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國儲肉
國儲肉,即“國家儲備凍肉”,分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
國儲肉自96年開始施行,是國家應對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或者平抑物價波動的重要手段。遇到自然災害,國儲肉可用于緊急供應,每當豬肉資源緊缺或者價格上漲比較厲害的時候,國家也會動用儲備肉來平衡市場。
我們在市場看到的凍豬肉,一般有三種,最常見的是肉商在豬肉行情不好的時候冷凍起來,等價格漲了再去售賣,還有就是來自進口的冷凍豬肉,受飲食習慣的影響,西方國家的豬肉需求量遠低中國,有一部分便會冷凍后來到中國市場。
還有一種,就是國家向市場投放的儲備豬肉。國儲肉每年籌備三輪,每四個月為一個周期,也就是說每過四個月國儲肉便會更新替換,將原儲肉投放市場,保證入市之后的凍肉品質。國儲肉都來自大型養殖基地,檢疫、加工等工序要求嚴格,是市場上的放心肉。
國儲肉的儲存會經歷招標工作,尤其是新起的儲肉基地,會經過嚴格的設備、環境審查。歷經近十年發展,國儲肉從存儲分布、養殖基地到儲存基地,逐漸摸索出更完備的方案,也將在很快出臺具體的冷庫資質標準等等。
多年以來,青寧省的國儲肉都分布在其他城市,而明年元旦之后,第一批國儲肉將來到青巖市。但招標工作還未啟動,平城山就炸了一顆驚雷。
曾昭達說到了癥結所在,如果青巖市的冷庫風暴不能快速平息,來年的國儲肉該如何安置?帶病工作還要參與招標,那是要出大事的!
從二人的本意,這一次都想治到本,市局也是這樣的想法,從食品安全到責任落實,平城山這樣的惡劣事件不能再出了。
然而,當下這個話題、此刻這個氛圍,如果說曾昭達只是為了來聊技術的事,那應該是把事情想簡單了。這一路談下來,在胡殊同情緒正昂的時候拋出來國儲肉,再回想那段對話,隱約還有點往此處引的意思。
但景象與曾昭達所想不太一樣,因為他看到的只有沉默,按常理,這眼前人應該會先打個哈哈,起碼也該說上幾句心有余而力不足之類的話。這些,曾昭達都做好了準備,想著關于國儲肉聽聽有無其他的解法,但對方卻不再應了,話到這里,突然便沒有來往了。
曾昭達心知,即便沒有平城山事件,國儲肉全市競標,同興也不會參與。本質上國儲肉屬于租庫,租金的收益豈能比得上進進出出的流水賬目,以同興的發展勢頭,時刻都在發生的配送與交易才是生財之道。
而且國儲肉動輒上萬噸,壓在這里絕非明智之舉。
若不是這樣的場合,胡殊同又想出去走走了。
假如同興參與國儲肉,最大的問題是庫容不足,大蒜已經壓得不能喘,一萬多噸國儲肉,此時無論如何都調配不開。除非他選擇斷了與盤渚的魚蝦生意,但那是不現實的。胡殊同雖有應急之法,但他又沒有錢去做那件事。
更重要的是,國儲肉并不是說拉來的是成噸成噸的凍豬肉,而是一頭頭直接從養殖場拉過來的活豬!
也就是說,同興要建立一套初加工體系,包括檢疫、屠宰、清洗、分割。
胡殊同并非沒有想過初加工、半加工,也覺得這是未來必然的趨勢,但這時候太早了。同興自建立本已有很多超乎所料的事,險些徹底打亂胡殊同的節奏,若是此時參與國儲肉,他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能力拾掇這樣的局面。
但平城山事件,對胡殊同觸動極深,不應痛心疾首之后,還是從前的日子。他更加知道,如果同興能做國儲肉,相當于給大刀闊斧松了手腳。
這么多年自己一直信奉的無外乎五個字,“把事情做實”,能用數據說話的,便不多費口舌,一行字能說明的,便不要長篇大論。
此時盤亙于心的,其實很簡單,他就是在想到底有沒有辦法去干這件事?
這種沉默,卻讓曾昭達越來越震撼,但凡通曉人情世故的人都知道,這個人一開始就沒有想著拒絕,因為拒絕的花樣實在太多了。但凡通曉人情世故的人也知道,這種深沉的思考不應該流露于當下,因為一旦流露出來,會大肆拔高對方的期待值,最后若不成行,就顯得不會處事了。
他在想的,是自己不可預想的。
同興自成立以來,沒有得到過任何業內同行的捧場。在制冷學會內部,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個人,但每當說起來,沒人會提胡殊同的名字,而都以“那個明大的”冠之。
因為很多人都覺得同興有點沒規矩,起碼應該和業內同行“打個招呼”,今后是合作是展望都有了塊敲門磚,可要是這么自以為是可成大事,瞧不見他人便莫怪他人瞧不起你了。
望著眉目時而閃動時而沉沉的胡殊同,曾昭達恍然,到底是誰自以為是。
這個遠在郊外的人,這個圈子還不曾接納的人,才是最有能量的那一個人!
因為他所思慮的,是所有人都夠不到的,解法!
坐在一起開不完的會,一個話題衍生一冊的材料,每個人都很擅長用多少程序、花多少時間并展望會有多少成果。
而眼前人卻在計算,他到底能囤多少噸肉!
心底的那句師兄,心悅誠服!
……
(https://www.dzxsw.cc/book/28803948/72393149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