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這也配叫皇帝?
【李隆基駕崩后,大唐給他的廟號是玄宗。
這已經算是夠客氣的了。
后人們對他的戲稱就顯得格外諷刺與明顯了。
被人稱作千古半帝的李隆基也無愧于這個稱號。
如果天寶六年之前的李隆基駕崩了,那么他在大唐的地位直追太宗皇帝,甚至可以平起平坐。
但是很可惜,李隆基沒有死,還很長壽,這也毀了他的名聲、他的帝國,更毀了這個國家百年來所有的大業。】
“......”李隆基無語,隨即無奈嘆道:“朕后來到底是有多么糊涂昏庸,才能讓后世如此唾罵?
甚至連開元功績都能忽略掉?”
【前明后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隆基,這位年少時就備受帝國統治者青睞,武后二代三代子孫中最杰出者,最有太宗遺風、武后狠辣之性、高宗仁慈之手的優秀后嗣。
是無可爭議的帝國繼承人,所以李家三郎才能在兩個哥哥都活得好好的情況下,被直接立為太子。
在封建社會時期,一個國家想要強盛很依托于這個國家君主的個人能力。
縱觀歷史,一個帝國走向衰落的節點與原因有很多并發的因素,但是這個國家的領袖如果成為了變革的節點,帶來的影響也是最大的。
開元之治的巨大成功帶給了大唐榮耀,帶給了百姓安康,帶給了這位君主巨大的成就感的同時,也蒙蔽了他智慧的雙眼。
李隆基在開創盛世后,逐漸開始滿足了,他沒有了先前勵精圖治的精神,也沒有了改革時的節儉之風。
開元二十五年,李隆基聽信讒言,將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廢為庶人并殺害,一日殺三子。
武惠妃去世后,整個后宮再也沒有讓他滿意的女子。
直到他見到武惠妃之子壽王李琩的王妃楊玉環。
這位與西施、王昭君、貂蟬并列為華夏古代四大美人的壽王妃,美貌絕倫、艷麗無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里的羞花即指的是她。
李白甚至被奉旨要求為楊玉環寫詞,他的清平調也被認為是寫楊玉環美貌最好的詩詞: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然而,李隆基卻不顧任何禮節,就將夫妻和鳴的楊玉環招進宮中。
楊玉環懂音律,也很聰明,還擅長歌舞,很得玄宗歡心。
于是李隆基他令自己的兒子與王妃和離,強娶了自己的兒媳。】
“???”曹操不禁感慨道:“四大美人能得其一,這倒也是這玄宗之福啊!
不過孤可不像這玄宗一樣,居然搶自己兒子的老婆!”
太無恥了!曹某也呸一聲。
“這便是安史之亂的起始嗎?”各朝觀看天幕的古人皺眉嘆道。
一個開創如此功業的皇帝,居然在后面做出了強搶兒媳的丑事,看來這就是大唐衰落的起點了。
【天寶年間,唐玄宗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對后宮的賞賜錢不計其數,戶部郎中王鉷為了投其所好,“歲貢額外錢百億萬,貯于內庫,以供宮中宴賜”,并且還告訴玄宗:“此皆不出于租庸調,無預經費。”
玄宗不僅不問這些經費的來源,反而對“務為割剝以求媚”的“中外嗟怨”者,“益厚遇之” 。并以王鉷為御史丞、京畿采訪使。
楊國忠為了討好玄宗,屢次向玄宗報告說倉庫如何豐富,故而玄宗率群臣參觀左藏(皇宮的倉庫)。
因為楊國忠早把各地應輸往京師的租和地稅變成布帛,存于左藏,玄宗看了當然高興。
于是,他“視金帛如糞壤,賞賜貴寵之家,無有限極”
李隆基不知道這些錢怎么來的嗎?
不,他知道,正如我們前文所講,他認為開元盛世已經是史無前例最強的盛世了,享受一下奢靡一下又如何?
“朕打了半輩子的仗了,就不能享受享受了?”】
李世民攥緊拳頭,憤然的一拳捶向桌面,“砰”的一聲驚嚇到了殿內的眾人。
“這還有一點當皇帝的樣子嗎?”
“強娶兒媳、奢靡享樂,他怎么就不早點去死!”
看到李二咬牙切齒的模樣,長孫皇后輕聲道:“豈不類祖?”
二鳳扭頭看見了妻子幽怨的目光,也是想起了皇后所說何事,頓時有些尬住了。
長孫皇后輕哼一聲,繼續看著天幕,心道:都是李家的好兒郎啊,都喜歡姓楊的嗎?
