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風波未平
宴席結束,女席這邊鬧得有些不歡而散,許多貴家婦人都待宴席一散,便帶著家中的孩子一起來和蘇瑾道別。
就在這個間歇口,之前派去男賓席打聽消息的小丫頭木芽走了過來,湊著蘇瑾的耳邊低聲描述了一番:男賓那邊聽說也鬧了一陣。據說原先眾人都是顧著面子的,席面一派祥和安寧,只是有幾個人鬧著要瞧一瞧今日的小壽星趙愷,好在趙翊用蘇瑾事先想好的說辭給回絕了——孩子屬于早產,如今氣候太冷,孩子身子弱,不適合近前待客,待他再長大一些,都一些禮數后,再帶出來見客也不遲。
原本一切太平,可席間一個原先輔佐廢王的三品大臣在廢王倒臺后,又立即轉而輔佐衡王殿下,待這一回宸王再次生下嫡子,他又立即忙不迭湊過來,一會兒表忠心一會兒顯才能的,可宸王卻對他毫無好感。今日他更是豁出去了,在席上一個勁地夸贊著宸王,一直到把同在席上的衡王給說翻了臉,他依舊不自知。這件事情上,衡王雖然生氣,卻不好說什么,但是他的面色卻是十分的難看。他難受了,他手底下的大人們自然不能忍了,當即以文官為首的幾個人當場開罵,冷嘲熱諷??,罵人不帶臟可是文官的優勢,說得那大臣臉上一陣一陣的抽抽。這邊劣勢,衡王一派的大人便立即指桑罵槐帶上了宸王,宸王這邊的大臣自然也不是吃素的,幾個人辯論爭吵了半天,還是最后宸王發了怒才勉強壓制住,據說男賓席那邊可比女賓這邊有意思的多了。
古代的宴席有午宴和晚宴之分,洗三宴、滿月宴、婚宴一般都是午宴,過壽才會從早上一直鬧騰到晚上,據說晚宴才是最隆重的。
今日的宴席便是午宴,因為古代人家講究天黑了就不去拜訪人家了,特別是家中有孩子的,擔心將路上不干凈的邪祟帶給孩子身上,小孩子身子弱,容易中招。
今日宴席結束后,按照往日里的規矩和經驗,后廚里特意預備了瓜果茶飲,管家還特意交代了戲臺子一直要熱著,為的就是讓散了席還不想離去的客人,有一個繼續留下的去處,如果客人們興致特別的濃厚,還可以留她們用晚膳的。
藍鈴鐺因為懷孕,用完午膳便乖乖跟著聶老夫人一起回去了,臨走時她拉著蘇瑾一句話沒有說,好半天才念念不舍地與蘇瑾道別。
蘇瑾瞧著她離開的背影,心中也是心酸。她和藍鈴鐺原本就交好,自然是看得明白此刻她眼底的不愿意走又不得反駁的無奈。
如今藍鈴鐺已經懷胎四月了,她原本就是個練武的,身子骨本身就比尋常婦人健壯些,如今已經懷胎四個多月了,胎象也穩固了,按理說讓她在家中多活動活動,抑或是與閨中的姐妹們互相見見面,來往來往,根本也沒有什么問題,可是,聶家人對于這一胎的重視程度卻是超乎了蘇瑾的想象,聶家人為了不讓藍鈴鐺亂跑出事,依舊限制她的行動,一口一個安全地,壓得她只得順從。為了這樣,她們就是冒著得罪了宸王妃蘇瑾的風險,也是在所不惜的。從前蘇瑾就聽說了,送去聶府中給藍鈴鐺的帖子,一早就被聶老夫人給沒收了,要不是捏老爺覺得不妥,聶小將軍也幾車好話說了個遍,最后還搬出了谷太夫人,藍鈴鐺才勉強獲得了這個出來透透氣的機會。據說她私底下曾哭著和聶小將軍說道:這將是我最后一個孩子,以后我再也不生孩子了。
用完餐后,韓夫人也早早離開了,走之前她也拉著蘇瑾說了好些話,每一句都是心疼和關心,??讓蘇瑾感動得心窩里暖暖的。
午膳過后,陸陸續續走了很多人,但只要賓客沒有全部離開,作為主人家的蘇瑾便只能陪著,而且還要時刻保持著微笑,不能趕他們走。如果到了晚膳她們還不肯走,那么她還得再預備她們的晚膳……想到這里,蘇瑾就十分郁悶,因為留下的人中,大都不好對付。
首先,清嫣郡主便沒有離開,她像是打定了主意要鬧一鬧這場宴會,所以沒有達到讓蘇瑾難堪的目的,她恐怕是不肯罷休的。林氏依舊不肯放棄攀上郡主這門親事,她神奇地忽略了席間自己那個恃寵而驕的侄女對清嫣郡主的不恭敬,依舊繼續追著郡主推銷她的侄子,這倒讓蘇瑾想到了從前在自己的時代里,兢兢業業的銷售人員,便是有著這樣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就算自己滿肚子的委屈,依舊可以微笑以對,只要自己最后能達成目的就行。
清嫣郡主應該還是個孩子心性,被林氏兩句話哄過,立即又將她看成了是自己相見恨晚的好友,兩個人倒是有說有笑,一同和蘇瑾留在了廳里喝茶。
林氏沒有離開,隨她一同來的張夏月自然也一同留了下來,她倒是毫不見外,也不和林氏打招呼,也不與蘇瑾寒暄,自己就跑去了戲園子里聽戲去了,一同去的還有一心想要巴結的邱夫人。
