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五十九章
喝了口茶水,迎上賈璉聽了他這句話后有些緊張的神情,賈寶玉補充道,“只是在娘娘成為娘娘后,我就再也沒有這個想法了。女官和嬪妃是不一樣的,這個我分得清。
省親一事雖說是榮寵,可賈家如今并不迫切需要這一份榮寵來維持體面。娘娘封貴妃這體面,就夠家里添光了。若為省親一事,累得家中在親戚面前失了臉,之后還要緊衣縮食。我想,娘娘也是不愿的。”
賈璉聽出來賈寶玉的意思,忙道,“正是如此,只是如今家中長輩都在興頭上,若是去信說了,恐怕沒甚效果還挨頓罵。”
“所以璉二哥與我說,應不單單只是想聽我表個態說不愿,不妨直說?”
“寶玉你應有法子悄悄的往宮中去個信?”
賈璉也不客氣,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雖是問話卻用了肯定的語氣,“無論走什么路子,只去個信與娘娘,讓娘娘自個兒推了如何?”
賈寶玉:……
他得借時家的人手往宮里遞信,也就是說但凡他往宮里遞信,信的內容必定會讓時柏和五皇子看到。
迎春婚配一事也就算了,畢竟是迫在眉睫,改變迎春人生的大事,而且也只是想辦法給圣上透個消息。
可省親這事,他要怎么開口讓五皇子幫忙往后宮遞消息。
萬一哪個環節出了差錯,被人發現,一個皇子與后宮妃嬪有書信聯系,留下了證據,那是怕五皇子和元春死得不夠快嘛?
他垂下眼眸,沒有應賈璉的話。
賈璉見他沒應,想了想又道,“若是不便給娘娘遞消息,那給五爺遞個消息也使得。”
“此事給五爺遞消息有何用?”
“五爺是養在太后跟前的,讓五爺幫忙請太后找個理由,讓娘娘禁足一年也是個法子。”
賈寶玉:……
嗯,這可真是個好法子。
看著賈璉認真的表情,一時間他竟是分辨不出來,賈璉說的是認真的還是開玩笑的。
也許是賈寶玉眼中的意味太明顯,賈璉有些遲疑著問,“這法子也行不通?”
“……原來不是在說笑啊。”賈寶玉干笑了兩聲,否定了賈璉的法子。
見賈璉皺著眉,要開始想下一個辦法之前,為了不再聽到賈璉那些仿佛玩笑一般的法子,賈寶玉先開口道,“我先往家中去封家書吧,咱們做兩手準備。”
“什么兩手準備?”
“家信寄來前,家中就已經在準備接駕的事,恐怕宮中也有耳聞。”
賈寶玉思索著,慢悠悠的說,“如果此事有回旋的余地還好,那只要去信勸住家里就好。”
“可若此事,并沒有選擇給咱們,那就是必須要接娘娘省親了。”
賈寶玉說到這,其實心中的天平已經倒向這事定死了。
主要是這次后宮晉封的娘娘就三位,不巧全是勛貴家的女兒。
一貴妃,一妃,一嬪。
然后又剛好在三人晉升后,來了一個可以接娘娘鸞駕的消息。
怎么看,都覺得這是圣上故意的,就等著三家來請旨了。
賈寶玉問賈璉,“璉二哥,二嫂可有給你信,信中可有說除了咱們家,還有誰家也在準備接駕?”
“你怎么知道還有別家也在準備?”賈璉下意識的先問了一句,隨后又反應過來,“確實是有,此次晉升的娘娘,家中都備著接駕。”
見賈璉也反應過來了,賈寶玉這才嘆了口氣,“所以咱們要做兩手準備,且在準備接娘娘鸞駕這點上,多下些功夫。”
“若是如此,也沒什么準備可做的,就聽家中的意思就是了,左右他們已是在準備了。”賈璉說得頗有些破罐子破摔。
“不能這么說。”賈寶玉撐著下巴,“吳家和張家若是為了造省親別園,花費大量財力。璉二哥覺得家中得知后,會怎么做。”
“咱們家娘娘可是貴妃,豈能讓人壓了風頭,自然……”
剩下的話,賈璉說不出口了。
他明白了意思的同時,仿佛看到家里的庫房正大開著,里面的東西變成了金銀,長了翅膀飛向他看不見的地方。
賈璉“嘶”了一聲,“你說得很對,是該做兩手準備,我也給你二嫂去封信,讓她在老太太和嬸子面前說道說道。”
賈寶玉見他明白過來,一副著急的模樣,把賈璉按住了,說道,“省親別院自然要造,只是咱們倒不必在外頭買材料。”
“什么意思?”
賈寶玉笑道,“娘娘省親歸司禮監管,何不直接出銀子讓宮里采辦,監工?”
