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見證歷史
莊王二年,建子既望。
咸陽城天寒地凍的。
已經屬于王陳的天策府內,新建的文學館高高佇立,地上五層,而地下還有兩層。
按照王陳的規劃,文學館主要的功能便是收藏天下之書,其次便是網羅各家人才。
限于身份,王陳沒有大張旗鼓的廣發招賢,而是通過拜帖、信件的方式邀請暫居咸陽的賢者,然后再請托這些人去呼朋喚友。
這種方式,在戰國這種車馬慢的時代,起不到裂變的效果。
卻也不是沒有好處,王陳主動邀請的賢者和這些賢者召喚來的朋友,都是百家精英子弟。
當然,肯定不會是最頂尖的大佬,但都是有才干,有想法,愿意做事情的人,可以說幾乎都是野心勃勃之輩,要不然也不會前來投靠王陳這么一個秦國待定繼承人。
如今,文學館已經規模不小,差不多有二十來人。
七國都習慣在朝廷設博士一職,有別于此,王陳稱呼文學館這些人為學士。
這些來自于百家的學士,第一次聽到“學士”稱號,都有些不解。
王陳跟他們解釋。
“學士,有學之士也。雖然如今各位,身處江湖之遠,但以各位的才華,遲早有一天會居于廟堂之高。”
學士們聽到之后,面色愉悅,看來是撓到了他們的心頭癢了。
這些學士分別來自樂正氏之儒、秦墨、道家人宗、名家以及陰陽家火部長老一脈。
往日里。
這些人都呆在各自的地方,要么修煉,要么研究自家學問。
但今日。
這些人全都集中到地下第二層,圍在一起,看墨家那幾個人搗鼓。
王陳站在墨家人旁邊,不時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
“你又不動手,能不能不要插嘴。”
相里刑聽著王陳在旁邊逼逼叨叨,脾氣本就不好的他,就火大的訓斥王陳。
王陳和周圍的人,也都了解相里刑的作風和性格,沒有怪他,只是撇撇嘴,不再說話。
相里刑,是王陳主動去找當今秦墨掌門人相里奮要來的人才。據相里奮說,這小子脾氣比他這個老子還大,但在《墨經》一道上的天資也比他厲害很多。王陳頓時了然,這相里刑就是一個高智商低情商的科研達人唄。
自那次拜訪后,相里刑便被他父親相里奮打發到天策府,讓其好好為王陳效力。這混小子帶著幾個秦墨弟子,來的第一天就叫囂,如果拿不出讓他心服的本事就要王陳好看。對付這種低情商的人,不要指望跟他講道理,他的道理搞不好比你還大,而且他還堅信不疑。至于講感情,就更沒用了,這種腦子是很難跟別人共情的。
缺點很明顯,優點同樣也很明顯,只要讓他們心服,這種人不會害你,也不會被人策反。王陳直接跟他擺開陣勢,這個世界的黑科技樹強的離譜,但也不是全然沒有弱項。他直接將后世初中生都知道的物理、化學、生物常識,挑揀幾個震撼的演示給他看,直接讓這個混小子驚為天人。
自那時候起,秦墨便算是穩定的綁在了王陳這一邊。秦墨,是墨家棄徒。秦墨這一支比較特殊,他們很早之前,就因為跟機關城那些人理念不合,選擇來到秦國這個被關東六國嘲笑為“未經開化”的虎狼之國。可喜的是,當時秦國已經被商君改造,他們來的正是時候。如今的秦墨,大部分高人如掌門相里奮,都在秦國少府監任職。
之所以今天大家都聚在這里。
主要還是王陳當時在給這群墨家弟子布置任務時,非常夸張的告訴大家,只要他們完成這個實驗,將改變七國歷史。
相里刑這些人將信將疑,但還是在王陳的引導下,開始從無到有的研究如何發電。
這些家伙不愧是出身于黑科技遍地的墨家。
居然一步步攻克了機械發電、火力發電,還研究出了最原始的電燈,雖然不是鎢絲燈,是一種王陳所不知道的材料。
今天,他們將要實驗水力發電,為了保密和用電安全,這些科學達人使用機關術改天換地,將整個天策府地下都挖空了,上接渭河之水,下連地下河,制造高低勢能。
這么龐大的工程,如果不是有機關術,根本不可能完成。但正因為龐大和不可思議,如今文學館內所有學士都從曾經的一臉不信,變成如今的一臉期待。
“好了,所有設備都調試完成,一切正常。可以打開閘門了。”
向里刑看著王陳。
王陳點頭同意。
隨著機括齒輪運轉的刺耳聲音響起,洶涌的渭河之水,順著暗道往下直沖。
滋滋滋滋滋滋
舒適,王陳聽著這聲音感到一陣親切,電流產生了。
緊接著,所有的發電裝置全功率轉動,電燈一閃一滅。
眾學士隨著忽閃忽滅的燈光,心情也一會上一會下。
這里沒有一個簡單人物,自然了解眼前的一切意味著什么。
他們也算是從無到有,一步步重新開眼看世界。
這下子,真是屬于見證歷史時刻了。
噌噌噌噌
水流穩定。
機器運轉穩定。
電流也穩定了。
地下室所有的電燈,全部亮起來。
“成了!”
“是的,成了!”
“想不到,我們可以跟鬼神一樣,使用河伯之力,電母之力,太陽之力,不可思議。”
“云中君,別放屁了,這是我墨家機關術。”相里刑不滿意了,什么亂七八糟的,這是他自己一步一步動手造出來的,了解每一個原理和步驟,跟鬼神有個屁的關系。
云中君,陰陽家火部長老。雖然也繼承了云中君的稱號,但還不是后來的徐福。
幾個儒家弟子也是一臉感慨。
這些日子發生的一切,不停沖擊他們牢固的世界觀。
他們是樂正氏之儒,正是當初主動找上門來的叔孫通、伏生及其弟子們。
這個時代的儒家已經有了腐朽的趨向。
此時儒家有一個共識,便是“儒者不入秦”。如今的儒家八脈,可能除了荀子這個異類之外,絕大部分都固守傳統。樂正氏之儒如果不是在關東六國混不下去,也不會來秦國。儒家子弟近乎偏執的堅信先輩的觀點,和儒家其他大儒相比,荀子一直有著更開闊的胸懷和視野。他知道如今的儒家已經固步自封,為了從根本上改變儒家,荀子致力于尋找儒家與其他學派兼容匯通的可能性。
王陳希望等時機成熟,便邀請荀子來咸陽講學,秦國是第一強國,荀子一定不會拒絕這個機會。
幾個道家人宗弟子也是滿臉興奮。
不同于天宗的遠遁深山老林、一意玄修,他們更講究修行、經世、致用三者齊頭并進,具有極強的目的性和操作性。他們提出的政治抱負一般可以歸結為休養生息、無為而治。
“各位,我們創造了歷史。”
(https://www.dzxsw.cc/book/36070566/3636596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