰去,采了不少的桃花下來,依著她上一世的記憶,釀了一些桃花酒,釀的不多,只是她試試做的。

  還曬了些干桃花,如花今天都帶了來,教孟氏、鄭雪和武樂做了桃花糕,在初八點心鋪子開張的時候,就送這種桃花糕給進(jìn)店的前五十個顧客。

  一切準(zhǔn)備就緒,初八的時候,柳氏和柳安、柳旺、吳立德、村長吳立山他們?nèi)チ丝h上,主持縣上伍家點心鋪子的開張事宜。

  鎮(zhèn)子上這邊,除了如梅和如花兩姐妹外,爺爺吳和邦、族長、小叔吳立武、兩個表哥柳杰、柳俊跟著來了,一起幫如梅和如花撐撐場面。

  果然如如花所預(yù)料的,沒有第一次開縣上的仙粉店鋪子時人多。如花也不懊喪,依舊精神滿滿地招待著來恭賀的人,這些人多是沖著柳氏這有個六品封號的身份而來的,不管怎樣,情面這東西,必須要給,禮尚往來,日后才有需要的時候就能借上光。

  福惠居酒樓的許掌柜親自來了,還帶來了尚老板和表小姐舒雯送來的賀禮。如花笑著道了謝收下了,許掌柜還從仙粉店和點心鋪子買了二十份的鴨血粉絲湯和肉丸子砂鍋以及各樣點心、蛋糕,叫伙計送了到福惠居酒樓去,說是吃飯的客人要的。

  如花吩咐兩個鋪子的伙計裝好,快速地送了過去,也沒多謝許掌柜對她生意的照顧,倒是如梅和吳和邦、吳立武他們,對許掌柜不停地謝了幾次,他們覺得許掌柜這樣做,給店鋪撐了腰。

  有外地來的人,從南柳客棧住宿的,錢掌柜都給介紹了伍家仙粉店和點心鋪子開張,那些客人就去嘗嘗了仙粉店的東西,回客棧時還買回來不少伍家點心鋪子的點心,跟錢掌柜說這兩家店的仙粉和點心都很好吃。

  錢掌柜笑著一個勁地說:“那是,這伍家的食材花樣新,就是他們家的麗人坊里賣的那些繡品都不錯,你們要是帶幾樣回家去,準(zhǔn)得老人和夫人、孩子的心,什么手套、鞋墊啊很實用,還有竹編的十二生肖、捕夢網(wǎng),又好玩又好看。”

  如花正好在麗人坊鋪子里,看到剛才吃了鴨血粉絲湯又買了不少點心的幾個客人進(jìn)來了,笑著一招呼,得知是錢掌柜給他們介紹又來麗人坊買東西的,就叫張掌柜給他們好好地介紹了一下店里的貨品,并給他們允諾他們買了東西會給他們打個九折。

  對于錢掌柜好心替他們打廣告,介紹客人的舉動,如花很是感激。

  下午,柳氏就帶著李大喜,柳杰趕著驢車,柳旺和楊大山趕著給蜂窩煤廠買的拉煤的兩輛牛車,拉了兩車的蜂窩煤、煤餅、煤塊和幾個蜂窩煤爐子及家用的鐵爐子,和柳氏一起出發(fā),去往穎州府。

  柳杰趕著驢車慢慢地在前面走著,柳旺和楊大山則趕著牛車跟在后面。

  “柳小叔,就你和我去穎州府找買家,咱能找到不?”

  柳旺握著韁繩,看了一眼同樣趕著牛車在一旁的楊大山,想也沒想地就說:“當(dāng)然找的到,這么好用的煤餅和爐子,人都會搶著買的。”

  楊大山只比柳旺小四歲,但因著東家如花他們的輩份,不得不叫柳旺叔,平常柳旺和他們煤廠的工人倒也打成一片,說話啥的也沒架子,所以大家都覺得柳旺人不錯,能和他們開玩笑說說鬧鬧。現(xiàn)在,看柳旺一副胸有成竹穩(wěn)重的樣子,楊大山覺得這心里沒底。

