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經緯融錦繡 乾坤藏心中
“這塊是蟠龍鳳紋,這塊叫飛云流彩,這塊比較知名的,算是蜀錦開創出的繡品樣式,名為‘八達暈’,其獨特之處便在于將不同形狀的圖案作為骨架,再將這些圖案的紋理通過旋轉、重疊、拼合、團疊等方式,形成不同層次的暈彩效果,‘八達暈’錦、‘六達暈’錦都是這種原理!绷喝堰呑哌吔榻B著在展示的蜀錦特點,崔晴兒初次見到如此繁多的蜀錦花樣,不禁瞠目結舌,連連贊嘆。
直至走至一處,梁三友指著此塊蜀錦道:“崔兄,這便是去年的‘錦觀大會’奪魁之作——云遮蓮霧了,是‘羅絲坊’的佳作,不知崔兄可看得出其優勝之處?”
崔晴兒聞言,看了一眼梁三友,見其眼中竟流露出一絲得意之色,不禁心中暗忖:難道這梁三友是羅絲坊的主事人?但看其氣度又不像是商賈之人,緣何自己會感到其有種炫耀之感。
來不及細思,崔晴兒轉眼再看向此塊蜀錦時,便被這蜀錦中大氣磅礴的氣勢所震撼。此塊蜀錦織法層層疊疊,以疊暈套色的手法將那遠處的晨光一點點滲出,使原本普通的祥云花飾有了生命,帶來了天地初開般的明媚霽云之氣象,讓人一眼望去,便生出萬千凌志豪情來。
“好,此塊蜀錦全無小嬌娥之氣,反倒氣貫長虹,如混沌初開之時綻放出的一束耀眼紅光,喚醒萬物,浸染層云!
梁三友滿臉驚喜地看著崔晴兒,大有生逢知已之感。
崔晴兒又接著道:“此前,并未見過如此美妙的蜀錦,如今看來,蜀錦的構圖正如畫作一般,這幅作品便有趙黻的《江山萬里圖》之感,既有云遮霧掩,崇山連綿,又有‘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壯闊,繼而水天一色,氣勢磅礴。夏文彥在《圖文寶鑒》中曾說趙黻的畫作:‘作人物、山水、窠石、江勢、波浪,金、焦二山,有氣韻,有筆力’,這《江山萬里圖》正是尚需如此多的圖景方可呈現出這般氣象,而這一幅寬不過丈余的蜀錦便完全呈現出同等的意境,真讓我大開眼界!
崔晴兒自小體弱,不能習武,對名畫字貼便極為喜愛,曲鳳霞雖不懂這些,但只要崔晴兒喜歡的自然搜羅來供她把玩,故而崔晴兒或藏或觀,對書畫的觸覺極為敏銳,只不過曲鳳霞擔心她的身體,從不讓她習畫練字罷了。
“千兩黃金容易得,知已一個也難求!崔公子你真乃三娘知音之人,今日何其有幸,得友如此。”梁三友此時激動地扯住崔晴兒的雙手,兩眼炙熱地看著崔晴兒道。
“三娘?你是?”
“請恕三娘此前欺瞞之罪,小女正是‘羅絲坊’的尤三娘,此幅‘云遮蓮霧’便是去年我設計編織的蜀錦。”尤三娘因一時激動道了真姓名,此刻便也不再欺瞞,向崔晴兒施了一個萬福道。
“難怪你對蜀錦如此博識,是在下有眼不識泰山。此前在看‘繡街’的時候聽眾人提起過你,都贊你色藝雙絕,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贝耷鐑捍丝虆s不便自表身份,不過能與尤三娘結識,心中也很是歡喜。
尤三娘不屑地道:“那些市井之人,哪懂什么蜀錦,不過是因這些繡娘容貌俊美而在私底下嚼舌根罷了。”
崔晴兒想起此前那些議論之人,果然是說繡娘多過說這些蜀錦之物,不禁莞爾一笑。
尤三娘看著崔晴兒的笑容愣了片刻,忽然想起什么,又是滿臉通紅,才對崔晴兒道:“崔公子今日能來參加‘錦觀大會’,我們又湊巧遇見,便是緣份使然。如今這幅‘云遮蓮霧’已是去年之物,今年我又有新的創作,你可愿看?”
