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二人這廂說著修門一事,那邊老太君卻是看向謝二爺謝琮。
賓客在時露出的笑顏慢慢斂去,臉色沉了沉,問道:“你大哥還未回來?”
距離謝鄖上回歸家,已經過去一年半了,就連去歲大年三十都未見謝鄖回來。老太君原本以為謝鄖就算過年不回家,自己六十大壽這樣重要的日子,也總該回來了吧。
卻沒想到,今日都過去大半天了,還不見謝鄖的影子。
兒行千里母擔憂,眾人只知道謝鄖在十幾年前突然交出兵權,辭官遠行游歷。卻不知道謝鄖為了給謝玄景尋找解蠱毒的方法,只可惜奔波了許多年,終究不得其果。
這件事情,就連白氏也不知道。
想到這兒,謝老太君忍不住看了一眼謝玄景一眼,這是他們謝家這一脈最出色的孩子,只可惜在白氏肚子里的時候就中了蠱毒,真是造孽啊。
若非當年謝鄖……
這個秘密多年來藏在心中,壓得老太君喘不過氣來。若是三郎的蠱毒不解,只怕大房這一支的血脈就要斷送于此了。若果真如此,只怕將來她去了地底下,也無顏面對謝家的列祖列宗,無顏面對她早逝的夫君!
謝琮見母親嘆氣,只當她是思念大哥,趕緊勸慰道:“母親不必傷心,大哥如今只怕已經在路上了,應當是被什么事情耽擱了路程,才未能在母親壽辰這日歸家。過上幾日,大哥定能趕到。”
二夫人房氏同樣寬慰道:“是啊母親,大哥重孝,母親壽辰大哥不可能不來的。”
一時間謝家老少都來寬慰老太君,唯有白氏低垂眉眼,抿著唇沒有說話。實則白氏也一直在盼著謝鄖能在老太君壽辰這日歸家,她都好久沒見過他了。
去年二人還通過兩封信,只不過后來她再寫信寄物過去,都是石沉大海,杳無音信了。
老太君擺擺手道:“罷了罷了,許是有什么事情耽擱了。不提他了,待會兒娘娘要來,你們不該說的切記不要說,娘娘這些年在宮中苦悶,四娘你帶著幾位妹妹撿些有趣的說給娘娘聽。三郎,你也陪陪你姑母。”
不該說的事,便是已薨的大皇子。
大皇子是賢貴妃的心病,自從大皇子薨后,賢貴妃就郁郁寡歡。
賢貴妃是得了皇上的恩典,來給老太君賀壽的。
后妃出宮的排場向來大,周貴妃每回去周府時,長街四巷熱鬧非凡、熙熙攘攘,比過節還要鬧騰。
但是賢貴妃為人低調,不愿鋪張浪費。更因為大皇子薨后,賢貴妃為替大皇子積福,忌諱大操大辦。故而賢貴妃出宮與周貴妃出宮的排場,可謂是天差地別。
賢貴妃到時,謝府上下皆拜。
老太君先前還囑咐大家見了娘娘不要失禮,可她一見到賢貴妃,自己的眼睛倒紅了。自己這個女兒剛入宮的時候跟朵嬌花似的,珠圓玉潤,如今卻清減許多,一點兒從前的樣子都沒了。
心中再難受,終究是忍住了。
一家人聚在一塊兒,為了讓賢貴妃高興,說的都是些趣事兒,家中的姑娘們嘴甜,凈撿好聽的話說給賢貴妃聽。
用過膳后,賢貴妃將自己這些時日所抄的佛經交給謝玄景,讓他明日幫忙送到承恩寺去。
她身為后妃不能經常去承恩寺,大皇子的牌位被供奉在承恩寺內,若她總去,皇上的心里會不舒服,覺得她在故意提醒他當年的那件事情。
這些年皇上很少去她的宮里,但每回的賞賜卻少不了,甚至比周貴妃的還要多。
但她知道,皇上這是在彌補,彌補他當年犯下的錯。
翌日,晨光微熹,初陽柔和。
明霜惦記著今日要去承恩寺的事情,一早便起來洗漱。去寺廟不宜裝扮的繁雜,她只簡單梳洗,穿了件顏色寡淡的衣衫。
彩屏因為要跟著一道去寺廟,臉色并不好看,明霜卻只當沒瞧見。
等到她們到了府門口的時候,才被通知明珠也要跟著一道去承恩寺。
明霜在馬車里等候了兩刻鐘,明珠才姍姍來遲。