  柳旺心里也是沒底的,他不知道如花會把這么艱巨的任務(wù)交給他,起初說讓他陪著柳氏到穎州府時,他可是高興極了,長這么大了,還真沒去過府城。

  要知道柳俊那小子得知這次他和柳杰去府城,而柳俊不能去時,柳俊那小子都紅了眼,就差沒掉眼淚了。他可是給柳俊承諾了,去府城好好玩玩看看,給柳俊帶著好吃的好玩的回來。

  可是,為什么如花在臨出發(fā)前,就把這么一個艱巨的任務(wù)交給了自己,讓他帶著楊大山,拉著兩車的煤餅和爐子,去找銷路。

  柳旺的臉皺著,苦哈哈地在心里一個勁地嘆著氣,他要怎么做,才能叫別人買他的蜂窩煤和鐵爐子呢?他要怎么做,才能叫別人和他下訂單,從廠子里買煤餅?zāi)兀?br />
  被柳旺念叨著的如花,此時坐在點心鋪子的休閑小隔段里,手里拿著仙粉店馮掌柜送來的賬本,掃了幾眼。

  如花和氣地對馮掌柜說:“馮掌柜今天也辛苦了。”

  馮掌柜躬身說:“不辛苦,是在下應(yīng)該盡的本份。二小姐,對今天的進(jìn)賬是不是不太滿意。”

  如花笑笑,說:“馮掌柜不要緊張,雖說今天仙粉店的收益只是縣上仙粉店開張那日的三成,但這不是你的問題。過些日子,這生意會好起來的。”

  同樣的,點心鋪子的收益也只達(dá)到如花原先預(yù)期的一半,那件投毒案還是給新鋪子開張帶來了影響。

  從學(xué)堂接了志勤三兄弟和李良一起回家。

  志勤見了如花就問:“娘和小舅他們走了?”

  “嗯,下午走的。”

  志學(xué)就說:“你沒回去送娘?今天鋪子開張情況不好嗎?”

  如花說:“我回去送了娘后又回來的,剛才看了今天的收益,仙粉店和點心鋪子的收益都不如預(yù)期的好。不過,這也是正常現(xiàn)象,那個案子才結(jié)了幾天時間,咱們不可能指望人們都已經(jīng)忘了。”

  志曦一握拳頭,說:“姐,這背后指使的壞人一定得找出來,要不然不定哪天又指使別人去說咱家的壞話,誣陷咱家的鋪子。”

  志學(xué)也揮著拳頭,狠狠地說道:“就是,哥,抽個時間咱再去趟縣衙,找張叔和吳叔說說,叫他們把那個姓林的揍一頓,看他說不說。”

  如花拉了拉志學(xué)的手,說:“二哥,我前兒個去縣里時已拜托過張叔和吳叔了,你們就別再操心了。對啦,大哥,你明天上學(xué)堂時,帶些海產(chǎn),給梅夫子送一些,放學(xué)時再給錢掌柜送一些去,今天錢掌柜把他們店里住的客人給咱們店介紹了不少過來,在仙粉店里吃粉,還買了點心和中國結(jié)、絹花、手套。你明天送海產(chǎn)時,跟錢掌柜再道個謝。”

  “哦,好,我知道了。”

  家里兩個大人都不在,姥爺和大舅舅還有表哥柳俊、表姐柳湘帶著兄妹五個吃了晚飯,一如往常一樣。

  吃完了飯,大家男女分開,志勤三兄弟帶著柳安、柳俊、志森、東子在書屋里讀書寫字。

  西廂這邊,如梅、如花帶著蘋兒三姐妹、杏兒、表姐柳湘在屋里,認(rèn)字描紅講故事。

  如花講的成語小故事和一些古代寓言故事,大家都喜歡聽,每晚上都要叫如花講一個,可如花多數(shù)時間要給繪繡屏圖、首飾圖,寫計劃書制定銷營方案,還有種植農(nóng)作物的記錄以及鋪子新品推出的構(gòu)想什么的。

