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離間 下
“兩桃殺三士,世子果真手段厲害!”
審配看著劉恪談笑風生的模樣,不禁輕輕一嘆,他本以為沒人發現,卻不料低語呢喃卻被身后的公孫度聽到。
“正南(注:審配字)先生,兩桃殺三士指的是什么啊?”公孫度面帶疑惑的看向審配,顯然不了解其中典故。
“所謂兩桃殺三士,乃是戰國時期的典故,說的是齊國有田開強、古冶子、公孫捷三位武士,武功了得,深受齊王恩寵,三武士挾功自傲,橫行霸道,甚是囂張。”
“后來齊國貴族陳無宇暗中拉攏收買三武士,意圖刺殺齊王自立,當時齊國相國晏嬰識破奸賊計謀,便夙夜憂嘆,為了齊國安危,晏嬰打算設計鏟除三武士以保全齊王。”
“恰逢魯國國王到訪,齊王設酒備宴招待,在宴席之上,晏嬰突生一計,便命人在桃園采摘六顆桃子,兩國國王、國相分別食用一個,其余兩顆桃子便讓群臣自報功績,言說何人功高便由何人吃桃!”
“三武士不知有詐,于是爭相搶功,公孫捷、古冶子因為先開口,所以得到了桃子,而最后說話的田開強卻因為說的晚沒有得到桃子,田開強羞惱成怒,拔劍自刎,公孫捷以為不如田開強,于是也羞愧自裁,古冶子見狀,說三人曾經義結金蘭,相約同年同月同日生而死,遂也自殺身亡。”最//快//更//新//就//在黑//巖//閣
審配將兩桃殺三士的典故大概講了遍,然后輕聲嘆道:“晏嬰兩桃殺三士,世子今日空懸單于之位而引得烏桓內斗,高,實在是高呀!”
公孫度聽完審配的話,心頭也不禁震撼,此時他才明白,原來劉恪此舉竟然是要讓烏桓內亂。
公孫度對劉恪手段欽佩不已的時候,他旁邊的公孫瓚卻不怎么高興,公孫瓚早年在盧植門下讀書,自然知道兩桃殺三士的典故,但就因為這樣,公孫瓚才會覺得忌憚。
“如果此子占據幽州不走,只怕……”
公孫瓚突然覺得有劉恪壓在頭頂,自己的前程似乎都要被阻斷,想到這里,公孫瓚突然萌生出離開的意思,但是突然之間,他又不敢對劉恪表明心跡,只好將心思深藏在心底,慢慢等待時機出現。
審配對公孫度講典故的時候,祝板、薄奚嘉嘉等烏桓各部首領之間的爭吵也是越來越激烈。
圍繞著單于之位,各部首領的爭吵已經進入到白熱化之間,總體來講,各部首領對右賢王祝板出任大單于之位是堅決反對,而對于左賢王薄奚嘉嘉的自薦也不贊同。
反正誰敢說他能擔任大單于,各部首領就反對誰,爭吵在持續,劉恪也不阻止,他就像是在看戲,由著烏桓各部首領吵鬧。
終于,眼見爭吵下去也不會有什么章程出來,祝板和薄奚嘉嘉突然對視一眼,然后兩人看向劉恪說道:“世子,你乃朝廷使臣,又有陛下委命在身,單于之位,還請世子幫忙定奪!”
劉恪心里面笑著,但是臉上卻裝作一副很為難的表情說道:“這,這不好吧,本世子都說了,不干涉你們的內政,諸位可不能讓我食言啊!”
祝板和薄奚嘉嘉卻不依不撓的繼續請求道:“難道世子就忍心看著我烏桓諸部圍繞單于之位爭斗不止嗎?”
劉恪自然不會說自己是想著讓烏桓諸部爭斗不止,他故作為難的模樣,心里面卻在想著該怎樣表述才能讓烏桓諸部接受他的意見,而且也不會給朝廷里面的那些大臣留下誹謗的把柄。
祝板等人不清楚劉恪的想法,只是不斷的催促劉恪幫忙定奪,就連之前那些對劉恪充滿敵意的部落首領,此時也都期頤著劉恪能幫忙推選出大單于,好讓烏桓內部穩定下來。
劉恪思考了一會兒,然后就按照之前和沮授、田豐商量的計策說道:“諸位相信我,乃是我的榮幸,既然諸位都想讓我定奪,那么我也就說一說,如果諸位覺得好,那么就請同意,如果覺得我說錯了,也請不要介意!”
“丘力居叛亂,引起兩族戰事,其罪本該誅殺,但是他畢竟是烏桓單于,乃是烏桓各部共同的領袖,倒不如讓其待罪思過,由其子樓班暫代單于之位,其長子蹋頓、右賢王祝板、左賢王薄奚嘉嘉等各部首領共同輔佐,等到丘力居百年之后或者諸位商討出合適的人選之后,本世子在上奏天子予以任命,諸位覺得意下如何?”劉恪笑道。
“啊?”
祝板、薄奚嘉嘉等人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爭執這么久,但最后劉恪竟然誰都沒選,而是讓丘力居的嫡子樓班暫代單于之位,祝板等人也不是草莽之輩,瞬間就意識到這是劉恪的離間之計。
試想,單于之位繼續空缺,樓班名不正言不順,且沒有任何依靠,各部首領豈不會繼續覬覦單于之位?
既然各部首領都會覺得有做單于的資格和機會,那么他們必定會圍繞單于之位展開爭奪,屆時草原焉會有安寧之日?
“此計真是毒辣啊!”
審配、田疇也不禁感嘆,當然,他們對于烏桓人的死活可不在乎,只是在心中對于劉恪的手段越來越欽佩,比起祝板等人,審配和田疇卻還看到劉恪此計的另外一層用意,那就是繼續壯大中山王府的勢力。
以后不管是誰想要做單于或者不管那個部落想要取得絕對優勢,沒有朝廷的支持那是絕對不行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烏桓各部首領還不得盡心竭力的巴結中山王府?
而有了諸部首領的巴結孝敬,那么中山王府還會缺少打造騎兵的優良戰馬嗎?
“環環相扣,世子的手段,讓我等都覺得汗顏啊!”審配、田疇感嘆的同時,也下定決心,不管怎樣,將來都要繼續留在中山王府效力,他們想看看,劉恪將來究竟能走多遠。
劉恪不知道自己的計策竟被人瞧出端倪,不過他也沒有去在意這些,計策既然已經擺明,那么他就不會祝板等人反對,事實上在明白了劉恪的用意之后,祝板等人經過最先的震怒,到最后卻都不約而同的贊成了這個結果。
不是祝板等人無奈的同意,而是他們發現,這樣的結局或許多余他們來講是最好的,草原上本來就是強者為王,現在群龍無首,那就只能用拳頭和馬刀來解決一切了!
(https://www.dzxsw.cc/book/3407/346261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