邱夫人剛剛成婚不久,還尚無子嗣,嫁入邱家后,婆媳相處融洽,公爹又鮮少過問后宅的事情,丈夫對她也算是知冷知熱、懂些個風花雪月什么的,所以她自己覺得自己嫁的也算美滿。
可作為家世不錯,又從小大宅門里長大的貴家小姐,自然不樂意自己的夫君一直只是個小小的武官,故而她此行的目的是十分明確的,就是想巴結幾位夫家在朝中得勢的貴族夫人,與她們處好關系,最好能做到情同姐妹,那么這樣自己在日后,也一定能幫襯自己的夫君一把。
按照夫君的官職,抑或是和宸王府里的交情,再怎么算,今日這位邱夫人也是不可能坐在這么靠近主桌的位置的,但是她今日是替自家的老夫人來的,便順理成章坐在了邱老夫人的位置上。今日她更算是幸運的,求仁得仁,她一心想巴結貴婦人,宸王府便將她的席位安排在了當紅小將軍聶將軍的夫人藍氏旁邊,藍氏旁邊還坐著威名赫赫的安國夫人。
安國夫人的名頭自不必說,單單說聶夫人藍氏,便是個傳奇的人物。聽聞這位聶夫人也是軍旅出生,曾使得一手好鞭法,多少個壯碩男子都近不了身的。雖說邱夫人實在也不能理解,女兒家為何要以此為名,可就連她自家夫君談及她,也都是舉大拇哥稱贊的。
邱夫人原先先想著,這樣的一位奇女子,若是真的讓自己結交上了,日后有機會得到她和聶家的幫助,即便是后宅幫襯了前朝夫君的前程,作為男子的夫君多半還是會欣然接受的。
可誰知,今日的這場滿月宴并不太平,席間狀況頻出,自己竟然半句話都插不進聶夫人和韓夫人的話中,一度讓她精神崩潰,十分的郁悶。
按照宸王府中原先的安排,宴席只有中午一場,如果關系要好的人家想要留到晚膳,宸王府這樣的人家,定然也會有所安排的。思及此處,邱夫人便硬是賴著不肯走,只想把握住這一次難能可貴的經驗,好好為夫君打通一條門路。邱夫人的意志堅定,即便前廳的夫君派了小廝過來傳了邱大人要離開的意思,她依舊沒有要離開。
站在邱夫人的角度上是這樣打算的:能有機會出席這樣的宴會,本身就是個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原本喜帖也沒有寫請她們小夫妻倆,若不是家中母親從中調和,令她們夫妻替邱老夫婦倆去參加,恐怕今日她連巴結的機會都沒有。
其實邱夫人也是難的,和夫君成婚不滿一年,根基尚未穩固,自己娘家固然家世顯赫,可根基絕大部分都不在京中,自己也是前一年才隨著父親任職調來了京中,才來的京城。自己這樣的人家,雖說在身份地位上,與邱家門當戶對,可自己畢竟是女兒家,娘家家中自己還有三個哥哥,自己能依靠依仗的,其實就是夫君了。
邱家看似人口簡單,家世也殷實,嫁過來之前,只是知道夫君是家中唯一的嫡長子,婆母又是個和善溫和的人,可沒成想,邱夫人嫁過來之后自己才知道,自己夫君曾經因牽連當初的宮變案被貶黜去兗州,后又去過更西北偏遠的地方呆了一陣子,和自己家一樣,回京也沒有許久,夫君雖然是邱府的嫡長子,但是他父親邱老大人的妾室在一兩年前剛給邱老大人生了兩個雙胞胎兒子,老來得子,邱老大人對自己的這一對兒子更是寵愛有加,甚至讓人覺得,比對自己的這個嫡子還要更重視上心一些。
不過好在正頭婆母是夫君的親娘,又只有夫君這一個孩子,府中的老太夫人也對夫君寵溺有加,所以愛屋及烏,邱夫人在邱家過得還算不錯。
除此之外,最令邱夫人感到膈應的,就要說是邱大人后院子里的那些個鶯鶯燕燕了,其中那個據說是陪著夫君一同去過兗州和西北的女子最為難纏。她是外頭野路子來的女子,據說夫君還曾為了他打死過人,她們之間的輕易甚至超過了她這個正頭娘子。再加上這個女子長得妖妖嬈嬈,又會些蠱惑人心的狐媚手段,隔三岔五地想對策將夫君勾搭走,自己若不能在前途事業上為夫君分憂,恐怕真的要被這些個狐貍精踩在腳底下了。
這些事情壓在邱夫人心里已經堵了許久了,重重緣由都在告訴她,這個機會不能放過,更何況這一回散席都不曾離去的,還有清嫣郡主和衡王的王妃,她們只要不走,自己在這里,也定然不會不合禮數的。
只不過這一回,邱夫人轉變了目標,瞧上了林氏的侄女張夏月,這個姑娘是永安侯府侯爺最小的女兒,據說從小被侯爺和作為叔叔嬸母的張家二爺和林氏呵護著寵大的,邱夫人在席上插不上話無聊時,可是一直在觀察林氏對郡主的那一番言辭,自覺學了個七八分,她心中有完全的把握,覺得用這些去對付一個涉世未深的黃毛丫頭,那真的是綽綽有余。
(https://www.dzxsw.cc/book/30696642/3842383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