  哪里能天天講,就隔個幾天有空閑時,給大家講上一個,每次如花講故事時,所有人聚在一起聽,聽完了,互相議論一下后,才分男女去屋子里學(xué)習(xí)。

  今晚自然是如花忙著呢,給大姐她們教了幾個字后,如花就去自個兒的屋子挑燈揮筆了。

  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如花要在麗人坊推出新品,繩結(jié)編制的十二生肖及編制的一些動物腰飾,這些腰飾可以直接掛在腰帶上就像玉佩一樣,也可以編掛在玉佩上,和玉佩一起掛在腰上,男款女款都有。

  還有五彩的手繩手鏈,以及香包這些,都是如花要在端午節(jié)前就得推出的,仙粉店和點心鋪子開了,下來就是如花要加緊教作坊的女工做端午節(jié)這些飾品的工作。

  如花畫了十幾張香包的圖樣,打算著,明天到作坊里去教分調(diào)出來做這批新品的女工,趕在四月二十左右,就得把這些貨運(yùn)一批去穎州府的麗人坊批發(fā)經(jīng)銷店,要不然那些貨商來不及把訂的貨趕在端午節(jié)前運(yùn)回去售賣。

  只有十天的時間,看來得叫這些女工加班加點了,如花放好筆,伸了個懶腰。聽到院子里去送蘋兒姐妹幾個的大舅和大哥回來了,如花就出了屋。

  “大舅、大哥,把堂姐她們都送回家了?”

  “嗯,送回家了。如花,你也別忙活了,早點睡吧,這些日子就沒見你閑過,一直忙活著。”大舅柳安對如花說。

  如花打了個哈欠,說:“事太多了,時間怎么用都不夠,一天一天的過的太快了。”

  志勤說:“早點休息吧,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別你再病倒了,爹娘和我們都得著急死。”

  如花笑著點了下頭,轉(zhuǎn)身時想起來,又說:“大舅,小舅不在的這些日子,就麻煩你兩個廠子來回的跑,管著些工人。”

  柳安點頭,“如花放心,大舅舅曉得的。”

  “陳師傅已經(jīng)跟我說了,這水泥他現(xiàn)在用的得心應(yīng)手,鎮(zhèn)子上和縣上也有人打問,我跟他商量了,到時候他買咱的水泥,我給他給個優(yōu)惠價。只要陳師傅把這水泥用到別處去,將來,水泥廠的水泥不愁銷路,有陳師傅和他的工匠去四處裝修宣傳,咱們也省了去找買家的辛苦。”

  柳安笑著說:“嗯,可不是,陳師傅聽你的,在北面路口那兒建了個茅廁,這路人用個方便的地兒,鎮(zhèn)子上、縣上路過的,都能看的著,知道這是用水泥建的后,自然就打問的多了。”

  如花也笑了起來,這在路邊上建公共廁所是她的主意,要知道人有三急,她在去鎮(zhèn)子上和縣里時,好幾次都只能在路邊找棵樹或背人處解決,露天里干這樣的事,在如花的心里還造成了一定的負(fù)擔(dān),總是害怕突然會冒出個人來。

  于是,如花干脆在她買的地界上,在路邊上隔個一里路就建一個公共廁所,這都建了有五處了,北面兩個,縣里通往鎮(zhèn)子她買的那邊田地邊上建了兩個,村子往穎州府去的路上,就是和鄰村李家村相鄰的,她買的那塊地頭邊上,她也建了一個。

  當(dāng)時陳師傅看到如花畫的公廁的圖紙,有些搞不清楚怎么個建法,如花就連畫帶比劃,總算是給說清楚了。她叫陳師傅建的其實就是上一世村里或是早期胡同里那種多人用的旱廁,兩間,一個男用一個女用,里面有幾個蹲坑。外面的入口墻上,寫了男女兩個字,還畫了相應(yīng)的男女頭像,就怕不識字的人不知道哪間是男哪間是女。

  “嘻嘻,建個公共茅廁與人方便與己方便。這糞坑里積的糞尿,還能拉到地里去當(dāng)肥料,要不然我家這些地,還得四處去買糞肥呢。”