崔晴兒笑道:“求之不得!
尤三娘爽朗一笑,道:“好,甚好,走,走,你隨我來!”
便在此時,忽聽大廳中央傳來響鑼之聲,崔晴兒隨聲向廳中望去。尤三娘道:“喲,看來時辰已到,‘錦觀大會’便要開始了,請恕三娘不能相陪了,要去里面準備參賽的事宜!
隨后又神秘一笑道:“不過如此也好,將所有參賽作品放置一處,看崔公子能不能估得到哪個是三娘所作。”說完調皮地向崔晴兒眨了眨眼,轉身離去。
原來“錦觀大會”的參賽規矩便是所有參賽的蜀錦要在中廳陳列,由有資格參與評審的人逐個觀看,覺得滿意的便放置一朵絹花,絹花所集最多的五張蜀錦,其所屬的織坊便可進入下一輪的比試。
第二輪的比試則要現場展示,要用已經準備好的紡線等物現場織就一塊蜀錦,因時間有限,此塊蜀錦不求大,但花樣卻要體現出技法、創意來。
如果說第一輪比試,各織坊還有時間去搜羅名貴絲線,甚至有些織坊不惜以金線銀絲來織就,還相對有些不公平,那此一輪卻沒有任何投機之處。
只因相關物品都是統一配置,絲線無論材質還是顏色也是一模一樣,這就要看各位繡娘手底下的功夫和自己的創意想法了。至最后一輪,也是最關鍵的一輪。五家參加第二輪比試的織坊此刻便只選出三家來。這三家的繡娘將此前參加比賽第一輪及第二輪的作品共同交由“錦觀大會”特邀之人定奪便可決出名次來。
這位終審之人一般便是朝廷采辦蜀錦的官員了,故而最后勝出的蜀錦相當于已經得到了朝廷認可,第二年朝廷便會將此種蜀錦花樣作為皇室特供,那對各個織坊來說便是無上的榮耀。要知道如果后宮娘娘們都爭先恐后地身穿某個織坊的蜀錦,那這個織坊一年的流水便不需發愁,自然是客似云來。
鳴鑼一響,代表著“錦觀大會”正式開始。崔晴兒此刻也看到趙溯沈巽正在向她招手,便與二人匯合。趙溯仔細看了崔晴兒周身,見她并無損傷方放下心來。
三人所持的令牌正是有投絹花之權的,崔晴兒望了眼四周,并未見尤三娘身影,想來她還在為第二場比試做準備,便也安心觀看。直至來到一處蜀錦前,但見此塊蜀錦所繡為鶴鳴九霄,周遭以幾何紋、卷草紋、龍鳳紋為飾,整個畫面色澤飽滿濃烈,仙鶴雙翅欲展未展,便似欲高飛之態,尤其是那仙鶴的翎羽,不知用了何種染色技法,竟是栩栩如生。鶴頂一處極為紅艷,似乎不像尋常絲線,湊近看去,卻是綴有一顆紅寶石,故而顯得更加明艷奪目。
一旁觀賞之人均稱贊此蜀錦的巧思,一人低語道:“這也不知是哪家繡坊的,不說這繡功如何,但這份巧思便極為難得。這是瞧準了今年請來的這位薛大人正是明年升任平章政事的不二人選,這便提前給備下了,真是下足了功夫!绷硪蝗饲穆暬貞溃骸拔铱炊喟胧恰痪觊w’談十一娘的手筆,“棠梨苑”的包十娘出了名的藝癡,聽說為了研究一個花樣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看著花笑,看著鳥哭的,是不瘋魔不成活的主兒!_絲坊’的尤三娘那是個耿直的性子,最不喜弄這些暗渡陳倉的事兒,懶得鉆研這些個,就這談十一娘不同,聽說這小姑子雖說是個看起來面和心善的,但那才是真人不露相,唉,你們可聽說了那件事?”
