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利潤
轉(zhuǎn)眼到了五月,氣候不冷不熱,又是一年的好時候。
校園里能開的花都開了一遍,花草樹木都在拼命的往外冒,往哪瞧都是一片生機。
走在校園里,不知不覺的,學(xué)生們的風(fēng)貌都跟前兩年大不相同了。
學(xué)生總是走在潮流前沿的,色彩款式新穎的服裝迅速增加,樂器社團,舞蹈社團,音樂社團的學(xué)生越來越多,到處都能嗅到一股昂揚的氣息。
這天周末,周佳突然找來了。
兩人沿著校外的人行道散步,邊走邊聊。
“我問你個事。”周佳說道。
“你說。”
“我爸想辭職南下去特區(qū),你覺得怎么樣?”
“哈?”
徐檸十分驚奇。就周佳的父親那么看重前途,又那么愛面子的人,怎么可能辭職?
“我爸年初工作調(diào)動,去特區(qū)那邊支援建設(shè),前幾天他突然回來了,說什么都要辭職。我媽不同意,他就要跟我媽離婚。你能想象嗎?他們倆竟然要離婚!”周佳一臉的不可思議。
她爸爸為了工作前途,為了面子,忍受這么多年家庭矛盾都沒提離婚。可現(xiàn)在南下了一趟,回來跟換了個人似的,兩口子一吵架張口就提離婚,連說話嗓門都變大了。
“他辭職想干嘛?”徐檸有些好奇。
“說是做生意,還說那邊以后大有可為,機會先到先得。哼,他那人老謀深算,心里彎彎繞特多,誰知道他想什么呢。”
“人才啊。”徐檸嘖嘖稱嘆。“你爸是個人才。”
周佳白了他一眼,怎么說話呢,沒大沒小的。
徐檸說道:“你別不信,你爸眼光確實不錯。”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對特區(qū)還是觀望態(tài)度,這會就看到機會,還敢辭職的沒幾個。有這份眼光跟勇氣,不說別的,就值得贊一句。
“你的意思是,他辭職這事還做對了?我們家現(xiàn)在可熱鬧了,我姑姑,我大伯,還有我媽那邊的親戚,都去勸他,根本勸不動。”
“這得看你爸自己,如果有本事,那就對,沒本事那還是安穩(wěn)上班為好。”
“他都四十多了,又不是年輕那會,再有本事能怎么樣。”
“四十多怎么了?正壯年呢。你爸那話說得對,機會先到先得,要是我我也去。哎,要不你幫忙引薦一下,我跟你爸談?wù)劊俊?br />
“你跟他談什么?”
“談生意啊。”
“你少摻和這事,他那是瞎折騰,你好好讀你的書。”
“嘁。”徐檸無言以對。
……
五月底,徐檸又去了郵電局大樓,還是打國際長途。
到了地方,營業(yè)員都認(rèn)識他了,隔著老遠就擺手打招呼。
“小徐,又來打電話啊?”
“嗯,打電話,順便給你們送錢來了。”徐檸笑道。
“這話說的,什么叫給我們送錢啊,錢又落不到我這。”
“那終究是你們單位的,福利工資不從這來啊?我現(xiàn)在就想問問,這國際長途什么時候能降價,我這幾個月都打了多少錢了,心疼死了。”
徐檸這幾個月基本每周都得來一次,一分鐘十塊,他前前后后至少打了七八百塊錢,就這已經(jīng)是盡量長話短說了。平常不是重要的事,他都寫信跟那邊聯(lián)系的。
電話再次接通,這次接的依然是保羅,這家伙把家安在了公司旁邊,沒事就守著電話,那叫一個敬業(yè)。
“本月的銷售情況出來了嗎?”徐檸開口就問道。六秒一塊錢,說話不得不簡單。
“老板,我這里是個好消息,我們的本月銷售額超過五萬美元了!”話筒那邊的語氣明顯很激動。
“利潤呢?”
“刨去各種成本,應(yīng)該還有兩萬八千六百美元左右。”
“嗯,很不錯。”
那當(dāng)然不錯了,畢竟,這鞋子的毛利潤率可是將近百分之三百。
徐檸他們進貨的價格是一雙鞋五美元,拉到美國,批發(fā)價是十九美元,一個凈賺十四美元。
其它成本中,運費其實沒多少,一個能裝四五千雙鞋的集裝箱也就幾百美元。關(guān)稅也不高,幾年前從百分之二十降到了百分之十點五,這已經(jīng)跟美歐之間貿(mào)易關(guān)稅差不多了。
真正的支出大頭是工資跟營銷。
工資方面,李維拿的最多,保底工資加獎金,這個月估計得一千五百美元了。馮樹義一千美元,保羅也有一千多美元。此外,倉庫那還雇了三個員工,每人每月又是九百美元。加起來這都七千了。
營銷支出方面,包括但不僅限于報紙廣告跟電視廣告。
好在,產(chǎn)品名聲已經(jīng)打出去了,現(xiàn)在是收獲期,每個月的銷量增長的很快。上個月只賣出去了四五百雙鞋,到這個月就有兩千多雙了。
“李維他們在哪?”徐檸問道。
“哦,李正在檢查倉庫。要喊他過來嗎?”
“嗯,先掛斷電話,等會我再打過去。”
“好。”
等了大概十分鐘,徐檸又打電話過去,接的就是李維了。
他依然是用英文,確保那邊都聽得懂,說道:“李維,你這段時間留意一下,找個廠房。我們以后不能這樣只做貿(mào)易,一定是要有自己的工廠,自己的產(chǎn)品設(shè)計的。明白嗎?”
別看現(xiàn)在的利潤率挺高的,但那是利用了信息差,時間一長,回立那邊會不知道?會不會想撇開中間商?
太容易受掣肘了,他們既不能控制產(chǎn)量,也不能控制質(zhì)量,連設(shè)計都沒辦法掌握,規(guī)模就不可能做大。
理想的情況,當(dāng)然是在國內(nèi)投資設(shè)廠,可,現(xiàn)在不是沒那個條件嘛。
“明白。”李維的聲音有些興奮,道:“我正想跟你說這個問題呢,沒想到你正好提到了。我之前就看過了幾個廠房,倉庫這邊往西南方向五英里,就有一個空置的廠房,以前是生產(chǎn)衣服的。我拍了幾張照片,要不給你寄過去看看?”
“照片就不用看了,我也不懂這個。你這兩天雇個懂行的,去廠房看看,把優(yōu)缺點都列出來,然后跟我說一聲。記住了,不懂的事就去找專業(yè)的人,不要憑感覺決定。”
“明白。”
(https://www.dzxsw.cc/book/32267083/71633433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