  志勤摸摸如花的頭,說:“如花,有些事爹娘能做的,就叫他們?nèi)ィ銊e太累。”

  如花點頭,說:“嗯,穎州府那邊的鋪子自開張后,娘就再沒去過,這次娘陪爹去參加府試,我沒跟著去,其實就是想叫她去鋪子里露露面,處理處理鋪子里的事情,娘和大姐也不能成天窩在作坊里。這邊縣子的飾品店開張了,我是打算叫娘去管理的,娘現(xiàn)在有六品夫人的頭銜,她得學(xué)會和人打交道。”

  柳安催著,如花和志勤就沒再聊,各回各屋去洗洗睡下了。

  次日,如花就到麗人坊的作坊里,抓緊時間給抽調(diào)出來的二十個女工教香包和五彩手鏈、十二生肖外的其它動物的制作方法。

  這一天,也是二伯吳立德第一日去鎮(zhèn)子上擺面攤的日子,志森在爺爺?shù)男〕缘曜鞴ぃ䦆饦鞘嫌袃蓚不滿百天的孩子要照看,所以跟二伯去鎮(zhèn)子上擺面攤的是杏兒。

  吳立德的面攤擺在如花家店鋪的那個街口,那兒原先就是一家擺面攤的,正好人家要回老家不干了,所以這地方就讓租給吳立德,吳立德和杏兒趕著牛車去了那兒,先從仙粉店把他們寄存的桌椅板凳和爐子、煤餅取了來。

  吳立德和杏兒把東西都?xì)w整好了,就升了爐子架著火,兩個爐子,兩個鍋,一個用做熱干面的,一個用來做油潑面的,原來在那兒壘的一個土灶,杏兒支了一口大鐵鍋,用來燒水洗碗用。

  有路過的人,看到已半個月沒擺攤子的地方又?jǐn)[了攤子,一看放著的一塊木招牌上,除了寫著“吳記面攤”四個字外,還寫著兩樣面的名字“熱干面”“油潑面”。

  于是就有人上前問道:“這熱干面和油潑面是啥樣的?多少錢一碗?”

  吳立德就笑著回道:“客官問,還不如我做一碗你吃,這兩個面都是家傳的作法,別處都沒有,一碗十二文錢。客官嘗嘗哪一種?”

  那人就說:“十二文啊,太貴了,一碗湯面才六文錢,買你這面的錢都能買兩碗湯面來吃了。”

  吳立德還是笑著,說:“客官,這六文錢的湯面和我家這熱干面、油潑面不一樣,我家這面里面放的調(diào)味可不少,還有這油潑面還要用菜籽油,客官是見過大世面的,知道這價錢到底貴不貴。”

  那人還是看著,并沒有打算買,這邊杏兒已照她爹的吩咐,把瀝干水的面條拌上調(diào)好的醬料,滴了一些辣子油,端給了吳立德。

  “爹,你先吃一碗熱干面吧,等有客人來吃時,咱再做。”

  那人看著杏兒端給吳立德的面,色澤黃而油潤,不由自主地就咽了幾下口水。

  吳立德笑著把面端到客人的面前,說:“客官,你瞧,這就是我家的熱干面,聞聞,香吧。客官先想想,想來一碗吃的話,一會兒我就給你做。對不住了,我先去吃面,這一早上忙著煮面,都還沒吃飯呢。”

  說著,吳立德端了面就走去一張桌子前,剛要坐下,就聽那個人說:“老板,你那碗就給我吃吧,你再給你自己做一碗,我這會子也餓了。就嘗嘗你家的熱干面好不好吃。”

  “噯,行啊,你是客,你先吃,來,坐在這兒吃吧。”

  吳立德把面放在桌上,請了那人坐下吃,吳立德轉(zhuǎn)身回去時,杏兒沖他眨了眨眼,吳立德笑了笑,兩父女正互相給著眼色,就聽那人說:“好吃啊,這面吃起來面條纖細(xì)爽滑、有筋道,這調(diào)的味也香濃味美。”

  “噯,客官你覺得好吃就好,第一天開張,你又是第一個客人,客官,你這碗面我就給你優(yōu)惠兩文,收你十文就好。”