眾人一時好奇,都湊過來細聽,那人見眾人有興致,倒來了精神,低聲說道:“聽說前一陣衙門里派了人各府院去疏通枯井,偏這‘倩娟閣’的枯井里撈出來三具女尸,唉喲,最‘新鮮’的那個便是三年前與談十一娘爭‘倩娟閣’首席繡娘的文大娘,而另兩個雖說因年月有些久了,面目有些辨識不清,但她們身上的衣物因都是極為優質的蜀錦所制,倒并未腐爛,尚辨得出都是曾與這位談十一娘有過權位爭奪的人,這小姑子,了不得呀……”
崔晴兒聽聞,心中不禁泛出一陣寒意,為了一個繡坊的首席而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難道就不會心存愧疚,寢食難安嘛?細細看這塊蜀錦,雖精致異常,卻讓她心中郁結,那本已想放手的絹花便又重新握緊,向前走去。
這一路看來,尚有兩塊蜀錦讓崔晴兒心動。其中一塊所繡圖案波詭云譎,千姿百態,不可明狀,一眼望去心神激蕩,悲喜交加,讓人心神不寧,但卻難以忘懷。
另一塊卻極為普通,所繡之物竟只是普通的形似蒲草之物,然此塊蜀錦素雅之中又帶著一股濃郁的自然氣息,那蒲草連綿起伏,仿佛能看到風的形狀,聽到風吹草低的聲音一般,讓人如同置身于曠野之中。
崔晴兒細細察看,見此塊蜀錦獨特之處,正是其針角極為密實,層層疊疊,密密匝匝,她不懂刺繡之術,無法想象這是何種手法可以實現如此縝密。
一路觀賞已畢,崔晴兒已估到波濤洶涌圖景的那塊蜀錦應該便是尤三娘的作品,其力量與氣度正如尤三娘一股,光明磊落又大氣磅礴。想起此前與尤三娘相處畫面,不禁莞爾一笑。趙溯見狀,問道:“怎么?崔姑娘是喜歡此幅蜀錦?”
崔晴兒微笑道:“此塊蜀錦是我朋友所作,深得我心!
趙溯沒想到崔晴兒便這一會兒分別的功夫竟交到了一位織蜀錦的繡娘,心中歡喜,便道:“那我這朵絹花便投給你這位朋友可好?”
崔晴兒與趙溯相視一笑,那尤三娘的蜀錦前便多了兩朵艷麗的絹花。
再觀沈巽卻一直站在原地,寸步未離,只目光追隨著趙溯而動,此刻見趙溯滿面笑意,雖相隔甚遠,但仍不禁微微一笑,那輕輕浮現在臉上的笑意如同雪夜綻放的白梅,清淡悠長,引得周圍幾個本就癡迷于他容顏的繡娘如見天姿一般,都呆立在當場。
“各位貴客,請移動尊步行至大廳兩側,依各位的牌號入座,‘錦觀大會’第一輪比試已經結束,各位請入座稍歇片刻,我們將盡快清理結果,通稟給各位。”
一時賓客入坐,趙溯見沈巽的絹花尚拿在手中,戲笑道:“怎么,鳳酉沒有喜歡的蜀繡?”
沈巽道:“這些物件有何區別?不過是披在人身上的一層皮,竟如此勞師動眾!
