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白起
[白起——人屠、戰國四大名將、殺神、武廟十哲。
戰國死傷兩百萬,白起自己占一半。
教員曾經評價白起:“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
嬴政望著天幕:是啊,武安君,若是留給朕多好!
而六國貴族則發自內心的顫抖,顫抖之余還氣憤不已!!!
殺我們那么多人,還能被后人稱贊!
沒天理啦!沒人性啦!
[白起,對他家族兩種說法。
一說是秦國王室公子白的后人。
一說是楚平王太子羋建的嫡系后裔,
羋姓,白氏,名起。
又稱公孫起。
公孫是氏,春秋時期,當時各諸侯國的君主通常由嫡長子繼承,即位的君主之前被稱為太子,其他兒子則被稱為公子,而公子的兒子則是公孫。
這些公孫的后代中有些人以自己的身份為姓,稱為公孫氏。
我們現在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白起是公室的后代,至于具體是楚國還是秦國,沒有更多史料,在史書中也記載不一。
當然我們現在通常認為他應該是楚國公室的后代。
但在白起出生的時候,他家屬于已經落魄了。
平頭百姓一個,不過人家起碼是個寒門。
寒門,你得先有門,要么你家以前是個貴族落魄了。
要么你是門第勢力較低的世家。也可以叫庶族。
這才能被稱為寒門。
不然你回到過去最多算個流氓,請注意,這個流氓不是我們今天罵一個人色狼的意思。
流:是像水一樣流動,無立足之處的意思。
引證:先秦《詩·小雅·小弁》:譬彼舟流,不知所屆。
氓:古代指的是“民”的意思。
引證:東漢《說文解字》:氓,民也。
連起來的意思就是居無定所的流浪者。
回到過去,你得有自己的地有份工作。不然還真就得老實當流氓。]
孔子眉頭緊鎖,后世對流氓的意義和今完全大不相同,那我所言之語,所宣揚之王道、周禮又成了什么樣?
后人說儒家自宋便連我也認不出來,莫不是已改我本意?
“夫子,您怎么了?”
“無事,只是在想后人可還知我所求天下大同為何?”
“應是知的,畢竟他們連一個人的姓氏來源都要考證。”
“我非說這天幕后人,是我儒家后人可還知我本意?可還在行教化天下?可還在行王道?”
宰予很想說儒家后人必以行王道,行教化,以求天下大同,可想著這后人開場說的,后世儒家怕得把夫子氣活過來,還是默默閉了嘴,不再言語。
[白起的早期經歷不明,
第一次出現在史書記載中是秦昭王十三年即公元前 294 年。
魏冉舉薦他代替老將向壽攻打韓國重鎮新城。這是他第一次獨立統兵出征。
這是戰國大魔王的第一次出場。
魏冉:羋月的異父弟。
他的母親原先是楚王的妃子向氏,生下羋月、羋戎之后,被王后陷害被趕出了宮,然后遇到一個姓魏也可能是魏氏的人,然后生下了魏冉。
至于魏冉父親具體叫什么,史料并沒有記載,向氏和他怎么相識生下孩子,也沒有記載。
所以才有現在編劇的發揮平臺,編的那叫一個曲折離奇,回腸蕩氣,不堪入目。]
“夫子,回腸蕩氣好像是夸人的吧?不堪入目是罵人的吧?
還能這樣用嗎?不是說后世人人都讀書的嗎?”
“習慣了,就好了,他連君臣之情都能講成君王養外嬖,他要有一天說我我都不覺得奇怪。”
作者注:外嬖,男寵的意思。
[新城不是一個小目標,但被他一舉攻克。
但韓魏兩國集結了 24 萬聯軍,企圖以兩倍以上的兵力優勢消滅白起所部秦軍。
畢竟你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靠運氣打下了新城,那我靠人多壓死你,沒問題吧?
嗯,換個人可能沒問題,可是這是白起,六國的噩夢。
如果換作其他秦軍將領,可能會采取避其鋒芒的策略,等待關中援兵到來后,再跟敵軍交戰。
可是他是白起,主打的就是一個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反而主動跟人多勢眾的敵軍在伊闕要塞對峙。
畢竟六國合縱可從來沒成功過。
唯一一次合縱成功,還是秦國主導的。
齊湣王他的歷史評價咱們不過多說,你就想六國對秦國有多恨?
