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章●第三節
昌平時代273年,霍蒹葭入了辰州。
當時,百姓耕織漁獵,集貿易貨,無不安居樂業。夜間,霍蒹葭于山頭望向山腳邑鎮,看那璀璨燈火,人頭攢動,只覺此處繁華不亞于寰洲。真真一片歌舞升平,四海安定之象。
說到了辰州,就不得將辰州當日世情稍述一二。
魚刀草老人望著小榆兒。原來適才這家伙也醒了,雖瞧著窗外,但豎著耳朵聽得仔細。
這辰州之地原本一片南夷之地,隸屬于寰洲。那里山深林廣,瘴氣遍地,鮮有人至,只有些許未開化之民長居于此。
這個我知道。天青地白想。辰州由來,我翻閱過許多野史,倒是略知一二。
小榆兒認真聽著,魚刀草老人也繼續說道,話說那是八百多年前,寰洲當政的是細辛王。其當政時,橫征暴斂,荒淫無度。直如碩鼠一般,啃著民脂民膏。
當是時,蒼天不仁,三年大旱,民不聊生,細辛王賦稅不減反加,又強征數萬勞力為他修建離宮別館。
可憐那些漢子,被強征徭役,日日忍艱負重,動輒鞭笞虐待,便如螻蟻豬狗一般,不不,連螻蟻豬狗都不如,不兩年,兩萬人便病的病,死的死,傷亡過半。
一忍再忍,忍無可忍之下,便有人合議著要反。帶頭的是杜、楊、霍、洛四個異性兄弟。眾漢合謀殺了二十余位督工,放火燒了頗具雛形的行宮。連夜逃了。不久,追兵便至,眾人一路逃,一路所見,俱是荒涼之景。
逃回原籍,少不得有當地官員緝拿,逃往外鄉,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于是,眾人約好,各自回家,攜了妻小老人,就往東邊去,索性逃往那蠻夷之地,躲避亂世。
約有五千余人在杜、楊、霍、洛四人帶領下,泅過了碧霞渡口。當是時,辰州尚是一片不毛之地,未命名也。杜家的領頭人原籍寰洲辰縣,便將碧霞渡口之東的那片廣袤之地命名為辰州。他們避亂世于深山老林之中,過著刀耕火種的蠻荒人生活,加之瘴毒甚猛,惡獸橫生,不幾年,一萬余人銳減為千余人。
辰州雖乃吃人之地,但苛政猛于虎也,好在免了苛捐雜稅,繁徭苦役。約百年后,在杜、楊、霍、洛四家后人的帶領下,高樓平地而起,瘴地變成了良田,瘴毒也慢慢驅散。
又百年的繁衍生息,漸漸站住了腳,且頗成氣候。辰州先民們汲取了當日逃難避苛政與王權的教訓,決定辰州地界之內永不立王,不設王權。
起先領頭的四大家劃分了領屬之地,四大家互相制衡,各自管理所轄土地內事務。四家中選出一家統籌規劃大局,抵御外辱。且這總理事務的這一家需在家內選出一盛德大行之人,代行“君”職,設定頒布律法,發號施令,另三家協理聽命。
理事之權每百年一換,四家輪值,為不讓一人獨大,權利泛濫。
是以辰州無國卻有家,無王卻有君,無社稷卻有江山,無黎民卻有百姓。
且四家劃分了轄地之后,廣招賢士,授予職務,管理封地里的百姓。且每家封地都有用兵權。四家都在轄地中實行鎮邑制,五里一鎮,兩鎮為一邑。鎮下又細分為各鄉村。邑鎮內的開銷由各家分管。
于是,又過了一百年,辰州愈發興旺發達。當是時,為了防止寰洲追兵,辰州四大家集結術力高強之家臣,在碧霞渡口張起屏障結。辰州人出不去,外人也進不來。直到昌順時代初期,辰州日益發達,軍事力量可與寰洲抗衡,四大家這才議定于七月七日這一日,開放碧霞渡口,讓兩州百姓商貿往來。
話說,有一年,楊家總理辰州事務,楊家行“君”權者是青杉公子。忽一日,青杉公子與夫人游于歲恙山中。二人立于一青巖之上,俯瞰山下靈水沿岸初具規模的邑鎮。
忽地,東南和西北天邊顯現了七彩祥云,飄近方知是一鳳一凰兩只神鳥。這可是史所未聞之罕事,公子青杉大詫之,只見二鳥赤羽伸展,能蔽白日,翱翔青云,瑰麗無雙。
鳳于東南而來,凰于西北而來,漸漸交匯于歲恙山頂,二鳥盤旋于青巖之上,其喙中各自銜著一枚黑色的鵝卵般大小之珠。
原來那神鳥分別從西邊深山和東邊海上銜神樹種子而來,翱翔月余,不曾停棲。
不知是青杉公子還是其夫人能駕馭這上古神鳥。那一鳳一凰見到二人,久久不去。青杉君的夫人捧出雙手,只見那鳳與凰先后低飛至夫人跟前,吐珠于夫人手中。而后又引頸低鳴,扶搖而上,比翼雙飛遠去。
青杉君夫人細看著神鳥饋贈的寶珠,發現了芽眼,才覺察這黑珠乃是植物種子。方命人種在青巖后的寬闊草坡上。
不一月,這兩粒種子便發了芽。
鳳凰現世,乃祥瑞之兆。加之辰州初露太平安康之端倪,青杉君便借此吉兆,宣布辰州進入了昌安時代。鳳凰于飛,贈珠歲恙這一年,便是昌安時代第一年。此后,辰州啟用時代紀年法,且每三百年更新一個時代,截止霍蒹葭進入辰州那一年,辰州共經歷了昌安時代,昌順時代和昌平時代。
