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308章 騎兵 外兵曹

第308章 騎兵 外兵曹


第308章  騎兵  外兵曹

        高歡領二十萬并州胡至河南,哪怕明知他只是依例拜謁天子,并為其子高澄主持婚事,卻還是讓活躍在河南的南梁探子與元魏忠臣惶惶不安。

        南梁探子自然是擔心高歡以巡視為名,突然大舉南征,而元魏忠臣們則恐懼高歡自感時日無多,臨死前要過一把皇帝癮。

        但高歡不是劉裕,或許能力不如對方,但架不住親族勢力龐大,又有高澄這么一個兒子,無需擔憂身后事,急著定下君臣名分。

        車駕駛過黃河大橋,高歡坐在車廂中閉目養神。

        杜弼稟告軍中貪腐,其實遠不如高歡所知詳盡,可如今就這么個世道,三國紛爭,你若對將領逼迫過甚,在戰場出工不出力,如彭樂放走宇文泰等行徑也就罷了。

        真給你學賀拔勝、徐德等人在韓陵之戰時,直接戰場起義,才是禍事臨頭。

        軍中貪腐從來不只是局限于少數幾個將領,這也是高歡三令五申不許高澄輕易動作的原因。

        高澄對此也能明白,因此,這些年懲治了如此多的貪腐官員,唯一牽涉到的軍中將領只有時任瀛州刺史的韓軌。

        韓軌是七弟高渙親娘舅,算是自家人,高澄雖懲治了韓軌僚佐府吏,卻對韓軌頗為禮遇。

        韓軌不但不以此生怨,更對高澄心生感激,畢竟沒有將他如尉景一般折辱。

        況且因高澄曾救下竇泰的一事,如韓軌、莫多婁代文等太安系將領,都與他頗有交情。

        顛簸的馬車讓高歡難以入眠,車廂內,與他同乘的兩個孫兒也是嬉鬧不休。

        將要往洛陽與父母相見,他倆格外的興奮。

        高歡睜開眼,看了一眼倆孫兒親密無間的模樣,又沒來由擔心起他們將來會步上高澄與高洋得后塵,為家業相互猜疑、防備,以致彼此視如寇仇。

        對此,高歡暗下決心,到了洛陽定要與高澄好生商量將來對這兩孫兒的安排。

        高歡與兒子們其實并不親近,微末時四處交游,只留高澄與婁昭君以及兩個女兒相依為命。

        投奔爾朱榮后,高洋在晉陽出生,高歡更是無暇顧及高澄、高洋兄弟。

        奪取北魏大權后,其余諸子先后出生,又擔憂他們在晉陽暗自結交將領,威脅到嫡長子高澄,以致手足相殘,又將他們盡數送去洛陽生活。

        因此在將大部分事務交由高澄處置以后,將兩孫兒抱來晉陽的高歡也多了含飴弄孫的時光。

        高孝璋、高孝瑜才滿月就養在他身邊,又是隔輩親,高歡自然屬意于第三代繼承人從這兩兄弟之間產生,便也有了柔然公主作為高澄嫡妻的安排。

        畢竟柔然公主誕下的嫡子,與元魏公主誕下的嫡子,所能獲得的臣民支持,不可同日而語。

        總會有不少人顧念前朝。

        高歡為了這兩個孫兒也算是煞費苦心,往后再添多少孫兒,在他心里的地位,無論如何也是比不得高孝璋、高孝瑜兄弟倆。

        但越是如此,又越是擔心這兩孫兒日后反目成仇,原本巡視地方,與許多故舊重逢的喜悅心情也隨之消散。

        正值五月末尾,盛夏時節,酷暑難耐。

        渤海王府闔家與滿朝文武一并出城接駕,就連天子元善見也被高隆之請出深宮,在此迎候東魏相國,渤海王高歡。

        洛陽城外,一片熙攘嘈雜的景象。

        遠方有哨騎飛馳而至,帶來消息,高歡大軍已過黃河大橋。

        爾朱英娥與宋娘望眼欲穿,兩人對兒子早已是魂牽夢縈,若非高澄不許,她們恨不得立即打馬去迎

        等候許久,護衛著高歡的二十萬并州胡緩緩行來,元善見望著大軍行進,感受到了極大的壓迫感,臉色煞白,不禁暗自懷疑:

        ‘我真能抵抗這樣一支大軍。’

        高歡將軍隊看得無比重要,在日常絕不許任何大將領兵,士卒操訓皆由騎兵曹與外兵曹的僚佐負責,主要有趙起、徐遠、唐邕、白建等四人。

        其中徐遠與韓賢、潘樂與已故的蔡俊等,都是廣寧郡石門人(山西壽陽),曾任廣寧功曹,高歡在信都建義,他與廣寧太守一同投奔,得蔡俊舉薦受用于相府,任騎兵參軍,掌管并州精騎。

        與徐遠一并在騎兵曹任職的趙起是河北人,雖沒有蔡俊這樣的同鄉提攜,卻因被高歡任做段榮典簽,故而與高澄相識。

        趙起能得高澄賞識,除他自身能力以外,更多也是其忠心。

        在高歡當政時期,掌管兵馬十余年的趙起,侍奉高氏十位君主高歡、高澄、高洋、高殷(高洋嫡長子)、高演、高湛、高緯(高湛嫡長子)、高延宗(高澄第五子)、高恒(高緯嫡長子)、高紹義(高洋第三子),真正做到了與國同亡。

        騎兵曹另一名重要僚佐白建相較于他的后人,名聲不顯于后世,畢竟他的六世孫在詩壇有一點小成就,名喚白居易。

        白建沒有太大的才干,但他勤勉于公事,能盡職盡責,故而深受高氏信重。

        唐邕與以上三人不同,他歸屬于外兵曹。

        但他在高澄心里不受待見并非是職位原因,只不過是在原主遇刺后,作為大將軍都護的他立即倒向高洋,協助高洋從鎮守晉陽的王士良手中騙得兵權,使高孝瑜失去上位的機會,而王士良、張亮等高澄一眾舊部也盡數被貶。

        而將舊日同僚賣了一份好價錢的唐邕在高洋一朝,享盡尊榮

        當然,以小高王那笑面虎的屬性,也不會讓唐邕察覺到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不過唐邕確實極具才能,至少他記憶力極佳,熟知朝中各級官吏的情況,在御前檢點數千人不用名簿,能不出差錯地叫出每個人的姓名與具體官職。

        而作為外兵曹僚佐,他對四方軍士強弱多少,番代往還,器械精粗,糧儲虛實,全都爛熟于心。

        又憑著為高洋騙取兵權的功績,在高洋一朝可謂極盡尊榮。

        此次高歡巡視地方,趙起、徐遠、唐邕、白建四人盡數隨行,也有讓高澄與這四位掌管晉陽兵馬的心腹多多熟悉的心思。


  (https://www.dzxsw.cc/book/44440675/13762336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