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季無頭,海無邊!
大隋京都,大興城。
城郊,一處烽火臺上,一錦衣少年負手而立
,仰望著天空,眼中充滿了憂慮之色。
是夜,星空璀璨,萬里星河。
其中位于東方的最高處的紫微星,此刻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片星辰大海。
少年雙目炯炯有神,望向天際,仿佛要透過那星空。
“看來這李家二子,相當不凡啊!"少年喃喃自語。
此人正是袁天罡。
他此番前往京都,正是要助這李家二子一臂之力。
這段時間,袁天罡也聽到了京都的一些傳聞。
京都的各個作坊酒樓里,都傳著一首歌謠,“季無頭,海無邊,天下早晚歸他管……”
"這是一個局啊,不過我來了,一切就不一樣了!"袁天罡輕聲呢喃道。
京都,皇宮。
高樓之上,楊堅凝望星空良久,最后目光才落在那顆紫光四溢的星辰之上,面色凝重。
楊堅閉目回想,真正讓他下定決心攻打南陳的那一夜,也是在這觀星臺上。
那時還未駕鶴西去的慕老就對他說道:“陛下,今紫微星閃爍,浩蕩紫氣盡染天幕,驚天動地,怕是上天有意警示世人。”,
“那以慕老之見,這是何兆頭?”
“這……”慕老擼了把胡須,輕聲說道,“紫微星貴為帝座,有唯我獨尊之勢,乃是帝王象征,如今紫微星大耀,乃是天命所歸,預示著人間將有一位獨絕古今的千古一帝將出世!”
“千古一帝?”楊堅眉頭微動,終于舍得將目光從紫微星上移開,落在了慕老身上。
“不知慕老覺得,這千古一帝將會是誰?”楊堅想起了自己的兩位嫡子,神色帶著些許溫和,笑著說道。
如今大隋根基穩固,他是大隋皇帝,合該是天命所歸之人,就算不是他,也會是他的孩子!
慕老神色有些凝重,望著夜空瞇了瞇眼,沒有出聲。
正在這時,星空又有了變化。
只見剛剛還紫氣浩蕩的星空,突然間所有的姿色都開始朝紫微星聚攏去。而紫微星的亮度也再增加,炫目的紫光都已經開始有些刺眼了。
下一刻,紫光突然如一道長虹劃過夜空,去勢極快的掠過天空,最后消失在了天幕之間。
“這又是何意?”
看著這一幕,慕老神色有些呆滯,直到楊堅有些不喜的催促了第二遍,他這才堪堪回神。
“這不應該啊!”慕老呢喃道。
楊堅這時也意識到了什么,望著慕老沉聲說道:“慕老,這星相倒底是何意,大可直說!”
“陛……陛下,紫氣落在南方,預示這位千古一帝,很有可能會出現在那里!”慕老苦笑道。
聞言,楊堅本已難看的臉色更加難看了幾分。
如今他正欲開疆拓土,前些日子正派了晉王楊廣率軍攻打南朝,打算將南朝的領土納入大隋的囊中,結果今夜卻出現了這事。
莫非,這南朝真的氣數未盡,紫微星所預示的千古一帝將會出現在南朝之中?
不,絕不可能,就算真的是如此,他也非要逆天而為,先一步將這位千古一帝給扼殺在萌芽不可。
思及此,他立刻果斷下令:“來人,速傳朕旨意,飛鴿傳信晉王,讓他務必在半月之內攻破南朝,不得有誤,否則提頭來見!”
夜風襲來。一陣清冷的寒風吹過,讓楊堅不由得打了個冷戰這才回過神來。
一旁的官員們見狀皆是噤若寒蟬。
“誰能告訴朕,南朝已經被滅,為何這紫薇星依舊閃耀,甚至北移到朕京都的正上方!”楊堅憤怒道。
他的確很憤怒。他本以為南朝被滅,這紫微星就會黯淡下來,但是今夜的一幕實在太詭異了。
可惜慕老已經仙逝,無法為他解惑。
"啟稟陛下,臣等也不知這究竟是怎么回事。"眾人低著頭。
小聲嘀咕道。
望了望眼前這些官員,楊堅的心中生起一陣無力感!