  “好好好,以后我還來你這面攤光顧,下次就嘗你那什么油潑面。”

  “噯,好嘞。”

  有了第一個客人,接下來,這面就賣的容易了,陸陸續(xù)續(xù)的有人來吃面,起先都是聽了說要十二文一碗覺得貴,可正在吃的人說面好吃,就有人也想著嘗嘗,花個十二文嘗個鮮也好。

  如此一來,吳立德和杏兒開始忙了起來,馮掌柜還派了伙計過來幫吳立德父女洗了一會兒碗,這才不至于兩父女手忙腳亂的。

  賣完了面,杏兒身上掛著的背包里也裝了不少銅錢,沉甸甸的。兩父女一起把桌椅板凳收了,吳立德和那個伙計一起拿到了仙粉店里放下。

  “馮掌柜,多謝啊,今天要不是你派這個小伙子來幫忙,我那攤子上還真應(yīng)付不過來。”

  馮掌柜笑著,說:“二小姐昨天就囑咐過我了,叫我看著些,要是你那兒忙,就叫我派個伙計給你幫幫手,你要謝啊,還是回去謝二小姐吧。”

  吳立德聽了,點頭,朝馮掌柜一拱手,說:“如花那兒要謝,你和這位小伙子我也得謝。”

  吳立德和杏兒回到了村子,先到了小吃鋪子里去,吳和邦和崔氏一直替吳立德?lián)模恢浪@第一天面攤子上的生意如何。

  看到吳立德和杏兒進(jìn)來,吳和邦和崔氏就問:“怎么樣?面賣的好不?”

  杏兒樂呵呵的抖一抖身上斜挎著的背包,一張小臉是滿面紅光,“聽聽,這全是今兒個掙的銅板,面條全賣完了,有那來晚了沒吃上的人,都說明天還來。”

  崔氏雙手合十拜了拜,說道:“菩薩保佑,面條賣的好就好,你們能掙到錢,我和你爺爺就放心了。”

  吳立德笑著,說:“娘,你和爹就放心吧,這兩種面味道那么好,怎么會有人不喜歡?放心吧,這生意好的很,今兒個這面條準(zhǔn)備的少了些,明天我們得多準(zhǔn)備些去賣,有那吃了熱干面的,說明天再來嘗嘗油潑面。還有那個豆?jié){,也得再多帶兩壇子,杏兒,一會兒跟你吳六叔去說說,明天這豆?jié){可得再多準(zhǔn)備兩壇子才是。”

  吳和邦問:“那豆?jié){也全賣完了?”

  吳立德說:“賣完了,都不夠喝,如花當(dāng)時不是就告訴咱們,這兩個面吃著扎實,容易口干想喝水,她叫咱們?nèi)グ褏橇亩節(jié){買回來去攤子上賣,一碗也不貴,只就一文錢,娘,你是不知道啊,這有的客人吃一碗面,喝了四碗豆?jié){呢,還說這豆?jié){好喝,回家拿了個罐子來買回去三碗。”

  崔氏笑著,拍拍吳立德的手,說:“不知咋的,娘還是喝慣了如花送來的牛奶了,這豆?jié){反而覺得沒有牛奶好喝。”

  吳和邦笑著瞪了一眼崔氏,說:“你倒是知道喝精貴的,這豆?jié){能和那牛奶比嘛。”

  崔氏自己也笑起來,說:“可不是,這牛奶可比這豆?jié){貴好多呢。”

  杏兒聽他爹的話,到了吳立叔的豆腐鋪,看兩口子還在那兒磨豆腐呢。

  “六叔、六嬸,還在忙呢,這豆腐現(xiàn)在磨了天色就晚了,能賣完嗎?”

  吳六嬸就說:“這是如花家要的。”

  “哦,她又要這么多豆腐干啥啊?”

