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古代的蒸器
“余大廚,你知道這是什么?”
注意到徐來眼神的變化,夏江河頓時眼前一亮。
突然覺得,今天把徐來叫過來,是一個最正確的決定。
“不知道。”
徐來搖了搖頭,給出的答復讓在場眾人皆是一愣。
“你……怎么能不知道?”
夏江河張大了嘴巴,一下傻眼了。
適才,他分明看到徐來眼神的變化,那絕對是看到熟悉事物的眼神。
可現在對方居然說不知道。
“您別激動,聽我把話說完。”
“我只是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我知道它應該是干什么用的……”
徐來額頭冒汗,連忙解釋。
眼前這件青銅器,呈盆狀,兩側各有一耳充當把手,這個造型已經非常接近而今帶把手的鍋了。
但有意思的是,這個“鍋”的中間,多了點東西。
它中間有一個凸起來的“柱子”。
“柱子”的高度幾乎與鍋的邊緣平行,內部中空,且頂部還有四個氣孔,呈現出蓮花的造型。
其實徐來很清楚這是什么,因為在地球那邊早就見過了。
只不過,他現在肯定不方便說。
要是一口說出這玩意的名字,那還不得被夏江河拉回去切片研究。
所以,他只能通過其使用的方式,來進行解答。
在古代(商周時期),炊具和食具品種眾多。
因為古人講究禮制,再加上封建社會等級森嚴,所以會按照具體的使用的場景和需求,來細分化。
諸如鼎、簋(guǐ)、鬲(lì)、甑(zèng)、釜(fǔ)、甗(yǎn)、簠(fǔ)等等。
其中多數人相對熟悉一點的,便是鼎了。
鼎在當時是主要的炊具,主要應用于煮的功能。
到了后來,隨著時代的變遷,鼎逐漸演變了陪葬品,篆刻銘文來標注主人身份,最后演變成了今天仍在使用的香爐,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稍微對三國或者古詩有所研究的人,會對釜(fǔ)有所了解。
曹植七步成詩中“豆在釜中泣”便描繪的是這種炊具。
但無論是鼎還是釜,其大致的烹飪方式,皆為【煮】。
從烹飪技法的角度來看,二者皆是充當了“煮鍋”的作用。
但眼前出現的這件青銅器,卻有了本質上的區別。
因為它內部出現了氣孔。
前面也說過,在南宋以前(鐵鍋尚未誕生),古人主要的烹飪方式是蒸煮以及燒烤。
氣孔的出現,便意味著蒸氣。
因此,這個廚具的使用場景,應該是【蒸】。
在地球那邊的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了一批文物,當中便有這一件跟這一模一樣的玩意。
這個東西其實叫做【甑(zèng)】,一般多跟【鬲(lì)】配套使用。
甑的出現,也是有原因的。
縱觀人類烹飪的歷史。
自從人類學會用火以后,最先掌握的烹飪方式是“燒烤”。
而在穴居之后,篝火從野外被移入洞穴,火塘繼而出現。
人類開始學會將火炭里面放入炙石,將食物炙熟。
烤和炙這兩種烹飪方式占據了很長一段時間,有專家曾估算出大約為200萬年。
進入新石器時代后,陶器開始出現。
人類便擁有了除烤、炙之外的第三種烹飪方式——煮。
最為經典的煮器便是【鬲】了。
陶鬲中可以煮大塊的肉或者植物塊莖,但煮的時候需要不停攪動。
因為鬲有一個很大的缺陷。
在煮一些粉末狀的食物,諸如谷物碾碎之后的粉末,在遇水糊化后,極易沉淀附著在陶壁上,如果不及時攪動的話,陶壁就非常容易因積溫過高而爆裂。
為了解決這一痛點,新石器時代晚期,古人在鼎、鬲等陶器的基礎上創造出了甑。
甑是一種底部有若干小孔的容器。
將谷物放入甑中,再將甑置入鬲、釜等盛水的陶器之上,底部加熱將水燒開,通過氣孔將蒸汽輸送到甑中,利用高溫蒸汽將食物烹熟。
這就是古人的第四種烹飪方式——蒸。
據《古史考》載:“黃帝始蒸谷為飯,烹谷為粥。”
可見在炎黃時代,就出現了“蒸”這一烹飪技法。
“呃……怎么了?”
說著說著,徐來突然停住了,因為突然發現,所有人都呆住了。
一個個張大了嘴巴,驚訝地看向自己。
“沒……沒什么,你繼續……”
楊茜下意識想要捂住嘴巴,但卻忘了自己還穿著防護服。
太讓人吃驚了。
剛剛出土的文物,只是看了一眼,就能說出這么多知識來。
而且,每個論點都有理有據。
余大廚,你確定你是個廚師而不是一位青銅器研究者嗎?
“古人用的蒸器!!!”
楊茜從震驚中恢復了過來,但其他人卻并沒有。
因為不少人都意識到,今天這次發現,意味著什么。
“咱們又一次修正了歷史!!!”
夏江河哈哈大笑,眼睛里是抑制不住的激動。
在此之前,關于古人使用“蒸”這種烹飪方式的時間并不確定。
有說西周的,也有說黃帝蚩尤等神話時代。
但都拿不出證據。
但今天,有了眼前這件青銅器,他們起碼可以在歷史的河流中,定下一個錨點。
在這個錨點之前,蒸這種烹飪方式,就已經出現了。
“余大廚,你給這件青銅器起個名字吧。”
夏江河說道。
“嗯!!!”
“讓余大廚命名?”
“我靠,我沒聽錯吧?”
此話一出,在場所有人再次瞪大了眼睛,第一時間都感覺自己聽錯了。
要知道,夏教授對待文物一向非常嚴謹,尤其是在對文物命名這一塊上。
想當初,夏教授的兒子夏英華挖出雞豆花石碑的時候,激動不已,當即就提出了一個請求,說能不能讓他來給石碑命名。
發現石碑的是他,同時他又是夏教授唯一的兒子。
按理說,這樣親的關系再加上挖掘出石碑的功勞,索要一個命名權并不算過分。
然而,夏教授當即就拒絕了,直接來了個大義滅親,第二天就將夏英華給調走了。
這事讓夏英華emo了好久,好些年過去都產生了心理陰影。
然而,今天,夏教授竟然主動邀請余大廚來命名。
這真的是大新聞。
不過仔細琢磨一下也是,余大廚說得頭頭是道,或許他心中早就有了一個名字。
“您就別拿我開玩笑了,這東西的名字您肯定知道。”
“這樣吧,明天……哦不對,后天吧,后天應該差不多了。”
“后天我請您和大伙品嘗一道美食,您看我猜得對不對。”
徐來呵呵一笑。
糟老頭子壞得很,明明心里已經有了正確答案,還在這里試探我。
(https://www.dzxsw.cc/book/40346357/3636567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