"罷了,這星相再有什么異動一定要立刻告訴朕!"楊堅擺了擺手。轉身離去。
"是,陛下!"眾人齊聲答道。
二日天明,朝堂上,此時皇帝還未到。
正在眾臣三五一堆的聚在一起說話時,外面突然傳來太監尖細的聲音:“陛下駕到。”
然后楊堅和獨孤皇后聯袂而來。
隨著眾人的參拜,兩人來到了高臺坐下。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太監尖細的聲音響起。
“陛下,臣有事啟奏。”一個五望七姓的臣子立刻出列道。
“你說吧。”楊堅淡淡道。
“啟奏陛下,微臣要參晉王居功自傲,目無王法。”此人一開口,就給楊廣扣留一頂大帽子。
再看一旁楊勇得意的神情,不用想也知道,這是他太子的人開始發起了對楊廣的攻擊。
楊堅眉頭一皺,臉色難看:“你這是什么意思?”
“陛下,臣昨日清點陳國寶物時發現,陳國的兩件寶物金鳳菩提釵和紫聞金玉不翼而飛,一查之下才發現是被晉王殿下給強行據為己有了。”
那五望七姓臣子說得義憤填膺:“晉王身為皇子,如此目無綱紀,故步自封,還請陛下一定要嚴懲,以儆效尤啊。”
此言一出,底下的朝臣們頓時議論紛紛,當然其中的大部分言論都對楊廣十分不利。
見狀,楊堅和獨孤皇后的臉色更加難看了。
尤其是獨孤皇后,還下意識的撫過了頭頂的金鳳菩提釵,目光全是落在了一旁看好戲的楊勇身上。
聰慧如她,立刻就發現這是一場專門針對楊廣的陰謀。
只是不知道,這陰謀里,她的大兒子又有幾分功勞?
楊堅見此也只能暗嘆一聲,老大啊,老二回朝多日,我三番兩次欲要阻止你針對廣兒,沒想到你還是是如此的頑固不寧,不識大局!
“大膽崔旺,晉王平定南朝有功,如今剛剛歸來,你就迫不及待的給他潑臟水,到底是何居心?”獨孤皇后突然厲聲道。
比起楊堅利用大于喜愛,獨孤皇后卻是真的心疼楊廣,所以在發現這是針對他的陰謀,立刻就朝崔旺發難。
楊堅見此也只能暗嘆一聲。
外人都傳他和獨孤皇后伉儷情深,可只有他自己知道,這大隋的江山,有她的一半,甚至她的那一半,連身為皇帝的他也無法染指!
而獨孤皇后對這個二子更是疼愛有加,老大啊,你自求多福吧!
此刻聽著她殺氣凜冽,催旺不由也有些膽怯。
“娘娘明鑒,臣只是為了我大隋律法,絕無他意。”
“陛下娘娘,不僅如此,晉王南下功陳后,不但將陳國寶物據為己有,更是擅自主張,斬殺了陳國皇室,如此行徑,令人發指!”又一個臣子站出來道。
“而且晉王還擁兵自重,排除異己,與陣前斬殺有功之將,此等心術不正之人,請陛下一定要重罰!”
一時間,五望七姓的臣子憤憤跳了出來,你一言我一語的細數著楊廣的罪狀,說得他好似人神共憤之徒一般。
楊勇看著事態演變至此,嘴角終于忍不住劃過一絲笑意,挑釁的看了楊廣一眼。
這會兒看你還怎么神氣,你很快就要大禍臨頭了。
面對此種亂局,楊廣卻是絲毫不見慌亂,而是饒有興趣的看著這群人的表演。
這邊,聽著眾人七嘴八舌,楊堅心知自己該出來收拾殘局了,好歹給老大留一個體面。
畢竟楊堅自認還是壯年,兩個孩子在皇子的位子上坐久了難免有其他的想法,楊勇暫時還不能失勢,讓兄弟兩人相互制衡方為上策。
“放肆!”
隨著這一聲爆喝,吵雜如菜市場的朝堂瞬間無聲。
“你們這是什么意思,當朕是傻子嗎?”