  “我們不知道啊。”吳六叔搖著頭,看杏兒背著背包。

  “你這背包倒是和如花背著的一樣。”

  杏兒低頭看了下背包,笑著說:“可不是嘛,看如花成天背著個背包,里面放著紙筆,隨時寫寫畫畫的,我這個還是跟她要的,背著收錢方便的很。六叔,我來是跟你說,明天我們要的豆?jié){要多加兩壇子,你可得給我們準(zhǔn)備好了。”

  “哦,那些都賣完了?”吳六嬸問杏兒。

  “嗯,賣完了。”

  “要不是如花說,我們都不知道這磨的豆?jié){水都能賣錢,她還教了我們做豆腐皮和豆腐腦、豆腐干,我家兄弟在縣上賣豆腐腦,生意也特別好呢。”

  杏兒笑著,說:“是啊,只要是如花想出來的生意,都賣的好。六叔、六嬸,你們是不是得找兩個幫工的人啊,要不然現(xiàn)在要做這么多的豆腐,你們兩個人忙的過來嗎?”

  吳六叔擦了下汗,說:“是忙不過來,所以就叫了你嬸子的兩個兄弟來幫忙,早上磨好豆腐腦了就叫一個去縣上賣,另外一個就和我們壓豆腐,做豆腐皮和豆腐干,這豆腐皮和豆腐干如花她家包了,不用我們再想辦法去賣。現(xiàn)在,你家又包了這豆?jié){,我家的出的這些東西都能賣完。”

  如花買回去的豆腐皮是用在仙粉店里了,人們吃了一陣子的油豆腐土豆粉了,這油豆腐吃的時間長了,自然就沒有新鮮感了,所以如花教著吳六叔兩夫妻,做了豆腐皮和豆腐干出來。

  豆腐皮切成細(xì)絲,放在麻辣粉或是土豆粉、肉丸子砂鍋里,味道都是不錯,如花還叫仙粉店的廚工,把豆腐皮切絲后做成涼抖的小菜,有那愛吃豆腐絲的客人,就會點上一份配著麻辣粉或是麻辣粉皮吃。

  豆腐干如花買回去后,就用肉汁子鹵了,做好的一部分給爺爺吳和邦的小吃鋪子賣,一部分也送到仙粉店里去,和豆腐絲一樣,按碟售賣。

  如花還知道,福惠居酒樓也盯上了她的這兩樣?xùn)|西,不過,劉掌柜沒來找她,劉小四打探到的消息是,最近劉掌柜被尚老板責(zé)罵過幾次,劉掌柜整日里只做好本份的事,其它也漸漸地不上心了。

  盯上她這豆腐絲和豆腐干的,除了尚老板派的人外,就只有舒雯了,舒雯到仙粉店去吃麻辣粉,嘗了豆腐絲和豆腐干后,就向伙計打聽過。

  劉小四說,那些伙計安掌柜都交待過,多的也不說,只說是東家送來的吃食,叫他們切了賣的,因此,舒雯再沒多說什么,自打上次在街上被如花給了個沒臉,舒雯就沒再出現(xiàn)在如花的視野范圍內(nèi)。

  杏兒和吳六叔打好招呼后,就回了家,到了屋里,見樓氏正抱了一個孩子哄著睡覺,看到杏兒進(jìn)來,樓氏笑著問:“杏兒,今天你和你爹的面攤生意怎么樣?”

  杏兒撇了撇嘴,低聲嘀咕著:“就想著銀子。”

  樓氏沒聽清,又問:“杏兒,你說的啥?”

  杏兒抬頭,大聲地說:“你不會去問我爹,反正他什么都會告訴你,什么都會給你。”

  “哇。”樓氏懷里的孩子被嚇著了,哭了起來。

  原本在屋子里已睡著的另一個孩子也突然哭起來,樓氏哄著抱著的這個,又趕塊轉(zhuǎn)身回了屋子,騰出一只手去哄炕上躺著那個孩子。

  “咋的了,怎么哭的這么厲害?”

