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我的郡主有點“渣” > 第96章 均天大王(二十八)

第96章 均天大王(二十八)


數日后的下午,奉三娘匆匆走進唐斌的屋子。

        她神色緊張:“大王,邱家莊傳來前哨的緊急軍情,花姑和唐梅在桂城城郊中伏,被武威軍整個吞下,帶回桂城。設伏的是小霍將軍,他讓人帶話回來,話說得倒是客氣,說是請兩位女將軍暫居桂城做客,歸期不定。”

        唐斌從書案上抬起頭,“中伏?武威軍此前不是一直懈怠防守,怎么會突然設伏?”放下手中的信紙,起身來回走動,劍眉深鎖:“請她們暫住,這又是什么意思?”

        奉三娘遲疑了一下,一咬牙,道:“有人出賣他們的行蹤。”

        “誰?”唐斌凝眉看她。奉三娘子欲言又止的神情令他困惑。

        “寧華郡主。”奉三娘盯著他的眼睛,一字字道。

        唐斌更驚訝:“你為什么懷疑郡主?”

        “我們的人,在桂城城門見到寧華郡主身邊的王護衛(wèi),武威軍的小霍將軍親自出城迎他。”

        唐斌頓住身形,直直看著她。奉三娘子不忍看他臉色,側過頭去:“我猜她想要兩頭落注。只是沒想到,她竟一點也不顧念與你們兄妹的情誼,拿唐梅做投名狀。”

        唐斌喃喃道:“兩頭落注……嗎?”

        他慢慢坐下,手指摸到案上一封書信,緊緊攫住,直到信件被揉成一團,再也看不清字跡內容。

        那是盧尚書發(fā)給朝廷的密信抄件。他預先安排了人手,在盧尚書的信使尚未出城之際,借故阻滯,將密信偷偷順出,手抄一份后送至他的案頭。

        信上說了明義君之事,文字之中,對此多加解釋。言下之意,不過一個等外散爵,比之大義侯的爵位,完全無足輕重。朝廷卻可憑此盡收亂民之心。望朝廷不要吝惜名爵,拘泥舊俗,以致錯過治亂的大好時機。

        全信對他羈縻淶州的請求只字不提。卻花了極大篇幅,細說淶州的治理情況,村莊田地,市鎮(zhèn)營生,甚至市面各物交易價格,都在信中一一列舉。

        信末,卻突兀地提出一個建議:寧華郡主身為宗室女,忠心報國,心智堅韌,性格機敏,若能由朝廷指婚,下嫁霍氏,當是國家之福,朝廷之幸,亦是霍家得以保全臣節(jié)、全始全終之道。

        他拿到信后,把最后一段來來去去看了數遍。心頭空洞洞的,似乎什么也沒有,又似乎有狂風一直不停地吹,聲音嗚嗚咽咽,凄厲不絕。

        倒是長久以來伴隨著他的熟悉的疼痛感不再,心底里也再找不到往日那種暗自珍藏、日夜咀嚼的甜蜜與酸苦。

        只是空,只是日夜不停地吹著風,似乎要把所有的過往痕跡,全都咆哮著帶走,不留寸灰余絲。

        奉三娘子又道:“此外,我們接到消息。東陽王府的一位公子也在桂城,據說他給武威軍送了二十幾車的糧食,霍帥十分歡喜,與他相談甚歡。”

        ——————————————————————

        與此同時,崔瀅也在為最新收到的消息大吃一驚:“崔浩也在桂城?他跟唐梅他們一起被俘?這是怎么回事?”

        “末將按郡主吩咐,等唐姑娘她們入城之后,確定她們暫時無恙,即刻動身離開,所以不清楚具體情況。據說他是奉王爺的命令,押著許多糧食,前往桂城勞軍,以感謝武威軍上下浴血奮戰(zhàn),抗擊流匪。”王展說著,忍不住咧嘴笑了一下。

        武威軍千里迢迢,揮師入關,除了在淶州城下與匪軍有過一次短暫交戰(zhàn)外,其余時間,只怕連流匪的面都沒有見到幾個。倒是向朝廷索要各種兵甲器械、糧草軍餉,獅子大開口,十分不客氣。

        他暗自腹誹,崔瀅也正緊張思索。

        藩王勞軍?

        崔瀅搖搖頭,她決不相信,向來視王爵如命、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東陽王會干出這種犯忌諱的事來。

        所以,只能是崔浩本人擅作主張。

        崔瀅暫時不去考慮他此舉出于什么目的,轉而凝神思考:崔浩為什么會攜帶大批糧食出現在唐梅她們的隊伍里?