她的一身穿著鮮妍靚麗,頭上插著幾支金鑲玉流蘇簪,不像是要去寺廟祈福,反倒像是去郊外踏春。
明霜抱著用白布蓋著的牌位坐在馬車內側,明珠見了牌位似乎是覺得有些晦氣。可是明家總共就兩輛馬車,另一輛馬車明鴻升每日去上朝要用,平時她和周氏共用一輛馬車剛好,如今卻多了一個明霜,明珠只能皺著眉頭坐在離明霜稍遠的地方。
采薇跟在明珠身后,看到馬車內的明霜眼中便是一亮,又礙于明珠不敢同明霜說話,只能偷摸地朝她笑了一笑。
明霜接收到笑容,也朝她回以一笑,二人對那日的事只心照不宣。
明珠和明霜二人沒什么好說的,一路上明珠都在同采薇和彩屏二人說著她的那位表哥。
明霜也是從她的話中才知道,原來謝玄景小時候是在承恩寺長大的,平時若有空還會去承恩寺講經。明珠臨時提出也要去承恩寺,就是為了去看他的。
然而這回卻叫明珠失望了。
馬車到了承恩寺,幾人下了馬車。
承恩寺已有百年歷史,古樸莊重,黃墻黛瓦。未進寺門,便已聽見寺中的敲鐘聲,禪音渺渺。
寺門前有著很長的一段石階,據說總共有九十九階。
進寺需心誠,而走過這九十九節石階,便是心誠的第一步。
石階上有一名身著納衣的小沙彌在灑掃,明霜說明來意之后,他便喚了另一名小沙彌領著她進了大雄寶殿。
小沙彌一邊在前引路,一邊同她介紹寺廟的規矩。
想將先人的牌位供奉在承恩寺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
只需要隨意給一些香油錢便可,便是一文錢都行。這樣一來,便不會難倒那些窮苦人家,但卻需要前來供奉之人,在寺廟中連續七日到十五日抄經誦佛。
因此,只有心誠之人,才能將先人牌位供奉于此。
這其中自然也有沒讀過書不識字之人,故而承恩寺還有人給他們講經,這樣也可助不識字的人理解經書的意思。
而明霜的阿娘在明月樓的時候是讀過書、寫過字的,自然也成了給明霜開蒙的人,后來明霜和齊修遠走得近了,齊修遠也經常教她讀書寫字,明霜聰明學得也快,只要不是太難的字的,她都是認識的。
小沙彌對著明霜講解清楚之后,問道:“女施主,你可能做到?”
“多謝小師父講解,我能做到。”明霜點點頭,答道。
“既如此,那請女施主隨我過來。”說罷,小沙彌朝明霜點了點頭,側過身帶著明霜走進了大雄寶殿后面的另一間禪堂。
等到了之后,明霜才發現這兒已經有十幾二十個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只這些人此時無比專心致志的在誦著經文。
佛祖之地,暫時拋卻世俗,不論男女之分。
不過像明霜這樣未出閣的小娘子,還是被分到了離男子較遠的一側。
小沙彌拿來厚厚一疊經書,又拿來筆墨紙硯,以便明霜待會兒抄經誦佛。明霜跪坐在蒲團上,謝過之后,便如同旁人一般,拿起桌案上的經文開始誦讀起來。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1
她念得專心,只不過念得久了,便忍不住感到口干舌燥。好在禪堂里備得有茶水供眾人食用,明霜喝了一杯茶,微苦,但片刻之后又覺得甘甜。
就在她拿起經書準備繼續誦讀之時,卻聽到站在離她不遠處的兩個小沙彌低聲說著:“聽說神光師兄過了午時會來。”
謝玄景,字神光。
(https://www.dzxsw.cc/book/36372796/3186206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