趙溯知他一向不喜這些虛物,也一笑了之。
過了不一會兒,只見一位妙齡女子從里間走出,手中一個木制托盤上倒扣著五個木牌,想來木牌上便應該是得絹花最多的繡坊名稱了。一時眾人皆安靜下來,只待那主事之人宣布結果。
沈巽與趙溯耳語了幾句,便一人走出大廳,不一會兒,只聽得廳內傳來一陣陣的喝彩之聲,沈巽卻充耳未聞,徑直向“羅絲坊”左側的偏園走去。
此處是“羅絲坊”的一處賞景的花園,因已處隆冬,百花凋零,無什景致。一個蜿蜒細長的水池內尚存著夏季殘荷的根枝,更顯得此處有些破落不堪,與大廳內的喧囂繁華相比,此處便有些格格不入,仿佛是另一個世界一般。
好在因此夜“羅絲坊”召開“錦觀大會”,故而彩燈高照,這園內也布有燈火,雖不算鮮明,卻足以照路。
沈巽本也不過是不喜熱鬧,行至此處倒也沒有什么目的,便信馬由韁,只順著小路慢慢踱去。轉了幾處彎后,卻突然聽見前方傳來扭斗之聲,心中詫異,便躡足前行。
卻見水池對面角落里,兩個周身華服的女子正將一位身穿朱草色蜀錦的女子逼在角落里,看起來正在威逼著什么,那穿朱草色蜀錦的女子容貌極其嬌艷、俊美,此刻被兩人脅迫著,卻無一絲懼意,眼神中反倒流露出一絲倔強來。
沈巽見狀微微一笑,好久沒有見到如此有趣的情境了,便雙手抱臂,斜依著木柱,隔著水池,并不走近,只運用些內力,但聽她們在吵些什么。
“別怪我們沒提醒過你,如若今年你又敗北,便是連輸三屆,就算我們幾個容得下你,咱們坊主也定然不會再培養你這么個賠錢貨!币晃慌拥种潜槐频呐樱暽銋柕氐。
“惜夢姐姐,莫要如此,我們與十娘畢竟是一起長大的姐妹,前幾年,十娘的蜀錦作品也是深受朝廷賞識的,只是這兩年被‘羅絲坊’那個尤三娘搶了風頭罷了……”
那個被稱為“惜夢”的女子皺著眉頭對此女子道:“陳四娘,你便是如此心軟,你忘了當年她是如何使了手腕奪了你領頭繡娘的位置的嗎?”
說著便又一臉義憤不平地指著那位被稱為“十娘”的女子道:“如今,她氣數已盡,便該退位讓賢,怎么還敢霸著不放?”
陳四娘似乎仍是有所顧及,便道:“這……這兩年,十娘確實沒做出什么好的花樣來,但,今年‘錦觀大會’十娘的新作也是出類拔萃的,也許……”
“也許什么呀,那也算做新作?不過炒冷飯罷了。雖說以茱萸為紋飾,有吉祥的寓意,但也脫離不了草木為飾的框架,有何稀奇?卻又如何壓倒如此多精致有意境的蜀錦作品,拔得頭籌啊?”
陳四娘聞言也是一怔,不由地低聲對“十娘”道:“十娘,惜夢姐姐說的也有些道理,今年你如何只拿了這一件茱萸樣式的蜀錦來參賽?這恐怕獲勝的可能性不大呀?”
十娘看了一眼陳四娘,卻不言聲,那名為“惜夢”的女子是個爆脾氣,見十娘如此怠慢自己的“知已”好友,上前一步,用力推了那十娘胸口一把,將十娘推得肩膀撞在一旁的大樹上,樹上干枯的葉片因此被晃動了不少下來,正灑落在兩人頭肩之上,那十娘見她們狼狽之相,竟噗呲一聲,笑出了聲。
那陳四娘本是領頭的,只是向來以弱女形象示人,一貫是使計讓他人出力的,如今見十娘軟硬不吃,被圍困至此,竟然還有心玩笑,不禁氣極,冷聲道:“包十娘,你知道我今日來此,要的是何物?就不要在這兒跟我們裝瘋賣傻,盡快將東西交出來便罷了,如若不然,別怪我陳四娘不顧咱們多年的姐妹情誼!闭f著,從袖口里拿出一個手帕來,展開手帕,里面竟包著幾枚三寸余長的繡針。
惜夢見狀,嘿嘿一笑,順手扯過一支來,沖著包十娘道:“是啊,你這人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主兒,不跟你動點手腕,你還以為我們在這兒哄著你玩呢。”
包十娘看了一眼惜夢,仍是不說話,眼神里反倒多了一份堅毅來,更惹得惜夢火起。惜夢一咬嘴唇,狠下心來,操起長針對準包十娘的手臂,狠狠地扎了下去。那包十娘吃疼,不由地全身抖動起來,但僅這一會兒,待惜夢長針撤去,包十娘便又是那幅冷漠表情,不為所動。
惜夢見包十娘剛烈,更加忿恨,怒聲道:“包十娘,你別在此硬扛著,你今日是在劫難逃,快把東西給了四娘,一會兒四娘自然替咱們‘棠梨苑’奪個好彩頭,即便是奪不了冠,也不至于像你一般,輸了氣勢!
