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幼生期的大疆
孫振平離開后,徐良撥通了姜曉陽的電話。
“怎么突然舍得給我打電話了?”
“想你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徐良仿佛看到了她翻白眼的樣子。
“油嘴滑舌。”
“天地良心,我可是真心話。”
“男人的嘴,騙人的鬼,我媽說的一點沒錯。”
“我丈母娘還知道這個……”
兩人隨便聊了幾句后。
姜曉陽:“說罷,什么事?”
“我聽說上面成立了‘中投’,準備對外投資?”
“嗯。不過中投剛成立,對外投資估計要下半年了。”
“漢華有機會嗎?”
“以漢華的成績,如果我們不行,其它機構(gòu)更不行。”姜曉陽語氣中透著肯定和驕傲。
徐良一笑,“按成績我們肯定沒問題,但就怕會被計劃外的事情影響。”
姜家的背景可以給漢華的發(fā)展保駕護航。
但有時候也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
比如那些不對付的政敵。
“放心吧,肯定沒問題。”
看她有信心,徐良便沒再糾結(jié)這個問題。
“中投的規(guī)模有多少?”
“國家現(xiàn)在外匯儲備高達1.2萬億美金,準備拿出約2000億美金,發(fā)行1.55萬億元人民幣特別國債。”姜曉陽語氣中透著興奮。
這是上面前所未有的大動作!
也是漢華的重大機會。
“國家發(fā)展了,不管是上面還是地方,衙門越來越有錢了。
前段時間我在渝州跟當?shù)毓賳T聊了聊,發(fā)現(xiàn)他們對設(shè)立人民幣基金很感興趣,也想跟我們合作。
我覺得這可以成為漢華另一個增長點。”姜曉陽繼續(xù)道。
徐良:“別高興的太早。地方設(shè)立產(chǎn)業(yè)引導基金也是為了發(fā)展產(chǎn)業(yè),解決稅收、就業(yè)等等,不是天上掉餡餅。
而且,眼下這事情還早,退出通道不打通,政策不落地,很多東西只能落在文件紙上。”
“這些我當然清楚。不過我們可以先跟對方談一談,做好前期的準備。”
徐良倒是沒反駁。
國內(nèi)此時有國企風投,比如深創(chuàng)投、蘇創(chuàng)投,但都是一般企業(yè)制,不是合伙人制。
為什么深創(chuàng)投最有名,業(yè)績最好,就因為鵬城那地方走在改革前沿,思維比較開放,也足夠市場化。
“從公司總利潤拿出8%比例的金額對員工進行激勵”這一點就是明證,很多國企辦不到,也不敢。
徐良道:“這件事你看著辦吧,有結(jié)果了給我發(fā)一份郵件。”
“嗯。”
“還有件事,孫振平打算在香江辦公室成立一支房地產(chǎn)機會基金,我同意了。”
姜曉陽詫異道:“你不是不想做房地產(chǎn)基金嗎?”
“此一時彼一時。
之前的漢華是總部負責制,業(yè)務太多,管不過來。
現(xiàn)在漢華是總部監(jiān)督,子公司負責制。
香江辦公室想做大業(yè)務,對漢華來說也是好事。
我沒有理由阻攔員工們的上進心。”
“如果其它辦公室也成立房地產(chǎn)機會基金的話……?”
“答應他們。”
姜曉陽同意了。
施行總部平臺制度后,大量原本屬于總部的管理職責下放給總部,她只關(guān)注內(nèi)部監(jiān)督,以及一些大額投資。
工作輕松了很多。
也不反對各大辦公室擴張業(yè)務。
聊了一會兒,徐良掛斷了電話,腦海里再度浮現(xiàn)出中投的事。
華夏幣基金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些苗頭了,但真正興起,還得等上一兩年,等到創(chuàng)業(yè)板開閘。
目前能打秋風的LP不多,中投絕對是最肥的那一個。
他記得中投還投了摩根士丹利50億美金,獲得了這家投行10%的股份。
當然了,這筆投資的回報率也是令人頭大。
這也是因為中投剛組建的時候,什么都不懂,甚至還需要請黑石、大摩這些被投企業(yè)的員工來幫忙做培訓,估計這些外資機構(gòu)把金主爸爸都忽悠瘸了。
作為國內(nèi)唯一一家反向把店鋪開到華爾街的投資機構(gòu),漢華應該算是兔村的希望。
只要上面的人不傻,肯定會邀請漢華。
股權(quán)投資漢華就算了,中投愿意投,他也不會接受。
像其余的基金份額出資,幫中投的員工做培訓,他不會拒絕。
要是漢華幫中投完成籌備,甚至走向?qū)I(yè)化的話,應該能弄點錢吧。
黑石、大摩這些外資都三、五十億美金的給,沒道理對自己人吝嗇?