且說這黑珠冒芽后,不幾年便長成了一雌一雄兩株樹苗,又二十載,兩樹于春暖時首次花開,雌株放粉花,雄株放白花,花開滿冠,風一吹,花瓣便四散,此樹無課考,也無記載,被百姓稱為“風飛花”。
又過了百年,兩樹比肩而立,高聳入云。說也奇特,這花瓣可飄數百里之地,但卻只落于辰州土地上,一步都不會跨出去。
自神樹落根于辰州之后,辰州蒸蒸日上,方興日盛。風飛花好似護佑著辰州一方水土。加之這樹乃上古神鳥所贈,故辰州百姓甚憐之,拜其為神。
不僅有民間自發保護神樹,祀奉神樹之舉,四大家也極重視養護神樹。民間甚至有“神樹茂,辰州興,神樹死,辰州亡”這等將辰州興亡與神樹息息相關的言論。
昌安時代146年,四大家聯手在歲恙山神樹旁建造歲恙祠。次年,歲恙祠落成。歲恙祠又名神樹祠,祠堂里供奉的是風飛花神樹娘娘,祠堂里佇立這神樹娘娘雕像供百姓膜拜。
四大家又拜請了一位高僧入主歲恙祠。由這位高僧帶領僧眾靠法力護佑神樹,維護碧霞渡口的屏障結。此后,代代任“君”職者都效仿前任,請高僧入主歲恙祠,護神樹,張結界。慢慢地,這便成了一傳統。
只是,這神樹一年一開花,花期足兩月,卻至今也未曾結果。
話說杜、楊、霍、洛四人帶領一群“亂臣賊子”渡了碧霞渡口之后,寰洲統治者哪里會善罷甘休,數次派兵追剿后無果。這群亂臣賊子在辰州扎根之后,寰洲也數度出兵,消弭碧霞渡口的屏障結與辰州人大戰數次,直至昌安時代末期,辰州愈發強大,寰洲似乎失去了制衡辰州的力量。就這樣,借著天然的深山溝壑和人造的屏障結界,寰洲與辰州相安無事了數百年。
霍蒹葭進入辰州是昌平時代273年,六十三年前,辰州發現了神獸麒麟。
那是昌平時代210年,去麟山北麓忽現一只怪獸,生在山中一個洞穴中,洞中有水,頂壁有隙,依稀落光。樵夫上山砍柴避雨,進了這個山洞,只見洞中有個肉球一般的異物,團成一團,混沌未開的摸樣,渾身散發著異光。
樵夫將此異事報告給了鎮長,鎮長上報了宗家,宗家上書了“君家”。當是時,君家乃洛家,任“君”職的是公子梅生。他請了能臣去查探,卻眾說紛紜,“是靈獸”,“是異獸”,莫衷一是。
這去麟山本是楊家轄地,楊家有女閨字雨桐,身俱異靈。因這團肉球尚未能定論,楊家主事人便遣她去查究。楊雨桐剛踏進山洞,只一眼,便辨出肉團周身裹著靈氣,卻偏有小兵將用尖戟戳那肉團,便橫眉喝道:“蠢貨!你可知這是什么!”
那小兵慌忙停手。那肉團忽地滴溜溜滾到了楊雨桐腳邊,舒展了一下身子,用它肉肉的腦袋蹭雨桐姑娘的裙邊。它那頭面,軀干,四肢俱清晰可見了。
原來這是一只幼麟,獅頭鹿角,虎目龍鱗,天父地母,集日月之精華,吸草露之靈氣而生。
雨桐姑娘細看之下,只見這幼麟生得憨態可掬,四蹄生風。她依據其鱗片判斷,這麟大約有三百歲。可雖有三百多歲,卻仍是只幼獸。
辰州去麟山誕麟之事傳開后,轟動了整個辰州。仿若天佑,得此神獸,四大家莫不承恩荷義。
這幼麟頗通人性,但說來奇怪,它只聽楊家雨桐姑娘一人。堪堪稱奇啊,辰州能人異士不少,偏這位養在深閨里的身有異靈的姑娘能能駕馭麒麟。于是,“麟女”這個稱謂在百姓間慢慢傳開了。
它因有靈氣護體,未受刀戟所傷。只因開了混沌,再不可以草露之氣,日月之華為食。可是此洞雖頗聚靈氣,但不宜把麒麟留在此。這去麟山上一則村落稀少,且距離較遠,村民送食不便;二則,去麟山離楊家家宅甚遠,管理起來不便。
思考再三,雨桐姑娘決定給它換個住處。
堪址良久,麟女雨桐決定將神獸幼麟遷往來麟山上霍家村不遠的一個山洞。來麟山與歲恙山隔靈水相望。那山洞離霍家村不遠,離霍家基業也不遠。風水先生報曰,彼處風水極佳。
楊家選了一支由丫鬟、侍從、船務、膳夫、術力高強者組成的隊伍,在麟女雨桐帶領下,攜幼麟乘專船,直花費了數月時間,走水路聲勢浩大地遷移到了來麟山。
麒麟入住來麟山后,霍家專設麒麟官一職,專司伺候神獸,還挑選了侍從,膳夫,獸醫和術力高強的家臣,聽候麒麟官差遣。一應飲食都由專人做好了定時呈送。只是,縱千萬人,這麟只喜歡楊家姑娘一人。
話說來麟山與去麟山是因神獸麒麟的遷居而獲名的。麒麟離開的山便是去麟山,麒麟遷居后的山便喚來麟山。這二山此前喚何名,已無人知曉了。
那幼麟自遷居來麟山后,時光一晃而過63年。
(https://www.dzxsw.cc/book/36118334/3020644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