楊堅怒喝著朝獨孤皇后頭上一指:“你們這群狼子野心的混賬看好了,昨日晉王入宮,就已經將這金鳳菩提釵獻給了皇后,并非你們所謂的據為己有!”
說實話,今日這一出真的是出乎他的所料。
老大還是太嫩了,心計城府完全比不上老二,兩人身為皇子,楊勇連這是個套都看不出來,確實有些讓楊堅失望。
堂堂一國皇子,什么樣的珍寶沒見過,會犯那么低級的錯誤嗎,再者說,這大隋的江山都是咱一家的,他楊廣就是據為己有,又能如何,貿然出擊,又擊不中要害,只會讓老二更加得勢!
說到這里,他又道:“至于誅殺陳國皇室,那是朕的命令,你們口口聲聲說晉王手段令人發指,莫非是說朕殘暴不仁,是個昏君了?”
當初紫微星一事干系重大,未免影響人心,他才密而不宣,只傳令讓楊廣殺光所以的陳國皇族,到沒想到竟也能被人拿出來說事。
想到這里,楊堅突然想到,紫薇星,南方,楊廣當時也在南方,楊廣回朝后,紫微星出現在京都正上空。
楊堅的心中有了些許猜測,望著楊廣的眸子有著些許復雜。
此言一出,剛剛還叫囂的起勁的眾人懵了。
再看楊堅滿臉怒容,渾身散發著森冷寒氣,眾人頓時腳趴手軟,連連磕頭求饒。
“陛下恕罪,臣等不敢。”
楊堅目光一轉,直逼楊勇:“太子,這崔旺是你的人,你有何話說。”
感受到皇帝的怒氣,楊勇早就已經被下破了膽,哪還能想到如何應對,一時只能結結巴巴道:“兒臣、兒臣,此事與兒臣無關,父皇明鑒啊。”
那崔旺是他的人,也是在為他做事,如今出了事情,他不想著替崔旺求情,反而只想著撇開自己。
如此行徑,不免讓不少追隨他的人趕到心寒。
尤其是崔旺,他看著這一幕,不禁開始在心里反思,自己擁戴這樣一個人,究竟是對是錯?
而這時,看時機已經差不多了,宇文化及立刻出列。
“啟稟陛下,臣有話說。”
“你說。”楊堅壓抑著怒氣。
“陛下,晉王此次攻打南國有功,而且還因此受傷,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如今卻遭這群小人構陷污蔑,若非殿下先一步將金玉菩提釵獻給皇后,今日豈非百口莫辯?”
想到他說的那個可能,楊堅的怒氣又漲了一個度。
他語氣森冷的道:“那以愛卿之見,該如何處置這群混賬。”
“崔旺等人竟敢編排皇子,妄圖殘害有功之人,齊心可誅,臣以為應對斬立決!”
“對,斬了這些心懷鬼胎之輩,晉王勞苦功高,也是他們能害的?”
宇文化及的提議立刻引來了寒門士子的響應。
崔旺等人這才慌了,不斷的磕頭求饒道:“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
可惜楊堅早就看這些人不順眼了,如今拿到把柄,自然是不會手軟。
“來人,將崔旺為首的幾人拖下去斬了,其家產充公,家眷變賣為奴!”楊堅冷冷的吩咐。
“不,不要……太子救我,太子救我。”崔旺嚇得癱軟在地,不斷的向楊勇求救。
不過楊勇卻是置之不理的,看著崔旺幾人被拖了下去。
可就在這樣肅殺緊凝的氛圍中,還是有那不怕死的人要跳出來找事。
“啟奏陛下,就算這些都是誤會,但是晉王霸占宮女總是事實,斬殺將領總是事實,陛下不能因為有功,就忽略他的錯處。”太子的幕僚李淵開口說道。
楊堅以善治國,現在李淵所說在理,他也不好發怒,只能問楊廣:“晉王,此事你作何解釋?”
“啟稟父皇,斬殺將領卻有其事。那人不尊軍令,妄圖打擊我軍士氣,兒臣不得已才殺他立威,此事當時在場的人都知道,父皇若是不信,大可派人查問。”
“至于那宮女嘛,我大隋將士勞苦功高,為了保家衛國老大的年紀了也還未成家立業,所以兒臣斗膽此了幾個宮女給他們,應當不出格吧?”