——
在香江待了幾天后,徐良來到了一河之隔的鵬城。
第一站并不是企鵝和比亞蒂,而是來到了車公廟。
徐良走下車,抬頭看了一眼面前數(shù)十層高的大廈,外墻寫著“陽光高爾夫大廈”幾個紅體大字。
確認地址無誤后,徐良大步走進了大廈。
李金玲瞅了周圍幾眼,快速跟了上去,心里也有些好奇。
能值得大老板親自出馬的公司不多了。
走進大廈后,徐良才發(fā)現(xiàn),這棟樓名為大廈,其實是個商住兩用樓。
進進出出的有購物回來提著大包小包的大爺大媽,還有西裝革履、衣著光鮮的白領(lǐng),看起來稍稍有些雜亂。
他們兩人乘坐電梯來到二十樓,一走出電梯,映入眼簾的是一家公司的前臺,文化墻上寫著某某雜志社。
徐良和李金玲剛跨進大門,就被雜志社的前臺小妹起身給攔了下來。
“你好,請問你們找誰?”
前臺小妹語氣很溫和,可眼神卻不停地在徐良和李金玲身上打量。
李金玲頓時愕然。
這兩年她跟大老板走到哪里都是隆重迎接。
被前臺攔住還是第一次。
“我們是……”
徐良攔住她后笑道。
“請問大疆創(chuàng)新公司是在這嗎?我們和王韜先生約好了在這里見面。”
“原來你們找小王啊,這會兒估計他還在倉庫里搗騰他那堆玩具呢,我?guī)銈冞^去吧。”
前臺小妹便熱情的在前面帶路,領(lǐng)著徐良二人往公司里面走去。
其實前臺小妹是真的不認識徐良,她每天上班刷劇還嫌時間不夠呢,哪有時間關(guān)心一年一換的首富是誰。
再加上徐良很少接受媒體采訪,很多人都只知其名,卻不識其人。
雜志社并不大,開放式辦公區(qū)散落著十幾張辦公桌,每個人都在埋頭寫寫畫畫。
有人抬頭看到了徐良,嘴巴張得老大。
然后他擦了擦眼睛,卻發(fā)現(xiàn)徐良早已走遠了。
他立即拍周邊同事。
“喂,你們看見沒有,剛剛那個人是不是徐良啊?”
“誰是徐良啊?”
“我去,徐良你都不知道,首富先生啊!”
“不會吧,你應該是認錯人了吧?徐良會來我們這?”
“他們往倉庫那邊去了。”
……
穿過雜志社的辦公區(qū),前臺把徐良帶到了最角落里的一個倉庫。
倉庫的門是閉著的,前臺小妹上前敲了敲門,十分熟稔的用粵語喊道。
“王生,王韜,有人揾內(nèi)啊。”
半晌后,一個睡眼惺忪的青年拉開了大門。
徐良看著面前這個二十多歲的青年,邋里邋遢的模樣,跟十幾年后那個人們口中“統(tǒng)治全球500米以下低空的男人”,簡直是判若兩人。
穿著一身皺巴巴的鴻星爾克運動服,油光可鑒的頭發(fā)一綹一綹的貼在額頭上,鼻子上還架著一副圓框眼鏡,活脫脫的宅男模樣。
“王生,這位先生說是跟你約好,來找你的。”前臺說道。
王韜打量了穿著針織衫外套的徐良兩眼。
“先生,我們有約嗎?”
他記得自己沒跟什么人約過見面。
“能進去說嗎?”
看他們一行人穿著打扮也不像是壞人,王韜便點了點頭。
“你們進來吧。”
“謝謝。”
前臺小妹雖然有點好奇,但也沒多問。
砰,房門關(guān)閉。
一群前來探尋真?zhèn)蔚碾s志社員工來遲一步。
屋間內(nèi)的光線有些陰暗,徐良打量了一下四周。
沒發(fā)現(xiàn)一個能采光的窗戶,全靠頭上的白熾燈照亮整個房間。
房間面積也很小,估計還不到20平方米。
房間內(nèi)擺放著幾張簡陋的工作臺,上面放著有電腦、模型飛機以及各種零件,角落里還有兩張上下鋪床位。
看見有人進來了,床上躺著的三個人立即手忙腳亂的開始穿外套。
李金玲忍不住皺了皺眉。
臭襪子的味道,泡面的味道,男人身上的油灰味夾雜一起,簡直讓人無法忍受。
她也很難相信這樣的公司有什么投資價值。
“你……你是徐良?!”