結果合縱一次沒成,齊湣王以一己之力,讓其他五國放下成見,由秦國主導合縱也要干死他!
你就自己想想這個人得差到哪里去?]
剛剛和諸侯會盟完的齊桓公姜小白看著管仲說道:“仲父,這這這,實在是有些難以想象了,若我留遺詔,后世子孫不可讓其登位,可否?”
管仲只是回了句:“周公所定之周禮,諸侯可還遵守嗎?”
姜小白也是明白了過來,留啥都沒用,唉!
[而不出意外的,這次兩國聯合,也是各懷鬼胎,都等著對方先沖鋒,然后再慢悠悠的去分功勞。
白起心說,我可也是有火眼金睛的人,一眼就看出你們兩國不是人。
來人啊,你們去纏住韓軍,我親自帶隊,去把魏軍干掉。
畢竟柿子挑軟的捏嘛。沒錯,魏軍這時候很弱,比韓軍還弱。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天下無敵的魏武卒了。
白起一個沖鋒就沖垮了聯軍,而后整個秦軍就負責割首級,畢竟敵人的首級就是軍功,就是土地,就是爵位。這可都是錢啊!
此戰白起全殲韓魏聯軍二十四萬,而后攻占伊闕,俘虜魏將犀武也稱公孫喜,攻下五城。
額,沒錯,又是一個公孫,不過人家是姬姓,周天子家親戚。
而白起僅用了不到十二萬軍隊,連韓魏聯軍一半都沒有。
白起一戰成名,因功升任國尉。
而這只是一個開始,如果說哪位將軍對秦國統一貢獻最大,那莫不過于白起。
教員說過: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戰爭應該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畢竟像你們以前那樣,打一仗,打的差不多就談判,然后割地,軍隊該回家的回家,人還在,想打發兵器又是一支軍隊。
你們這統一不知道得哪天去。
白起雖然從來沒有這樣總結過,但他就是這樣做的,管你三七二十一,打仗就是要全殲你。干掉你的青壯年勞動力,讓你起碼二十年緩不過來。]
“李斯,我記得這后人說這教員有幾次了吧,每次這教員所說之話,總是那么言簡意賅,卻又蘊涵大道理,可這實在不像個人名?”
“或是后人也表尊敬,所用尊稱。
一如我等稱呼陛下是也。”
[昭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92年,升任大良造的白起發兵攻魏,一舉奪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為秦的東出崤函奠定了基礎。
請記住大良造這個爵位,這是商鞅變法之后秦國的最高爵位。
至于我們所熟悉的二十等軍功爵制,即在十六級大良造之后還有十七級為駟車庶長,十八級為大庶長,十九級為關內侯,二十級為徹侯。
這是秦始皇時候的事了。
而博主查閱發現史料有記載獲得秦國大良造爵位的一共有三人,商鞅,公孫衍,白起。
商鞅是史書記載的秦國第一個獲得封君稱號的非宗室大臣,而白起是秦人中第一個由大良造獲得封君稱號的非宗室武將。
]
[秦昭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9年,魏冉、白起又率軍攻取魏國河內的六十一城。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白起攻打趙國,斬首三萬,奪取代地的光狼城。]
[而后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倒霉催的楚國被秦國看上了。
更倒霉的是帶兵的是白起。
要說楚國為什么被盯上,一句話,謝寶慶啊謝寶慶,你惹李云龍干嗎?
完璧歸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
說的是趙國的大名人藺相如,如何挫敗了秦國的花招,保護國寶和氏璧平安回到趙國的故事。
忘記了的朋友很明顯是一條九漏魚,建議重新看看初中語文書。
畢竟當初全文默寫并背誦。
當然,我們讀的時候書上只寫了前半段,而后半段秦昭襄王雖然沒有殺藺相如,馬上就以此為借口對趙國發動了總攻,并且拿下了幾座城池,殺了幾萬趙國人。恰恰在這個時候,楚襄王忽然發神經,準備對秦國動手,把趙國解救下來。
秦昭襄王匆匆地和趙國舉行了一個讓藺相如大出風頭的澠池會,然后把槍口對準了楚國。
如果忘記了澠池會的朋友,也聯系回去翻翻語文書。
我們學的時候只感覺藺相如真了得,先用血濺五步嚇住秦王,而后口燦蓮花,說的秦王啞口無言。
可長大了才知道,這秦王可是秦昭襄王啊,大魔王啊,能被你藺相如嚇到?