【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雖然是背叛了李隆基的安祿山,但讀過史書的我們都知道,安祿山的強大與反叛都是李隆基和楊玉環所給予的縱容,這有著絕對的關系的。
首先,安祿山并不是漢人,他的父母是突厥人。
父親死后,母親帶著他改嫁了大唐的將軍,他也隨之改姓為安。
毫無疑問,安祿山是個人才。
開元二十年(732年),張守珪任幽州節度,安祿山偷羊被抓住,張守珪拷問他,準備亂棍打死,他高聲喊叫說:“大夫難道不想消滅兩個蕃族啊?為什么要打死我!”
張守珪見他長得白白胖胖,語言豪壯,就放了他。命令他跟同鄉史思明一起抓活俘虜,他們只要出去就一定能夠按時抓到,就把安祿山提拔為偏將。
張守珪老是嫌安祿山過于肥胖,此人又一向令人敬畏,安祿山感到害怕就不敢多吃食物,又因性格圓滑,善于鉆營,很得張守珪的喜歡。
而安祿山又以驍勇出名,張守珪就把他收為義子。
同時,在《資治通鑒》、《舊唐書》、《新唐書》中對于安祿山開元二十年到開元二十四年之間的事情有著極大的爭議。
但我們不妨從此得知,此時的安祿山已經具備了平步青云的條件,而大唐尚未墮落的三省長官也看出了此子斷不可留。
《資治通鑒 唐紀 三十》:張守珪使平盧討擊使、左驍衛將軍安祿山討奚、契丹叛者,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夏,(開元二十四年)四月,辛亥,守珪奏請斬之。祿山臨刑呼曰:“大夫不欲滅奚、契丹邪!奈何殺祿山!”守珪亦惜其驍勇,欲活之,乃更執送京師。張九齡批曰:“昔穰苴誅莊賈,孫武斬宮嬪。守珪軍令若行,祿山不宜免死。”上惜其才,敕令免官,以白衣將領。九齡固爭曰:“祿山失律喪師,于法不可不誅。且臣觀其貌有反相,不殺必為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識石勒,枉害忠良。”竟赦之。
《舊唐書 卷九十九 列傳四十九》張九齡傳 :二十一年十二月,起復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明年,遷中書令,兼修國史。時范陽節度使張守珪以裨將安祿山討奚、契丹敗衄,執送京師,請行朝典。九齡奏劾曰:“穰苴出軍,必誅莊賈;孫武教戰,亦斬宮嬪。 守珪軍令必行,祿山不宜免死。”上特舍之。九齡奏曰:“祿山狼子野心,面有逆 相,臣請因罪戮之,冀絕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誤害忠良。” 遂放歸籓。
《新唐書 卷一二六 列傳五十一 》張九齡傳:安祿山初以范陽偏校入奏,氣驕蹇,九齡謂裴光庭曰:“亂幽州者,此胡雛也。”及討奚、契丹敗,張守珪執如京師,九齡署其狀曰:“穰苴出師而誅莊賈,孫武習戰猶戮宮嬪,守珪法行于軍,祿山不容免死。”帝不許,赦之。九齡曰:“祿山狼子野心,有逆相,宜即事誅之,以絕后患。”帝曰:“卿無以王衍知石勒而害忠良。” 卒不用。
可以說,在張守珪的帶領下,安祿山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的大勝,又善于鉆營和討人喜歡,讓張守珪對他喜愛異常,一個出身異族的邊將義子,在短短的四年內接連上升。
其升職之速度堪稱恐怖,而由于安祿山的履歷過于精彩,于是他也等到了一場自己親率的戰爭。
這場戰爭史料并沒有詳記,總之是“大敗”。
大敗到什么程度呢?
讓開元四相的張九齡下令“必斬之”。
而這生死大劫也能被安祿山平時經營的關系所躲掉。
大唐要斬殺官員是需要呈報皇帝的,李隆基認為殺武將不妥,于是不同意,甚至還見了下安祿山。
不顧張九齡的力勸,李隆基覺得這個胖乎乎的胡人甚是可愛,完全沒有那彪悍身材的邊將蠻風。
甚至還很會逗樂這位大皇帝,于是李隆基下令赦免安祿山,并且還讓他高升了。】
“可愛?朕******”
“不是,這也配叫皇帝?”
李世民被氣炸了,大敗喪軍,這都沒有斬,這個李隆基腦子里到底裝的是什么?
“朕現在很懷疑,這個李隆基到底會不會治國?開元盛世不會是那開元四相開創出來的吧?”
李隆基:“......胡說,朕明明是讓他戴罪立功的!不擅殺大臣,這是我大唐自太宗傳下的遺風,這是仁愛!”
(https://www.dzxsw.cc/book/40213378/2221050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