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貧僧乃燕國大祭司
朱高熾感覺有些可惜,原本自己應該也是大明的一份子一共開創這個盛世的,可惜如今卻只能在海外做一個封國的世子,雖然這事有好有壞,但他確實是不怎么開心的。
他們這些從大明出去的人,對海外的土地很難有什么感情,那些嘰嘰喳喳的土著人看多了實在是心煩,更不要說飲食生活以及氣候地理上的巨大差異了,這實在是讓人難以適應。
實際上那些移民過來的燕國軍民很多都存在著心理問題,他們都想盡量保留漢人的生活習性,但是面對現實條件的差異又不得不做出適應和改變,這是一種讓人很難受的別扭感。
別說是普通了,就算是朱棣和朱高熾他們待得久了也一樣混身不舒服,這次受邀訪問大明,如果不是國君親自出使不太合適,朱棣恨不得干脆就自己來了,多年未見的故鄉哪怕能回去親吻一下土地,那也足以讓人魂牽夢繞。
這次能回到大明,朱高熾和姚廣孝都是非常興奮的,而大明如今的現狀也給了他們巨大的震撼。
兩人說話之間,朱高熾看到姚廣孝現在的樣子,還是忍不住嘴角抽了抽,雖然已經看過很多次了,但每一次看到之后他還是覺得詭異。
如今的姚廣孝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黑衣僧人的形象了,而是頭上帶著羽毛編制的頭冠,還蓄起了長發扎成一根根的麻辮,脖子上則是掛著骨飾和珍珠,身上的寬袍大衣上面還紋著造型怪異的神像,整個人看下來沒有一點得道高僧的模樣,反而更像是美洲土著部落的祭司一樣。
朱高熾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忍住沒有笑出來,國相變成這個樣子,那是為燕國做出的犧牲,自己應該同情和感謝才對,更不要說此前國相還幫過自己大忙,怎么也不該取笑。
他是真的感謝姚廣孝的,實際上自己這個燕國世子過得也并不安穩,自己的父王朱棣對自己并不是很滿意,反而是更喜歡性格張揚的朱高煦,于是有了更換世子的心思,只是朱棣也還是拿不定主意,最后找來姚廣孝給自己參謀,也就是在這個事情上,姚廣孝幫了朱高熾大忙。
朱棣初時征詢姚廣孝時,姚廣孝只說“王世子仁孝,舉國歸心”,但朱棣仍然默不作聲,于是姚廣孝追加一句:“還有一個好王孫”,這才打消了朱棣改換世子的想法。
姚廣孝準確的拿捏住朱棣的喜好,這位君主喜歡朱高煦不假,但也同樣喜歡王孫朱瞻基,而朱瞻基卻是朱高熾的兒子,如此一來看在朱瞻基的份上,朱棣也選擇不亂折騰了。
有了這么一檔子事,朱高熾對姚廣孝就十分感激了,兩人的關系也愈發親近起來。
雖然朱高熾現在忍住沒笑了,但是姚廣孝又怎么會注意不到他的神態變化,只不過他畢竟是出家人,外表于他而言并沒有特別看重,只不過是一副臭皮囊而已,如果扮成這樣有利于燕國治理子民,他并不會有什么抗拒的。
“說起來貧僧此行除了正式事務之外,也是想借這次機會與諸國就此事達成一致,要把海外大陸的原始信仰與大明神話體系聯系起來,僅僅只靠燕國是行不通的,這事必須得諸國一同來辦!币V孝也不知從哪兒掏出來一串佛珠就捻了起來,搭配現在的造型實在是有些滑稽。
朱高熾也是點了點頭:“還是您的方法效果比較好,把他們的神話與咱們的華夏神話結合起來,完成了咱們統治的宗教敘事,這才算是實現了土民的安定!