真實情況是兩國軍隊交鋒,趙不敵,但還算能抵抗,但突然有個老六要來偷襲,秦和趙說,我不打你了,談談,趙說好啊,不打就可以談。
也不知道咱們這楚頃襄王這時候心里是啥感受,反正有點不好受,我好心好意來救你趙國,你反手和談就把我賣了?
果然,和你們這群蟲豸在一起怎么夠打敗秦國啊。
這個楚頃襄王就是咱們前面說的那個倒霉蛋楚懷王的兒子,也就是那個說割地給齊國回國繼位又不認賬哪位。
秦王可能也是心里氣,人家趙國好歹是當面和我剛,你這楚國小老弟,居然想偷襲我,不要臉,那我先干你!
公元前279年,秦軍大舉進攻楚國,殺神白起率軍數萬沿漢江東下,他命令秦軍燒毀所有船只,斷了自己的歸路,這就是明白無誤地宣告,老子要玩命了。
也不知道項羽破釜沉舟是不是跟這學的。
接下來細節不用說了,秦軍長驅直入迅速打到了鄢城,也就是楚國的第二大城市,易守難攻的城池,白起壓根不攻,
和當年的智瑤子一樣,白起用起了水攻,掘開蠻河河水沖破鄢城,楚國軍民被淹死數十萬,最后河里面的尸體壘成堤壩,直接堵住了河水,才算完事。
蠻水,亦稱鄢水。
而白起用來引水淹鄢成的戰渠——也叫長渠,不過我們現在一般都管他叫白起渠。
白起渠被列為湖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8月13日,湖北襄陽白起渠被確認成功申報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并予以授牌。
“華夏第一渠”白起渠成為湖北省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白起可能打死也想不到,他為了打仗修的戰渠淹死了數十萬人,卻又還在現在還灌溉著宜城平原30多萬畝良田,養活著數十萬人。]
PS:鄢郢之戰示意圖我放在作者有話說了。
而楚國人都是不服氣的看著天幕,憑啥憑啥,聽你說的這文物保護,世界級,一聽就是很高大上的,很重要的東西,白起他憑啥,他修那條渠那想過你后世,他就是想淹死我們!!!你們后人有沒有道德底線的啊,還用他的名字命名!真是*******!
白起看著天幕,我當初沒想這么多啊。
咦不對,我當初就是想的修渠灌溉附近的花花草草,誰知道沒修好,一不小心把城淹了,嗯,對,沒錯,就是這樣的。
[而后白起又率軍轉向西南,攻取了位于郢都上游的西陵,截斷了郢都與巫郡的聯系。
攻楚第二年秦軍穿插到楚軍背后,大破楚軍,攻占楚國郢都,下令放火焚燒了在西陵的楚先王陵墓,以打擊楚國的軍心士氣。
隨后乘勝向東進兵至竟陵、安陸。
南攻到洞庭湖及其以南地,楚軍潰不成軍,相繼退卻到城陽、陳。
秦國以郢為南郡,封白起為武安君
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自此白起名震天下。
而前面我們說到的屈原投江的鄢郢之戰也就是白起這一戰。
說過不好笑的冷笑話,要感謝端午節的假期,除了感謝屈原,你最應該感謝的應該是白起,狗頭保命,純屬娛樂哈。]
[而在隨后的秦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白起與蜀中郡守張若率軍攻占了楚國巫郡及江南地區,秦國在此設立黔中郡。]
PS:白起還沒講完,但是今天肯定寫不完了,明天還要寫范雎,畢竟不寫范雎,白起的死就寫不明白。
謝謝看到這里的朋友,謝謝你們支持。
(https://www.dzxsw.cc/book/30668216/3636604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