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報紙主編的邀請
幾名乘客開口,證明林奇所講內容都是真實可信的,與他們所熟知的基本一致。
“厲害厲害!”
“多讀書就是好,即便是閑聊天,也能聊得這么精彩!”
“這小伙子,一看就是個有文化的!”
“我家孩子要是也能像他一樣有文化,我做夢都能笑醒!”
眾人紛紛夸獎。
“謝謝,慚愧,慚愧……”
林奇露出謙遜的笑容。
顧錦云則情不自禁地面露驕傲之色。
瞧。
這就是她的小奇哥,她的戀人!
“水來嘍!”
此時,那位幫忙去接水的大哥回來了,把茶杯遞過來:“拿好,小心燙!”
“我這里有茶葉,你要不要來點?”
坐在對面的中年男子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里取出一小袋茶葉遞過來:“綠茶,清熱解暑的!”
“不用了……”
“別客氣!”
“好,謝謝!”
林奇接過茶葉,捏了一些放進茶杯里,又把剩余的遞回去。
中年男子把茶葉收起來,卻又從公文包里取出一張名片,雙手呈到林奇面前:“你好,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宋金水,是東慶日報社旗下《東慶晚報》的主編。”
林奇沒想到他會突然掏出名片,以如此正式的方式自我介紹,微微一怔后,才雙手接過名片:“你好,我叫林奇,奇怪的奇。”
“林奇你好。”
宋金水點了點頭,認真道:“我覺得你講得這些關于各種面條的內容,特別有意思。所以想邀請你,把這些天南海北的面條做法、特色,及其背后的故事,整理成文字,發表在我們《東慶晚報》上面,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
“當然有興趣!”
林奇點點頭,問道:“方便透露一下稿酬價格嗎?”
“這種介紹餐飲美食的文章,我們會將其安排在生活雜談板塊,通常而言,這個版塊的稿酬定價是千字15元。”
“千字15……還行。”
林奇點點頭。
一般而言,期刊報紙的稿酬定價在千字10—30之間。
地方性小報,由于銷量低,稿酬定價會低一些,千字8元、千字5元的情況都有。
但像《東慶晚報》這種全省銷量排名前三的報紙,稿酬定價就會更高一些,通常是千字10元起步。
千字15,算是一個比較中肯的價格。
“還行……”
宋金水重復著林奇的話,笑問道:“好像,你對這個價格,不是很滿意?”
“宋主編誤會了。”
林奇笑道:“生活雜談類的文章,千字15的價格,很合理。不過,我想向宋主編打聽一下,什么類型的稿件,稿酬價格更高一些?”
“文學類稿件的價格會稍高一些。”
宋金水說道:“發表在《東慶晚報》上的文學類稿件,稿酬定價通常為千字20。
對于一些質量特別優秀的稿件,我們還會將其推薦給自己報社的《文學先鋒》雜志。
如果被雜志收錄,作者還會另外收到一份千字20—30的稿酬,具體由《文學先鋒》編輯部來定。”
“這個挺好。”
“所以,你打算同時向我們投稿文學類稿件?”
“倒也不是同時……”
林奇搖搖頭,將杯子里的茶水倒在杯蓋里一些,小心吹了吹,遞給顧錦云:“喝口水吧。”
“嗯。”
顧錦云甜甜一笑,接過去,小口小口抿著喝。
林奇也抿了幾口水,潤了潤嗓子,笑道:“宋主編,咱們待會兒再聊……大家還聚在這里,等我講其他面條呢。”
“好!”
宋金水點點頭:“我也很期待!”
“剛才講了東部地區的面食,下面,咱們的腳步往西……”
林奇又講了中西部地區各省份的特色面條。
饸饹面、蘸水面、褲帶面、biangbiang面、熱干面、牛肉拉面、擔擔面、甜水面、燃面、鱔絲面、小面……
各種各樣的面條,被他繪聲繪色地描述出來。
在場眾人皆聽得如癡如醉,情不自禁地頻頻吞咽口水。
待到林奇講完收尾時,恰好到了午餐時間。
早已被饞得不行的眾人,紛紛拿出自己的午飯,開始享用。
只不過,剛聽林奇講了那么多種誘人的面,再吃這些燒餅、餅干、方便面什么的,實在沒什么滋味。
“錦云,咱們也開飯。”
林奇從書包里取出一個用毛巾包裹著的塑料袋,打開后,里面是一摞尚且熱乎的蔥油餅。
“我媽早上剛烙的,香著呢!”
林奇拿了一張,遞給顧錦云,又拿了一張,遞給對面的宋金水:“宋主編,來一個吧。”
“謝謝!”
宋金水微笑著擺擺手,從公文包里取出一盒餅干:“我吃這個就可以了。”
“甭客氣,我都喝你茶葉了,你吃我一張餅算什么?”
林奇笑道:“更何況,咱們往后打交道的日子還長著呢,不是么?”
“好吧。”
宋金水笑呵呵地將蔥油餅接過去:“既然你這么說,那我就不客氣了……”
說著,又將餅干往他們這邊推了推:“你們也來點餅干。”
“好。”
吃了餅干和蔥油餅,喝了點水,林奇對顧錦云說道:“錦云,咱倆換下位置,我坐里面。”
“好。”
二人起身,交換位置。
林奇從書包里取出一個筆記本和一支鋼筆,放在面前的小桌上。
宋金水驚訝地看著他此番舉動:“你該不會是要在火車上寫文章吧?”
