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天人感應
“黑板和粉筆,對于教書識字的作用極大。”
長孫無忌說道:“若是想要推廣,首先應該在國子監內部進行推廣。有了國子監的示范,其他州學縣學,就能更快接受。”
“孫伯伯這話說的沒錯。”
李晟道:“我正打算把黑板介紹給國子監,只是我一個學生,恐怕那些教諭們,不一定會接受啊。”
“這倒是,那些教諭們都是老頭子,不一定能接受這種新東西。”李世民點點頭,笑道:“既然如此,那這件事就交給我來辦就好了。”
身為皇帝,只要他的一道口諭下去,粉筆黑板在國子監內的推廣,絕對不會有任何阻力。
李晟聞言,趕緊問道:“爹,你有什么辦法?”
“晟兒,你莫不是忘了孔祭酒?”李世民輕笑一聲。
“對哦,孔祭酒!”
李晟一拍腦門,這才想起來,老爹和孔祭酒乃是熟人。
身為大唐最有文化的聰明人,孔穎達可不是那種食古不化、思維僵化的老學究。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極強。
“如果真能說動孔祭酒,黑板粉筆的推廣就十拿九穩了。”李晟心中一陣高興。
畢竟,自己平時在國子監上課就是昏昏欲睡的,很大原因就是缺少了粉筆黑板這種前世的常用工具。
黑板粉筆在國子監內推廣,自己也屬于受益者。
“這件事交給為父便是。”
李世民拍拍胸。脯,然后話鋒一轉,又問道:“我聽說你讓工場里的流民,都在學習寫自己的名字,可有此事?”
“不錯!”
李晟點點頭:“這這件事是我吩咐的。若是月底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直接取消這個月的工錢,直到學會為止。”
“這是為何?”
李世民面露不解之色:“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種地的農民,即便不會寫名字,也不影響印書吧?”
“爹,這件事說來話長啊。”
李晟微微一笑:“走,咱們先進屋坐下,容我慢慢跟您解釋。”
很快,幾人進屋坐下。
“爹、孫伯伯,你知道這些流民有多少嗎?”
李晟站在庫房門口,指著門外的流民們,問道。
“大概有不到三千人吧。”
李世民常年帶兵,只是看一眼,就知道這里人數多寡。
“不錯,這里總共兩千八百七十三人。”
李晟說道:“其中有青壯年有兩千一百零五人,剩下老幼婦孺加起來六百七十八人。”
這很正常,災荒之下,身體衰弱的老幼婦孺,大多已經死在路上了。
沒活著走過來的,大多是好事青壯年。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這跟學名字,有什么關系嗎?”
長孫無忌皺皺眉頭,有些不解,兩者之間似乎并無什么關系啊。
“呵呵,孫伯伯,那這兩千八百七十三人,每天消耗的口糧,您可曾計算過?”李晟扭頭,語氣平淡地問道。
“正常情況下一人需三斤米,若是換成的稀粥則減半。”
長孫無忌常年隨軍,總管后勤,這種簡單問題自然難不倒他,便笑道:“可是口糧和學字又有什么關系呢?難道學字還能減少飯量不成的?”
“孫伯伯莫急,聽我細細道來。”
李晟輕嘆一聲:“一人三斤米,這將近三千人,一天吃飯就是將近萬斤的糧食。若是我現在手上沒錢了,這些流民的下場,會是什么呢?”
“這……”
長孫無忌聞言,頓時皺眉:“除非朝廷出手救濟,否則要么餓死,要么凍斃街頭。”
“朝廷出手,可能救濟他們一輩子?”
李晟追問。
“這……”
長孫無忌聞言,搖搖頭:“朝廷的糧食也是有限的,怎么可能養一輩子,頂多分一些救濟糧,遣散回原籍便是。”
“遣散原籍嗎?”
李晟再次追問:“回到原籍后,這些人怎么活下去呢?”
“災年過去,自然是安心種地。”
長孫無忌一攤手:“不安心種地,難道讓朝廷養著嗎?”
“種地?”
李晟嗤笑一聲:“那下一個災年呢?若是明年再有災情,讓他們再拖家帶口地出來求活嗎?”
“賢侄,只要陛下勤政、朝廷安穩,天下終會太平的。到時候,即便有些許災情,也不會有這般景象的。”長孫無忌忍不住道。
“陛下勤政、朝廷安穩?”
李晟聞言,直接笑出聲來:“那你是說,咱們陛下不夠勤政、朝廷不夠安穩嘍?”
“不可胡言!”
長孫無忌聞言,當即嚇的冷汗都流下來了,一下子站起身來呵斥道:“賢侄,這話也是能說的嗎?”
說著,余光趕緊瞥了一下身旁的妹夫。
希望妹夫別多聯想。
“無忌,無妨。”
李世民倒是一點不生氣,反而擺擺手,讓長孫無忌坐下。然后饒有興趣的看向李晟:“晟兒,我聽朝中有人議論。說是陛下篡位而上,惹怒了上天,所以才降下此等災禍。莫非你也是這么認為的嗎?”
長孫無忌聽到這話,頓時心中咯噔一下。
手心都攥出汗來了。
他心知自己妹夫雖然一向大度,對自己玄武門之變的事情也一向供認不諱。
但是如果真有人想借此事置疑皇位的合理性,那就觸碰了妹夫的底線了!
這李晟雖然不是妹夫親生。
但是這段時間以來一向十分親近。
若是因此事而惹惱了陛下,皇帝翻臉也就在一念之間而已!
但下一刻,長孫無忌卻是突臉色古怪起來。
“惹怒上天,降下災異?”
李晟聞言,卻是直接撇撇嘴:“董仲舒的天人感應,這都一千年了,竟敢還有人相信。”
“哦?你不相信?”李世民頗有些意外。
“當然不相信了。”
李晟吐槽道:“別的不說,堯舜算明君吧,那不照樣黃河泛濫?這玩意就是董仲舒弄出來,限。制一下皇帝的行徑的,一點科學的依據都沒有,糊弄人罷了。”
“呵呵……”
李世民聞言,微微點頭:“我也不信。”
董仲舒那套觀點,擺明著就是想通過讖緯之說,讓人對上天心生敬畏罷了。
連當時的漢武帝都能看明白。
更何況幾百年后的皇帝了。
“天人感應雖然不可信,但無忌所言,我倒是十分認同的。”
“只要人君勤政、朝廷安穩,天下自然太平,百姓也就無需流。亡了。”
“此乃歷代興亡之本。”
李世民問道:“莫非,你連這個都不認同嗎?”
(https://www.dzxsw.cc/book/31077994/14254686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