海外諸國雖說紛紛建國,但實際上治理起來卻也不是那么容易,最讓他們頭疼的一個問題就是土民的原始信仰太過強大,這樣一來他們很難服從諸國的管理,相比于諸國的縣令,他們更愿意聽部落祭司的話。
諸國嘗試過這種辦法,也不乏用武力封殺鎮壓原始信仰的,但這只能換來更激烈的反抗。
而諸國也不想對土著搞什么清洗,這樣的事情實在是有傷天和,于是怎么解決他們的原始信仰讓他們安心當順民這就是個很大的問題,在別國還在為這事焦頭爛額的時候,燕國已經給出了解法,也就是姚廣孝的原始信仰改造。
以姚廣孝身后的宗教底蘊,他直接把佛道和土民的原始信仰融合起來,創造出新的宗教解釋,于是土民原始信仰里的神明都一一對應到華夏神話體系的神明。
同時又把大明的天子解釋為神明在人間的代表,而諸國的君主則是大明天子的使君,天子派遣使君來到這片土地,只要他們聽從使君的管理,他們就可以脫離苦海。
<div class="contentadv"> 為了讓土民們接受自己這一套,他還真的認真鉆研過土民的信仰,最終在他們的信仰里找到一些合適的預言,然后把燕國的登陸稱作是預言的應驗,從而為自己的理論進行背書,就連姚廣孝自己也直接搖身一變成為他們原始信仰里的大祭司,所以才有了現在的這一身行頭。
光是這樣其實也還是不夠,姚廣孝也很懂做這種事要一手拿著經書一手拿著利劍,于是當燕國治下各個部落的祭司脖子上都架著劍的時候,他們都表示愿意接受姚廣孝的宗教解釋,并且遵從姚廣孝為大祭司。
自此之后,姚廣孝就奪取了土民們的信仰解釋權,從而讓燕國具備了管理他們的法理基礎,以后的燕國縣令也不再是單純的縣令了,還同時兼著祭司長的身份,比他們部落里的祭司還要高一級。
雖然搞這一套很麻煩而且有后遺癥,但是朱棣和姚廣孝都知道沒得選,土民的原始信仰實在是太過頑強不是能直接消滅的,那只能用這種迂回的辦法了。
只是這一套光靠燕國自己還不夠,如果其他國家不跟著配合那就無法自圓其說了,所以必須要大家一同施行才能徹底實現整個大陸原始信仰的改造,好在諸國有萬國國際體系這么一個平臺可以實現這個目標,有燕國的成功經驗在前,其他封國大概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當初朱棣把姚廣孝強行帶去海外時說過要拜他為國師立佛教為國教,這話最終也只實現了一半,姚廣孝的確當上了國師,但佛教這事兒已經沒人提了。
姚廣孝搖頭笑了起來:“大明與當初實在不可同日而語,火車這般神物也能滿地跑了,或許燕國也需要一條這樣的火車線,這足以讓土民們引為神跡,多少能讓我們的宗教敘事更加可信幾分。”
朱高熾深以為然,只有坐上火車才知道這玩意兒多強大,他可眼饞的厲害:“國相所言極是,原本父王只交代我請求增加移民和商談新的貿易項目這些事情,但來了大明后我發現可以談的事情其實還有很多,這一次萬國會議對我燕國一定很有價值!
“科學之道神鬼莫測,實有通天之能,許尚書最早所說的改造世界不是虛言!币V孝想起自己一路的見聞,十分佩服的說起了許良:“諸如火車這類神器皆是科學成果,時至今日此道已是當今顯學,貧僧時常鉆研其學問,越是鉆研就越是佩服,我大明能出現許尚書這么個人,是當今生民之福分。”
姚廣孝的話說的太好,但是朱高熾并不覺得夸張,時至今日哪怕是再看不慣許良的人,都不得不承認許良的偉大,不說其他事情,光是科學一道給世人帶來的好處就足以堵上任何人的嘴了。
“早知道本宮就該把瞻基也帶來看看了,他生下不久就隨我去了海外,還沒有好好看過大明呢!
說到這里朱高熾有些可惜起來,這個事情上他總覺得虧欠了兒子,朱瞻基懂事起看到的就是海外大陸,這實在是有些殘忍:“只能等過幾年他再大些,到時候讓他回大明留學了.”
姚廣孝默不作聲,他倒是覺得讓朱瞻基回來留學更加殘忍,在燕國長大然后來到大明留學,到時候被大明這繁華迷了眼,怕是讓他回去即位他都不太樂意了。
至少對于姚廣孝而言,哪怕是回到慶壽寺做主持也比在燕國當國相舒坦。
和僧人儒生談經論道才是自己理想的生活,而不是在海外和那些土著掰扯神神鬼鬼,可惜的是自己沒得選,當初上了朱棣的賊船就沒法回頭了,可憐自己滿腹才學卻只能用在海外大陸之上,這實在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每次一想到這個事情他就只有心里的一聲長嘆,燕王啊燕王你可害慘了貧道,明明看你的面相是有帝王面格的,怎么最后不是那么回事了呢?
姚廣孝收拾心情,最后囑咐了朱高熾一句:“殿下抵達京城見了皇帝陛下之后,切記莫談公事,而是只敘私情,您與陛下關系越親近,我燕國之訴求也就越好辦了,公事那是貧僧和許尚書去談的!
朱高熾連忙道:“國相放心,本宮知曉!
(https://www.dzxsw.cc/book/44469494/13691006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