        這個答案倒相對簡單。唐梅此前已經嘗到搶糧獻功的甜頭,與她一路的那個嚴花姑也曾□□裸地威脅過崔瀅,她二人都是膽大之人,多半是再來了一出燕子抄底,想要榨干崔浩所有私藏。

        崔瀅想了想唐斌與奉三娘此前的態(tài)度,大致確定,這出戲只怕是唐梅與嚴花姑瞞著義軍上頭,私自做出。唐斌他們也被蒙在鼓里。

        理清事件前后,不由得哭笑不得。

        讓唐梅成為武威軍的人質,這確實是她設下的既定之策。計劃也幾乎是照她推算的一樣順利進行。

        霍氏既有異心,擒獲義軍的人,便必定會留有余地。說不定還存了交好義軍女首領,借此與均天大王攀上交情,將來共謀大事的打算。

        這個消息,很快就會通過陸尚書,被上報至朝廷。彼時便將形成一個奇特的局面,朝廷與武威軍方面,彼此深懷忌憚,卻又不敢撕破臉皮。拉鋸之間,都不得不對義軍客客氣氣,優(yōu)遇有加。

        如果說,慫恿陸尚書對淶州之治極盡細致描繪,是她推動淶州羈縻的伏筆,那么,形成三方峙立的大勢,便是她隱含劍意的必殺一擊。

        兵家重四勢,權謀、陰陽、形勢、技巧。

        她或許不太懂戰(zhàn)陣布局的陰陽形勢,也不熟悉作戰(zhàn)廝殺的技巧手法,但是對于權謀縱橫,卻向來多所思謀。計之所至,看似不經心中,卻能于關節(jié)處輕輕一推,撥動大勢的形成與變換。

        便如眼下這一場三方均勢的形成,其入手處,便是名不見經傳的唐梅與嚴花姑。

        但她畢竟不是神仙,無法做到全知全能,算無遺策。她事前確實也沒想到,嚴花姑與唐梅這趟看似悠游的桂城偵伺之行,居然又還背著唐斌他們,有著自己的小九九。

        如今平白無故把崔浩和東陽王府牽連進來,實在是她意料之外的結果。

        遣走王展后,坐下苦思。想來想去,忽然通暢;崔浩這名正言順的鎮(zhèn)國將軍闖起禍來,都無所顧忌。她一個遲早要離開東陽王府的外人,有什么必要去杞人憂天?

        ——————————

        接下來一兩個月,淶州多了許多風塵仆仆的客商,多操著京城口音,賣些不犯禁的各色雜物,四處走動。城內街巷,田埂村頭,處處都有他們身影。

        義軍加派人手四處巡察,嚴密監(jiān)視這些外來客商。他們倒也坦然,并不做些容易引起猜疑的事。大大方方,任由義軍的人尾隨觀察。

        盧尚書見到照例來拜會的崔瀅時,捻須微笑:“郡主在京中的造勢,大見成效。”

        崔瀅忙笑著謙謝:“尚書言過了。我一個偏居一隅的小小宗女,哪里能左右京城局勢?這都有賴尚書威儀風尚,數十年桃李滿天下,才有今日一聲清鳴、群山唱和的聲勢。”

        雖然明知她在推卸責任,盧尚書依舊被這記馬屁拍得十分舒服,微微頷首。

        他們說的是如今京城內外如沸的士林清議,其引子便是當初盧尚書的上書,對淶州治理形勢細細描寫,諸多做法,與舊有陳例相左,卻成效顯著。

        引起軒然大波的,卻是一篇不知名士子在擊節(jié)贊賞之余,奮筆疾書,向朝廷所進的萬言書。里頭高談闊論,講了些玄而又玄的古之賢者治國之道。

        本朝號稱廣開讀書人言路,允天下文人上書議事。其實多半是虛飾太平。一車一車的上書進了通進院,隨即如沉大海,再無消息。這篇名為“論古之賢人治國道”的簿冊本也當是這樣結局。

        不知為何,偏偏是這篇無甚出奇的奏章,被人從壘成小山的廢紙堆里擇出來,同時上呈皇帝,下發(fā)京城各部院。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篇文章原本要講的大道理已經無人看重,人人眼中都緊盯那洋洋灑灑萬言書中的一個論點:春秋多競爭,故賢人輩出,氣象翻新。國君處憂患,故禮賢下士,納諫如虛。

        等皇帝回過味來,關于何為春秋大義的爭論,早已經如火如荼。

        皇帝氣得摔了一地的奏章,怒罵:“以為朕不知道這些文人的小算盤?多個主子多條路,便是朕要殺頭抄家,他們也能找到敢收留他們的下家。”

        心腹內侍小心道:“瞧陛下說的,誰能沒有私心呢?奴婢這樣斷子絕孫的人,都還想多活點年月,跟著萬歲爺享福呢,何況他們家大業(yè)大,女人多子女多的?不過文人嘛,頂多也就這點眼皮子勁。倒不知武威軍的霍將軍,霍元帥,他有沒有私心?那會是什么?”