“閑著也是閑著。”
林奇說道:“正好趁著你在,先寫點,交給你審審稿。”
“也行。”
宋金水點點頭,饒有興趣道:“那你是要寫面條雜談呢,還是文學作品呢?”
“是什么,你說了算。”
“我說了算?”
宋金水怔了怔,不解道:“什么意思?我讓你寫什么,你就寫什么?”
“不是這意思。”
林奇笑了笑:“待會兒你就明白了。”
“好吧。”
宋金水點點頭,不再說話。
只是將目光落在林奇的筆記本上,好奇地等待著林奇落筆。
被他盯著,林奇也沒有覺得不自在。
他稍作思索,筆尖落在紙上,唰唰唰地寫了起來。
宋金水將他寫的文字,在心中默讀出來。
“古往今來,餐桌上的各大流派爭奇斗艷,在紛繁的美食武林中,一碗細膩、綿長又美味的面條看似簡單,卻深藏無數技巧與功夫。
塞外銀川,辣香的孜然炒面透著西北人的敞亮;水鄉諸暨,次塢打面里滿是江南的柔情;雨城雅安的噠噠面在曾經的古道驛站依然響亮。
我們歷來擅長在面食上大做文章,將一碗面做得花樣百出、芬芳馥郁,嗍上一口醉人心扉。
碗中天地寬,面里乾坤大,唯有功夫高深,才能引來饕客無數……”
看來還是寫面條。
不過……這文筆,相當有水平啊!
宋金水的目光中,閃動著驚訝之色。
他原以為,林奇寫面條,就是直接拎出來一種面條便開始介紹。
卻沒想到,林奇會先用這么一段話,對面條這類食物進行描寫。
出色的文字,瞬間將普普通通的面條形象拔高了許多,變得生動且優雅起來。
“蘭舟,南北多山,黃河自西向東,緩緩穿過整座城市,將兩岸的黃土沖刷為多情的溝壑,為這里注入一種豁達的浪漫。盆地的地貌像口大鍋,將這座城盛裝起來,黃河水猶如不斷注入的牛肉湯,慢慢熬制屬于這里的氣質。就這樣,一碗牛肉面融入到日與夜。”
“牛肉面,是蘭舟這座城市‘舌尖上的靈魂’,是刻在蘭舟人心尖尖上食物……”
“蘭舟的清晨是有味道的,牛肉面的香味,從面店開始熬湯的那一瞬間四散彌漫,順著風散到每一條街道的犄角旮旯……”
“一碗絕佳的牛肉拉面應該具有湯汁清爽、蘿卜白凈、辣油紅艷、香菜翠綠、面條黃亮五個特點……”
“第一口湯下肚,再來一口面條,輕輕把蒜苗子和辣子紅油吹遠一點,再就一口湯,切一份牛肉片,剝一顆白雞蛋泡進湯里,如此搭配,便是開啟完美早晨的序幕……”
唰唰唰——。
林奇神情專注,不停書寫。
筆尖在紙面上飛舞,一行行文字躍然于紙上。
文字書寫的速度,當然遠不如閱讀的速度。
但也正因如此,給了宋金水可以細細品味、反復咀嚼這些文字的時間。
他越讀,就越覺得喜歡。
林奇的文字,既充滿優雅深邃的意境,又富有人間煙火氣。
品讀這些文字,就仿佛置身于蘭舟這座城市中的市井長巷,與蘭舟人一起品嘗那湯鮮味美的牛肉面,感受他們朝朝暮暮、生活日常。
“寫得真好……”
他情不自禁地喃喃低語。
這哪里是什么面條雜談,分明就是一篇充滿人文氣息的美食散文嘛!
此時此刻,他終于明白了林奇的話。
面條雜談,還是文學作品,由他說了算。
意思是,這篇文章,是放在生活雜談版塊,還是文學版塊,由他這個報紙主編決定。
他的決定——當然是文學版塊!
而且,要把它推薦給《文學先鋒》!
與此同時。
顧錦云也稍稍探著身子,閱讀著林奇所寫的文章。
她的親生母親鐘麗,是一個愛讀書、有文化的女知青。
受她影響,顧錦云和姐姐,從小時候就開始識字、讀書。
雖然后來,由于家中變故,她連小學都沒讀完,就被迫輟學了。
但讀書的習慣一直沒有丟掉。
每天在忙碌之余,擠時間讀一讀鐘麗留下的那些書,對于她而言,也是痛苦生活中難得的一絲慰藉。
由于讀了不少書。
雖然她的學歷水平不高,但對文字的閱讀賞析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
因此,她也感受得到,林奇這篇文章寫得相當棒!
她看看那些文字,再看看林奇。
只覺得此時靠在車窗邊、持筆認真寫作的林奇,有著朝氣蓬勃的銳氣,卻又不失令她感到心安的沉穩,散發著一種與他人截然不同的獨特魅力。
令她情不自禁地愛慕、崇拜。
目光癡迷。
(https://www.dzxsw.cc/book/42662358/3636605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