楊廣說著,就冷笑著看李淵。
望著面露崢嶸的二子,楊堅心中微嘆一聲,比起能力,太子楊勇差他太多了,說不定那紫微星下凡,千古一帝是自己的兒子也不是沒有可能。
就是太好色了些,不過處理的倒是干凈,讓人找不出什么毛病!
李淵聞言只是沉默,心知今日再難絆倒晉王楊廣。
而楊勇也是驚憤交加的看著楊廣,想不通為何明明大好的計劃,怎沒就沒有傷到楊廣分毫,反而是自己損兵折將,還引來了帝后的猜忌。
“我兒做的不錯。”許久后,見朝堂上再無人出聲,楊堅開口夸獎道。
而隨著楊堅都肯定了楊廣的作為,李淵更覺得如芒在背。
楊廣卻微微一笑,走出來道:“父皇,雖然兒臣自認為問心無愧,不過李大人說得不錯,功是功,過是過,兒臣既然違背了我大隋的律法,那自然是有錯了。”
這一出,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這晉王是傻了吧,如今連皇帝都說他做的對,他不是該見好就收么?
怎么還偏偏要把罪過往身上攬?
不過讓他們更吃驚的還在后頭。
“兒臣自請辭去如今身上的職務,將軍權交還與父皇,還請父皇恩準,讓兒臣在府上做個閑人,若是父皇有所安排,我也在所不辭!”
此話一出,眾人齊齊倒吸一口涼氣。
瘋了瘋了,這晉王一定是瘋了!
否則他怎么可能會做出這種蠢事?滿朝文武都是同樣的想法。
畢竟那可是五十萬大軍的兵權,他說給就給出去,這是正常人能做的嗎?
就連剛剛還十分挫敗的楊勇,聞言也是心頭一陣狂喜。
感受著這些人或驚或疑,楊廣淡淡一笑,好似那丟出去的不是軍權,而是一個無用的頑石一般。
楊堅能給出去的,他就能拿回來,這一點楊廣和楊堅兩人都心知肚明,與其占著虎符,惹得父皇不高興,不如主動交了虎符!
“晉王,你可想好了?”雖然這是一早就商量好的,但是楊堅還是沒有想到他能夠這么干脆,不禁遲疑道。
“父皇,既然二弟都已經說了,你就同意了吧。”生怕楊廣會反悔,楊勇立刻迫不及待的跳出來道。
不過他表現的越急切,在楊堅的心里也就越不喜。
“朕沒問你!”楊堅毫不給面子的喝回去。
楊勇吃了一癟,只能臉色難看的退回原位。
蠢貨!你要是有你弟弟一半的心計,我何至于這般費勁心力的給你留一份體面!楊堅心中惱火。
楊廣面不改色的道:“兒臣意已決,還請父皇恩準。”
“好,既然如此,那從即日起,收回晉王的元帥之職,即刻起將帥印歸還朝廷,不得有誤。”
“是,兒臣遵旨。”
就這樣朝會結束,等到皇帝和帝后兩人離開后,所有人才各懷心思的退了出去。
楊勇臉色極為難看,率先拂袖離去。
楊廣并沒有急著走,而是走到李淵身旁,淡淡說道:“李大人,我大哥不是明主,你跟著他不如來我晉王府,輔佐我成就大業!”
李淵搖搖頭:"晉王殿下,你誤會了,我并不是太子黨派,我只是朝中一位小小的官員,不愿參與你和太子殿下的奪嫡之爭,我只任命于陛下,輔佐陛下平定四方,匡扶社稷。"
"既然李大人如此忠于陛下,那么我也不勉強,只希望李大人能夠記住今天說過的話。"
"現在街坊里可都傳著一句歌謠啊,叫什么來著,季無頭,海無邊,天下早晚歸他管”說完楊廣便大笑著離去。
宇文化及陰鷙的望了一眼李淵,也跟著走了出去。
等到二人離去之后,李淵的臉色卻變得十分凝重起來。
(https://www.dzxsw.cc/book/28670946/3055007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