“……寶玉,你認真的嘛?”
賈寶玉點了點頭,十分理直氣壯,“這別院是接娘娘用的,司禮監管著,讓宮里來建造,有什么問題。咱們自己來,誰能保證一定每處都不會逾制。
再者,京中三戶人家都要采辦建別院,商戶聞利而來。那木料石料,各種磚瓦花草的價格只會高,不會低。若咱們家財力還如鼎盛之時,這倒不算問題,可是璉二哥,咱們家現在……”
賈璉聽到各種材料的價格會比往常高,就被說服了。
他生怕時間拖一日,家里的錢就少一些,于是連忙讓賈寶玉當下就隨他一道寫了信,要寄去京城。
出賈璉書房后,賈寶玉抬頭看了看要暗下來的天,咂摸著這一天就這么過去了,又想到懷中還揣著林黛玉的信。
他停下腳步,看著前面不遠處的院子,想了想,覺得讀林妹妹的信,應該找一個雅致些的地方。
于是當即轉頭到了府上的小花園里,坐下后才拆開林黛玉的信看。
林黛玉的信內容不多,只有兩張紙。
問了賈寶玉的情況現下如何,又告訴賈寶玉,賈敏生了個女兒,自己多了一位妹妹。
再往后翻,就是說跟眾姐妹結了詩社,還有跟著賈敏去參宴時,結交了一位朋友嘉慧郡主,并隱晦的問了賈寶玉是否認識這位郡主,字里行間表示這位郡主對賈寶玉很有好感。
賈敏生了位姑娘,賈寶玉還挺高興,自己又多了一位妹妹。
至于嘉慧郡主……
賈寶玉在記憶里搜刮了一圈,從某個犄角旮旯里找出一個人影對上號了。
賈寶玉茫然的眨了眨眼睛。
一見面,上來就把自己砸一腦門的雪球,他怎么看不出來是對自己有好感的樣子呢。
第二日,趕在賈璉將信寄出去前,賈寶玉拿著一封給林黛玉厚厚的回信,轉交給了賈璉。
賈璉掂了掂信,欲言又止,最后還是在臨出門前沒忍住問了賈寶玉一句,“寶玉,你這是把一日三餐吃了什么都給林妹妹交代上去了不成?”
賈寶玉:“……”
家書寄去后,并無回信。
在府試開考前,賈寶玉跟著王瀾一塊,去參加了幾個文會,談不上有什么收獲。
王瀾對他胃口,但王瀾的朋友和他認識的學子里,賈寶玉還真沒瞧上眼幾個。好一些都是知道他身份想要巴結的,以及知道他身份后敬而遠之的。
這么幾次后,他覺得沒意思,也懶得去參加文會了,干脆在府試開始前,又把自己關房間里了。
每日除了做題做文章,也就是多了一項,讓賈璉給他帶最新的邸報。
府試是需要考政見時務的,而政見時務題多半又會和當下朝中所需解決的一些問題掛鉤。
所以對于需要下場考試的學子們而言,找到渠道了解朝政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賈寶玉可以借家中關系,去收集這些信息。寒門學子就只能找辦法去看邸報了,但邸報也不是好得的,地方中多數時候只有官府會有一份,府衙前的通報處會貼一份,但這都屬于不能被帶回家鉆研的。
賈寶玉要邸報時,想到這一點,又想到縣試考了第一名的王瀾,干脆讓人給王瀾也送了一份。
到了五月,府試開始。
府試與縣試不同,是需要在考棚過夜的,要考貼經,雜文,策論三場。
前面是一天一場,唯有第三場策論要考兩天。
而從府試開始,進了考場后,沒到收卷是不允許出場的,但是中途若有需要如廁或是透透氣,可以跟衙役說,由衙役帶著。
考場的恭房,賈寶玉有聽過它的威力多大,說是“十里飄香”都不為過。
為了自己能好好的度過考試,賈寶玉進考場前就打定了主意,少喝水少吃東西,能不去恭房就不去了。
忍個一天半天想來也不是什么大事……
不過,賈寶玉失策了。
他無法忍受饑餓,也無法再悶熱的號房里滴水不沾。
賈寶玉深吸了一口氣,看著面前寫了一半的卷子,最終還是舉起手來,讓衙役收卷子,帶去恭房。
這次府試,賈寶玉被排在了比較靠貢院大門的方向,而恭房在貢院的后稍。一路走去,賈寶玉目不斜視,只用余光往兩旁瞥了幾眼,權當放空一下自己緊繃了一天的腦子。
不想倒是讓他在靠近恭房的位置看到了王瀾,賈寶玉沒忍住,往前頭王瀾那又看了幾眼,在衙役察覺前收回目光。
(https://www.dzxsw.cc/book/42685923/3141595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