  吳立德回來了,聽到兩個雙胞胎的哭聲,就迅速進(jìn)了屋,杏兒咬了咬嘴唇,擦著吳立德的身子走了出去。

  只要是樓氏和那兩個孩子,吳立德的眼里就不會有她和她哥,杏兒想,她不能和她哥一樣,對那個女人除了信認(rèn)外就沒有一點防備,這個家有她哥和她的一份,不能叫那個女人和她的兩個孩子都占了去,她爹不能偏心。

  杏兒進(jìn)了東廂的屋子,她現(xiàn)在和蘋兒姐妹三個住在一間屋子里,這炕都小的覺得四個人睡著有些擠了,可是又沒有辦法,她總不能和她哥住一個屋去。

  要是能再蓋幾間屋子,像如花一樣,一人一間屋住著,那該多好,杏兒想著,把背包拿下來,把背包里的銅板都倒在了炕上,看到這一大堆的銅板,杏兒這心情好了許多,小臉又笑開來,認(rèn)真地數(shù)起銅板。

  一百個一串,用線繩子串好,如花教了她們算賬,這數(shù)數(shù)也能從以前兩位數(shù)的,數(shù)到三位數(shù)了。

  面攤子上掙的錢,杏兒已經(jīng)跟她爹說好了,她的一份工錢也單獨(dú)給她分出來,剩下的吳立德的那一份,杏兒也直截了當(dāng)?shù)漠?dāng)著爺爺奶奶和那個女人的面說了,吳立德掙的錢里,她哥得有一份嫁媳婦的錢,而她的嫁妝她爹也得存些錢給她準(zhǔn)備著。

  杏兒可不想?yún)橇⒌掳彦X都給了那個女人,全留給那兩個男娃去。為了這個,她才這么聽話地跟著吳立德去面攤賣面,她才積極地收錢,把錢自己收著,她還要學(xué)如花教給她的方法,把每天的賬都記清楚,分錢時她就不會少了,要不然她爹被那個女人一忽悠,這錢少了她都不會知道。

  如花一整天都待在麗人坊的作坊里,給女工們教做香包。這個時代只有香囊,那種系在腰上的小小的,上面繡些花樣子,沒什么特色。

  如花做的這些香包,大的有半米那么大,可以掛在床頭、馬車上,也可以放在床上,當(dāng)個抱枕也不錯。小的就是平常的大小,可以掛在腰間,也可以戴在脖子上。

  香包里放了丁香、雄黃、艾葉末、冰片、霍香、蒼術(shù)等具有芳香除濕功效的中藥材粉末,聞起來很香。

  這些中藥材都是跟沈大夫提前訂購的,那一次去沈大夫的醫(yī)館時,聽沈大夫說,睿郡王旗開得勝,僅首次與海匪交惡,就殲殺了三十幾名海匪,并繳獲了十多萬兩的物資。

  那些物資都是海匪從商船和漁村里搶去的,睿郡王回去后,就立即將繳獲的物資,原主退還,現(xiàn)在漁村的老百姓對睿郡王就像是天神一樣崇敬。

  如花沒有打問沈翔的事,可沈大夫主動就說了,沈翔那廝和睿郡王匯合后,就一直跟在睿郡王的身邊,也上了戰(zhàn)船,去剿滅海匪。

  如花想到那個常四小姐和春桃,一個沒忍住,還是問了沈大夫,沈大夫卻根本就不知道常四小姐瘋了的事和沈翔帶走常四小姐和春桃的事。

  那時,如花就萬分慶幸自己沒有一時好心,把常四小姐和春桃留在家里,沈翔那人果真是把麻煩沒有留給自己的親人,哼,他的那份恩,已經(jīng)因為這件事,叫如花已把恩情淡的都要抹干凈了。

  從作坊里出來,如花不停地揉著脖子,做針線活,這脖子頸椎都不舒服。這回去了,還得和趙嬸她們一起做豆腐粉條包子。

  跟吳六叔訂了些豆腐,就是為了做豆腐粉條包子,送去大相寺,算是感謝感謝了行大師在買鋪買地上對她的幫忙。

  到家門口時,袁琦帶了兩個人正往院子外走,和如花面對面的碰上,如花看著眼前的人,這心情頓時不好了。

  ------題外話------

  有票票的給陽光投個票票啊。


  (https://www.dzxsw.cc/book/44750/26893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