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明大青大
胡殊同在刊物上看到過曾昭達發表的文章,也了解這個制冷學會的一些動態。毋庸置疑,曾昭達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既在院校里發光發熱,又聯絡行業做整合尋突破,做技術的人有此實踐,也讓胡殊同頗為欽佩。
實際上,滿打滿算胡殊同回青巖也不過十四五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他全心扎在同興,為了資金苦心竭力,與各路人馬不斷過招,才終于迎來這順暢的局面。所以在技術領域,胡殊同幾乎是隱形的,與青巖市的業界同行們也沒有過來往。
也是這后半年,同興開始走順之后才受到業界的關注,很多同興廠區的先進之處、運轉的流暢,這些可借鑒的東西才逐漸走入專業視野。當人們開始了解同興的時候,便不可避免的開始關注到胡殊同這個人。
車到時,胡殊同已在迎候。
二人笑容滿面,用力握了個手。
不像很多企業時時讓人覺得拘謹,同興上下處處透著一種隨和。接下來并不是什么辦公室會議室嚴肅的場合,二人都沒有吃早餐,胡殊同把曾昭達請到了園區食堂,二人坐在一個小包廂里聊了起來。
桌子上有鮮肉小籠包、鍋貼、蛋花湯、茶葉蛋,這樣的情景是曾昭達沒有想到的。
明大與青大坐在一起,話題總是會有很多,尤其是冷運這個開設都算較早的專業,二人又都是碩士才畢業,幾乎同齡。在曾昭達眼中,胡殊同這個人也不是板板正正,與那些常打交道的老牌企業家有著明顯的不同。雖是初次相見,但很快便消匿了生疏感。
從前只聽同興勢頭不凡,今時得見讓人感慨萬千,越是了解這一行的人越明白它的投入和營收是怎樣一個漫長的跨度。只要專業精科班早,做這一行某個領域的技術帶頭人并不難,可要是做這實業帶頭人,任何人都會擔心最終兩不相得。
總是善言者多、實干者寡,看到這樣的園區,曾昭達心知,胡殊同才是走在這一行最前頭的人。
飯后來到胡殊同的辦公室,曾昭達將青巖冷庫現狀分析報告拿給胡殊同一看,他只拿出來前半屬于問題的部分,至于自己闡述的解決辦法則沒有露出來。
“我正在做市里的冷庫整改報告,平城山這件事是行業的地震,但是我通篇做下來很難滿意,法子是有,可落實起來難度太大。”
關于青巖冷庫的情況,胡殊同找了些資料有個大概了解,遠不如曾昭達的這份詳實,翻看之后,情況比所知的還要棘手。
“青巖冷庫的整改勢在必行,但如何整改,說千道萬還是標準確立的問題,設備達標、材料達標,相比培訓種種,這些硬件反而是最容易先做到的。”
曾昭達連連點頭,“可我們該用什么樣的標準,標準的依據又在哪里呢?”
谷</span> “不知這整件事的流程是怎樣的?”胡殊同問道。
“我代表青大專家組和制冷學會專家組向衛生局做報告,他們將聽取的意見再行探討,而后在全市范圍內展開行動。”
胡殊同聞言,立時心念有動,這個曾昭達是有所話語的人,可以說是學界與市局的唯一路徑,他的話一定會引起重視。
“實際上,市可以有市的標準,而現下最該通行的是怎樣的冷庫,對我們來說做起來不是難事。我的想法是,對于超過二十年的冷庫,從庫體到設備要進行全面大修或是更換,對近些年來興建的冷庫主抓培訓和安全問題。而且目前幾個居民區內甚至還有氟制冷的小型冷庫,居民區中的冷庫安全隱患太大了,是否可以考慮搬遷之類的事項。”
胡殊同的闡述從安全出發,這與曾昭達的計劃不謀而合,做這一行,一切都要排在產品安全、生產安全之后。
“你的意思是針對這次整改,我們直接出示數據性、設備向的材料,然后在全市范圍內推廣下去?”
“沒錯,而且針對培訓方面,我們可以組建自己的肉業協會,申請到一部分宣傳資金,制作相應手冊一類的物料,進行后續的人員培訓,這里可以單獨做報告進行展開。”
胡殊同的話,可謂句句戳在曾昭達的心坎,但同時也讓他的隱憂再掩不住了。
“可是,這樣的動靜太大了,它將意味著,整個青巖市的冷庫都存有或多或少的問題全面昭示。我還擔心,這會讓很多冷庫商直接選擇停庫,到時候又將面臨新一輪的問題,這個寒冬更難過去了。”
“曾會長,自從我們進入這個行業,有哪一天不是帶著問題走過來的。這一次全民討伐平城山,大家已經對冷庫充滿不信任,接下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格外注意吃進肚子里的東西。只有行業做得更好,拿出主動求變的態度,讓大家看到,才是真正的度過寒冬。”
曾昭達沉默一瞬,“胡總,這些事情我明白,但是三個月后,新一輪的國儲肉就將開始了。到時候,如果青巖冷庫的事情不能平息,更有甚者問題越扒越多,你讓這些肉如何安置呢?”
這下,則是胡殊同沉默了。
……
(https://www.dzxsw.cc/book/28803948/72393157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