包十娘冷哼一聲,斜睨了一眼惜夢道:“蠢笨至極,你與她所要之物根本不同,還在此罔作惡人。”
惜夢向來將陳四娘視作知已,忠誠以極,如何能容忍包十娘如此說法,心中一狠,手中加勁,長針再一次用力刺入包十娘手臂之上。包十娘疼得悶哼一聲,卻緊緊咬住下唇,不愿叫喊。沈巽看到此處,倒有些欽佩這個弱女子,卻不知她拼命守護的又是何物。
再撤出的長針上已經沾滿了血珠,順著針尖滴落到惜夢手上,那惜夢初時只是對包十娘因妒生恨,此時見了血,倒有些發慌,不禁看向陳四娘,輕聲道:“四娘,這小妮子嘴硬的很,要不,我們今日便算了,改日……”
陳四娘冷冷地看了惜夢一眼,突然抽出一把短刀,一刀捅入惜夢的體內,那惜夢應聲而倒,至死都不明白陳四娘為何會對自己這個“知已好友”狠下殺手。
沈巽見陳四娘動了手,心中一顫站直了身子,暗暗隱至木柱之后。這陳四娘手法干脆利落,心思歹毒,卻非常人。
包十娘見陳四娘動了手,卻也不驚訝,只淡淡地看著陳四娘道:“你終于還是沒忍住,便是這個心氣兒也還不到火候,你便是得了那物件,也駕馭不了!
陳四娘殺了人,仍然是若無其事的表情,抽出一塊手帕將短刀上的血跡慢慢擦凈,又將短刀貼身放好,方看向包十娘,輕輕一笑道:“這便不勞十娘費心了,你知道我根本不在乎什么領頭繡娘,你這幾年來,琢磨的那個什么繡機,可以織得更密更緊,且大大節省了人力,想來,如若可行,蜀錦將數量大增,便可行銷天下。但這些,我更是絲毫不感興趣,這蠢婆娘以為我要的定是你隱藏奪冠所用的新花樣,故而以為我不急于一時,但你知道的,我要的是什么,而那物件,卻是一刻也耽擱不得的!
包十娘見陳四娘竟將她精心研制紡織機之事一語道破,不禁駭然,道:“我以為我秘密研制紡機一事無人知曉,沒想到你竟是了如指掌,往日里,我還真是小瞧了你!
陳四娘抿嘴一笑道:“好說,好說,彼此,彼此!苯又值溃骸拔覀冏鰝交易如何?”
包十娘道:“如何交易?”
陳四娘道:“我猜你的心思已經不在本場‘錦觀大會’的輸贏了,你是想借著朝廷薛大人到此參會的時機,獻上你紡織機的圖紙,并以此為契機,請朝廷支持你在西川開設紡織機廠,而后你便可以將蜀錦大批量的生產出來,以至推向四海。屆時,蜀錦行銷各州縣,你包十娘自然青史留名……”
包十娘冷哼一聲,打斷陳四娘道:“我并不想名留青史,不過你所估的確實不錯,只要蜀錦產量提升,可以走出西川,那便可以成為蜀地百姓賴以生存的謀生之道。屆時,蜀地哪怕是碰到天災人禍,也再無饑殤!
(https://www.dzxsw.cc/book/39674475/3211943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