一個帶著黑框眼鏡的年輕人瞬間激動起來。
“你認識我?”徐良笑道。
對方連忙雙手伸了過來。
“徐先生,您好,你是我的偶像!”
徐良笑道:“你還沒告訴我你的名字。”
“我叫盧志輝,非常非常榮幸見到您!”
徐良微笑著點了點頭,跟王韜幾人握了握手后。
盧志輝連忙拿過幾個板凳。
“徐先生,我們這里條件簡陋,要不我們還是換個地方吧?”
“沒關(guān)系,這里就挺好。”
“我從朋友那里聽說你們是做無人機的,能給我看看你們的產(chǎn)品嗎?”徐良繼續(xù)道。
“當然沒問題。”
盧志輝連忙從工作臺上抱過來了一架模型直升機遞了過來。
徐良把直升機拿在手中把玩,不時高舉起來,通過燈光的照射,觀察各個部件之間的焊接。
“這架飛機被你們拆了無數(shù)次了吧?”
盧志輝:“您好眼力,我們現(xiàn)在的工具比較粗糙,不能精確到具體力度,只能靠手來感受。”
徐良點點頭,繼續(xù)觀察,片刻后:
“還用了螺絲膠。”
“螺絲有時候會松,所以需要加螺絲膠防止松動,但是會有一個問題,如果要拆,這個螺絲會卡在里面擰不出來。
于是老王就去香港買了一堆的螺絲膠回來,有弱中強幾種不同強度。
螺絲按照拆的頻率,使用不同強度的螺絲膠,飛機上的幾百顆螺絲,就是這樣一顆一顆地按照不同要求擰上去的……”
盧志輝很健談,順著螺絲膠的話題,他快速講清了他們公司目前的現(xiàn)狀,以及遇到的一些研發(fā)難題。
“王韜,你們這公司剛成立是吧?”
徐良轉(zhuǎn)而問道。
“剛成立一個月。”
剛成立一個月的大疆公司,就是一個手工作坊、實驗室。
沒有任何的成果。
而且現(xiàn)在團隊的四個人中,只有王韜一個人懂無人機,其他三個人都是門外漢。
“接下來你有什么打算?一直在這間倉庫里搞研發(fā)?”徐良問道。
“暫時是這樣,現(xiàn)在還有很多技術(shù)沒吃透,以實驗為主,不對外銷售產(chǎn)品。”
剛出校門的王韜還是老實孩子,雖然想爭取漢華的投資。
但還不會撒謊。
“那你的公司怎么生存?”
“這家倉庫是我舅舅的,外面雜志社也是他開的,房租不要錢。”
“那員工薪資待遇呢?購買實驗器械也得花錢吧?”
王韜滿不在乎道:“我媽給我投資了200萬港幣,應該能撐到我們把產(chǎn)品做出來。”
徐良沒有感到太意外,事實上,王韜家庭條件很不錯,父親是工程師,母親原來是位教師,后來成為了小企業(yè)主,舅舅又是雜志社老板。
大疆頭幾年蒙頭搞研發(fā),沒有收入的時候,全靠家里的支持才存活了下來。
徐良笑了笑,“那你想過沒有,員工對公司的期望值?”
王韜淡淡道:“如果他們嫌公司不好,走就是了。”
看著盧志輝三人眼神中露出的不滿,徐良笑了笑。
他前世沒和王韜打過交道,但也聽說了此人不懂人情世故,愛憎分明,經(jīng)常在公開場合爆出出格言論。
就像現(xiàn)在,你在外人面前把別人說的一文不值,誰還給你賣命?
不過老王雖然不是一名合格的CEO,但搞技術(shù)絕對沒得說。
在港科大準備畢業(yè)課題時,王韜決定研究遙控直升機的飛行控制系統(tǒng)。
其實,很少有本科生自己可以決定畢業(yè)課題的方向,大多由導師指定課題。
但王韜意志堅定,找了兩位同學去說服老師同意他們的研究方向。
在他和同學的軟磨硬纏下,導師終于松口答應了。
為此,王韜申請到了學校1.8萬港幣經(jīng)費,這期間他不惜逃課,每天熬夜到凌晨五點,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了5個月,終于完成了畢業(yè)課題。
然而,演示的時候,飛機還是從半空中掉了下來,王韜畢業(yè)設(shè)計勉強只得了一個C。
不過卻因禍得福,獲得了港科大機器人技術(shù)教授李澤湘的欣賞,推薦他讀研究生。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36094252/13555482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