        皇帝眼角跳動了數十下,沉下臉來,沒有吱聲。

        內侍又笑道:“前兩天有個膽大的小丞,特地上書,說了個有趣的觀點。他說,如今朝廷治下,一田究竟能活幾人,能養(yǎng)幾官,全是一篇糊涂賬。以至于天下田產不清,人口暗昧,冗員繁多。倒是有了淶州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做對照,以后任誰報上來,咱們都可以拿淶州來劃拉一下。多大地方,能容多少百姓,能收多少賦稅,能養(yǎng)多少官吏,朝廷心里頓時有個底數。”

        皇帝臉色稍緩。

        內侍覷著皇帝臉色,想起盧尚書的來信,斟酌著用詞道:“前天太學鬧了一出趣話兒。兩撥學生為了此事起了爭執(zhí),在膳食館大打出手,湯湯水水潑了一地。”

        皇帝哼了一聲,要笑不笑:“有辱斯文。他們都怎么說?”

        “奴才聽說,一方以為,自從秦朝施行郡縣制以來,天下一統(tǒng),再無國中國之說。今日如準淶州建制,勢必重蹈春秋亂世,天下大亂。另一方則認為,春秋之時,諸國能夠坐大,原因在于國城之外,全是野土。但有征伐,便能擴張。如今中原早已悉數開發(fā)殆盡,淶州即便建制,也終將限于一城一郭。古之所謂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而已。豈能再有春秋爭霸的能力?是以今日建制淶州一地,是盡有春秋之善,而全無春秋之弊。”

        “這些太學生咬文嚼字的說法,你倒能記得清楚。”

        內侍忙躬身賠笑:“老奴腹中若無幾分墨水,如何侍候陛下墨寶?”

        皇帝微微閉起眼睛,過了一會兒,忽然問:“你說,賊軍這會兒上書,愿歸順朝廷,卻請求自為羈縻州。究竟是他們事先的謀劃,還是看到如今的情勢,想要揀個便宜?”

        照皇帝的性子,若是匪軍早有此打算,如今的局勢更是他們一手推動而成,他羞惱之下,便是把這江山拿去玉石俱焚,也絕不肯讓這群流匪算計威脅了去。

        內侍深知他的用意,笑道:“匪軍不過是鄉(xiāng)間的烏合之眾,哪里能夠未卜先知,就能算得出京中這場風波?老奴看,倒是打蛇順桿上,冷手揀熱栗子,更像是鄉(xiāng)民們一貫所為。再說,他們終究是心虛,自請為羈縻州,這不自認自己是教化未開的蠻子嗎?符合他們身份。”

        皇帝沉吟著。內侍聽他低語:“如今與虎謀皮,就算過了這關,十年后,二十年后,一百年后,又是什么光景?”

        內侍嘴唇蠕動,正要說些什么。皇帝卻忽然哈哈一笑:“可笑,可笑。朕這天下,就連這幾年都不知道撐不撐得過。就算撐得過,如今宮中一個皇子也無,朕雖是皇帝,卻也不過跟你這閹人一樣,沒有子孫福。哪里去想十年二十年,百年之后的事?”

        “隨他去吧,隨他去吧。”皇帝長笑聲不絕,人已轉入內廷。彼處是他的禁地,親近如徐內侍,也不敢跟進。只能躬身高宣:“老奴領旨。”


  (https://www.dzxsw.cc/book/38180192/3305890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关县| 河南省| 石台县| 泌阳县| 平顺县| 普定县| 额尔古纳市| 林西县| 夹江县| 曲周县| 广饶县| 隆昌县| 临桂县| 安西县| 安图县| 平舆县| 顺昌县| 罗田县| 定安县| 白玉县| 临澧县| 伊通| 邮箱| 日土县| 家居| 辽阳县| 武强县| 博客| 雷波县| 徐闻县| 孟津县| 木兰县| 娄烦县| 兴业县| 禹城市| 休宁县| 潮州市| 象山县| 仪陇县| 紫云| 社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