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人選
樓班暫代單于,諸部首領共相輔佐。
誰都沒能料到,關于烏桓權力爭奪最終會以如此局面收尾。
祝板沒有得利,反而背著叛徒的名聲在草原,薄奚嘉嘉沒有上位,他尚須和祝板不斷爭斗,諸部首領沒有獲益,他們最終都要成為劉恪的棋子。
看似得利最大的樓班卻也沒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好,樓班不僅要防備著祝板、薄奚嘉嘉以及諸部首領,卻還要提防著其兄長蹋頓,最終,樓班只能暗地里向劉恪投效。
對于樓班的效忠,劉恪覺得可有可無,憑他現在的手段和實力,烏桓諸部首領搶著爭著要來效忠,不過最后劉恪還是收下了樓班的心意,比起諸部首領或者蹋頓,樓班無疑是最好操控的!
烏桓的局勢,漸漸穩定了下來。
但是誰都清楚,只要劉恪的軍隊撤離,諸部之間圍繞最高權力定然會展開生死之斗,未來的草原,注定要在血雨腥風之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劉恪也清楚,班師回朝的時間越來越近了,當然,在離開草原之前,他還有幾件事情要做。
第一件事,自然是抓捕張純,此人不除,此次征討就算不得完美;第二件事,則是要思考留下什么人來‘輔佐'樓班,劉恪不想樓班輕易被人干掉,這顆棋子還是相當的有用。親手動輸入字母網址:неìУаПge。Сом即可觀看新章
沮授,田豐,田疇……
張郃,高覽,于毒……
劉恪腦海中思考著留守草原的人選,卻最終都沒有想出一個好的人選。
此刻,他的帳下看似文武之才,滿堂濟濟,但是自從戰爭結束之后,劉恪還是看得出來,有些人最終還是會選擇離開。
比如公孫瓚,公孫度,這些人本就是將征北將軍府以及此次征討烏桓當作自己的舞臺和晉升的臺階,現在戰事結束,大軍凱旋,他們自然也會離開。
而沮授、田豐這些效忠于王府之人,劉恪不想讓他們留在蠻夷之地,先不說他們在草原能否生活習慣,一旦以后有什么突發事件,而這些幕僚又不在身邊,最終肯定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張郃、高覽等武將若是留下,則有些過于招人耳目,畢竟誰都清楚,張郃等人效忠的乃是何人。
護烏桓校尉公綦稠看似是最佳人選,但問題是此人效忠的乃是朝廷而不是中山王府,能不能調動尚不清楚,如此重任劉恪自然不能托付于他。
就在劉恪為留守烏桓的人選著急的時候,張郃突然來報,說是張純被門客所殺,現在人頭已經被呈獻到帳外。
“哦,張純死了?”劉恪沒想到張純最終竟然會死在門客手中,不過他也沒有過于驚訝,理了理情緒,就連忙讓張郃將殺死張純的門客帶來問話。
“竟然是你?”看著面前下跪之人,劉恪不僅暗笑,此人正是張純擔任中山國相時候的長史王政。
“世子,罪臣該死,還請世子看在罪臣殺死張純的份上,能夠饒過罪臣!”王政滿臉風霜,看得出來,這段時日他沒有少吃苦頭。
“你先起來答話!”劉恪看著王政,突然問道:“當年黑山賊叛亂之前,我在王府聚集府衛,聽說張純想要舉報我,最后是你從中勸阻,此事可否屬實?”
王政沒有想到劉恪竟然還能記得此事,于是連忙回答道:“稟世子,確實有此事~!”王政點了點頭,并未多言,他卻不知,他這般姿態,卻讓劉恪心中對他的觀感好了不少。
“既然你曾助我,我又豈能不念舊情,且你殺死張純,算是戴罪立功,我自會向朝廷上奏,免除你的死罪,不過……”劉恪頓了頓,按照朝廷律法,謀逆乃是株連九族的死罪,就算他幫著王政逃過一劫,但是活罪怕也難免。
“世子,罪臣別無所求,罪臣只是希望老母親能夠安度晚年,還請世子代為周旋!”王政雙目落淚,將自己冒死來自首的目的說了出來。
“卻沒想到你是個至純至孝之人,你且先下去,此事我定會為你求情!”先前的改觀,加上此刻王政的表現,讓劉恪最終決心幫助王政,不管這人之前如何,但就憑著他為了老母親而自首的表現,劉恪覺得自己也應該為他做點什么。
王政的事情,劉恪本以為就這樣過去了。
但是就在他向沮授詢問什么人適合留守草原,幫助他監控樓班,順便協助樓班不被其余部落吞并的時候,沮授率先舉薦的人竟然會是王政。
劉恪帶著驚疑看著沮授,“先生,王政乃是罪臣,如果將他留下,就不怕被人舉發出來?”
沮授面帶笑意說道:“烏桓之謀,本就是見不得光的,況且其余人等皆不適合留下,唯有王政最為合適,世子請想,王政現在已經沒有出路,他只能投靠世子,況且只要他的母親在世子手上,他必定也不敢反叛,再者此人智謀不低,也頗有膽量,留他在草原做暗棋,最為合適!”
劉恪聽完沮授的分析,也覺得王政是個好的人選,不過他心中還是有些擔憂,王政能不能答應還是回事呢,這會要去用這件事情找他,指不定人家還會拿捏呢。
沮授自然也看出來了劉恪的疑慮,于是他毛遂自薦道:“世子安心,此事由臣下代辦,定然能夠幫助世子成功收服此人!”
劉恪點了點頭,就放手讓沮授前去安排。
沮授果然不負重望,在和王政深談之后,王政當即就誠心歸服。
得知王政愿意留在草原幫助自己,劉恪自然是喜不自禁,他親自為王政設宴,并在宴會之后,和王政暗中交談,向其表明自己在草原的部署以及用意,王政在知曉劉恪的意圖之后,不僅沒有震驚,反而一臉欣喜,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得遇明主,此生足矣。
不管王政的話是不是有奉承之嫌,總之,留守草原,監控樓班的人選有了,劉恪也終于可以安心的退兵南撤了。
如果還繼續逗留塞北的話,劉恪相信,朝廷之上恐怕又要圍繞征北將軍府爭論不休了,何況三軍在外,糧草消耗甚重,早日南撤,后勤供給上也能輕松不少。
(https://www.dzxsw.cc/book/3407/346261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